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軍功的趙匡胤是憑藉什麼完成大一統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押沙龍

彩繪《解裘賜將》,明代張居正為名神宗編纂的教科書《帝鑒圖說》插畫

五代之混亂,可能僅次於兩晉。

這個時代將軍們最威風。

天子都不在他們眼裡,更別說文官了。

當時有過一段著名的對話。

在一次酒宴上,禁軍將領史弘肇說:「安朝廷,定禍亂,只需要長槍大劍,要毛錐子有什麼用?」這裡毛錐子就是筆的意思。

掌管財賦的三司使王章聽見不樂意了,反駁說:「沒有毛錐子,哪來的軍費?」史弘肇沉默不語。

大家不要誤會,以為王章是替拿筆的讀書人說話。

不是的,他是在替財務會計們說話。

他說毛錐子有用,是因為毛錐子能拿來算帳,不是能拿來寫文章。

對於讀書人,王會計和史將軍的態度是一樣的。

王章說過:「這些讀書人,給他們個算盤,都不知道顛倒,要他們有什麼用?」

大家看到宋朝文官後來在武將前的驕橫態度,多少會有些不平,但是在不久前的五代,情形是反過來的。

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報還一報吧。

其實,五代到了後期,大一統王朝已經呼之欲出。

宋朝是它發展的一個結果,而不是一種忽然的中斷。

以軍隊而言,五代前期各地藩鎮還能擁兵自重,到了後期,禁軍已經占據了壓倒性優勢。

所謂禁軍,並不單指皇帝身旁的御林軍,而是指和地方鎮軍相對的中央軍。

五代時期的皇帝多是內戰的勝利者,這些勝利者往往收編失敗一方的軍隊,納入自己的禁軍系統。

所以整個五代時期,禁軍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發展到後來,它已經成了王朝唯一算數的軍事力量。

郭威的養子柴榮在位時,進一步把殿前司變成了侍衛司的平級機構。

當時的軍事分配大約是這樣,整個中央禁軍大約有將近20萬人,對地方軍有壓倒性優勢,其中殿前司士兵大約有3萬人,侍衛司大約有6萬人,這兩支軍隊最為精銳,對整個禁軍又占據壓倒性優勢。

整個五代時期,柴榮可以說是最傑出的一位皇帝,很有希望結束戰亂,開創一個類似宋朝那樣的時代。

但是他命不好,在位第五年的時候就去世了,歷史便將這個機會給了趙匡胤,接管了後周的江山。

宋太祖像,出自《宋太祖半身像》軸,故宮南薰殿舊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有小籖:宋太祖檢點像

當時,趙匡胤剛當上殿前都點檢,掌控了殿前司。

在此之前,他並沒有什麼突出的成績,談不上功高震主。

宋朝人寫的史書拿了放大鏡找趙匡胤的功勳,但也沒湊出多少來。

王夫之就評論說:趙匡胤哪有什麼軍功?柴榮的幾次大戰都沒他的事兒,翻來翻去也就在滁關立了點無關大局的功,不要說和劉邦、李世民比,就是和曹操、劉裕比起來,也是「百不逮一」啊。

可能正因為這個原因,柴榮才沒有特別猜忌他。

再說侍衛司並不在他手上。

侍衛司都指揮使李重進是柴榮的表兄弟,不但功勳卓著,而且對朝廷很忠心。


看上去,趙匡胤並沒有太大的機會。

但趙匡胤有兩個很大的優勢,一個是他從基層做起,是個兵油子,把兄弟特別多,號稱「義社十兄弟」,其中好多人都當上了禁軍高級將領。

不光殿前司有趙匡胤的把兄弟,侍衛司里也有好幾個。

但是光有這些兄弟還不行。

侍衛司一把手李重進樹大根深,在上頭壓著,把兄弟們也沒法亂動。

但趙匡胤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他弟弟趙光義跟皇上柴榮是連襟。

也就是說,現在的皇太后是趙匡胤弟媳婦的姐妹。

趙匡胤多半是搭上了這條線,弄了一道聖旨,把李重進攆到外地當節度使去了。

侍衛司原來的二把手韓通成了一把手,新官上任,鎮不住場面,趙匡胤的阻力就小了很多。

柴榮

但是柴榮留下的制衡制度還是起作用的。

趙匡胤終究不能越過韓通去調侍衛司的兵。

那怎麼辦呢?正巧,這時北方傳來遼國進犯的消息。

這只是邊境的小規模衝突,但趙匡胤他們故意製造緊張氣氛,弄得朝廷如臨大敵,派趙匡胤帶禁軍抵禦遼國。

這樣一來,趙匡胤就能合法地把韓通的侍衛司禁軍帶出京城。

當然不會全部帶走,但留給韓通的士兵終究很少了。

趙匡胤並沒有一出門就殺個回馬槍,因為北邊還有一支慕容延釗的軍隊就駐紮在澶州,離京城只有一天的路程。

所以趙匡胤讓慕容延釗當先鋒,自己率大軍跟著他慢慢地走。

等慕容延釗老老實實地渡過了黃河,趙匡胤也就到了陳橋。

現在時機正好,趙匡胤帶著軍隊殺回首都,殿前司的兄弟們裡應外合打開城門。

侍衛司的韓通試圖抵抗,但是兵敗被殺。

只要掌握了首都的侍衛司和殿前司,地方上的軍隊不足為慮,趙匡胤沒有費多大力氣就把他們鎮壓下去。

北宋政權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僅用4天奪皇位!趙匡胤的成功秘訣是啥?

文/獨孤雁若將歷史上的開國之君做對比,那麼誰奪取皇位的時間最短呢?【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認為,非宋太祖趙匡胤莫屬!從正月初一謊報軍情,到正月初四正式即位,趙匡胤執行整個「陳橋兵變」計劃,僅用...

兵變也得講學問-陳橋兵變的台前幕後

前些日子他信、英拉在中國旅行引起了政變上台的軍方總理巴育的強烈不滿,據說泰國政變次數眾多,而且軍校還開設了專門的「政變課程」。但不得不承認,其手段並不高明。不信,看看咱們中國的皇帝們是如何政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