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榮絞盡腦汁做的身後安排,為什麼無力阻止趙匡胤的陳橋兵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顯德六年(959)四月「不豫」開始,柴榮病情漸漸加重,不得已之下只得開始考慮身後之事。
他深知諸子年幼,如果不對身後事有所安排, 年幼的兒子在未來的政治鬥爭中勢將無力掌控局面。
唐末以來「數十年間, 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誰握有兵權, 就等於有了叫板皇權的資本。
後晉悍將安重榮曾公然宣稱:「天子, 兵強馬壯者當為之, 寧有種耶?」;周太祖郭威就是通過兵變上位的,作為親歷者,柴榮自然明白武夫跋扈的後果。
史載周世宗馭下「用法太嚴」,「群臣有過則必面質折之」。
文武大臣對他的恭順不過是種畏懼,並沒有建立起真心擁戴的君臣情分。
所以, 當周世宗突發重病之後, 就開始對有可能威脅到皇權的大將作了重點防範。
首先,他解除了張永德的殿前都點檢之職。
張永德屢立戰功掌典禁軍,更由於他是郭威女婿,柴榮必須防範他生不臣之心。
繼任殿前都點檢的是資歷淺、軍中後起之秀趙匡胤。
對趙匡胤,柴榮也不敢放心使用。
又提拔慕容延釗為殿前副都點檢;韓通為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令坤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袁彥為侍衛步軍都指揮使。
其中慕容延釗、韓令坤與趙匡胤關係融洽之外,「性剛愎」的韓通與趙匡胤完全是一對冤家。
韓通的兒子人送外號「韓橐駝」,見趙匡胤在中央禁軍中有人望,經常居中挑拔,勸說父親先下手為強。
袁彥也與趙匡胤不對付,與之處處為敵。
周世宗如此人事安排乃是刻意為之,他不希望任何一個將領在禁軍中形成屬於自己的政治勢力, 而是希望他們之間彼此仇視、行事掣肘。
在重新安排好禁軍將領的職務後,病重的柴榮又立符氏為後(「宣懿皇后之女弟也。
」)。
先後立符氏姐妹為皇后, 是周世宗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
所以如此,周世宗是希望藉此來籠絡其父符彥卿。
符彥卿時任天雄軍節度使。
天雄軍以前是唐河朔三鎮的魏博, 後改為天雄軍。
河朔三鎮,唐末五代數十年間始終是朝廷一大隱患。
自從中原王朝政治中心移至關東,河北首當其衝成了防止契丹人南侵的前沿,
魏博地區也就成為汴梁的一道重要安全屏障。
符彥卿善用兵,素為契丹人忌憚,立符氏為後,柴榮是想藉此籠絡符彥卿,同時也為震懾遼人,保障政權的平穩順利交接。
五代十餘位皇帝,擔任過魏博節度使的就有六位。
柴榮堅持在病危時立符氏為後, 就是要符彥卿以外戚的身份來擁護後周政權。
藉助符彥卿地方上的軍事力量, 與朝堂間的託孤重臣制衡監督,以此保證幼子宗訓統治地位的穩固。
對中央禁軍、河北等地的軍事做了周密部署後,周世宗又安排了范質、王溥、魏仁浦三人為宰臣。
有鑒於五代政權的更迭頻繁,周世宗為了保證兒子順利繼位,絞盡腦汁地做好了安排。
然而,越是一環扣一環,越容易發生意外,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人算不如天算,柴宗訓即位不久,朝堂上這種相互掣肘的政治平衡就被打破,先是袁彥被逐出朝堂到地方任職,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和侍衛司副都指揮使韓通(正職李重進,柴榮駕崩前令其領兵防禦北漢)與趙匡胤交惡。
隨著矛盾衝突的加劇,終於趙匡胤鋌而走險,發動兵變,黃袍加身。
柴榮死後趙匡胤怎麼做
雄才偉略的柴榮曾經感嘆說:「假如我能再有三十年生命,一定要用十年統一天下,十年休養生息,十年致太平。」只可惜他壯志未酬身先死,年僅三十九歲就告別人世,將天下拱手讓給趙氏。去世之前,他正在北征的路...
宋太祖趙匡胤的傳奇一生
宋太祖趙匡胤(公元927—976年),著名軍事統帥、軍事家,祖籍涿州人(今屬河北)。後周殿前都點檢,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建立宋朝,定都開封,一舉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混戰的局面,統一了大半...
做開國皇帝指南:聊一聊趙匡胤的創業史
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唐王朝在經歷了無比的繁榮之後,終於無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大唐滅亡之後,群雄崛起,逐鹿中原。一些握有雄兵的節度使,擁兵自重,割據不已。在中原地區,先後經歷了後梁、後...
陳橋兵變——趙匡胤將門崛起
趙匡胤出身於河南洛陽將門之家,膽識過人,武藝超群,21歲時投奔郭威,成為郭威帳下的一名士兵。951年,掌握後漢軍權的郭威,謊稱契丹入侵,太后命他統軍北征。後漢大軍渡過黃河,到達澶州時將士們將黃袍...
此人自編自導自演一場史劇,結束中國50年的分裂格局,王朝壽命比大唐還長
說起陳橋兵變,大家都不陌生,趙匡胤在酒醉之中被部下架上了皇位,別人是被逼宮下台,他卻是被逼著上台,聽起來很偶然,就是一場兵變,其實,深究起來,這背後的疑點很多。疑點之一:趙匡胤出兵目的真是邊疆告...
兵變也得講學問-陳橋兵變的台前幕後
前些日子他信、英拉在中國旅行引起了政變上台的軍方總理巴育的強烈不滿,據說泰國政變次數眾多,而且軍校還開設了專門的「政變課程」。但不得不承認,其手段並不高明。不信,看看咱們中國的皇帝們是如何政變的...
金戈鐵馬之兩宋烽煙錄第一篇《北疆狼煙》:第四集、疑竇叢生
四、疑竇叢生 上一講咱們講到,後周世宗柴榮在北征遼國之役中,雖然順利收復了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這三關以南的大片失地,但卻因身體突發疾病而使此次北征半途而廢。世宗返回開封以後,病情急劇惡化,終於...
趙普獻策,如何幫助趙匡胤集權中央
一連幾日趙匡胤都悶悶不樂,苦苦思索如何使趙宋王朝能長期鞏固下去,不再成為五代之後的第六個短命王朝,為此他食不甘味,夜不安寢。 三國時期有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但對趙匡胤來說就很簡單了,...
柴榮如此周密全面的政治布局,為何會被趙匡胤輕鬆擊破?
五代時期,最厲害的君王要數後周世宗柴榮了。他御駕親征,身先士卒,南征北戰,為趙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但是,柴榮也是一位非常不幸的君王。他跟隨郭威的時候,因為後漢皇帝劉承祐懷疑...
周世宗柴榮號稱五代第一明君,為何沒有能阻止趙匡胤陳橋兵變?
若是周世宗在世時察覺了趙匡胤有反意,自然有能力阻止陳橋兵變發生。周世宗柴榮在位時間雖然並不長,前後也不過是六年時間,但是,他在位期間南敗南唐,西敗後蜀,北方連勝北漢、大遼。可以說,周世宗柴榮一生...
致命失誤!「五代十國第一明君」拱手送江山?
960年1月4日後周禁軍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在陳橋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將年僅7歲的小皇帝柴宗訓趕下台,建立北宋王朝。此時距離「五代第一明君」柴榮的死僅僅才過去個月的時間。此後經過幾十年的時間,北宋...
「杯酒釋兵權」前,趙匡胤果斷解除了這兩個人的兵權
「兵權所在,則隨以興,兵權所去,則隨以亡。」宋代學者范浚在《五代論》中用這十六個字闡明了兵權在政局變幻中的極端重要性。趙匡胤軍人起家,後來他發動「陳橋兵變」,導演「黃袍加身」,成功奪了後周的天下...
柴榮和趙匡胤的布局——《宋史319》之趙匡胤創業進行時(30)
顯德六年五月三十日,柴榮終於又回到帝國的心臟——開封在這個他牢牢控制的政權中心,他可以支配一切。但是,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柴榮,無疑是個偉大的帝王。從接任皇位開始,他就沒有停下過腳步,先取後蜀...
人算不如天算,歷史選擇了趙匡胤,周世宗根本無法阻止他的禪代
從顯德六年(959)四月「不豫」開始,柴榮病情漸漸加重,不得已之下只得開始考慮身後之事。他深知諸子年幼,如果不對身後事有所安排, 年幼的兒子在未來的政治鬥爭中勢將無力掌控局面。唐末以來「數十年間...
柴榮絞盡腦汁做的身後安排,為什麼無力阻止趙匡胤的陳橋兵變
從顯德六年(959)四月「不豫」開始,柴榮病情漸漸加重,不得已之下只得開始考慮身後之事。他深知諸子年幼,如果不對身後事有所安排, 年幼的兒子在未來的政治鬥爭中勢將無力掌控局面。唐末以來「數十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