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諸葛瑾的兒子,陸遜之後東吳的權臣,其能力可比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起諸葛亮在三國之中的影響力,可以說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諸葛亮的才華在三國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當初劉備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費了相當大一番周折,也正是因為諸葛亮,劉備才能夠打下蜀漢偌大的江山,諸葛亮自然是功不可沒,而現在關於諸葛亮的事跡更是廣為流傳,當然諸葛家族也並非諸葛亮一人赫赫有名,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深得孫權的信任,而諸葛亮的侄子諸葛恪更是成為東吳後期的權臣,其能力和影響力也是冠絕東吳。

當初諸葛瑾因躲避戰亂來到了東吳,因為得到孫權的賞識,而受到了重用,當時諸葛瑾可以說是和魯肅齊名的人物,後來諸葛瑾為東吳做出的貢獻也是非常的巨大,而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從小耳濡目染,也得到了諸葛瑾的真傳,孫權曾召見諸葛恪並向其問道,其父親和諸葛亮誰才是有能之士,聰明的諸葛恪立即言道,自己的父親才是,當孫權問道為什麼諸葛恪如此說,諸葛恪立即對孫權說,自己的父親懂得輔佐賢主,孫權聽後自然對諸葛恪欣賞有加。

之後孫權更是讓諸葛恪擔任東吳的要職,此時受到孫權的信任的諸葛恪相當的心高氣傲,於是自己提出了平定山越,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山越之地是很難平定的,不僅僅是山越地勢險要,而且山越人崇尚武學,一人可敵數人,就連自己的父親諸葛瑾都覺得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諸葛恪還堅信自己會成功,於是諸葛恪決心征服山越,經過諸葛恪對孫權的一番說服,孫權便讓諸葛恪攻打山越。

諸葛恪到達山越之地後恩威並施,在幾年之內使得山越人紛紛投奔到自己的帳下,因此諸葛恪更加的受到了孫權的信任,後來東吳的群臣陸遜去後,諸葛恪便接替了陸遜的位置,成為了繼陸遜之後東吳的權臣,並代替陸遜當上了大將軍及荊州事,一直到孫權彌留之際,孫權把東吳的事宜都交給了諸葛恪,到孫亮即位後,由於諸葛恪的舉措其更加的受到了百姓的愛戴以及孫亮的信任。

而諸葛恪的能力不僅僅是如此,尤其是在曹魏攻打東吳之時,大將軍諸葛恪在東興領兵四萬救援,期間諸葛恪展現了自己超強的指揮才能,在東興一舉戰勝了曹軍,正因為如此孫亮加封諸葛恪為丞相等職,不過隨著諸葛恪的權利越來越大,自己則更加的想展現自己的才能,於是諸葛恪準備出兵伐魏,可是當時的東吳並不具備要求,但是在諸葛恪的一再要求之下,還是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去。

其實當時東吳的眾臣都認為諸葛恪的此舉不妥,但是諸葛恪依然選擇伐魏,期間諸葛恪的好友也曾勸阻諸葛恪,而且東吳百姓也不建議諸葛恪的此舉,可是諸葛恪還是未曾聽取建議,後來諸葛恪攻打新城一月有餘,但是依然未能攻克,再加上士兵的疲憊等原因,最終曹軍戰勝了諸葛恪,也正因為如此,本來和諸葛恪不和的孫峻得到了機會,孫峻和孫亮聯合結果了諸葛恪,縱觀諸葛恪的一生,其名氣雖然不如其叔父諸葛亮,但是論才能也是相當出眾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神童多神傷 東吳諸葛恪之死

諸葛恪字元遜琅邪陽都人三國時期吳臣蜀丞相諸葛亮之侄東吳重臣大將軍諸葛瑾長子 諸葛恪是東吳重臣的諸葛瑾的兒子,諸葛瑾是琅邪陽都人,屬於流亡北士的一員,當年於流亡途中與家人走散,作為一民流浪漢被推薦...

他機靈聰慧,卻被夷三族

吳神鳳元年(公元252年)夏,風疾纏身的孫權在向重臣諸葛恪託付後事之後,溘然長逝。這位年少掌權,坐領江東,被曹操讚譽「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東吳開國皇帝,以七十一歲高齡,成為三國時代享壽最長的君主。...

三國諸葛恪之死——歷史的必然

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東吳權臣,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侄,大將軍諸葛瑾長子。幼小以神童著稱,成人之後拜騎都尉,孫權長子孫登為太子時擔任左輔都尉,作為東...

諸葛瑾之子諸葛恪簡介 諸葛恪得驢典故

東吳權臣諸葛恪簡介諸葛恪(203-253年),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東吳權臣,東吳大將軍諸葛瑾長子,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侄。 從小就以神童著稱,深受孫權賞識,弱冠拜騎都尉,孫登為...

被皇帝謀殺的諸葛亮侄兒,到底做錯了什麼?

文|沙塵暴 (讀史專欄作者)諸葛亮一家人很有意思,在魏蜀吳三個國家都有人當大官。他自己,蜀國丞相;他哥諸葛瑾,吳國重臣;他弟(族弟)諸葛誕,官至魏國征東大將軍。他們諸葛家的後代,也還算不錯,比如...

諸葛恪專權經過

(203年-253年),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東吳重臣諸葛瑾之子,東吳的權臣和太傅,後遷升為大將軍(一說官至丞相)。孫權臨終時以其為輔政大臣,輔助太子孫亮。孫亮即位後,諸葛恪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