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徒有「智聖」虛名,歷史功績看的最清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人們的心目中,諸葛亮是一個「多智而近神」的非凡之人,在民間被稱為「智聖」。

但是,仔細地閱讀《三國演義》及《三國志》,筆者卻發現,諸葛亮充其量只能說是「聰明」,在許多地方離「智慧」還差了一截。

首先需要釐清一下「聰明」和「智慧」。

所謂聰明,現代漢語辭典的解釋是「天資高、記憶力和理解力強」;所謂智慧,現代漢語辭典解釋為「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新華字典》(第10版)解釋為「對事物能迅速、靈活、正確地理解和解決的能力」。

可見,聰明是天生的,多與「智商」、「智力」有關,而智慧則加有後天成長成熟的因素,與「經歷」、「經驗」相聯。

顯然,智慧比聰明的格局更高、更深、更遠。

世界上聰明人不多,估計萬里挑一;而智者更是鳳毛麟角,打著燈籠也很難找到。

連公認的智者蘇格拉底,都自認為按照智慧的要求,自己是無知的。

說起期諸葛亮,可以算得上絕頂聰明之人,但絕非智慧之人,更難以與「智聖」之名相符。

這麼一說,可能有人會跳起來不願意,說諸葛亮那是叱吒風雲的人物,他為了振興漢室,一展雄才,三分天下,可謂功高蓋世,流芳千古。

但是我要說,諸葛亮在具體戰爭和戰術層面確實表現非凡,而在總體大局和戰略層面上卻失誤頻頻,造成歷史上的諸多遺憾。

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一、常在關鍵時候用人失當,鑄成大錯

人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興亡的關鍵,評價一個領導者,首先要看他是否能充分發揮各個人才的能力。

領導人也許可以沒有太多的才能,但決不能沒有用人的能力。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曾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鎮國家,撫百姓,吾不如蕭何。

」是什麼使他奪得了漢朝的天下?用人之長!

然而諸葛亮在用人上失誤很多,最致命的失誤有四次,這四次失誤對蜀國的命運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失誤一:錯用關羽把守華容道,導致曹操死裡逃生。

明知關羽曾受惠於曹,且又是「義」字當頭,怎能讓他把守華容道?你用激將法立下軍令狀又有何用?關羽放了曹操,你真的敢砍他的頭?為什麼不讓關羽在前面衝鋒陷陣,讓趙雲或張飛鎮守最後關口?如果對換一下位置,曹操又何能逃生?只可惜諸葛亮錯用關羽,放虎歸山,致使曹操得以重整旗鼓,捲土重來。

失誤二,錯用關羽駐守荊州,導致荊州失陷。

在諸葛亮的設計中,荊州得失是事關蜀國一統天下的關鍵因素,一旦時機成熟,即可兵分兩路,夾擊曹操。

因此由誰來駐守荊州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選擇一個合適人選,既能顧全大局和吳國搞好關係,又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遺憾的是,諸葛亮又選擇了關羽。

關羽雖有韜略,但有「抗命」的弱點,剛愎自用,目中無人,不顧大局,不聽勸阻,最後敗走麥城而被殺。

荊州的失守對三國的力量對比、戰略布局、外交關係等影響非常大,使蜀國一直處於被動地位。

我認為,在駐守荊州的人選上,用趙雲要比關羽合適,因為趙雲執行力很強,大局意識強。

失誤三,錯用孟達守漢中,導致孟達叛變。

孟達乃劉璋舊將,後降劉備,諸葛亮本不信他,卻又啟用他把守漢中,還派劉封攪和,違背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

關羽從圍樊城開始起,就一直要求孟達發兵增援,但孟達直到關羽兵敗身死也沒有發過一兵一卒。

當時孟達和劉封關係很差,在這種狀態下,兩人相互掣肘,還怎麼配合關羽?關羽被殺之後,孟達自感性命不保,只有走謀反一路。

失誤四,錯用馬謖,導致街亭失守。

馬謖雖為將門之子,有些謀略,但好紙上談兵,言過其實。

諸葛亮出祁山之時錯用馬謖,導致街亭失守,諸葛亮自己也差點成為司馬懿的階下囚。

歐陽修說:「用兵之要,先擇於將臣。

」而諸葛亮在用人方面,失誤多多,卻用「天意」或「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說法來掩飾自己的失誤,實在是推卸責任

二、沒能培養出獨當一面的人才,且有壓制人才之嫌

對一個國家來說,人才的選用和培養至關重要。

蜀國一邊雖有五虎上將,堪稱叱吒風雲、無比風光,卻不能與曹營中「謀士如雲,猛將百員」相媲美。

到蜀國後期更是青黃不接,軍營竟無大將可用。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掌管軍政大權,完全可以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多培養、招納一些干將幹才,但他在培養人才方面很不給力。

諸葛亮有一句名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報劉氏知遇之恩,他軍事政事,事無巨細,皆事事操心、親自定奪;公事私事,不論大小,皆事事過問、親自處理。

甚至於要親自核對帳簿,乃至「流汗竟日」,「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

」作為一把手,勤勞刻苦,模範帶頭,不計個人得失,這些都是優秀的品質,的確令人佩服。

但一個智慧的領導者,應該將具體工作安排給部下去做,把主要精力放在處理與全局相關的大事上去,多思考戰略問題。

如果過多地沉湎於瑣屑之事,還哪有精力思考謀劃大事?你諸葛亮又不是鐵打的,事必躬親,必然操勞過度,積勞成疾。

難怪司馬懿說:「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諸葛亮死時只有54歲,相比曹操死時66歲、劉備死時63歲、孫權死時71歲而言,確實算得上是英年早逝。

而且,諸葛亮如此勤勞忘我地工作,下屬的能力不被信任,得不到鍛鍊,長此以往,幹部將領很少有實踐的機會,能力很難得到提升,所以蜀漢後期幾乎沒有一位出類拔萃、獨當一面的人物,真的成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那廖化曾經是跟著關羽混飯吃、替關羽扛青龍偃月刀的跟班,讓他出任先鋒,足見蜀國人才匱乏到何種程度!後來,雖然招了一個智勇雙全的姜維,但姜維也僅僅跟著他學了些理論知識,幾乎沒有得到過實踐鍛鍊。

最終,姜維也是無力回天,難阻蜀國頹勢。

對劉禪也沒有培養,只有約束。

劉禪即位後,諸葛亮讓劉禪對待「宮中之事」和「營中之事」,「事無大小」都要向郭攸之、費禕、董允、向寵等人「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實際上就是讓劉禪什麼事情也別干,什麼主意也別拿。

雖然這樣安排在劉禪執政初期有必要,但是從長遠來看,這樣做就必然培養出一個「樂不思蜀」的皇帝。

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又繼續執行諸葛亮的做法,大約要到費禕執政的晚期,劉禪才開始處理朝政。

我們知道,劉備死時,劉禪已有17歲,到諸葛亮第一次出師北伐時,劉禪已有21歲。

費禕死於公元253年,也就是說從劉備死時的公元223年到公元253年這近30年的時間裡,劉禪做了個「無權皇帝」。

同樣的,孫權在接掌東吳時,也只有20歲,他在當時艱難的環境中成長為一名卓越而老練的政治家、謀略家,是非常不容易的。

孫權是通過自已的實踐,才會有如此巨大的成績。

而反觀劉禪,本身資質就不如孫權,再不給他鍛鍊的機會,他又怎麼能成為一個有為之主呢?

諸葛亮不僅沒能培養人才,對現有人才也有壓制之嫌。

例如對待李嚴,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才,劉備在白帝城拖孤時,任命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與諸葛亮共同輔政。

然而諸葛亮「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李嚴儼然成了一個閒人。

李嚴對此表示非常不滿,諸葛亮就在第三次出祁山時奪了李嚴的兵權,使其催督糧草,並以違反軍紀為由,把李嚴廢為平民。

對魏延也是如此,他認為魏延有反骨,便不重用他。

在第一次出岐山前,魏延說出了一條比較好的計策。

「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緣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這是一個比較冒險的計策,但的確是一個唯一可以取勝的策略。

諸葛亮認為「此計為危計,不如安從坦道」,沒有採納他的計策。

魏延是為蜀國立有汗馬功勞之人,但是,諸葛亮認為魏延對於蜀國的發展有害,便設下了一個套,讓魏延成為「反賊」。

《魚豢·魏略》有這樣的記載:「諸葛亮病,謂魏延等云:我之死後,但謹自守,慎復復來也,令延攝行軍事,密持喪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發喪,亮長史楊儀宿與延不和,見延攝行軍事,懼為所害,乃張言延欲與眾北附,遂率其眾攻延,延並無此心,不戰而走,追而殺之。

」其實,魏延並沒有謀反的意圖,這不過是諸葛亮授計害死的一個伎倆!

三、沒能很好處理劉關張集團和其他方面的關係,導致蜀國人事關係不和諧

劉關張桃園結義,遂成異姓生死兄弟,結成誰都無法打破的利益同盟。

這是一個帶有黑幫性質的利益集團,這是蜀國核心利益,誰都無法撼動。

一個國家,如果只重幾個兄弟,別人不放在心上,那別人心裡會怎麼想?還能為你肝腦塗地、兩肋插刀?我就很為趙雲鳴不平,劉備每次稱呼趙雲都是「四弟」長「四弟」短,可是在劉備的心目中,那趙雲比關羽、張飛差十萬八千里,重要的任務很少交給趙雲去做,經常做一些押運糧草、護送家小的小差事。

《三國演義》中說劉備為漢中王時封關張趙馬黃為五虎將一事是否確有此事?我看是沒有的事,《三國志》中沒有記載,而在《華陽國志》中提到,當時劉備是這麼安排的: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皆假節鉞。

又以黃忠為後將軍,趙雲翊軍將軍,其餘各進官號。

這裡趙雲受封的「翊軍將軍」為雜號,與前將軍、右將軍、左將軍、後將軍差別大了,那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趙云為什麼落到如此地步?除了劉備過於注重裙帶關係、趙雲無法成為劉關張死黨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作為軍師和丞相的諸葛亮沒能很好地協調各方面的關係。

一個國家的總理人物,如果不能將各方面的關係調理好,還怎麼發揮「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還如何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三國時期人才的競爭是非常重要的,應該廣招人才。

然而諸葛亮用人卻帶有一種地域色彩,主要依靠荊州的力量。

在諸葛亮的內心深處,由於害怕益州集團的反抗,對待益州的人士則是恩威並施,籠絡利用,和戒備打擊兼而用之,從而達到有效控制益州局勢的目的。

有人專門對整個蜀漢一代執掌中樞和重要將領作了統計分析,發現共有17名掌管中樞要職的重臣,其中有15名為荊州和東州人士,剩下益州的2名也僅僅任尚書僕射,並未掌握大權,無論從地位上還是從數量上都能看出諸葛亮對於荊州人士的偏袒,帶有明顯的地域色彩。

另外從橫向上比較,據明嘉靖本《三國通俗演義》,卷前有三國志宗僚一欄,開列三國人物共有477人,其中蜀漢方面104人,孫吳方面131人,曹魏方面242人。

在曹魏,他們選拔人才是,善待士人,用人不分門弟,「唯才是舉」,「拔于禁、樂進於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他們又收蜀國的降將孟達,「魏文帝善達之姿才容觀,以為散騎常持、建武將軍,封平陽亭侯」。

可見曹魏既有愛才之名,又有求才之實,因而是群英薈萃,人才濟濟,文臣若雲武將如雨。

而諸葛亮用人有很強的地域限制,「國家不任賢達而任俗吏」,直接導致了人才的匱乏。

另外,諸葛亮不能很好地化解能人之間的矛盾。

諸葛亮生前,帳下有一對文臣武將,才能十足,那就是魏延和楊儀,他們一武一文,是一對雙子星,但他們之間有恩怨,如果諸葛亮能夠及時化解他們的恩怨,讓他們成為廉頗和藺相如,那可以說是蜀國後期的福星。

可惜的是,諸葛亮並沒有做到這一點,在他離開人間的那一刻,他還不相信魏延,致使他死後,魏延被楊儀所害,楊儀也終將自殺,這樣一對本來是蜀國後期最有能力之人,就這樣不明不白地死去,蜀國焉有不亡之理!

四、彝陵之戰是蜀國由盛轉衰的重要拐點,而彝陵之戰的潰敗,諸葛亮脫不了干係

應該說,彝陵之戰的罪魁禍首是劉備,劉備感情用事,圖報手足之情,置國家前途於不顧,怒而興師,慍而出戰,導致彝陵之敗,「屍骸漂流,塞江而下。

」諸葛亮說:法正要是還沒死的話,就能制止皇上,不讓他帶兵攻打吳國;就算還是帶兵去了,也決不至於傾敗,陷於危險境地。

只把責任推在別人身上,這顯然是不合適的。

其實,諸葛亮當時也應該勸阻劉備,但是諸葛亮根本就沒有勸說,即使勸阻不了,也起碼應該跟隨劉備一塊,從而把損失減少到最小的程度,也不至於導致七萬大軍幾近全軍覆沒,從而使蜀國元氣大傷,地盤也只剩下益州一隅。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可能會大呼冤枉,諸葛亮不是沒有反對出兵東吳,只是劉備不聽、反對無效而已,諸葛亮又當不了劉備的家。

的確,在《三國演義》中孔明是說道:「陛下初登寶位,若欲北討漢賊,以伸大義於天下,方可親統六師;若欲伐吳,命一上將統軍伐之可也,何必親勞聖駕?」但我翻閱了《三國志》,書中卻一個字也沒講到諸葛亮曾經苦諫過劉備,相反趙雲的諫詞倒是清楚得很。

我們知道《三國演義》是小說,小說中為了頌揚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做必要的加工和修飾是完全可能的。

《三國志》作為一部重要的史書,如果諸葛亮真的苦諫過劉備,書中必定會有記載。

還有一點可證明: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寫道:「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

凡事如是,難可逆見。

」其中「秭歸蹉跌」就是指彝陵之戰,從「難可逆見」就可以看出,諸葛亮沒有想到劉備會在彝陵之戰大敗而回,起碼可以像第三次重分荊州那樣,兩家各得到一些利益。

五、沒能做到韜光養晦,窮兵黷武,存在戰略失誤

諸葛亮不顧國情,不計國力,總是高調出擊,急於吞併天下。

殊不知,吞併另一國的戰爭,拼的完全是國力,非一城一池的得失,以當時蜀國的國力,根本不可能辦到。

因此六出祈山,實為不明智之舉。

而且每次出兵,雖然與吳約好,但吳總是未盡其力,草草了事,為什麼?關鍵是蜀太主動,而吳認為是求他,不是吳自己的事情,所以自然不會盡力。

假如蜀國能放低姿態,假裝無心於天下,韜光養晦,儲備國力,戰略上不那麼主動,則曹肯定想先吞吳,因為蜀進攻起來著實不易。

而那時東吳就會著急,就會主動尋求與蜀聯手。

故當時蜀應該改變主動出擊的戰略思想,而採取忍的策略。

智者善於忍,不急於一時求成。

諸葛亮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戰略失誤呢?主要原因是他不能做到知己知彼,對大局大勢並沒有很好的把握認識。

諸葛亮朋友司馬徽也說:「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宋朝司馬光說:「諸葛亮自負才能,逆天而行,自取敗之也。

」三國統治集團中,蜀漢最弱,失荊州及劉備死後,蜀國由盛轉衰,統一天下已不可能。

再加上蜀漢百姓均已厭戰,長年戰爭難得一時平靜,而諸葛亮卻要連年北伐,也是逆天而行。

另外還必須提到,魏國有司馬懿防禦,伐魏難度更是難上加難。

從大的謀略上說,諸葛亮確實比司馬懿要低一個檔次,司馬懿在大局上十分清醒,不管你諸葛亮在具體戰役上怎麼打,他只是按兵不動,讓蜀國軍隊糧草不濟,最後不戰而勝。

所以有司馬懿在,你諸葛亮不能貿然出兵。

對此,諸葛亮是有一定認識的,例如他聽說曹睿封了司馬懿後大驚,說「必為蜀中之大患」,後聽說司馬懿被罷官又大喜;司馬懿被封為平西大將軍後,諸葛亮是「頓失跌足,不知所措」。

但不得不說,諸葛亮對司馬懿認識不足,後來還是沒能耐住性子,可見還不夠深謀遠慮。

諸葛亮不僅對大局大勢認識不足,而且還剛愎自用,對別人的規勸充耳不聞。

這樣的例子很多,例如一出祁山前,太史譙周奏曰:「臣夜觀天象,北方星曜倍明,未可圖也。

」並勸孔明:「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強為也?」孔明曰:「天道之理,變易不常,豈可拘執也?」在五次北伐失敗之後,六出祁山之前,譙周又奏種種不祥,勸其謹守待時。

而諸葛亮不顧一切,堅持出征。

六出祁山是他最後的北伐,成功寄托在上方谷,然而又是「天不祚漢」,司馬父子瀕死而得救,諸葛亮嘆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他之後,姜維繼承遺志,九伐中原,最後也連連失敗,三國「分久必合」,一統於晉,諸葛亮和姜維都沒有改變蜀漢的命運。

天下乃有賢者取之,德者居之,並非一直是劉家的天下。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壯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這是很有見地的。

熟諳歷史與軍事的毛澤東分析事物確實有其獨到之處,讓人無法不佩服其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功力,總是能切中要害,入木三分。

他曾多次指出,諸葛亮在軍事方面存有嚴重過失,認為諸葛亮的最終之敗怨不得天時,失敗的根源在於其軍事戰略與實踐的屢屢失誤。

毛澤東在讀蘇洵《權書·項籍》中有關評說諸葛亮「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一條時,寫下了精彩的批語:「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歷來史家大都對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戰略思路讚譽有加,但毛澤東的評價卻獨樹一幟,很有卓見。

毛澤東所說「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指的是關羽之鎮守荊州、劉備之進攻東吳、諸葛亮之北伐中原。

這「三分兵力」依次展開,前兩次分兵都失敗得很慘,導致蜀漢元氣大傷,而諸葛亮的北伐本錢也所剩無幾。

所以,毛澤東嘆道: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毛澤東之所以說諸葛亮「其始誤於隆中對」,是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到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乍一看,荊州、益州兩路出擊是一個頗有誘惑性的方案。

但毛澤東卻很清楚,荊州離益州千里之遙,兩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讓劉備軍團更加失去兵力上的優勢。

「隆中對」實施的結果便是,關羽所鎮守的荊州被孫權軍團偷襲得手,而且關羽父子也命喪孫權手中。

可以說,蜀漢衰亡的禍根在於「隆中對」。

看過這些,您還覺得諸葛亮稱得上「智聖」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華智慧的化身」:謀臣諸葛亮

3成 就諸葛亮首先提出「治國之道,務在舉賢」,把用人放在治理國家的首位。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建言「親賢臣,遠小人」,並向後主推薦了郭攸之、費禕、董允等,這些人都是當時的賢士。他提出選拔人才時要...

《原創》深入解析千古智聖諸葛亮的成敗傳奇

武侯諸葛亮序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一個千年故事,一部絕世文章。三國時代是一個英雄倍出的年代,而諸葛亮又是其中的較較者!他自比管仲、樂毅。水境先生更是把他比做:興周八...

三國時期蜀國為什麼會滅亡

東漢末年由於當代王朝宦官十常侍和外戚之臣兩邊相互鬥爭,導致了漢家王朝的加速滅亡,所以最後分成了三個國家,魏、蜀、吳,三家天下,這三家之君主,各有身份歷史,咱們簡單說一下。曹操:曹操的祖父曹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