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之死,竟然不是因為失街亭,他只是一個替死鬼而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馬謖,諸葛亮的學生,常年跟在諸葛亮身邊,一來跟隨諸葛亮學習,二來也可以為諸葛亮參謀戰時,但是自己從未帶過兵,打過仗,其實在歷史上是沒有「馬謖失街亭,揮淚斬馬謖」的記載的,是後來三國演義里加上去的,可是很多人人不明白,為什麼諸葛亮不派別人去鎮守街亭,而是派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來鎮守呢?

其實當時完全可以派魏延和老將趙雲其中的一個去鎮守街亭,哪怕只是讓王平自己鎮守也是可以的,那為何要派馬謖去鎮守呢?一個沒有實戰經驗的人,哪裡守得住街亭要道呀!結果馬謖失了街亭,被諸葛亮揮淚斬殺,其實街亭之失並不是馬謖的過錯,他只是一個替死鬼。

公元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發動了他的第一次北伐,聲東擊西戰略也得到了成功,大敗魏軍大都督曹真,曹睿隨後派司馬懿擔任大都督,並且給司馬懿添加兵馬,達到15萬之多,司馬懿接手之後,派曹魏上將張郃攻打咽喉要道街亭,馬謖因為不聽王平之言,丟失街亭,被斬殺,那麼為何說他只是個替死鬼呢?其實他只是諸葛亮推出來替死鬼,原因有兩個。

一、 兵力不足,又不能不守

這第一個原因,就是諸葛亮兵力不足,本身無論誰前去守都說不住街亭,但是不能不守,如果諸葛亮就這樣不守了,還怎麼北伐,所以說街亭是守不住的,諸葛亮在知道,司馬懿當上了大都督,雖然不了解此人,但是關鍵時刻,換上此人必有原因。

既然必須守,那派誰守,就是個問題了,也為這個人多半是回不來的,回來也要被殺,還要是個應該能擔任的人,魏延不行,因為諸葛亮北伐不能少了魏延,趙雲不行,因為趙雲是劉備時期的老將,又是五虎上將,所以殺不得,考慮來考慮去就剩王平了,王品又是一個很聽話,在軍中威望也比較高的人。

正在為難之際,馬謖跳了出來,馬謖就可以很多了,殺了他只是諸葛亮少了一個書童,影響不大,又有一定的能力,畢竟諸葛亮打仗時,他也出過計謀,這就是為何選馬謖,當然選馬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第二個原因。

二、 振軍威、斬之親

選馬謖的第二個原因就是,立軍威,大家都知道,諸葛亮伐魏,蜀中很多大臣是不同意的,這還是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所以讓馬謖守街亭,馬謖失街亭,迅速斬了馬謖,也在向蜀國的人說明,他諸葛亮的伐魏決心,連我身邊最親的人,有了伐魏的過失,我都會斬,就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其實大家細看三國演義,這就是街亭斬馬謖的原因,也許有人會噴我,那你告訴我,他為什麼不用魏延、趙雲或者讓王平自己守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重說《三國演義》留下的歷史誤導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書時間沒有定論,不過大致是在元末明初的洪武年間, 1328-1398年這期間。三國那段歷史離我們很遠了,甚至連小說,都已經隔了6、700年了。不過現代人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