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用人謀略:用人不疑信任諸葛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孫策趁群雄逐鹿中原之際,繼承父業,開闢江東。

後來孫策之弟孫權又繼承父兄基業,舉賢任能,確保江東穩定。

他40歲稱吳王,48歲稱帝建立吳國,與曹、劉三分天下。

孫權是用人高手,王夫之稱他用人比劉備還高明。

他禮賢下士,對待周瑜有如兄長;他廣攬人才,「納魯肅於凡品,拔呂蒙於行陣」;他用人不疑,堅信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不會背叛自己;他選人不論資格,對資歷尚淺、沒有知名度的陸遜委以重任。

由於孫權知人善任,賢能豪傑樂為所用,幫助他確立了在江東的穩定統治。

三國用人謀略 孫策相信孫權能保江東

自秦漢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以來,孫權是中國歷史上在江東建立有別於中原政權的獨立國家的第一人。

孫權18歲開始繼承父兄基業,40歲稱吳王,48歲稱帝,至公元252年71歲時病歿。

前後執政53年,是漢末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

孫權的父親孫堅是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為兵聖孫武的後裔。

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在漢末曾參與討伐黃巾軍及董卓的戰役,後與劉表作戰時陣亡。

因官至破虜將軍,人稱「孫破虜」。

孫策字伯符,是孫堅長子,孫權之兄,史書稱孫策「美姿顏,好笑語,性闊達聽受,善於用人」。

他為繼承父親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從袁術手中得到孫堅的舊部千餘人。

他主動協助其舅吳景平定江東,僅用幾年時間就占據了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陵、廬江等六郡,招攬了周瑜、張昭、張紘、秦松、太史慈、虞翻等大批人才,為日後東吳開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網絡配圖

孫權字仲謀,自小便跟隨哥哥轉戰各地,他很愛讀書,廣泛涉獵文、史書籍,胸藏文韜武略。

孫權15歲時,孫策就讓他擔任陽羨長,鍛鍊他的領導能力。

當時呂范管財政,周谷為功曹,孫權常有些私人開支找他們解決,呂范每次必向孫策匯報,周谷則改帳目為孫權掩蓋。

孫權執政後,「以范忠誠,厚見信任,以谷能欺更簿書,不用也。

孫權相貌不凡,史書稱他「方頤大口,目有精光」。

漢朝使者劉琬曾對人說:「孫氏兄弟雖各才秀明達,然皆祿祚不終。

惟中弟孝廉(指孫權)形貌奇偉,骨體不恆,有大貴之表。

年又最壽,爾試識之。

公元200年4月,孫策在曹操和袁紹相持於官渡之際突襲許昌,卻遭到刺客的伏擊受重傷。

在臨終前,他指示張昭等人要好好輔佐其弟,同時,他對孫權說:「舉江東之眾,決機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這一席臨終遺言,充分表露了孫策的遠見卓識和知人之明。

周瑜魯肅同心輔佐孫權

孫權繼承父兄事業時,江東之地剛剛安定,但「深險之地,猶未盡從,流寓之士,皆以安危去就為意」。

只有張昭、周瑜、程普、呂范等人認為孫權「可與共成大業」,一心一意輔佐他,並延聘名士魯肅、諸葛瑾等協同治理江東。

公元208年7月,孫權聯合劉備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

經此一戰,孫權不僅保住了江東,還有機會擴大地盤。

在這場戰役中,周瑜和魯肅起了關鍵作用。

當時曹操的南下大軍號稱80萬,而孫權的兵力不足5萬,劉備也只有1萬兵力。

曹操寫信恫嚇孫權,信中說:「今治水軍80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孫權把信給群下看,群下「莫不響震失色」。

張昭等人主張降曹,只有魯肅不做聲。

孫權起身更衣,魯肅追上去,勸孫權「莫用眾人之議」。

孫權嘆息道:「諸人持議,甚失孤望。

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

」當時周瑜在番陽出差,魯肅勸孫權召周瑜回來商議。

周瑜回來後,也力主抗曹,他向孫權保證,只要給他數萬精兵,就可以打敗曹操。

孫權撫其背說:「公瑾(周瑜字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

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獨卿與子敬(魯肅字子敬)與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贊孤也。

」就這樣定下了聯合劉備共同抗曹的大計,打響了驚心動魄的赤壁之戰。

孫權之所以如此信任周瑜,是因為周瑜與其兄孫策是「總角之交」,親如兄弟。

孫策死後,周瑜成為孫權最得力的助手。

曹操曾想離間孫權和周瑜的關係,派有名的說客蔣干遊說周瑜。

周瑜對蔣干說:「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一語道破了蔣乾的來意,使蔣干啞口無言。

周瑜又對蔣干說:「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復生,能移其意乎?」蔣干回去向曹操匯報,稱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能間也」。

網絡配圖

孫權待周瑜如兄長,並委以重任。

程普年紀比周瑜大,他不服氣,屢次凌侮周瑜,但周瑜「折節下之,終不與校」。

程普後來對周瑜非常敬服,對人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可惜周瑜英年早逝,在赤壁之戰後不僅就病死在巴丘。

孫權「聞之哀慟,自迎其喪於蕪湖」。

他說:「公瑾有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

魯肅是周瑜推薦給孫權的。

周瑜對孫權說:「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

」孫權馬上和魯肅見面,兩人「合榻對飲」,魯肅向孫權陳述了「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釁」,「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競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的戰略構想,孫權嘴上說「不敢當」,但內心暗中認同。

張昭看不起魯肅,說他「年少粗疏」,孫權反而更加看重魯肅。

周瑜死後,孫權以魯肅為奮武校尉,代替周瑜領兵。

孫權親自提拔培養呂蒙

在孫權幾個最重要的得力助手中,有一個人是孫權親自選拔和培養出來的,這個人就是呂蒙。

呂蒙當初在孫策手下當別部司馬,帶領一支小部隊。

孫策死後,孫權想把小部隊整合起來。

在檢閱部隊時,發現呂蒙帶領的小部隊「軍容鮮整,士卒練習」。

孫權非常滿意,馬上增加呂蒙的兵力,開始寵任他。

呂蒙不負所望,屢立戰功,官越做越大。

孫權告誡他說:「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呂蒙說軍中多務,無暇讀書。

孫權說:「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於是呂蒙開始讀書。

不久,魯肅經過尋陽,和呂蒙交談,發現他很有見解,大驚道:「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說:「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魯肅興奮不已,到呂蒙家拜見其母親,與呂蒙結友而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為什麼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在三國霸主曹、劉、孫中,孫權無疑是最幸運的:曹操南征北戰,九死一生,好不容易才從一無所有發展到最終擁有半壁江山;劉備亦是顛沛流離吃盡苦頭,終於偏霸一方。孫權則不然,他沒有刀槍火海般的艱難創業經...

赤壁之戰是諸葛亮智激周瑜還是周瑜自己要打

曹操伐吳,吳國是戰是降,吳國太見孫權疑惑不決,乃謂之曰:「先姊遺言云:『伯符臨終有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今何不請公瑾問之?」權大喜,即遣使往鄱陽請周瑜議事。原來周瑜在鄱陽湖訓練水...

雄踞江東的孫權手下都有哪些猛將,誰最厲害?

東漢末年,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孫策遭刺殺身亡後,將江東大業交給了孫權,繼而成為一方諸侯。一代梟雄曹操曾言「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孫權也是能力超群,那麼他手下又有...

三國亂世的十大勢力之孫家

說完了劉表,就不得不說說劉表的死對頭——孫家。曹孫劉三家裡面,一般說到曹,即言曹操,說到劉,即言劉備,說到孫就比較麻煩,得說孫家。原因是,曹操、劉備兩家的江山,基本上是這兩個人打出來的,而孫家的...

曹操何嘆「生子當如孫仲謀」?

曹操,一代梟雄,權傾天下,卻對自己的對手孫權青睞有加。孫權有何本事,讓曹操下此斷論?相比魏、蜀兩國,東吳的領導人孫權並非老當益壯之人。孫權的東吳江山有一半是父輩們打出來的,而另外一半,則是少壯派...

《三國志》之 歷史上真正的周瑜

四大名著中,對《三國演義》情有獨鍾,其中許多的人物的列傳仍舊可以隨口說出。大學後,開始揣摩《三國志》,發現陳壽的才氣遠在羅貫中之上,文筆不得不讓人佩服。其中對人物的描寫可淋漓盡致,又尊重了歷史的...

我為公瑾正名——忠君愛國的翩翩少年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遙想公瑾當年......」思緒讓我回到了戰火烽飛的三國。在烽火連天的戰火中,一個翩翩少年手持玉蕭,屹立風中。看著東吳大勝,面露半分喜色。

水鏡八奇之一 周瑜的歷史評價是怎樣的?

人物生平官宦世家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漢太尉之職。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孫策和周瑜同歲,交往甚密。初平元年(190年),孫堅兵討董卓時,...

周瑜對東吳的幾大貢獻,真的比諸葛亮強很多嗎

蜀國有五虎上將,魏國有五子良將,其實作為鼎足三分的東吳,也有自己的軍事統帥,而且在大規模的兵團作戰中,絲毫不比蜀漢和曹魏弱,其實論個人軍事素質,東吳四英將應該是最厲害的,按現在的標準都是帥才,而...

孫策死時,周瑜為何要將兵奔喪?

孫權與周瑜,在民間一向被認為是君明臣賢、琴瑟和諧之楷模。兩人合力,一主政事,一主軍事,將江東治理得井井有條,不動如山。建安十三年,曹操挾大軍南下,迫降劉琮,收取荊州,直逼江東。孫權與周瑜君臣定議...

第二十二章 鎖二喬!

卻說吳國太見吳候孫權疑惑不決,乃對吳候孫權說道:「先姊遺言說過:『你父孫堅臨終有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今周瑜與你兄長伯符掌管江東軍事,今何不請周公瑾前來問之?」吳候孫權聞聽吳國...

孫權的用人謀略:用人不疑信任諸葛瑾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孫策趁群雄逐鹿中原之際,繼承父業,開闢江東。後來孫策之弟孫權又繼承父兄基業,舉賢任能,確保江東穩定。他40歲稱吳王,48歲稱帝建立吳國,與曹、劉三分天下。孫權是用人高手,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