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專家論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到底具有多大的可行性?結果令人意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魏延其人,史載智勇雙全,劉備在世時,對其非常倚重。

後來蜀國伐魏,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

但是歷史記載,關於子午谷奇謀有兩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是《魏略》的記載:魏延帶五千輕騎出子午谷直取長安。

這個版本可行性相當低,因為子午谷的地理環境非常險惡,首先從行軍上來說就有一定難度,另外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良將,魏延不可能提議取長安。

所以這個版本淘汰。

那就看另一本更權威的史書《三國志》的記載。

第二個版本是《三國志魏延傳》的記載,魏延帶一萬精兵輕裝出子午谷直取潼關。

這個版本被後來的多數歷史學家和學者認可和支持。

但是我們還是來看看這個計劃到底具有多大的可操作性。

首先取潼關比攻長安從地理上就要可行的多,那么子午谷奇謀的可行性到底具體體現在哪裡?就需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

一是魏蜀實力的對比:魏國方面,曹丕駕崩不久,曹睿新政,司馬懿被罷黜(直到諸葛亮已行軍過半,孟達叛亂才又被提拔),內亂未平。

魏國西線部隊全由安西將軍夏侯楙統領,而此人是靠駙馬之位和曹家的寵愛空降而來,並無統兵才能,而安排此人來的原因是西線長期安逸少有戰事。

此時的魏國西線可謂極其空虛,而唯一有點能耐的只有郭淮。

如此一旦西邊大軍來犯,必定需要中部兵團支援,而潼關就是這條支援線路的咽喉。

另外此時蜀國第一次北伐,魏國防備薄弱,潼關加上長安所有兵力一共不足兩萬人。

二是蜀國方面,蜀漢囤積已久,諸葛亮就是在等待一個北伐的時機,兵力上雖說尚不足以與魏國部隊正面交鋒,但也絕非無力到不堪一擊的地步。

根據魏國的國內政治、軍事形式,此時確實是出兵北伐的良機。

所謂兵家講究的就是一個良機,良機到時,抓住就是勝利,沒有抓住,就永遠失去了。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就明白了魏延的計策就是要孤立長安,為吞併關中地區打下基礎。

魏延一旦奇襲成功,只需據守潼關十天,等諸葛亮大軍到來。

在此期間長安腹背受敵,若是東取潼關,魏延部必死守,長安周圍的糧區必定為諸葛亮所取,長安即便不破也必為蜀漢所圍,同時攻潼關的魏國西線部隊也將面臨諸葛亮背後夾擊。

照此看來,子午谷的可行性極大。

但是沒有一點問題嗎?也有,子午谷奇謀的唯一要害就是魏延能否成功隱蔽自己。

要滿足這個條件,就必須要保證能在十天之內通過子午谷。

劉備漢中稱王時,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總督軍事要地漢中。

對於久居巴蜀山中的名將,對於山道行軍打仗的經驗自不會少,同時劉備在東征夷陵的時候放心的把後方交給他,也從側面說明了魏延的軍事能力。

另外,益州兵士也都出自本地山地之間,後來曹真率領的中原兵在山地行軍的能力與他們絕對不能相比。

所以在克服子午谷的地理險惡解決行軍問題上應該是有一定把握的。

根據歷史學家的進一步分析,魏延此計若成,也符合劉備的政治考量。

劉備生前一直都在說: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也就是說子午谷奇謀成功,關中地區就成為蜀漢內部消化的過程了,舊都長安自然也不在話下。

這對於疲敝的蜀漢無疑是個很大的激勵。

這是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

而諸葛亮作為蜀漢丞相,這一點他應該是能看到的,至於為什麼不支持魏延,恐怕不只是不信任這麼簡單。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諸葛亮的個性是謹慎出了名的,子午谷冒險,他肯定也是有過糾結和思量的。

但史家認為這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諸葛亮想要還原他的「隆中對」。

為什麼這麼說?很多學者都有過分析。

諸葛亮數次北伐不難看出,他的心思其實不在關中,而在西涼。

最初他的策略是占荊州奪益州形成半包圍之勢抗衡曹魏。

但東吳對荊州的占據導致了隆中對不復存在,畢竟不能指望吳國像自己人一樣壓制曹魏。

同時,益州只可為偏安之地,若要打出去,兵員補給不足,糧草也很難運出。

那麼如此就需要益州北方的涼州作為糧食、兵員和馬匹的補充基地。

同時涼州和益州也能互為犄角合圍關中。

所以正是因為諸葛亮對「隆中對」的執著,錯失了消滅曹魏西部部隊的良機。

司馬懿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史實也證明了,在這次北伐中司馬懿就又被啟用了。

而諸葛亮的策略看似保險,但在事實上是必敗的。

司馬懿這樣評價諸葛亮是有依據的,根據《魏略》記載:「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

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

」因為魏國根本沒有想到蜀軍會進攻,所以關隴地區的防禦力量很薄弱,基本就是各郡的地方軍守備各個城鎮,而基本沒有機動的野戰部隊。

關中沿秦嶺的要點有陳倉、眉城、武功、長安,如果前三城各1~2千兵守備,長安5千兵,估計在這一線有1萬人。

可是由於分散部署,很難對抗蜀軍的進攻。

另外在北面的各郡還會有5千到1萬兵力用於防備少數民族騎兵等對各郡的侵擾。

根據相關史料也就兩萬人馬。

而潼關在魏國腹地,守軍必然很少,陳倉守將郭淮即便要馳援潼關也有一定距離,需要一定時間,另外陳倉是產糧重地,也不可失。

所以魏延子午谷奇謀用一萬輕裝士兵拿下潼關可能性很高。

古來兵家講究軍機萬變,出奇制勝。

但諸葛亮太拘泥於理論,尤其在戰場上,局勢瞬息萬變。

雖然諸葛亮出祁山的策略十分保險,但是他的策略光是行軍就需要很長時間,這無疑為曹魏兵團的防備和馳援提供了足夠時間。

失了先機而不察,必敗。

所以諸葛亮的策略看似保險,實則最無勝算。

而魏延的策略看起來具有冒險性,但是勝算更大。

所以這個險是很值得冒的。

史家所言,雖然有理。

但眾位未必肯服。

所以可留言,理性繼續探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風雲事件5——諸葛亮北伐

「六出祁山」有兩處不恰當,諸葛亮北伐主動的是五次,一次是曹魏反攻,而五次北伐中只有兩次的線路是出岐山的。有些事情一個理由就夠了,有些卻是綜合多方面考慮,權衡利弊之後的結果。我認為諸葛亮北伐就屬於...

為何不用子午谷奇謀?諸葛亮早就看穿一切

【導讀】魏延隨諸葛亮北上伐魏,多次要求讓他率領一萬名士兵,與諸葛亮分道進兵,在潼關會師,像當年的韓信一樣,諸葛亮沒有同意。魏延想出兵潼關,要走那一條路線呢?本文摘自微信公眾號「三國故事」《三國志...

三國中魏延建議諸葛亮的奇謀是否真實存在?

在研究三國歷史的討論中,子午谷奇謀是其中較為引人注目的。有關於魏延的計策是否可行,以及諸葛亮是否短於奇謀的種種話題,也一直成為人們熱議的對象。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奇謀。歷史中是否又當真存在這...

人言孔明神機妙算,子午谷奇謀算對幾分

說起風起雲湧的三國時期,直到現在大家也是津津樂道,話說一代仁義君主劉備創業未半,中道崩卒,臨終前託付軍師諸葛亮輔佐幼兒阿斗,一邊修養生息,一邊還要準備伐魏,成就光復漢室大業。雖然天才諸葛亮一直以...

諸葛亮為何至死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三國時期,劉備死後,諸葛亮南下征服了孟獲,不久就開始了他的北伐,這一北伐就開啟了停不住的模式,一直到累死五丈原。諸葛亮屢次北伐,其實蜀漢集團一直都有人反對,但是諸葛亮總是打著一個旗號:「為報劉備...

諸葛亮為何不用魏延的奇謀?

魏延是三國蜀漢中後期重要的將領,起初隨著劉備,因作戰英勇、屢立戰功,深受劉備信任。在劉備稱帝後,他被受封為漢中太守,後期諸葛亮北伐時,又被封為征西大將軍。可以說,他在蜀漢政權的建立和發展中,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