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用人謀略:用人不疑信任諸葛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孫策趁群雄逐鹿中原之際,繼承父業,開闢江東。
後來孫策之弟孫權又繼承父兄基業,舉賢任能,確保江東穩定。
他40歲稱吳王,48歲稱帝建立吳國,與曹、劉三分天下。
孫權是用人高手,王夫之稱他用人比劉備還高明。
他禮賢下士,對待周瑜有如兄長;他廣攬人才,「納魯肅於凡品,拔呂蒙於行陣」;他用人不疑,堅信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不會背叛自己;他選人不論資格,對資歷尚淺、沒有知名度的陸遜委以重任。
由於孫權知人善任,賢能豪傑樂為所用,幫助他確立了在江東的穩定統治。
三國用人謀略 孫策相信孫權能保江東
自秦漢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以來,孫權是中國歷史上在江東建立有別於中原政權的獨立國家的第一人。
孫權18歲開始繼承父兄基業,40歲稱吳王,48歲稱帝,至公元252年71歲時病歿。
前後執政53年,是漢末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
孫權的父親孫堅是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為兵聖孫武的後裔。
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在漢末曾參與討伐黃巾軍及董卓的戰役,後與劉表作戰時陣亡。
因官至破虜將軍,人稱「孫破虜」。
孫策字伯符,是孫堅長子,孫權之兄,史書稱孫策「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
他為繼承父親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從袁術手中得到孫堅的舊部千餘人。
他主動協助其舅吳景平定江東,僅用幾年時間就占據了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陵、廬江等六郡,招攬了周瑜、張昭、張紘、秦松、太史慈、虞翻等大批人才,為日後東吳開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網絡配圖
孫權字仲謀,自小便跟隨哥哥轉戰各地,他很愛讀書,廣泛涉獵文、史書籍,胸藏文韜武略。
孫權15歲時,孫策就讓他擔任陽羨長,鍛鍊他的領導能力。
當時呂范管財政,周谷為功曹,孫權常有些私人開支找他們解決,呂范每次必向孫策匯報,周谷則改帳目為孫權掩蓋。
孫權執政後,「以范忠誠,厚見信任,以谷能欺更簿書,不用也。
」
孫權相貌不凡,史書稱他「方頤大口,目有精光」。
漢朝使者劉琬曾對人說:「孫氏兄弟雖各才秀明達,然皆祿祚不終。
惟中弟孝廉(指孫權)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
年又最壽,爾試識之。
」
公元200年4月,孫策在曹操和袁紹相持於官渡之際突襲許昌,卻遭到刺客的伏擊受重傷。
在臨終前,他指示張昭等人要好好輔佐其弟,同時,他對孫權說:「舉江東之眾,決機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這一席臨終遺言,充分表露了孫策的遠見卓識和知人之明。
周瑜魯肅同心輔佐孫權
孫權繼承父兄事業時,江東之地剛剛安定,但「深險之地,猶未盡從,流寓之士,皆以安危去就為意」。
只有張昭、周瑜、程普、呂范等人認為孫權「可與共成大業」,一心一意輔佐他,並延聘名士魯肅、諸葛瑾等協同治理江東。
公元208年7月,孫權聯合劉備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
經此一戰,孫權不僅保住了江東,還有機會擴大地盤。
在這場戰役中,周瑜和魯肅起了關鍵作用。
當時曹操的南下大軍號稱80萬,而孫權的兵力不足5萬,劉備也只有1萬兵力。
曹操寫信恫嚇孫權,信中說:「今治水軍80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孫權把信給群下看,群下「莫不響震失色」。
張昭等人主張降曹,只有魯肅不做聲。
孫權起身更衣,魯肅追上去,勸孫權「莫用眾人之議」。
孫權嘆息道:「諸人持議,甚失孤望。
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
」當時周瑜在番陽出差,魯肅勸孫權召周瑜回來商議。
周瑜回來後,也力主抗曹,他向孫權保證,只要給他數萬精兵,就可以打敗曹操。
孫權撫其背說:「公瑾(周瑜字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
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獨卿與子敬(魯肅字子敬)與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贊孤也。
」就這樣定下了聯合劉備共同抗曹的大計,打響了驚心動魄的赤壁之戰。
孫權之所以如此信任周瑜,是因為周瑜與其兄孫策是「總角之交」,親如兄弟。
孫策死後,周瑜成為孫權最得力的助手。
曹操曾想離間孫權和周瑜的關係,派有名的說客蔣干遊說周瑜。
周瑜對蔣干說:「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一語道破了蔣乾的來意,使蔣干啞口無言。
周瑜又對蔣干說:「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復生,能移其意乎?」蔣干回去向曹操匯報,稱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能間也」。
孫權待周瑜如兄長,並委以重任。
程普年紀比周瑜大,他不服氣,屢次凌侮周瑜,但周瑜「折節下之,終不與校」。
程普後來對周瑜非常敬服,對人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可惜周瑜英年早逝,在赤壁之戰後不僅就病死在巴丘。
孫權「聞之哀慟,自迎其喪於蕪湖」。
他說:「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
魯肅是周瑜推薦給孫權的。
周瑜對孫權說:「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
」孫權馬上和魯肅見面,兩人「合榻對飲」,魯肅向孫權陳述了「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競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的戰略構想,孫權嘴上說「不敢當」,但內心暗中認同。
張昭看不起魯肅,說他「年少粗疏」,孫權反而更加看重魯肅。
周瑜死後,孫權以魯肅為奮武校尉,代替周瑜領兵。
孫權親自提拔培養呂蒙
在孫權幾個最重要的得力助手中,有一個人是孫權親自選拔和培養出來的,這個人就是呂蒙。
呂蒙當初在孫策手下當別部司馬,帶領一支小部隊。
孫策死後,孫權想把小部隊整合起來。
在檢閱部隊時,發現呂蒙帶領的小部隊「軍容鮮整,士卒練習」。
孫權非常滿意,馬上增加呂蒙的兵力,開始寵任他。
呂蒙不負所望,屢立戰功,官越做越大。
孫權告誡他說:「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呂蒙說軍中多務,無暇讀書。
孫權說:「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於是呂蒙開始讀書。
不久,魯肅經過尋陽,和呂蒙交談,發現他很有見解,大驚道:「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說:「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魯肅興奮不已,到呂蒙家拜見其母親,與呂蒙結友而別。
魯肅死後,孫權用從事中郎嚴畯代替魯肅督兵萬人鎮守陸口,嚴畯說自己是書生,不懂帶兵,提出讓賢。
於是孫權任命當時當左護軍虎威將軍的呂蒙兼漢昌太守,代替魯肅鎮守陸口。
公元219年,劉備北取漢中,荊州守將關羽攻打襄樊,水淹于禁七軍,威震華夏。
呂蒙見曹劉交兵,關羽北上,密勸孫權從背後襲擊關羽。
因知道關羽對自己有防備,遂向孫權推薦當時還沒有名氣的陸遜代替自己鎮守陸口。
他對孫權說:「陸遜意思深長,才堪重負,觀其規慮,終可大任;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也。
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
」孫權採用了他的計策,出兵襲殺關羽,奪取荊州。
但呂蒙命不長,奪取荊州後就病死了,年僅42歲。
孫權後來與陸遜談論起周瑜、魯肅和呂蒙三人,深有感觸地說:「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曹操字孟德),開拓荊州,邈焉寡儔。
子敬因公瑾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
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孤普請諸將,咨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張子布、秦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駁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
後雖勸吾借玄德(劉備字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
周公不求備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貴其長,常以比方鄧禹也。
子明(呂蒙字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
」
用人不疑信任諸葛瑾
孫權知人善任,他使用的人才不僅有張昭、張紘、周瑜、程普、魯肅、呂蒙、呂范等一批北方南下的文臣武將,而且還有江南人陸遜、顧雍、朱治、朱恆、虞翻、張溫、賀齊等人。
這些臣僚中,有些是孫堅、孫策的舊部,有些是資歷甚淺的新進之士,而孫權都給予充分信任,使他們各盡所能,發揮自己的特長。
文人出謀劃策,輔國安邦;武將對外迎戰曹操、劉備,對內征討山越,共同協助他開疆拓土,穩定江東。
孫權所據有的揚、荊、交、廣四州,在漢代只有18郡,經過孫吳幾十年的統治,已增設分拆成47郡。
孫權用人不疑,臣下對他也忠心耿耿。
諸葛瑾是諸葛亮的兄長,孫權經常派他出使蜀國,和劉備商談聯合事宜。
諸葛瑾每次出使蜀國,和諸葛亮只在「公會相見,退無私面」。
劉備失去荊州後,欲親自率兵攻打東吳。
諸葛瑾寫信給劉備,勸他和孫權和好。
當時有人告諸葛瑾暗中派家人和劉備來往。
孫權不信,他說:「孤與子瑜(諸葛瑾字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
子瑜之不負孤,猶孤之不負子瑜也。
」又說:「孤與子瑜可謂神交,非外言所間。
」他親自為諸葛瑾闢謠,自始至終對諸葛瑾委以重任,從不懷疑。
孫權對功臣賞賜豐厚,如周瑜和魯肅的俸邑有四個縣,孫權還下令,對周瑜等功臣的人客,朝廷一律不加干涉。
蔣欽死後,孫權將編民200戶、良田200頃賞賜給蔣欽的妻子。
呂蒙死後,孫權安排了300戶人家給他守墓。
凡有俸邑的人,有的允許自置長吏,有的讓他們徵收的俸邑賦稅歸為私有。
呂蒙關照其餘各將都隨吳侯過江 一切分撥停當,各去準備
卻說陸遜以言語來挑逗呂蒙,呂蒙便信他有良謀,求教奪取荊州的妙計。陸遜道:「雲長倚恃英雄,自料無敵,所慮者惟都督耳,都督可趁此機會,託疾辭職,以陸口之任讓之他人,使他人卑辭讚美關公,以驕其心,彼必...
孫策死時,周瑜為何要將兵奔喪?
孫權與周瑜,在民間一向被認為是君明臣賢、琴瑟和諧之楷模。兩人合力,一主政事,一主軍事,將江東治理得井井有條,不動如山。建安十三年,曹操挾大軍南下,迫降劉琮,收取荊州,直逼江東。孫權與周瑜君臣定議...
三國群雄(三)——孫權
200年,孫策遭刺殺身亡,傳位給了他的弟弟孫權,孫權繼位吳侯、領會稽太守。孫策突然的死和自己突然就變成一方諸侯,孫權自己也挺懵逼的,本來就只是想好好過著二少爺的生活,享受人生,孫策也知道孫權資...
東吳四英傑: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到底該如何排名?
周汝昌先生談三國,說魏、蜀、吳三國之爭是天、地、人之爭。魏國挾天子以令諸侯,威震中原,這是得了天時;蜀國占據巴蜀、漢中險要之地,易守難攻,這是得了地利;而吳國父子三代,團結一心,聚攏江東人才,這...
三國只在意諸葛亮,曹操?東吳無人問?簡談東吳俊男,實力圈粉!
東吳可以說是三國中最不受待見的一部分,大概的原因就是沒有賄賂三國圈最大的IP《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的緣故,搞得戲份少也就算了,還一直被抹黑。南方蠻夷之地的刻板映像還扣了不少印象分,實在可憐。...
東吳四英傑都非等閒之輩
東吳四英傑是指在東漢末期及三國早期的孫吳重要大臣,分別為周瑜、陸遜、魯肅、呂蒙。他們皆是吳大帝孫權的心腹近臣和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先後為孫吳政權的建立立下了功勳大業。四人並提的說法最早出自陸機的...
第二十二章 鎖二喬!
卻說吳國太見吳候孫權疑惑不決,乃對吳候孫權說道:「先姊遺言說過:『你父孫堅臨終有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今周瑜與你兄長伯符掌管江東軍事,今何不請周公瑾前來問之?」吳候孫權聞聽吳國...
孫權在位時的四位大都督,誰的功勞最大?孫權是這樣評價的!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足鼎立。魏國曹操、蜀漢劉備自是蓋世英雄,成就霸業不足為奇。而東吳孫權,十九歲即統領江東,年少無知,懵懂羸弱,但知人善任,在位五十年,歷經四任大都督,吳國得以安然無恙,數次度過危難。
江東的大都督們為何在位時間都不長?是誰搞的鬼
三國時期的東吳本是幾塊小的根據地在孫堅和孫策的征戰下大致統一下來,在孫權的幾個大都督的征戰下統一完整,後來魏蜀的諸侯稱帝後,孫權也稱帝,讓江東真正成為一個國家!這些離不開三國著名的四位大都督。但...
四大名將虎視眈眈,但諸葛亮出現誤判,後果太慘痛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荊州問題,是三國格局的基本問題。對荊州問題的探討,多半集中在關羽的作為上面,可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受重視的程度卻不夠,那就是東吳奪取荊州的決心。這個決心才...
水鏡八奇之一 周瑜的歷史評價是怎樣的?
人物生平官宦世家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漢太尉之職。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孫策和周瑜同歲,交往甚密。初平元年(190年),孫堅兵討董卓時,...
他繼承父兄之位後因做此四件事成霸主,曹操慘敗時一語透露心機
三國時的吳國君主孫權在歷史上的知名度很高,正是因為他的雄才大略,在赤壁大戰中大敗號稱百萬雄師的孫權,使得東吳屹立江東不動搖,揭開了三足鼎立的新時代。
曹操為什麼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在三國霸主曹、劉、孫中,孫權無疑是最幸運的:曹操南征北戰,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從一無所有發展到最終擁有半壁江山;劉備亦是顛沛流離吃盡苦頭,終於偏霸一方。孫權則不然,他沒有刀槍火海般的艱難創業經...
雄踞江東的孫權手下都有哪些猛將,誰最厲害?
東漢末年,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孫策遭刺殺身亡後,將江東大業交給了孫權,繼而成為一方諸侯。一代梟雄曹操曾言「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孫權也是能力超群,那麼他手下又有...
孫權的用人謀略:用人不疑信任諸葛瑾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孫策趁群雄逐鹿中原之際,繼承父業,開闢江東。後來孫策之弟孫權又繼承父兄基業,舉賢任能,確保江東穩定。他40歲稱吳王,48歲稱帝建立吳國,與曹、劉三分天下。孫權是用人高手,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