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不用魏延的奇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魏延是三國蜀漢中後期重要的將領,起初隨著劉備,因作戰英勇、屢立戰功,深受劉備信任。

在劉備稱帝後,他被受封為漢中太守,後期諸葛亮北伐時,又被封為征西大將軍。

可以說,他在蜀漢政權的建立和發展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諸葛亮執掌蜀漢政權後,我們知道諸葛亮曾發動了五次北伐戰爭。

而且每次北伐魏延都提出來:自己親自率領萬餘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讓諸葛亮帶著主力從斜谷進兵長安、潼關,然後於潼關會師。

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子午谷奇謀。

但是每次諸葛亮都拒絕了他的建議,以至於魏延經常說諸葛亮膽怯,嘆恨自己才能不能完全施展。

那諸葛亮為啥不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呢?

首先這個計劃風險很大,要知道,無論子午,還是斜谷,都是崇山峻岭,道路很艱險。

所以在路程上很難把握,也就是說很難達到奇襲的效果。

而且路程一旦延遲,就會給曹魏反應的時間。

還有,魏延料定夏侯茂會棄城逃跑,萬一他沒跑呢?而且魏國名將郭淮等人近在咫尺,如果夏侯茂死守,等郭淮來援,魏延就會負面受敵。

諸葛亮一生謹慎,肯定會想到這些。

而且當時蜀國只有十萬大軍,諸葛亮更不會拿這點家底子去賭。

從魏國整體來講,此時魏國曹丕是個明主,而且曹魏集團有大批優秀的政治人才和軍事人才,更有司馬懿這樣的優秀人物。

而且諸葛亮當時在隆中對中講到:「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三軍以向宛、洛,將軍身帥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可是荊州早就被關羽失掉了,並且此時北方很穩定。

諸葛亮很清楚根本不可能滅掉魏國。

從蜀國位置來講,我們知道蜀國整個國土幾乎就是益州。

益州這個地方四面環山,易守難攻,這是它的優勢,但是也阻擋了向外發展。

這也是為啥諸葛亮和後期姜維的北伐都沒成功。

從諸葛亮本人來講 ,他並非將略之才。

這一點陳壽說的很清楚:「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

」意思是說諸葛亮的政治才能高於他的軍事才能,在他軍事才能中,他的治軍才能高於治軍才能,在這一點上我們沒有必要去爭議。

有爭議也是在《三國志》中有記載到,諸葛亮病逝退兵之後,司馬懿看到諸葛亮留下的軍營,嘆到:「天下奇才也。

」通過這句話很多人才認為諸葛亮是一個軍事奇才。

而司馬懿此時說的正是他的治軍才能。

對他的用兵上,司馬懿是另有評價的。

司馬懿評價說:「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少權。

」意思是說他,志向很大,謀略很多,到沒有決斷。

喜歡帶兵打仗,卻不能權變。

諸葛亮自己也很清楚這些弱點的。

他北伐的目的也並不是為了滅掉曹魏,當時北方曹魏也沒有去打蜀漢,而是蜀漢屢屢挑釁魏國。

所以北方當時並沒有什麼威脅。

那他北伐的目的是為啥呢?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要解決內部矛盾。

當時蜀國內部有三大勢力,有劉璋舊部勢力,益州本土勢力,劉備勢力。

諸葛亮為了解決這些勢力之間的矛盾,他才取了用戰爭轉移注意力。

所以他知道不可能北伐成功,卻還要不斷的北伐。

所以諸葛亮每次北伐都沒採取魏延的奇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為何至死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三國時期,劉備死後,諸葛亮南下征服了孟獲,不久就開始了他的北伐,這一北伐就開啟了停不住的模式,一直到累死五丈原。諸葛亮屢次北伐,其實蜀漢集團一直都有人反對,但是諸葛亮總是打著一個旗號:「為報劉備...

人言孔明神機妙算,子午谷奇謀算對幾分

說起風起雲湧的三國時期,直到現在大家也是津津樂道,話說一代仁義君主劉備創業未半,中道崩卒,臨終前託付軍師諸葛亮輔佐幼兒阿斗,一邊修養生息,一邊還要準備伐魏,成就光復漢室大業。雖然天才諸葛亮一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