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為何從不決戰?六戰魏國 以攻為守是為了維護蜀漢團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經常會說諸葛亮為了一統天下,六出祁山或者六次北伐,實際上有史料記載的,諸葛亮跟魏國卻是打了六次,但有一次是防守作戰,只有兩次是從祁山發動攻勢。

而最奇怪的,是蜀魏兩軍從未發生過大規模決戰,不是諸葛亮
斷糧,就是司馬懿遇雨,反正除了僵持,就是一方主動脫離戰鬥,雙方傷亡都很少,魏國也就死了一個名將張郃和一個不太有名的王雙,而且還都是死在追擊諸葛亮的路上,可見「死磕」就是作死。

諸葛亮六次對魏戰爭都是淺嘗輒止呢,而且堅決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以致給今天留下了爭論的議題。

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諸葛亮的六次對魏戰爭:第一次,建興六年出斜谷,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邰拒亮,張郃勝,於是失街亭斬馬謖,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空城計的依據——搬空了)。

第二次出散關,圍陳倉沒打下來,糧盡而還,殺了緊追不捨的王雙。

第三次陳式攻武都、陰平,魏雍州剌史郭淮迎擊,諸葛亮親自出馬,郭淮退兵。

第四次,是魏國主動進攻,曹真出子午道、司馬懿溯漢水西進,、張郃出斜谷道、而費曜、郭淮則取道羌地。

由於連降30多日大雨,道路斷絕,魏軍無法與蜀兵交戰,只得退去。

雙方沒有正式交戰。

第五次出祁山,糧盡退軍,射殺追擊的張郃。

第六次出斜谷,司馬懿堅守不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

這六次交鋒或者說對峙,與劉備親率大軍與曹操爭奪漢中,劉備親自衝鋒,曹操被射掉門牙的慘烈程度不可同日而語。

那麼諸葛亮跑來跑去,既沒有殺敵,也沒有占地,只是讓軍隊「長途拉練」,為的是什麼呢?為的是讓蜀漢政權一直處於「戰爭狀態」,因為對外戰爭能夠增強內部團結,讓異己分子偃旗息鼓。

劉備去世後——即使是劉備在世,蜀漢也有四股勢力,首先是劉備的起家班底,包括關張趙雲,也許還應該包括魏延,因為魏延在黃忠之前就想追隨劉備;第二股勢力,就是荊州集團,包括諸葛亮、黃忠、嚴顏;第三股勢力就是西川原統治階層,以李嚴為代表的的劉璋前部下;第四股勢力是真正的西川坐地戶,原先就不大買劉璋的帳,連劉璋也知道「心腹之憂,實在川蜀諸將」。

這四股勢力當然以劉備班底實力最大,關張趙魏延各據一地,無可動搖,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集團把持了文官權利(蜀漢四相全是荊州人)。

而關羽、張飛、麋竺包括劉備紛紛戰死或病亡之後,劉備的班底就全部倒向諸葛亮為首的荊州集團,與另外兩大勢力明爭暗鬥,比較典型的例子是諸葛亮鬥倒了另一個屬於川蜀集團的託孤重臣李嚴,至於李嚴是否罪有應得,那也很難說。

由於蜀漢創建之初,擁有荊州與益州,蛋糕夠大,幾方勢力都有官可做,但是關羽丟了荊州,劉備又病逝,官員人數沒減少,官位卻少了一半(荊州丟了,地方官卻大部分活著),但此時荊州集團已經無力繼續壓制兩個強大的川蜀集團。

而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國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

一旦打下雍州、涼州,那麼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

因為地盤大了蛋糕才大,才能讓三方勢力全部吃飽,就是沒打下來,也是個美好的期望,畫一張大餅,讓人人都有希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解密三國:臥龍諸葛亮「六出祁山」背後的隱情

諸葛亮真正在軍事上有所作為,是在他指揮對魏國北伐的戰役中。這是檢驗諸葛亮軍事能力最重要的史實,也是古往今來爭議最多的焦點。劉備死後,其子劉禪繼位,丞相諸葛亮輔政,掌握了朝中一切大權。為了實現先主...

蜀相諸葛亮六出祁山背後隱藏的真相揭秘

諸葛亮真正在軍事上有所作為,是在他指揮對魏國北伐的戰役中。這是檢驗諸葛亮軍事能力最重要的史實,也是古往今來爭議最多的焦點。六出祁山其實只有兩次劉備死後,其子劉禪繼位,丞相諸葛亮輔政,掌握了朝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