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讀書了嗎」3個閱讀妙招,專治「讀書記不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一次看到日本「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這句話:「讀書,如果只用眼睛看過,而不是記在腦子裡,讀再多的書也沒有用」時,我如同雷擊一般。

我就是這樣,明明讀過了卻什麼也沒有記住,但我一直用讀書多了, 容顏自然改變。

許多時候 ,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 不復記憶。

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里 ,在談吐上, 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這樣的話語安慰自己。

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讀再多的書記不住,就如同沒有讀過。

相信讀了記不住這個問題也經常麻煩和困擾著很多讀者。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不只「讀過」,還能把讀過的書記在腦子裡呢?每讀完每一本書,都能有紮實的收穫,都能把書中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智慧」。

從去年5月份開始到現在我每個星期讀一本書,大致讀了50多本,不能說是把書中的所有精華都吸收為己用,但絕對不是讀完就忘,我把我的閱讀經驗分享給大家,讓我們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為什麼讀完書後我們會忘記?

1.人類大腦的構造原本就善於忘記

池谷裕二在《大腦構造與科學學習法》一書中提到的,大腦約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如果把見過的景色、書中的信息、聽到的人聲、空調聲、乃至氣味、觸感等都一一記住的話,不出五分鐘,大腦就會達到極限。

所以,為了不讓自己達到極限,大腦不會一直都記性,反而在不斷刪除。

2.記性是如何被遺忘的?

100多年前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發現大腦遺忘這一現象,被稱為「艾賓浩斯記憶曲線」。

通過觀察這個圖表可以清楚地看到,20分鐘後忘記42%、1天後忘記74%、1周後忘記77%……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如果不主動記憶,只用一天就會忘記大部分內容,所以如果我們不刻意的去記住書中的內容,被忘掉也是不足為奇的事情。

如何牢記書中的內容?

【妙招一】用筆記把讀過的書變為精神財富

如果想讀書一本書後有紮實的收穫,就需要有技巧地寫讀書筆記,並養成長期的習慣。

雖然寫讀書筆記浪費時間,也是比較老土,但是效果也是非常好。

許多人說,錢鍾書記憶力特強,過目不忘。

他本人卻並不以為自己有那麼 " 神 " 。

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一遍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

所以他讀的書雖然很多,也不易遺忘。

妻子楊絳這樣說:

「做筆記很費時間。

鍾書做一遍筆記的時間,約莫是讀這本書的一倍。

他說,一本書,第二遍再讀,總會發現讀第一遍時會有很多疏忽。

最精彩的句子,要讀幾遍之後才發現。

大學者錢鍾書過目不忘,原來是做讀書筆記和反覆閱讀。

△如何做筆記?我推薦三種方法:

1、直接在書上做筆記

這種方法比較簡單而且操作起來也方便,適合剛開始做筆記的小白。

把書中重要的內容用「劃線」、「標記號」、「註明文字」、「貼便簽」、「書頁折角」等方法找出重點部分,並在書頁旁邊寫下自己的所想所悟或者總結。

這樣做雖然書被「弄髒」了,但是「讀書筆記」也大功告成了。

在自己覺得重要之處做筆記,之後也只有自己才明白,一本個人專屬的書籍就此誕生。

2.「蔥鮪(wei)火鍋式」讀書筆記

這是日本作家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分享的讀書筆記方法。

(蔥鮪火鍋是指蔥段金槍魚火鍋,是以蔥和金槍魚為材料烹製的日本特色料理,其中蔥段屬於配菜而非調料)。

我做讀書筆記就是用的蔥鮪讀書筆記法。

具體在筆記本上寫下:

  • 讀書筆記的日期
  • 書名
  • 作者名
  • 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 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

摘抄部分可以用「○」表示,只摘抄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文章。

評論部分可以用「△」表示,寫上主觀評論或者觸動自己的想法。

通過摘抄和評論,可以促進、加深對書的理解。

3.呼吸式閱讀

是日本作家印南敦史在《快速閱讀術》一書中提出來的。

作者認為閱讀和呼吸一樣,如果只是吸氣或者只是呼氣,身體會感到憋屈難受,只有二者相輔相成,才成就了呼吸的節奏。

同樣,不要只是一味地「讀」,還要「寫」。

要改變閱讀的理念,不是僅僅單純地讀,而是「為了寫而讀」。

  •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一

「一行採集」,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段

令人心動的段落,不要記憶,要記錄,在摘抄的時候。

最好不要原封不動地抄寫整個段落,而是儘量短小精悍,將摘錄的內容控制在幾行之內。

  •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二:

「一行精華」,採擷最精彩的一行

在以「一行採集」的方式摘抄下來的閱讀集錄中,找到能讓自己一眼相中的最鍾愛的一行,並做出標記。

讀書時,如果能夠保持探索「最有價值的一行」這樣的意識,就不會感覺讀書太麻煩或者痛苦,讓閱讀如同一場探索,只為體會「邂逅一行」的喜悅。

  •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三

「一行評論」,回味重要段落。

一行評論可以高效地從中提取必要的信息,也就是對上一個步驟中「一行精華」的感想,為什麼會對這行文字產生共鳴呢?

  • 呼吸式閱讀的步驟四:

自我評定讀書足跡。

作者建議每讀完12本書後,評價近期的讀書體會,定期盤點、回顧自己喜愛的書籍,也應成為好的閱讀習慣中的一個環節。

讀書做筆記雖然感覺浪費時間,但是這也是把書中內容能夠真正消化,使之成為屬於自己東西有效方法。

【妙招二】積極輸出促進思想內化

有這麼一句說法:「自己若要理解,就先教會別人」。

所以我們每看完一本書後都抱著以輸出為目的的閱讀,要比漫無目的的閱讀收穫的東西多的多。

有意識的輸出可以分成「說出來」和「寫出來」兩個方面。

能否把書中的內容向別人說清楚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我們知道一件事情是一回事,當我們把知道的這件事向別人講述的時候,又是另一回事。

在我們向別人傳達書中的內容時,語言會不斷得到整理,思維也會逐漸清晰。

如果在講述的過程中出現模糊不清的內容,我們就會重新去看書,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最後對書中的內容都會牢固掌握。

大岩俊之在《實用性閱讀指南》一書中說:

讓大家帶著『要告訴別人』的目的去閱讀更容易抓住書中要點,並且通過向他人講述也更容易記憶書的內容

所以,每當我們讀完一本書好書的時候,可以把書中的內容分享給自己的朋友或者家人。

如果沒有合適的對象,我們還可以舉辦讀書會,讀書會裡的夥伴都是志同道合的人。

一方面,可以多認識朋友;

另一方面,因為要分享自己的觀點、參加討論,從而可以更加強迫自己理解書中內容;

第三,參加讀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意見,所以能夠讓你從多個角度重新審視一本書。

△寫書評

如果身邊沒有合適的對象,或者不方便參加讀書會,也不妨礙輸出。

我們可以在博客、豆瓣、簡書、頭條、小紅書等各大平台發布書評。

一方面可以加深對書籍的理解,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另一方面還可以積累粉絲,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妙招三】將書中內容付諸行動

通過閱讀書籍可以獲得知識,但只有付諸行動才能有效果。

否則就會陷入「讀書無用」的怪圈。

讀了大量的親子理論書籍,依然不會教孩子,讀書無用;讀過了莎士比亞、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還是不受領導的重視,所以讀書無用;通讀了所有的經濟學著作,工資還是沒有上漲,所以讀書無用……

讀書無用論的本質,讀書者不具備使學習有用的能力,也就是不能學以致用。

知識如果不用起來,讀再多的書也是枉然,不會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讀馬歇爾·盧森堡的《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之前,我一直慣用暴力溝通與家人交流,家人都感覺很委屈,有時候還會爆發矛盾,導致關係惡化。

於是看《非暴力溝通》的時候,我有醍醐灌頂的感覺,一共看了兩遍,認真的做了筆記和思維導圖。

我以為從此我就走上了非暴力溝通的陽光大道上了。

事實證明一切還是照舊,追究到底,我就是沒有把書中的內容應用到現實生活中。

例如,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四要素中的觀察,觀察就是清晰地表達觀察的結果,注意區分和評論之間的關係。

我經常就是把評論和觀察混為一談。

例如:

評論:歐文是個差勁的前鋒。

觀察:在過去五場比賽中,歐文沒有進一個球。

我雖然在理論上知道,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沒有應用,依然還是還是按照原來習慣的方式溝通,如果一直不去應用,就算我讀了10本溝通類的書籍,我依然還是原來的我。

所以從書中學到的知識一定要付諸行動和實踐,哪怕每次只進步一點,也好過原地踏步。

日本作家齋藤孝說:「讀書是追求『心靈富足』的最佳手段

」所以,我們要通過讀書深化思想、升華精神。

但是,我們不能為了讀書而讀書,「一味讀下去」等於沒有讀過,而是讓自己讀過的書物盡其用,儘量讓自己不忘記書的內容,使之融入自己的身心。

我們要儘量將書中的信息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享受讀書的過程中塑造自我。

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這樣說:

「從現在開始,認真選擇每一本能滿足自己需求的書,然後真摯地與每一本書對話,努力從書中學到知識吧。

這才是聰明人的讀書方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會讀書嗎?你很有可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常被老師和長輩們用來教導小時候的我們。那時,我們不懂其中之奧妙,混混沌沌也是自然不過了。待我們長大,對此豁然開朗之時,便暗暗發奮讀起書來。不過,當我們更...

遺忘是常態,何不利用筆記留下回憶

你會讀書嗎?讀過的書,你又能記得多少呢?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發現過這樣的一個規律:人類記憶任何一樣東西,只要過了20分鐘,能記住的,可能只剩下58.2%。最初的遺忘速度非常快,到最後會逐步平緩下...

低質量閱讀正在浪費你的時間

也許你讀過很多書,但是你能回憶起其中一本,是怎樣的書?書里有什麼名言嗎?在跟別人分享的時候,你能清楚地講出書里的精華內容嗎?如果這些,你覺得很難做到,那麼,你可能正在低質量地閱讀。跟不知道怎麼去...

學會有效閱讀,開啟書評和寫作的大門

同樣是閱讀一本書,有些人會有很多收穫,有些人卻收效甚微。之所以會有這種區別,是因為有些人讀書只是純粹的讀一遍,而沒有用心去讀,在讀的過程中沒有思考和做記錄,讀完又不能及時的總結和輸出。而且,隨著...

解決讀了那麼多書卻沒有進步的問題

公元16世紀起,歐洲貴族瘋狂迷戀中國的藝術品,其中就包括瓷器。不過他們既不知道瓷器的成分,又不懂得燒制的原理。因此,只能從中國進口瓷器。後來,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二世把兩位鍊金師關在一座城堡里,命...

為什麼讀了那麼多書,還是一無所獲

「讀一本書的時候覺得非常好,但合上這本書後卻什麼細節都回憶不起來。」你讀書的狀態是不是這樣的!很多時候,我們告訴自己要多讀書,甚至強迫自己花一定的時間來看書。但如果看完書後沒有任何效果,我們何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本讓你學會讀書的書

在明朝,有位叫景清的讀書人,在中舉之後前往國子監讀書。其中一位同窗有一本珍藏本的書,景清多次向他借閱,同窗都拒絕了他的請求。直到一天景清向這位同窗保證只借一晚,第二天天亮就還書,這位同窗才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