襄樊之戰及三國格局演變——以博弈論視角分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襄樊之戰是東漢末年的一次關鍵戰役,確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魏蜀吳基於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斷進行博弈,外交政策屢次更迭。

本文以博弈論的視角探討襄樊之戰及戰後各國政治策略的合理性。

一、赤壁之戰後魏蜀吳勢力變遷

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一心想統一全國的曹操慘敗而歸,有生之年再也沒有發動大規模南征,仍為實力最強的軍閥;孫權經歷大戰洗禮,鞏固了江東霸主的地位;而一直寄人籬下的劉備時來運轉,獲得荊州多數州郡,隨即占領益州全境,奪取漢中,實力擴張之迅速,令曹操、孫權倍感威脅,三國形勢及政治策略悄然發生轉變。

1、荊州戰略的意義

荊州是軍事上的必爭之地,關乎三政權生存發展。

荊州毗鄰曹操統治的核心區域許昌,是進入中原的咽喉。

曹操北征柳城時,劉備曾勸劉表偷襲許都,劉表不聽,等曹操率軍回歸後,劉表深感後悔。

漢晉春秋曰:太祖之始征柳城,劉備說表使襲許,表不從。

及太祖還,謂備曰:「不用君言,故失此大會也。

」荊州扼守漢江與峽口,位居東吳政權上游,如一把利劍懸在其上,嚴重威脅其安全,孫吳三代視之為爭霸的根本,孫堅甚至死於與劉表的交戰中。

「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同時,荊州是劉備政權北伐的基地,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兩路北伐的設想,「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因此,荊州的戰略意義對魏蜀吳三家都非常重要,是爭奪的焦點。

襄樊之戰發生前,荊州七郡為三家瓜分。

曹操控制北面的南陽郡,湘水以東的長沙、桂陽、江夏為孫權控制,以西的南郡、零陵、武陵歸劉備,關羽鎮守,面臨雙線作戰。

2、孫劉戰略形勢發生轉變

赤壁之戰後,孫權占據了江夏、南郡,劉備占據四郡(長沙、桂陽、零陵、武陵)。

南郡頻臨曹操控制的南陽郡,將劉備與曹操實際控制地區割裂。

魯肅勸孫權把南郡「借」給劉備,「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

」一是壯大劉備實力,使之充當東吳抵禦曹操的前哨;二是為了維繫孫劉聯盟。

可是,劉備勢力的迅速膨脹遠遠超出了孫權君臣的預料,奪取益州後,劉備獨霸西南,版圖大有超越東吳之勢,成為孫吳政權的最大威脅,孫劉聯盟隨著實力的不均衡增長而產生裂痕,雙方矛盾與日俱增。

占領益州後,孫權曾討要南郡,劉備不許,「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

」孫權派兵強奪數郡,劉備率軍來奪,戰鬥一觸即發,恰逢曹操平定漢中,益州受到威脅,劉備做出讓步,割長沙、桂陽給孫權,算是償還了南郡。

在這次博弈中,劉備、孫權都做出了最優策略,孫權獲得2郡,版圖有所擴展;劉備表面上維持了孫劉聯盟,確保單線作戰,隨後攻占漢中,雙方實現了利益最大化。

217年,魯肅之死成為孫劉聯盟破裂的導火索。

魯肅生前認為曹操勢力強大竭力維繫聯盟,「嘗勸孫權以曹操尚存,宜且撫輯關羽」。

接替他的呂蒙則是主戰派,主張無力奪取荊州消滅劉備對東吳政權的威脅,「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

」孫權認同呂蒙的觀點,為偷襲荊州做準備。

二、襄樊之戰中的三方博弈

219年,劉備大敗曹操,奪取漢中,版圖進入頂峰,曹操進入守勢。

同年,鎮守荊州的關羽北伐襄陽、樊城,先勝後敗,前期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隨後曹操、孫權形成聯盟,關羽兩線作戰,兵敗身死,喪失荊州,蜀漢政權元氣大傷。

1、關羽出兵的合理性

本文運用完全信息博弈理論對三方策略合理性進行分析,假定三方策略皆為理性選擇,都能根據對手的策略制定下一步計劃,保證利益的最大化。

關羽擁有鎮守、出兵兩種策略選擇。

不主動出兵可以固守三郡,出兵可能陷入雙線作戰,面臨孫權、曹操夾擊,風險性大,但是他選擇了出兵。

曹操面臨抵抗與放棄兩種選擇。

放棄襄樊意味著中原門戶大開,曹魏核心統治區域不保,曹操選擇了堅守襄樊。

雖然被水淹七軍, 「所督七軍皆沒。

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但是城池始終沒有失守,成功拖住了關羽主力,為孫權偷襲創造了條件。

孫權有三種選擇,攻曹、攻劉、中立。

攻打曹操是最差策略,孫權在多次合肥之戰中皆慘敗而歸,攻打曹操也不會使版圖擴張,只能減少關羽的軍事壓力;

中立不出兵是中策,兩不相幫雖然沒有損失,也錯失奇襲荊州的良機;所以孫權選擇了結束孫劉聯盟,「襲其空虛」,偷襲劉備控制的荊州另外三郡。

我們根據襄樊之戰的最終結果逆向推測,探究各方策略合理性,實現最佳收益的一方既策略合理,損失慘重、得不償失的一方則是策略不合理。

孫權奇襲荊州得手,將劉備版圖遏制在峽口上游,消除了來自上游的威脅,實現了預期目標,偷襲荊州是最優策略。

曹操堅守襄樊,度過了統治危機,瓦解了孫劉聯盟,嚴重削弱了蜀漢的實力,實現了利益最大化,堅守是上策。

關羽兵敗人亡,荊州淪陷,蜀漢失去了東面出兵的基地,「隆中對」兩路北伐的設想徹底化為泡影,上升勢頭徹底被遏制,只能固守一隅。

荊州丟失使蜀國在三國戰略上陷入被動,出兵襄樊是最差策略。

2.孫權、曹操之間的博弈

水淹七軍後,關羽聲勢達到了頂峰,成為曹操、孫權共同的敵人,兩位死敵結成了同盟,達成共識,曹操在正面戰場拖住關羽,孫權背後偷襲。

三國志的記載自相矛盾,關羽傳記載,曹操「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曹操尋求與孫權聯盟,孫權掌握主動權;董昭傳記載如下孫權遣使辭以「遣兵西上,欲掩取羽。

江陵、公安累重,羽失二城,必自奔走,樊軍之圍,不救自解。

乞密不漏,令羽有備,」曹操占據主導權。

總而言之,面對聲勢滔天的關羽,曹操、孫權決定夾攻關羽。

為了減少損失,曹操還是暗中把孫權偷襲信息透露給關羽,引導其與孫權主力激戰。

「內露之。

羽聞權上,若還自護,圍則速解,便獲其利。

可使兩賊相對銜持,坐待其弊。

」東吳早已為奇襲荊州做了充足準備,逢此良機,不費吹灰之力奪取三郡。

乍看之下,曹操、孫權的收益與付出不成正比,曹操消耗了大量人力、財力,給孫權做嫁衣,讓其占據長江以南的荊州全境。

但在宏觀戰略上,曹操卻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第一,直接削弱了主要敵對勢力劉備政權的實力。

劉備喪失了東路北伐的基地,只能程序化的出兵隴右,諸葛亮、姜維先後十幾次北伐,規模一次比一次小,威脅越來越小,從大規模出徵逐漸變為邊境騷擾的局部戰爭。

襄樊之戰後,劉備政權再也沒有對曹魏造成實質性威脅。

第二,鞏固了中原地區的統治。

孫權占據荊州大部分後,為曹操阻斷了劉備對中原地區的威脅。

東吳固守荊州尚可,缺乏北伐的能力,曹操中原地區的軍事壓力大為減輕。

原因如下:一是東吳擅長水戰,陸戰能力奇差,自守尚可,不具備北伐的能力。

二是東吳軍事組織依靠世家大族,顧、陸、朱、張四大家族控制著政權與軍權,世襲領兵,盛行私兵。

「吳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建命」。

吳軍戰鬥力與士族利益息息相關,當外敵來犯或是攻打山越等少數民族時,東吳將領為了維護家族利益、增加私人財產,積極迎戰,戰鬥力極強;反之,北伐遠離故土,家族獲益不大,故消極迎戰,北伐屢次失敗。

第三,孫劉聯盟解體。

孫權的偷襲令劉備憤恨不已,「漢主恥關羽之沒,將擊孫權。

」隨即發動了夷陵之戰,蜀漢政權再次慘敗,東吳亦有所損失,各國此消彼長,曹魏一家獨大。

表象上,孫權獲利多,曹操實為最大贏家,奠定了三國強弱格局,蜀吳都徹底喪失了統一全國能力,曹魏一統天下其實只是時間問題。

三、夷陵之戰後三國博弈

關羽兵敗後,劉備起兵伐吳,剛即位的曹丕持觀望態度,孫權迎來赤壁之戰後政權面臨最嚴峻的挑戰。

東吳大都督陸遜在夷陵之戰後及時撤軍,抵禦魏國南下。

隨著劉備的去世,孫劉再次形成同盟,統一抗曹。

1、夷陵之戰的三方選擇

夷陵之戰是三國期間蜀吳兩國唯一一次正面交鋒,依然用完全信息博弈法探討三方軍事策略選擇的合理性。

第一階段,劉備傾國之力攻打吳國。

第二階段,孫權抵抗,夷陵之戰擊敗劉備,有追擊和撤軍兩種選擇。

追擊會導致後方空虛,給魏國可乘之機,因而撤軍。

第三階段,蜀吳激戰正酣之際,魏國未能及時出兵,蜀國潰敗之際,東吳及時回防,魏軍此時南下錯失良機。

在吳蜀兩弱國交戰中,不論戰果如何,魏國總會成為最大受益者,魏的選擇決定各國的成敗。

「天下三分,中(魏)國十有其八。

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

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之。

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

吳亡則蜀孤,若割吳之半以與蜀,蜀固不能久存!」可是,曹丕卻接受孫權的請降,在道義上陷入了被動,「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偷襲東吳屬於背信棄義之舉。

若是攻打蜀國,「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

」因此,魏國的最優策略是與蜀國瓜分吳國,再滅蜀。

曹丕在遲疑中錯過了時機,當其下決心攻吳國時,對手已經做好準備,故南下沒有取得戰果。

吳國由於魏國的遲疑獲得生機,夷陵之戰後放棄追擊劉備,為抵禦魏軍南下做準備。

「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託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

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

」吳國既鞏固了政權,也為重修孫劉聯盟做了準備,實為最優策略。

劉備攻打吳國風險性較大,也是扭轉蜀漢政權戰略被動的必然之舉。

只有重獲荊州,劉備才能實現兩路夾擊、北定中原的目標,只是未能如願罷了。

總之,東吳做出了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決策,由於曹丕的遲疑,魏國喪失了提前統一中國的機遇,而劉備東征本身就是一場冒險的賭博,贏了重新獲得戰略主動,輸了繼續維持襄樊之戰以後的格局罷了。

2、戰後三國新格局

夷陵之戰使劉備又愧又氣,病死於白帝城,他建立的蜀漢政權因兩次大戰人才凋零,搖搖欲墜;魏國雖然南征失敗,整體實力沒有受到根本性的削弱,吳國雖然取得兩次大戰的勝利,依舊損兵折將。

面對強大的魏國,吳蜀只能聯盟,低於強敵,三足鼎立之勢維持了40年,直到蜀國的滅亡才打破均衡。

蜀有山川之險、吳國有長江天險,魏雖然無險可守,但是幅員遼闊,整體實力強大,任何國家都沒有相互兼并的可能,分三種情況。

第一,弱國攻打強國,諸葛亮、姜維、孫權、諸葛恪、孫峻發動北伐,無一成功,蜀吳與魏國的實力懸殊過大。

第二,兩國夾擊魏國。

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出祁山,孫權親征合肥,魏明帝與司馬懿兩路防守,「但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虜略無所獲,則必走。

」兩路北伐並沒取得實際效果,只能撤軍而回。

第三,魏國主動攻打一國。

上文提到,蜀有山川之險,吳有長江天險,兩國雖然實力不及魏國,尚可自保,魏國南征並沒占得任何便宜。

綜上所述,在三國實力相互牽制的情況下,出兵對任何國家都非最優策略,既無法開疆拓土,反而損耗國力,發展國力方為上策。

也有讀者會問,難道三國都發展內政會永遠呈現出鼎足之勢嗎,顯然不會,各國發展不均衡,魏國人口、城市眾多,經濟發達,在沒有重大變亂發生的前提下,統一全國只是時間問題。

無論出兵或不出兵,魏國一統天下是大勢所趨。

吳、蜀兩國的滅亡有相似之處,內亂不斷,長期窮兵黷武,民困國貧,強大的魏(晉)國在囤積軍馬、糧草後,迅速取得勝利。

三國在內耗中最終統一,蜀吳最終被強大的魏(晉)所兼并,符合歷史發展規律,兩國無論是北伐或是自守,滅國是最終命運。

因此,襄樊之戰的結束奠定了三國格局以及最終走勢,此戰扼殺了蜀漢兩路北伐改變強弱格局的唯一希望,三國被桎梏在原有版圖上難以突破,只能在拉鋸戰中取實現統一。

從漢末黃巾起義至西晉統一全國近百年時間裡,通常認為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是這一時期的三大關鍵戰役,個人認為襄樊之戰三國最終格局及未來走勢,從蜀吳偏安一隅無力擴張之日起,註定了其滅國的命運。

作者:一騎絕塵,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系河北大學歷史系在讀研究生。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歷史百家爭鳴微信公眾號:ihxory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孫權為何要把荊州借給劉備

在眾多三國故事裡面,劉備向孫權借荊州的事實是多數網友都熟知的,但孫權當初為何要把把荊州借給劉備呢,這就是本文今天要講述的——

劉備為什麼會坐視關羽軍團滅亡?

東漢末年的襄樊之戰,也被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荊州爭奪戰,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部將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占據的襄陽、樊城的一次重要戰役。此戰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

三國蜀漢政權滅亡的十大原因!蜀國滅亡時間

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蜀漢相對東吳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諸葛亮善於治國是歷史上所公認的,在三國之中蜀國也是相對治理得最有條理的。在複雜的對...

孫權殺掉關羽,到底是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成為魏蜀吳三國較量的戰場。在劉備率軍攻打益州的時候,關羽留守荊州。等到劉備打下漢中之地後,關羽率軍北伐曹魏,進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