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親侄子,獨掌東吳軍政大權,結局卻相當悽慘,原因很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熟悉漢末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為了劉備和蜀漢,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為歷代忠臣之楷模。

在《前出師表》一文中,諸葛亮是這麼介紹自己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諸葛亮真的只是個普通農民嗎?

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出生在琅邪郡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其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

到了諸葛亮這一輩,雖然諸葛家族逐漸衰弱,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三兄弟仍然有機會結交當時的名流,從而通過他人的舉薦,尋找到值得輔佐的主公,匡扶社稷的同時,也可以光宗耀祖。

蜀漢政權建立後,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更是在劉備去世後,總攬了軍政大權,皇帝劉禪視他如父,其地位和對蜀國的影響力無人能夠撼動。

諸葛家族僅出過諸葛亮一位牛人嗎?答案是否定的。

鮮為人知的是,諸葛亮有一個親侄子,曾經深受東吳皇帝的信任,獨掌吳國軍政大權,因功加封丞相、晉爵陽都侯,絲毫不比諸葛亮混的差,此人就是諸葛恪。

諸葛恪,諸葛亮長兄諸葛瑾的長子,自幼天資聰慧,並以神童著稱。

因才華橫溢,加上父親諸葛瑾為當時的大將軍,諸葛恪弱冠後即被拜為騎都尉,作為東宮幕僚領袖輔佐太子理政。

雖然在智謀上比不上叔叔諸葛亮,但諸葛恪的統兵作戰能力很強,甚至不亞於諸葛亮。

當時丹陽山勢險峻,民風果敢剛勁,自漢朝以來就無法管制。

膽識過人的諸葛恪,毛遂自薦,甚至立下軍令狀,親自帶兵平定此地。

朝中官員議論紛紛,認為丹陽地勢險阻,地形四通八達,百姓崇尚習武,都不看好諸葛恪此次行動,甚至連他父親諸葛瑾都表示反對,並且說到:「恪兒不會使諸葛家興盛,反而會令家族遭受災禍。

由於諸葛恪的自信心打動了孫權,於是提拔他為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

只有了三年的時候,諸葛恪就降服了十餘萬山越人,從而名聲大振,孫權對他愈加器重,拜之位威北將軍,封都鄉侯。

一時間,諸葛恪成為東吳的「明日之星」,滿朝文武都對他稱讚有加。

公元245年,東吳丞相陸遜病逝,諸葛恪升任大將軍並代領其兵,成為權傾朝野的人物。

幾年後,孫權病重,在孫峻等人的力薦下,諸葛恪成為託孤大臣之首。

次年,孫權病逝,太子孫亮繼承了皇位,拜諸葛恪為太傅,開始掌握吳國軍政大權。

起初,諸葛恪廣施德政,免掉拖欠的賦稅,取消關稅,給百姓以德澤實惠,其名聲甚至超過了皇帝孫亮 ,可謂是圈粉無數。

隨後,諸葛恪率軍抗擊曹魏大軍,並取得東興大捷,其權利和人氣都達到了頂峰。

正所謂「物極必反,否極泰來」,諸葛恪逐漸有了自負和輕敵之心,後導致新城之敗。

戰敗之後的諸葛恪,為了掩飾自己的錯誤,就更加的獨斷專權,甚至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

公元253年,東吳皇帝孫亮,聯合託孤大臣的孫峻,以開party的名義,將諸葛恪誘騙入宮中殺害,時年51歲。

作為權傾朝野的諸葛恪,為何下場會如此悽慘?曹魏大臣張緝一語道破:「威震其主,功蓋一國,求不得死乎?」也就是說,諸葛恪太過高調,功高震主而不自知。

更多關於三國的精彩內容,請關注頭條號「異樣歷史觀」!用別具一格的眼光,為您解讀不一樣的三國歷史!本文為頭條獨家發布,禁止搬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效力於曹魏、東吳、蜀漢三支諸葛氏的不同結局

一說到三國諸葛一脈,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諸葛亮,對於諸葛亮這位中華民族偶像級別的人物,自然不必多說,其實除了蜀漢的諸葛亮,還有東吳的諸葛瑾,曹魏的諸葛誕都是當時的大佬級人物,下面就來細說三個不...

三國第一風投家族,他的後人最後做了皇帝

一說到漢末三國時期的大家族,人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汝南袁家、河內司馬家、潁川荀家,畢竟袁家四世三公袁紹袁術一南一北稱霸一時,畢竟司馬家最後一統天下,畢竟荀家一門八龍。但是我們今天不說這些,我們今天...

被皇帝謀殺的諸葛亮侄兒,到底做錯了什麼?

文|沙塵暴 (讀史專欄作者)諸葛亮一家人很有意思,在魏蜀吳三個國家都有人當大官。他自己,蜀國丞相;他哥諸葛瑾,吳國重臣;他弟(族弟)諸葛誕,官至魏國征東大將軍。他們諸葛家的後代,也還算不錯,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