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劉備相繼稱帝,孫權卻等了近十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劉邦建立漢朝,這個強大的政權,傳承了近四百年,留下了無數的輝煌。

然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經歷過宦官把持朝政,和董卓禍亂朝綱之後,這個王朝還是沒有逃脫,分崩離析的結局,彼時群雄並起,諸侯爭霸,天下開始大亂。

經過多年的角逐之後,曹操、劉備、孫權脫穎而出,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取代漢朝,建立了曹魏政權,次年劉備在成都「繼承」了漢朝的帝位,然而到了公元229年,孫權才以「吳」為國號,建立了獨屬孫氏的政權。

也就是說,在曹丕和劉備相繼稱帝之後,他又等了近十年的時間,這是為會什麼呢?

江東有長江天險,易守難攻,而且此地人傑地靈,民富兵強,其實力不但勝過蜀漢,還足以與曹魏抗衡,再加上孫氏家族在此經營數十年,孫權早已是名副其實的無冕之王,他稱帝是再自然不過的,那麼孫權為何等了這麼久呢?難道是因為他沒有野心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這一點從劉備去世之後,東吳主動派使臣,到成都與蜀漢商議「並尊二帝」,便可以看出。

小編認為,孫權之所以遲遲不敢稱帝,僅是因為他並非正統,沒有底氣罷了。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論正統,他比起曹丕和劉備,差在了何處。

一、未占據中原之地

我國的河南省,自古以來便有中原、中州之稱,一個朝廷想要得到世人的認可,需要占據此地,畢竟當時的人們,普遍認為得中原者有天命。

曹操在世的時候,便早早的統一了江北,中原地區自然也在他的控制之下。

因此曹丕以魏代漢,雖然是竊取了漢家的江山,卻算是占據了正統。

這也是諸葛亮主政之後,一直致力於北伐,力圖讓蜀漢入主中原的主要原因。

孫權占據的江東之地,雖然民富兵強,且人傑地靈,看起來不比中原差什麼,卻根本算不上正統,這是他沒有底氣稱帝的第一個原因。

二、未得皇帝禪讓

曹操去世之後,其子曹丕派自己的屬下,向漢獻帝索要璽綬,並逼迫獻帝禪位於自己,從而以魏代漢,建立了屬於老曹家的政權。

此舉看起來非常無恥,但是拋開他的準備過程不談,他的帝位,終究是漢獻帝禪讓給他的,在遠古時期,禪讓制一直盛行,如果操作好了,這完全可以被傳為美談。

曹氏早早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有此便利,這是孫權比不了的,他如果自行稱帝,只會被斥為反賊,給曹魏討伐自己的理由。

三、不是漢室後裔

論以上兩點,劉備其實與孫權的處境差不多,論地盤,他並未入主中原,而是占據了益州、漢中之地,比江東更偏遠;論禪讓美談,他同樣沒有辦法,像曹丕一樣,找一個現成的皇帝,逼迫其禪位給自己。

可是他有一個優勢,是孫權比不上的,那就是他的血統,他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雖然他與漢獻帝的血緣關係有點遠,但是當他建立蜀漢的時候,割據勢力中的漢室宗親,例如劉表、劉璋等,早已被滅亡,他禱告天地,揚言繼承漢室皇位,勉強也說得過去。

這一點又是孫權無法效仿的。

四、傳國玉璽或為謠傳

分析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孫權雖然並非皇室後裔,也沒有入主中原,更沒有被皇帝禪讓,但是他有傳國玉璽在手啊。

孫堅得傳國玉璽一事,僅見載於吳書中,陳壽在著《三國志》時,並未提及此事,裴松之則在為《三國志》作注時,對此事提出了質疑。

他認為孫堅不可能藏匿玉璽,有三點原因,一是孫堅心懷漢室,且忠烈無比,若私藏玉璽,必然不會留下這等好名聲;二是東吳如果私藏此物,一定會受到其他諸侯的討伐,但是以正統自居的割據勢力,從未提及此事;三是皇帝有六璽,分別有不同的作用,而且傳國璽上的文字,與吳書中的記載並不相同。

由此可知,孫權手中握有傳國玉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也不能憑此稱帝。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曹丕和劉備相繼稱帝之後,孫權卻等待了近十年,並非是因為他沒有野心,也不是因為他實力不夠,而是因為他並非正統,沒有底氣。

當時雖然早已有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說法,但是經過漢朝近四百年的教化,正統的觀念,還是早已深深地刻在了時人的骨子裡。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等書,小編保證史料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為什麼要勸劉備登基稱帝呢?

公元220年,關羽壯烈犧牲之際,曹丕篡漢自立,建立魏國。緊接著,劉備集團的群臣聽到漢獻帝被廢的消息後,紛紛勸說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但是劉備起初不答應。在此背景下,諸葛亮用耿純遊說漢光武...

魏蜀吳三國立國精神之不同及影響

我們的三國官方作家 孔門弟子 原創我們一般人說起三國時期的魏蜀吳,潛意識裡都是把三個國家當做一種並列的關係,或說一種平等的關係。尤其是在現代「國與國之間不論大小強弱一律平等」的觀念的影響下,對歷...

曹丕為什麼不把漢獻帝送去益州「噁心」劉備?

漢朝畢竟四百年了,當時那種環境人們普遍還是認為漢朝才是正統的官方代表,要不然曹操也不會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多年,曹丕也不至於要漢獻帝禪讓而不直接殺了他而稱帝,如果獻帝到了蜀國,那麼蜀國就有了扶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