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人了解的三國第一高人,把諸葛亮都治的服服帖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劉備制伏諸葛亮,恐怕不少人要蹦起來大罵小編「欺師滅祖,叛經離道」,但也一定有明智的人能體會個中三昧。
稍有社會經驗的人都會知道,任何一個集團都不可能平安無事,更何況是劉備這種充滿了精英的集團呢?政治本就是為了應對矛盾而存在的,政治家要應對的就是強橫、狡詐、貪婪,純粹靠理想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政權,「不骯髒的政治」只是不諳世事之人理想中的烏托邦罷了,
劉備若只會哭,只會搞「一團和氣」,而不用領導手腕,那他絕無可能稱帝稱王,鼎足三分。
劉備打仗能力確實一般,但他識人用人的本事,真不比曹操差。
五胡亂華時有個叫石勒的人,他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皇帝,他曾說:我要是遇到漢高祖劉邦,我就俯首稱臣,要是遇到光武帝劉秀,我就與他爭奪天下。
但我絕不會如曹操、司馬懿父子那樣欺負人家孤兒寡母。
而《三國志》稱劉備有「(漢)高祖遺風。
」
以此推斷,劉備若早年發跡順利,勢力與曹操相當,曹操還真未必是他的對手。
要不然劉備得荊州,為啥曹操嚇得筆都掉地上了?說明曹操最忌憚的還是劉備。
扯的遠了,書歸正文。
劉備如何控制諸葛亮,又是如何整合蜀漢集團,將一個人才濟濟的大公司擰成一股繩,又是如何令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魏延這些性格迥異的精英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呢?
公元219年,劉備擊敗曹操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此時,坐擁巴蜀、漢中、南荊州大部以及上庸的劉備,達到了人生頂點。
可同時,一個難題擺在了劉備面前。
漢中是益州的北大門,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必須要派親信有能力的大將鎮守。
當時關羽在荊州,漢中太守的人選,眾人都認為會是「三弟」張飛,就連張飛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但是,劉備出人意料的任命了「新人」魏延,於是,全軍震驚。
劉備為什麼任命魏延呢?
我們看問題要聯繫的看,發展的看。
其實,劉備自從擊敗劉璋占領巴蜀後,就開始有計劃、有步驟的「壓制和控制」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
」
劉備用法正為「謀主」,用李嚴為大將,提拔許靖、黃權等人,就是這種安排的例證。
劉備為什麼這麼做?這叫領導的平衡之術!
劉備在赤壁之戰後,集團內部有兩個派系,分別是以關羽、張飛、趙云為代表的「原從派」和以諸葛亮、龐統為代表的「荊州派。
」
當時劉備北懼曹操,東憚孫權,不得不倚重荊州籍人士,諸葛亮和龐統幾乎壟斷了劉備後方和前方的所有大主意,倆人一個在後方運籌帷幄,一個在前線出謀劃策,看似劉備左右手,其實是劉備不得不屈從。
後來在涪水關,劉備說:「今天打劉璋打的痛快,可以稱得上快活。
」龐統卻一點不給劉備面子:「打人家的國家還慶賀,不算仁義之師。
」劉備喝了點酒,大怒:「武王伐紂難道不對嗎?你說的不對,快出去吧。
」
龐統也不含糊,站起來就走,結果還是劉備後悔,又把龐統請了回來。
最後,這個事情以龐統的「君臣俱失」作為總結,不了了之。
什麼叫「君臣俱失」?就是說:你劉備和我龐統都有錯。
試想,若劉備是大權獨攬的如曹操一般的人,誰敢對他這樣說話?
劉備當時為形勢所迫,不得不倚重荊州人。
後龐統陣亡,諸葛亮就自然而然成了荊州派的領袖。
諸葛亮忠誠人品絕對沒有問題,終劉備一世,都對諸葛亮親近有加。
但沒有問題不代表劉備就要做「甩手掌柜」,那樣的話一個集團是要出問題的。
我們看劉備提拔法正、李嚴、黃權等人,這既是在安撫益州派,同時也是在分荊州派的權。
早在攻克成都,取下巴蜀後,劉備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協調好巴蜀當地的豪強與荊州派、原從派的關係。
說白了:每個山頭要占多少利益。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複雜,可以想想,歷史上有多少名臣大將在取得勝利後,因為沒能將既得利益分配好而最後落得眾叛親離?
法正、李嚴是劉璋集團中「東州派」的代表,黃權是益州本地人,許靖是北方名士,這些人都是原來劉璋集團內部的高官,劉璋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沒有處理好這些人的利益分配。
如今他們都歸於劉備,劉備必須要處理好他們之間的關係,以避免重蹈劉璋的覆轍。
這就是劉備大力提拔原巴蜀豪強的原因。
而除了這個原因,劉備提拔巴蜀豪強還有暗藏的原因:就是制衡諸葛亮的荊州派。
在劉備集團內部,最忠臣最可靠的自然是「原從派」,關羽張飛跟著劉備幾十年,九死一生,說到底這才是劉備的老底子,所以劉備始終將最關鍵的位置交給他們。
蛋糕被切去了一大塊,剩下的奶油和水果已經不多,「荊州派」作為立下大功的一派,原本應該獲得更多的利益。
但劉備卻並沒有「論功行賞。
」
在這個問題上,表現最明顯的就是趙雲,最「不明智」和「最尷尬」的人也趙雲!
趙雲本屬於原從派的人馬,按說劉備對他應該委以重任,但偏偏這位「智勇雙全」的將軍在劉備生前始終「默默無聞」,劉備都稱帝了他還是個雜號將軍。
為什麼呢?表面原因是因為趙雲過於剛直,無法統眾。
其實,並非單純如此,這裡面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
劉備之所以不重用趙雲,是因為趙雲在志趣和價值觀上與諸葛亮太親近了。
趙雲和諸葛亮都是屬於極其重視品德,做事十分謹慎小心的人。
而劉備偏偏不願重用這類人,尤其是不用其做一方大將。
劉備用人看重的是兩點:一個是忠誠,一個是才能。
道德之類的問題是其次,謹慎小心更是劉備所不喜。
(參閱拙作《職員必讀,職場潛規則:趙云為何得不到劉備的重用?》)
趙雲和諸葛亮的志趣相投在劉備東征事件上表現的最明顯。
當時劉備東征,趙雲是明確反對的,諸葛亮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從事後的情況來看,他當時也是不贊成的,是保留意見的。
如今,劉備要制衡諸葛亮,趙雲卻與諸葛亮凡事都能達成默契,劉備又如何敢放手用趙雲?
趙雲要麼是政治敏銳性太差,要麼是太重道德,才使得他在劉備時代只是充任「內臣」,而無大的戰功。
劉備一死,諸葛亮掌權,趙雲立刻青雲直上,不但做了內臣權力極大的「中領軍」,官拜鎮東將軍,封永昌亭候,臨終前還過了一把獨自帶兵進攻曹魏的癮。
諸葛亮對趙雲真可謂「關懷備至」,將劉備「欠他的」一次性補償了回來。
(參閱拙作《歷史上的趙雲很菜?他當的這個官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我們在回過頭來說劉備提拔魏延做漢中太守的原因,這就是劉備對付荊州派和益州派的手段了。
劉備這樣做的目的可深了!
他不但是在制衡諸葛亮的荊州派,同時也是在敲打法正、李嚴的益州派,另外,他還在有意的培養「原從派接班人。
」
這叫「一石三鳥。
」
劉備漢中戰役後重用的「新人」可不是只有魏延一個,從建安二十四年,到蜀漢章武二年,三年時間中,劉備其實提拔了一大批新人,尤其是軍隊的中青年將領。
他們包括:魏延、黃忠(黃忠生卒年不詳,未必太老,即便按他40多歲去世算,他也比劉關張年輕的多)、馮習、張南、傅肜、吳班等人。
劉備提拔這些沒有根基,沒有背景,但有才敢的中青年掌握軍權,其實是在為身後事做準備。
劉備用人絕對牛叉,他培養第二梯隊,不但分了諸葛亮、法正、李嚴的權力,而且為自己晚年以及自己的兒子儲備了一大批可以「放心使用」的青年才俊。
昭烈皇帝可謂「用心良苦。
」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劉備親帥大軍東征,軍隊中多為他新提拔的青年將領,這本是一次難得建功立業,進一步提拔鍛鍊提拔新人的機會。
可沒曾想,陸遜一點「不配合」,劉備夷陵一戰慘敗,幾乎全軍覆沒,這些千挑萬選的青年精英也都毀於一旦。
蜀漢後來出現「人才斷層」,民間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種情況就是從夷陵之戰失敗開始的。
但夷陵之戰的失敗只是劉備軍事能力的低能,絕不能說是他不會識人不會用人。
後來黃權無奈投靠曹丕,劉備大度能容;看準馬謖不堪大用,令諸葛亮佩服的五體投地。
我們假設夷陵之戰劉備與東吳達成和解,或者僅僅是小敗而不是這種「全滅」式的慘敗,他挑選提拔的那批青年才俊能夠留下來,那麼蜀漢後期的局面一定會大有改觀。
諸葛亮北伐所擔憂的「突將無前」(軍中無人)的困局也就不會出現了。
劉備早年用人水平屬於一般,但他識人的能力始終很強,而用人的能力也隨著閱歷和經驗日趨成熟老辣,直到晚年修成了「精。
」
軍事上劉備固然不及曹操,但從識人用人的水平看,蜀漢開國皇帝劉玄德,確實是一代英傑,並不輸於魏武帝。
(本文為「老不看三國」頭條原創首發,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如有疑問和出版合作意向,請聯繫QQ:2059507522)
劉備心中最佳託孤大臣,諸葛亮只能排第二,第一位太可惜
公元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退守永安,次年,劉備病危,感覺時日無多,召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託孤,命二人輔佐其子劉禪。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白帝城託孤」的故事。 說到劉備託孤,其實在劉備的心...
劉備重用魏延的背後也是有其必然的原因
說到魏延大家並不陌生,他是三國時蜀漢的名將,不過他最早時並不起眼,地位也不高,但是他日後卻被劉備重用,被委以重任,可見劉備的識人眼光。那麼劉備為何會重用魏延呢?
劉備去益州,為什麼不帶關羽、張飛、趙雲等大將,只帶他們?
劉備去益州,沒有帶諸葛亮,沒帶關羽和張飛,也沒有帶趙雲,很多人都覺得奇怪,這三位將軍皆是萬人敵, 到了益州,不管是幫助劉璋拒曹操,打張魯,還是取成都,那都是很厲害的,為什麼不帶他們去呢?那帶的又...
劉備入川,為什麼只帶龐統,而不帶諸葛亮、關羽、張飛和趙雲
公元211年,益州牧劉璋派人到荊州給劉備做思想工作。劉璋的本意是想要劉備幫助他平定漢中的張魯,一個叫做五斗米教的反政府武裝頭目,結果卻使劉備趁機占據了西川。這個結果是劉璋做夢都想不到的。劉備能夠...
劉備手下十大虎將的人生結局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劉備的從顛沛流離到天下三分,堪稱傳奇的一生。公元219年,在漢中稱王之後,劉備的勢力也達到了巔峰。這個時候的劉備手下大將不止關張趙了,其中出名的有著十大虎將?那麼他們都有...
劉備取西川, 隨行的為何是龐統黃忠魏延三人? 其實這裡面大有文章
赤壁之戰時,劉備趁勢奪取了荊南四郡,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但是仍有隱患,孫權時不時就會跟劉備說荊州是他的,這是其一,其二,按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下一步應該是西取西川奪得益州之地。可是劉備素有仁名,...
劉備去奪益州時,為什麼不帶趙雲等舊將,而帶著魏延等新人呢?
赤壁之戰後,劉備借劉琦之名,迅速占領荊州南部四郡,不但坐收赤壁之戰中最大的戰果,而且還最終有了根基之地。只不過根據諸葛亮在隆中的規劃,此時劉備還需要占據益州,否則無法完成北伐,實現一統天下的願望...
劉備主動放棄荊州北伐應該更可行
劉備取漢中之後,218年前後,主動讓荊州給東吳,把荊州人口物資能轉移的儘量轉移到益州,勵精圖治鞏固益州,把南中和西部少數民族剿撫並用安頓好。與孫權保持密切關係,積極準備北伐。
龐統真能替代諸葛亮做丞相嗎?神回復!
【導讀】劉備入川,留下諸葛亮、關羽守荊州,讓龐統隨從。進入蜀地以後,劉備的軍事行動多用龐統計策,只可惜在圍攻雒城時,龐統率眾攻城,被流箭射中不幸去世,去世時只有三十六歲。有人說,如果龐統不是死得...
一世之傑的馬超為何會被蜀漢閒置?甚至靠出賣朋友保命!
三國演義里,馬超的身世非常悲慘,他全家被曹操誘騙屠殺。他投靠劉備後,開始了風光的生活,並且被授予了驃騎大將軍的顯爵,在榮譽和恩寵中幸福地度過了最後的歲月。但是,歷史上的馬超在投靠劉備後日子過的是...
誰是劉備的首席軍事高參?堪比曹操的郭嘉
說到劉備的軍事高參,人們首先會想到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他幾乎被神化,自然無人與之相提並論。但是,歷史上的諸葛亮並不以錦囊妙計見長。事實上,當他和龐統同為軍師中郎將時,在陣前出主意的更多是後者。
三國秘史:劉玄德為啥手下竟無一員大將背叛
劉備手下無叛將,這是劉備的過人之處。終劉備之世,只有一個孟達投敵叛變,但孟達也是出於無奈,臨跑之前還寫了一封信給劉備,頗多疚辭,最後又倒戈了。還有一個黃權,不過情況特殊。那是火燒連營之後,黃權歸...
蜀漢第一代名將,趙雲未進前五,第一爭議不斷
劉備,戎馬一生,前半期顛沛流徙,沒有固定的據點,南征北戰,足跡遍及遼東、幽、冀、並、青、徐、豫、荊、益等州,手下聚集一批忠心耿耿的名將,他們為蜀漢的建立作出巨大的貢獻,那麼他們到底是誰呢? 小編...
破解荊州困局,諸葛亮戰略如此調整,關羽則高枕無憂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當我們論及蜀漢政權得失的時候,總可以看到這樣一種論點,說蜀漢的荊州戰略是錯誤的,這樣的認識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為什麼不把荊州這樣的戰略要地作為政治經濟的中...
劉備帳下十大猛將排行榜,趙雲和魏延排位被爭議千年!
劉備帳下十大猛將排行榜,趙雲和魏延排位被爭議千年!三國時期各個梟雄帳下都有一批猛將,但是若論名將最多當屬劉備。當然這得感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以及相關的話本說書人的傳播。不管怎樣,蜀漢名將最多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