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格竹"到龍場悟道——王陽明的成聖之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陳海威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紹興府餘姚人(今屬寧波餘姚),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弘治十二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

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諡文成,故後人又稱王文成公。

梁啓超評價:"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其偉大,軍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勳業。

"(楊嶸.王陽明大全集[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4.第2頁)縱觀王陽明的一生,作為軍事家和政治家,他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冊;作為思想家和哲學家,他開創了儒學新天地,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成為一代心學宗師,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王陽明像

一、歷史上少見的"三不朽"聖人

浙江餘姚的王陽明故居現在是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遊客會在壽山堂內明間廊下看到一塊牌匾,上面有著名書法家姜東舒題寫的"真三不朽"四個大字。

"三不朽"出自《左傳》,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想死後被人們追憶銘記,一般來說只有三種途徑:最高級的是修養完美的道德品行,其次是建立偉大的功勳業績,再次是確立獨到的論說言辭。

"三不朽"被認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一般能做到其中一項就非常了不起,能做到三項的更是鳳毛麟角。

據說在中國歷史上能做到"三不朽"的人有兩個半,其中半個人是曾國藩,兩個人有點爭議,一種說法是孔子和王陽明,另外一種說法是諸葛亮和王陽明。

這個問題我們不在此討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迄今為止中國歷史上被公認做到"三不朽"的人,王陽明肯定算一個。

浙江餘姚王陽明故居

王陽明一生雖然只活了57歲,卻做到了"三不朽",究其原因,是他真正領悟了儒家聖人學說,並踐行了"內聖外王"的最高人格追求,他的一生可以以"成聖"為主線進行貫穿,以龍場悟道為節點分成前後兩個階段,龍場悟道可以說是王陽明人生的轉折點。

二、"陽明格竹"到底是怎麼回事

龍場悟道在中國哲學史上赫赫有名,標誌著陽明心學的誕生。

學術界關於王陽明的悟道尚有很多爭議,其中秦家懿先生認為王陽明有兩次悟道,一次是在陽明洞修習道家導引術,一次是龍場悟道。

在我看來,王陽明悟道歷程除了以上兩次重要的事件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事件就是他十七歲的"格竹"事件

陽明格竹

"格竹"發生在1492年,這要從王陽明的"成聖"志向說起。

王陽明十一歲的時候,有一天和老師探討何為人生第一等事的問題,老師說讀書考取功名為第一等事,王陽明表示不贊同,認為"讀書學聖賢"才是人生第一等事。

小小年紀竟有此言論,可以說"成聖"的遠大志向那個時候已經在他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種子,可惜對於如何"成聖"這個問題,王陽明和當時的大多數讀書人一樣並不清楚。

幾年以後,十七歲的王陽明攜新婚妻子諸氏從江西南昌返回浙江餘姚,在途徑江西廣信(今江西上饒)時特意拜訪了當時的大儒婁諒,婁諒一句"聖人必可學而至"讓血氣方剛的王陽明受到極大的鼓舞,他回家後一改以往戲謔、不羈的風格,變得一本正經、中規中矩,並且專心攻讀聖賢著作。

1492年,二十一歲的王陽明在浙江鄉試中脫穎而出,隨後來到北京準備參加第二年的會試。

年譜記載,住在父親王華官邸的這段日子裡,王陽明"遍求考亭遺書讀之",希望能在朱熹的著作中窺得天機,找到確切可行的成聖秘訣。

一日思先儒所說的"眾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看到院子裡有竹子,就突發奇想,決定實踐一下朱熹的格物之說。

關於這富有戲劇性的一幕,多年以後王陽明曾經給學生講述過:

先生曰:"眾人只說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說去用?我著實曾用來。

初年與錢友同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

錢子早夜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便致勞神成疾。

當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窮格,早夜不得其理。

到七日,亦以勞思致疾。

遂相與嘆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

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決然以聖人為人人可到,便自有擔當了。

這裡意思,卻要說與諸公知道。

"——《年譜》

每次讀到此段文字我都忍俊不禁,想像王陽明講話的語氣和神情,覺得在現實生活中他應該是一個很風趣的老師。

"格竹"這件事情可以說是青年時期的王陽明在對朱熹思想極度信奉又一知半解的情況下的大膽嘗試,可以想像對著竹子苦思冥想靜坐七天,沒有變成神經病已經算是幸運的事情了。

七天的"格竹"不但沒有格出竹子的理,反而落下了病根,在很多人眼裡,這種"糗事"不提也罷,但陽明先生卻能毫無保留講給學生聽,足見先生是至誠之人。

言歸正傳,"格竹"的失敗對王陽明打擊極大,使他一度對自己的天分產生了懷疑,甚至放棄了"成聖"的追求。

這次"格竹"雖然沒有格出什麼成果,但對王陽明思想的發展卻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不能忽視這次"格竹"事件的意義,其價值至少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發現朱熹的"格物"理論行不通。

儘管王陽明當時還沒有敢對朱熹的"格物"理論產生懷疑,但客觀上在他內心裡埋下了一粒懷疑的種子,為以後尋找新的成聖路徑埋下了伏筆;第二、體現出王陽明身上具有的科學實驗精神。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如果不去實踐,而只是單純的信奉,真理就不可能被發現,勇於實踐是王陽明身上很重要的一個特質,對其心學的建構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試想,如果沒有這次"格竹"失敗,王陽明也許會和其他讀書人一樣把大量精力和時間耗費在對朱熹學說的文字揣摩上,就不會有尋找其他出路的想法,也就不會有後邊的龍場悟道成功。

所以,從王陽明整個悟道過程來看,"格竹"事件的潛在意義巨大,是王陽明心學創立的重要環節。

三、從"格竹"到龍場悟道: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此外,需要強調的是,王陽明能夠龍場悟道和他堅定的志向密不可分。

如前所述,少年時期的王陽明就有"讀書學聖賢"想法,"格竹"可以說是他的第一次嘗試。

"格竹"事件之後,王陽明一度也對自己的志向產生了懷疑,但並沒有放棄理想追求。

據年譜記載,"格竹"失敗後,王陽明先後又沉迷於辭章、兵法、養生等,我們不能簡單把這些解讀為他興趣廣泛,事實上,這些也是他追求"成聖"的多維嘗試。

儒家主張"內聖外王",內聖是指個人的修養,外王則是匡世濟民,建立功業。

"格竹"失敗使王陽明認識到"內聖"似乎行不通,所以轉而希望能在實事中尋找出路,辭章、兵法之學只不過是希望獲得建功立業平台的手段和工具。

明朝中葉,三教融合趨勢已經非常明顯,聖人、佛、神仙在儒釋道三教理論中都互有借鑑,王陽明在儒家"成聖"無門的情況下,上九華山尋訪高僧異人、回紹興陽明洞練習導引之術,一方面既有治病強身的現實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是他"成聖"路上的曲線追求。

1506年,三十一歲的王陽明因上疏得罪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下詔獄,貶謫貴州龍場。

這一次的人生變故是王陽明人生中的巨大挑戰,官沒有了,生命也多次受到威脅,人生前途渺茫,有退隱山林想法,又怕牽連家人,在進退無路、左右為難的窘境中,只能來到偏遠蠻荒的貴州龍場,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困境中,王陽明無事時就靜坐沉思,大概練習道家導引術的靜坐功底此時也發揮了作用,靜坐久了,竟能"胸中洒洒",又反覆思考"聖人處此,更當何為?"精誠所至,一天夜裡他忽然大悟,"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知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才明白"天理"不是在外物上,應該在心上求,"格物"的本質是正心,心正了,理自然就會顯現出來,這就是心學。

貴州龍場陽明洞

董平先生把"悟"定義為:"它是對某種長期以來困擾著自己的問題進行不斷地深入思考、不斷地反覆沉思而最終達到的一種豁然貫通、豁然開朗的境界,是一種獨特的精神境界或者心靈狀態。

"(董平.傳奇王陽明[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第75-76頁)也就是說悟道是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龍場悟道是王陽明悟道過程的質變,但這個質變是建立在前期"格竹"、養生、練習導引術等實踐的基礎上,再加上特殊人生遭遇的激發,在龍場那一瞬間達到了質變。

"格竹"雖然失敗了,但正是這次有益的"試錯",使他最終獲得了龍場悟道的成功。

從"格竹"到龍場悟道,王陽明走過了一段艱辛的人生歷程,經歷的挫折和痛苦也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所以他後來反覆強調,"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

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

嗚呼,先賢已逝,智慧長存,吾輩當奮勇精進,方不辜負先生一腔赤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千古一絕 心學大師悟道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寧波餘姚人,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軍事家。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且具非凡的軍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學藝術造詣。官至南京兵部...

在明朝,有一個人文能安幫,武能定國,他是?

知道歷史上有個王陽明先生是在很小的時候,那個時候酷愛武俠小說,有一本小說是這樣描寫王陽明的:軍陣之前,月圓之夜,作為軍事主帥的王陽明一夜頓悟,功力大增,一聲長嘯,驚敵百萬。長大後讀《明史》,才發...

王陽明究竟是如何悟道的?

哈佛大學的杜維明先生曾預言: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王陽明是誰?他是中國的古代聖賢中能排得上號的人物,從孔子到孟子到朱子(南宋朱熹),接下來就是陽明子——王陽明。毛澤東年輕時曾對王陽明的《傳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