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該如何理解

文章推薦指數: 83 %
投票人數:18人

王陽明12歲時,與老師的一場對話,可以說這場對話影響了王陽明的一生。

王陽明:「何為人生第一等事?」

老師:「好好讀書,像你父親一樣讀書做狀元」。

王陽明:「登第做狀元,恐怕不算是人生頭等大事」。

老師:「那麼你說什麼是人生頭等大事?」

王陽明:「讀書做聖賢,也許才算是人生第一等大事」。

做聖賢,成了王陽明一生的追求。

王陽明為了做聖賢出入佛道,出邊關考察邊防形勢,練習騎射功夫,王陽明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做聖賢。

《大學》中自我修養的八個步驟,格物,致知,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王陽明按朱熹的說法「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在朱熹那裡,今日格一物,明天格一物,用力日久,則一旦豁然貫通,「眾物之表里粗細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

朱熹認為,格物致知,『理』在物,在外。

成為聖人就要研究「理」,就要格物致知。

為了成為聖人,王陽明開始格物,也就是哲學史上著名的「陽明格竹」,結果是王陽明格了七天七夜,沒有格出理來,反而把自己格病了。

王陽明認識到,想當聖人太難,同時也開始對朱熹的格物致知之說,對朱熹的那個『理』有所懷疑。

王陽明此後經歷了科舉落榜,上書得罪太監劉瑾,被貶官龍場。

但是成為聖賢一直在王陽明的腦海里,不曾離去。

龍場在現在的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現在的貴州有多發達,估計大家都心裡有數,當時的修文縣可不是人待的地方,王陽明在龍場面臨死亡的威脅,食物缺乏,語言不通(當地都是少數民族)等,此時的王陽明把所有的恩寵榮辱,國讎家恨都忘卻,這一切都已經毫無意義,只有「生死一念,尚覺未化」。

王陽明為自己做了個石棺材,躺在裡面,想「聖人處此,更有何道?」,王陽明每日靜坐苦思,不覺中進入了純粹忘我的境界,自己與世界,與宇宙融為一體,在一個夜晚終於忘乎所以發出長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王陽明終於明白了我們每個人身上原本就有『聖人之道』,向外物求理(朱熹的觀點)是錯誤的,理不在外,而是在我的心中。

這標誌著影響陽明心學的正式誕生。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句話徹底否定了朱熹的格物窮理,向外尋「理」,而「理」就在我們的心中。

一切事物的道理原本就在自己心裏面,我們每個人只要端正自己的心靈狀態,就能領悟事物的道理,我們的心靈狀態決定了我們和外物打交道的方式和態度,而我們的態度和方式又決定了我們與外物打交道的結果。

所以通俗地說「我也有成為聖人的潛質,關鍵在我的心,不在於外在事與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千古一絕 心學大師悟道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寧波餘姚人,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軍事家。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且具非凡的軍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學藝術造詣。官至南京兵部...

從"格竹"到龍場悟道——王陽明的成聖之路

作者: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陳海威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紹興府餘姚人(今屬寧波餘姚),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