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死時,周瑜為何要將兵奔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權與周瑜,在民間一向被認為是君明臣賢、琴瑟和諧之楷模。

兩人合力,一主政事,一主軍事,將江東治理得井井有條,不動如山。

建安十三年,曹操挾大軍南下,迫降劉琮,收取荊州,直逼江東。

孫權與周瑜君臣定議,發兵拒曹,終於在赤壁一把大火,殲滅曹軍主力,保得國境無虞。

又追至荊襄,苦戰而下江陵,據長江而抗中原。

三分之大勢,由此而兆端。

周瑜亦因為赤壁之勝,得名傳千古。

蘇東坡一曲《赤壁懷古》,雖然懷錯了地方,但那句「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活脫脫染出一風流倜儻之青年英豪,雄略無雙,立下曠世之武功。

縱千載之下,讀之仍令人意氣霓生,心嚮往之。

孫權一生,十九歲繼位成為江東領袖,至七十一歲崩逝,統領江東五十二年,論年頭實乃三國第一。

即使放在整個中國歷史上看,帝王之在位年限,亦屬前列。

孫權於歷史或民間記憶中,武功均非其長,但亦因為赤壁與夷陵兩戰取勝,也成為一代雄主。

可在真實的歷史記載中,孫權與周瑜的面目,以及二人之間的關係,似乎並不那麼單純。

我們還得回到那段歷史中,才能看清這二人的不解之緣。

首先孫策之死,極為倉促,白天被刺,夜間便喪命。

因此孫策託付後事,也只能託付於當時在吳之人,包括孫權、張昭等。

其餘尚有在外之重臣,便不能領受遺言。

張紘當時尚在許昌出使未歸,而周瑜屯於巴丘、程普屯於石城、呂范在鄱陽。

在外之重臣,聽聞孫策死訊,便有兩種反應,第一種是赴吳奔喪,第二種是不奔喪。

奇怪的是,上述諸位行動之記載,均不相同。

周瑜為「將兵赴喪」,呂范是「奔喪」,虞翻是「留制服行喪」,程普則無記載。

當然,各人因地制宜,選擇奔喪與否,並無高下,但史書中的表述,卻頗堪玩味。

周瑜最為特異,帶兵赴吳奔喪,其意欲何為?如果是公心,可以解釋為怕都城不安定,恐生變亂,而帶兵撫鎮。

如果是私心,那便有點逼宮的意味。

但從各人之表現來看,周瑜之帶兵,想必不是出自孫權和張昭的命令。

雖然張昭亦怕天下不服,而令孫權祛喪服而上馬巡軍,以定人心,但沒有明確命令請各地駐守將軍帶兵弔喪,呂范、程普便無帶兵之舉。

將兵赴喪,實乃春秋筆法。

周瑜此時屯駐巴丘(與周瑜喪命之巴丘不同),位於豫章、廬陵兩郡之交,這也是一年前剛打下來的地盤,仍屬於深險未服之地,否則孫策也不會派周瑜來鎮守。

巴丘與虞翻所處之吳、會稽兩郡之交的富春相比,形勢好不到哪去。

周瑜與虞翻所處環境相似,但採取之行動,截然相反,既然虞翻之行動史書頗有讚許之意,更可反觀周瑜行動之異常。

從結果來看,周瑜帶兵赴喪,便與張昭共掌國事。

張昭掌國事,乃孫策明言託孤,可謂順承;而周瑜掌國事,卻看不到任何法理依據,僅書於帶兵赴喪之後,頗似逆取。

兩年之後因為遣子任質之事,吳太夫人讓孫權以兄事周瑜,不過這也說明在這之前,太夫人並未說過同樣的話。

羅貫中於此都看不下去了,只好穿鑿一個「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來為周瑜輔政正名。

孫權此時只是個十九歲的年輕人,剛剛接過權力,還處於驚魂未定的狀態。

本來只聽命於師傅張昭行事,但這位長自己七歲的周瑜,兄長生前的義弟,手握兵權的大將,忽然以強硬之姿態來到面前,只怕也是敢怒而不敢言。

但孫權亦極有韜晦,把不滿藏於心中,未與周瑜發生正面衝突,而是表面上仍尊周瑜於輔政之位,但卻是尊而不用。

孫權建安五年繼位,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前,均是鞏固政權,討平不服的階段。

周瑜則名義上為將率,與張昭同領國事。

但實際上卻被孫權雪藏,至少有六年時間,未見周瑜有何任用。

周瑜本傳記載中,建安十一年之前,周瑜未參與任何戰事。

其間孫權方面至少有三場大仗,一是討平皖城李術,二是擊破黃祖舟軍及附屬戰,三是遣賀齊平定建安諸縣及其他。

其餘各將領討伐山越,平定叛亂,則未可勝數。

三場大戰,周瑜均未參與,這與在孫策帳下,每戰必從,已有大不同。

這六年之間,周瑜行蹤不明,亦未見任何作為。

只能推斷為,仍留居吳,名義上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治事。

實際上,孫權對周瑜明尊暗藏,束之高閣。

張昭乃治政之士,類於蕭何,留京掌政事,實是恰當。

周瑜乃將帥之徒,類於韓信,卻冷凍於身邊,不讓其參戰,頗堪尋味。

這段時間,孫權展現出政治家的傑出才華,撫安當地大族,延攬名士,扶持年輕將領,打造屬於自己的文武團隊。

軍事方面,鎮撫四方不服,打擊周邊勢力,保持地盤範圍。

幾年時間,便穩固了孫家政權,以及自己在集團中的領導地位。

周瑜於大局亦已明瞭,因此轉強硬之姿為低調之態,對孫權極為恭敬,甚至不惜失了體統。

直到建安十一年,孫權才讓周瑜重新帶兵出征,率領孫瑜討麻、保二屯。

建安十三年春,周瑜作為前部大督,隨孫權討伐黃祖。

這說明,經過六年冷藏,周瑜韜光養晦之策略,還是得到了孫權的認同。

而孫權此時,年齡已是二十五歲,權力亦已牢牢握於手中,因此對周瑜也不那麼忌憚,可以有限度的任用。

其間還發生過曹操派蔣干前來,刺探周瑜心意的故事。

曹操本是極善用間之人,亦極敏銳,官渡一戰,便頗得其效,詳見拙文《官渡疑雲》。

他盯上周瑜,亦是察覺到周瑜此時,在孫權手下不得志,因此謂「可遊說動也」。

周瑜對蔣干所說:「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

」其實他欲報的是孫策知遇之恩,而非孫權。

因為孫權既談不上知己之主,也談不上骨肉之恩,言聽計從更是笑話。

建安十三年上半年,孫權討江夏,擊殺黃祖,既為其父報仇,亦除身側大患。

這次攻伐乃赤壁戰前,東吳最大規模的戰役,戰果也最為卓著。

名義上是以周瑜為前部大督,但除了這幾個字之外,史書中仍找不到其他關於周瑜有何表現的記載。

反而是甘寧、呂蒙、凌統、董襲、馮則這些小字輩建功立業,或獻策謀,或騁疆場。

戰後一應人等,均有賞賜,周瑜寸賞皆無,看來此一前部大督,基本也屬於掛名而已。


赤壁之戰,無疑是東吳最為重要的一戰,亦是周瑜成名之作。

後世凡認為孫權與周瑜琴瑟和諧者,無不奉赤壁之戰為圭臬。


孫劉聯盟於烏林、赤壁破曹,實為魯肅之本謀。

劉表一死,魯肅便主動請纓,去荊州結好劉備,勸其與東吳并力抗曹。

劉備深以為然,派諸葛亮到京口見孫權,此時聯盟大計便已初定。

回到京口後,又是魯肅力勸孫權抗曹,此時孫權之意實已決。

當時周瑜尚在鄱陽,亦是魯肅勸孫權追回周瑜。

周瑜回來後,當然亦力主用兵,與孫、魯謀同。

定計之後,遣將調兵。

此時論資歷,論聲望,論能力,主帥當然非周瑜莫屬。

但孫權還是派程普與周瑜同領大軍。

周瑜在孫家班中甚得人心,唯獨與程普不睦,這個在東吳想必也不是秘密,孫權自然沒有不曉之理。

就算《江表傳》記載二人最終摒棄前嫌,但此時是否已和好,卻殊未可知。

而以二人作為左右督,那便是不分高下,互為制衡的格局。

而東吳帳下,戰將如雲,即使資歷、地位堪比程普的,亦尚有朱治、呂范等人,何必單單派一個有過節的程普,分周瑜之權?其實單派周瑜為主將,或者派朱治、呂范與周瑜并力,都未嘗不可。

可以看出,雖然面臨生死之戰,孫權對周瑜,仍不能放手任用。

關於交給周、程之兵力,史書中有兩萬、三萬兩說,具體兵數,無關大局。

當時東吳兵力如何,舉幾個例子可窺端倪。

同年蔣欽與賀齊同討黟、歙之賊,光蔣欽便率領萬人,賀齊之兵亦當不少於此數。

當年底,周、程攻南郡時,孫權、張昭又分兵圍合肥、攻當塗。

可見,派給周瑜、程普之兵力,亦遠非舉國相托。

幸虧周瑜不負眾望,率領這支部隊,用火攻之計,以少克多,戰勝曹軍,保得江東安寧。

其後又進攻南郡,用一年多時間,逼退曹仁,奪取江陵。

奪取南郡,屯據江陵,為建安十四年事,據周瑜之死,亦不過一年耳。

此一年間,再無戰事,赤壁南郡之戰,實乃周瑜一生之絕唱。

雖無戰事,但這一年中周瑜仍有兩次獻策。

第一次乃劉備赴京口見孫權,實為求地而來。

周瑜獻策,軟禁劉備,供其美女財寶,消磨其意志,瓦解其勢力,其時呂范亦同持此議。

但魯肅勸孫權借地給劉備,孫權最終同意了魯肅的意見。

第二次乃周瑜臨終之前,親自赴京口見孫權,請命西取蜀地。

孫權同意了周瑜的建議,但周瑜返回江陵的途中,病死於巴丘。

此策得失高下,眾說紛紜,本文姑且不論,但從孫權態度進行分析。

孫權以前,從未考慮過取蜀,江東亦無一人提起過取蜀。

便是有東吳「隆中對」之稱的魯肅「榻上策」,亦僅目指荊襄,而未窺巴蜀。

因此孫權此前未做此想,亦屬正常。

而周瑜倉促間提出這個戰略構想,也未向孫權請兵,那當是以自身荊襄之兵力,而圖取蜀地之意。

孫權一改以往重大決策均需大家討論的慣例,便直接同意了周瑜的建議。

赤壁、南郡戰後,周瑜功勳卓著,使本來就對周瑜不放心的孫權,更加疑懼起來。

他自己便與劉備說,恐周瑜不久為人臣。

而仿佛看到裂隙的曹操、劉備,更是趁機散布謠言,離間其君臣。

當然,周瑜對此亦心知肚明。

於是本來是自己的謀劃,但不敢自任統帥,生怕孫權懷疑自己有不臣之心,便拉出老部下奮威將軍孫瑜做擋箭牌。

孫權稍覺心安,但對取蜀亦不存信心,姑且同意之,坐觀其變而已。

這次取蜀,以周瑜道卒而終止。

史書記載周瑜乃是病死,很可能與南郡戰時之箭傷有關。

則周瑜到獻取蜀策時,已是臨終時的光景,沒過幾天便死於巴丘。


周瑜死後,倒是恩榮不斷。


孫權素服舉哀,費用無限制供給,又數次出言恩恤。

周瑜兩子一女,孫權將自己大女兒孫魯班嫁給周瑜長子周循,為自己長子孫登迎娶周瑜女兒;周瑜小兒子周胤亦妻以宗女。

周瑜一死,孫權之疑心病已除,又想到周瑜的功勞及忠誠,不禁感由心生。

因此他說的那些話,賜的那些賞,倒也未必不是發自肺腑。

但其對周瑜既用且忌,亦充分體現其雄猜之主的本性。

而周瑜本是孫策義弟,正在鴻圖大展,如果孫策不死,則周瑜首席輔臣之位當無虞。

而如果孫紹長大成人,也許還沒孫權什麼事兒了。

但天不遂願,孫策早亡,繼者孫權又是猜疑之人,周瑜便只好夾著尾巴做人。

周瑜雖極有能耐,但孫權卻對其頗為冷淡。

一生之中,幾次重要獻策,不是被孫權當槍使,便是不予採納。

相比魯肅,可謂天上地下。

夾縫中求生存,已屬不易,而周瑜仍能奮發,抓住僅有的一次機會,便力挽狂瀾,成就蓋世奇功。

真不枉千載之下,蘇東坡之傾心讚美。

歷史有時便是這樣真實而醜陋,遠不如民間傳說那樣清純。

但我們撥開重重迷霧,看到殘破的真相,卻仍能發現其中閃爍著的光芒,也不禁在內心深處感動著。

權獨與備留語,因言次,嘆瑜曰:「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瑜威聲遠著,故曹公、劉備咸欲疑譖之

孫權有無因此猜忌周瑜,向來見仁見智,但是周瑜臨終向孫權提出與孫瑜共同取蜀,但是孫權向劉備知會後才派孫瑜進駐夏口又撤兵;周瑜臨終向孫權推薦魯肅,但是孫權只聽一半,南郡太守由程普接任,奉邑及部曲始歸魯肅,周瑜長子周胤則授兵千餘人──以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完全繼承周瑜,而是三人瓜分周瑜遺留的位置。

呂蒙後來有提多人分權會「遂共不睦,幾敗國事」,因此孫權若完全相信周瑜,恐怕不會如此平衡配兵,這從周瑜一生總是助攻也能得知。

講得好聽是周瑜督導孫瑜,事實上孫瑜在建安九年就已經領丹陽太守,眾萬餘人,周瑜赤壁戰前方請兵萬人,兩瑜同時出戰,誰帶誰打仗可能還有疑問。

如果孫權真的相信周瑜,讓曹操掉箸的荊州都督就不應是劉備,而是周瑜。

權獨與備留語,因言次,嘆瑜曰:「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瑜威聲遠著,故曹公、劉備咸欲疑譖之

因為這句話,被劉備曹操利用,離間君臣,若不是君臣早有裂痕,如何離間得了?

怪不得周瑜之死有孫權陰謀害死的論調也不奇怪了。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

老羅寫的三氣周瑜氣人的不是諸葛亮,應該是孫權。

周瑜若活到陸遜那年紀,看看陸遜下場。

倒真是三氣周郎了,只不過氣人的不是諸葛,而是孫權。

周瑜帶兵入京,肯定不是謀反,而是藉此事來換取政治上的籌碼。

最終他應該也做到了。


文韜武略,萬人之英,少年開國之勛。

羽扇輕搖,百戰成威名。

任他幾多艱辛,笑揮手,雲開天晴。

春歸處,賓主共飲,微醺親撫琴。

一顧,琴曲誤,佳人相伴,無語傾心。

旌旗電掃,氣貫三軍。

遙憶點兵赤壁,虎狼師,一片心驚。

臨風立,江東煙雲,皆感周郎情。

喜歡持續關注。

公眾號:漫談史詩(mantanshish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吳四大都督(四英傑),個個都非等閒之輩

一提起三國,人們話題更多是曹魏、蜀漢兩國,這更多的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其實,在歷史上,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東吳依據長江天險,雄踞一方,直到公元280年,才被司馬懿之孫司馬炎(晉武帝...

周瑜有得到孫權重用嗎?真有當過大都督嗎?

喜歡三國歷史的同學們,常常對所謂東吳四位大都督如數家珍: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可問題是,以周瑜為代表的這四位牛人,真有當過東吳大都督嗎?真相往往很殘酷,並沒有。如果我再說周瑜其實並不算得到孫權...

周瑜若不早逝,三國或許就沒劉備什麼事了!

漢建安15年(210年),東吳擎天之柱周瑜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周瑜早逝,是三國進程中不可忽視的大事,對吳國、魏國、蜀國都有深刻影響。周瑜對孫吳的重要性,從赤壁之戰就可以看出。曹操大軍南下,東...

孫權的用人謀略:用人不疑信任諸葛瑾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孫策趁群雄逐鹿中原之際,繼承父業,開闢江東。後來孫策之弟孫權又繼承父兄基業,舉賢任能,確保江東穩定。他40歲稱吳王,48歲稱帝建立吳國,與曹、劉三分天下。孫權是用人高手,王夫...

夢三國周瑜究竟是被誰害死的?孫權涉案?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安徽廬江舒縣人,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

東末名將:被評價稱為青年團員的周瑜

今天我們說說東末名將周瑜,但這之前我想引用首詩: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