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每讀一本書都能有所收穫?那你不能錯過奧野宣之的筆記讀書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久前整理書架,整理出了幾本以前的讀書筆記本,翻開一看,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摘抄,再認真看書名,原來我讀過這些書啊,怎麼什麼印象都沒有呢?

回想起自己以前讀書,都是誰推薦了,覺得很不錯,立馬去書店買下來了,讀書過程中,把書中所有自己覺得好的內容都摘抄到筆記里,所以每看完一本書,我的筆記都是滿滿當當的摘抄,但是經常是讀完一本書後,書和筆記都會被放在一旁,不會再去翻看第二遍。

當時的想法是,覺得自己讀完這本書了,筆記也做了,這樣就是讀過一本書了。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有覺得自己這樣的讀書方法有什麼不妥。

直到後來發現自己雖然讀了很多書,但是一點收穫都沒有,翻看讀書筆記,或者重讀書籍,都是感覺像讀新書一樣。

隱約覺得自己讀書、做筆記都很盲目,但又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直到我讀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我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這樣。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前言裡提到,讀書的基本目標,是讀完每一本書,都能有紮實的收穫。

我的問題就是讀書沒有效率,沒有收穫。

做的讀書筆記,只能說是書中內容的摘抄,這只是一種純粹的知識搬運,我並沒有把這些知識運用起來,它還是不屬於我。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是由日本有名的」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寫的 ,奧野宣之 曾在出版社和報社工作, 無論是工作還是在興趣上,他都一直堅持用筆記本記錄,而且經常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活躍在各自媒體節目和論壇中。

此外,他獨創的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在商務人士中非常受歡迎,他的其他著作《如何寫遊記和散步日記》《智慧創造鍛鍊法》《「處方箋」讀書法》《三本書創造好點子》等也是非常受歡迎的。

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主要向我們介紹了筆記讀書法,這是根據他多年的做筆記的經驗而創造的讀書方法,在書中, 奧野宣之圍繞該讀書法的五個步驟: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而做了詳細的介紹,裡面包括了很多相應步驟的方法技巧,讀者可以拿來直接實踐,實用性非常強。

奧野宣之認為利用讀書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把讀過的書牢記在腦海中,而且把書中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智慧。

在書中的最後,奧野宣之還結合自己的經驗,分享了充實讀書體驗的19個技巧。

根據奧野宣之的介紹,筆記讀書法的五個步驟是一個完整的讀書過程,而這個讀書過程如下:

1、選書:收集信息

2、購書: 高效率購買

3、讀書:確立讀書重點

4、記錄:與書對話

5、活用:反覆閱讀

筆記讀書法五步驟

選書:通過隨想筆記,列出屬於自己的購書清單

回想下生活中,其實很多人選書都很盲目,經常興致勃勃地買回一些書,買回來後才發現內容很乏味,也不是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於是把書丟一旁,再也沒有拿起過,甚至從買回來那天起,這些書就一直沒有被翻開過。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奧野宣之在書中說到,很多人」之所以會買些根本不讀的書,根本原因就是衝動購買。

總想著」這本書或許有用「 」這方面的知識一定要有啊「,不知不覺就拿起書走向收銀台」。

看到這,我不禁汗顏,我有過很多衝動購買的經驗,而買回來的這些書至今有一部分都沒有看過。

其實在另外一個角度想想,很多人說自己養成不了閱讀的習慣,是不是他們一開始在選書這個環節就犯了衝動購買的錯誤,書越買越多,但是真正看了的卻寥寥無幾,於是看著一堆不想讀的書,望而生畏,對於閱讀敬而遠之。

那麼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提出,可以把生活中與讀書相關的信息都收集起來,放在隨想筆記中。

這些信息可能是生活中一閃而過的靈感、想法,也可能是某天別人推薦的書籍,也有可能是一些感興趣的話題等等,在這裡面去挖掘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主題,再找尋對應的書籍,並把這些書籍的作者、出版社等信息以表格或者筆記本上一一收集起來,形成自己的購書清單,這樣的話可以大大地減少我們衝動購買的情況。

購書:」指名購買「,掌握購書主動權

經過選書的步驟,接下來就是要真正購買書籍了。

在做拿著清單去購書的這件事情上,相信在網購這麼便利的條件下,很多人都會選擇網購,而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 ,奧野宣之更建議去實體店購買,他認為這樣做的話,可以進一步排除對於自己現階段還不需要的書籍,還可以發現更多的好書,最重要的是這樣做可以更好地掌握購書的主動權。

確實,即便有購書清單,也不見得清單里書就是適合自己的,我試過有一次根據自己的清單去書店購書,結果拿起書瀏覽的時候發現,有些書,裡面的內容,文章的記敘方式,風格等等,都不是自己喜歡的,我斷定這些書自己是不會有很大興趣看下去的,於是果斷放棄了;

還有些書,我在它的同類書籍里,找到一些我認為相比之下更適合自己的,於是也會放棄原來清單里的,選擇那些更好的,這樣的情況下我擁有著購書的主動權,還有可以選擇買或者不買的餘地。

試想,如果我沒有去書店瀏覽,而是直接在網上購買,我想,結果是會多出更多的不會看的書籍,這樣的話就是一個很被動的購書體驗。

讀書:通過做記號,確立讀書重點

選書,購書,都是為了找到自己真正需要,想讀的書。

其實,仔細想想,很多人都說不知道要怎樣去讀書,是因為在前面兩步沒有做好,如果做好了,對於將要讀的書,都會有一個很清晰的目的。

可以在讀書之前問下自己,當初購買這本書是想要滿足什麼樣的需求?這個需求會告訴我們,對於這本書,我們真正關注的是哪些內容,而這些就是這次讀書的重點,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進去步去消化讀書重點。

對於讀書重點,奧野宣之說到,可以通過做記號來找出,按照「通讀——重讀——標記」這樣的一個順序階段,就可以把重要的內容篩選出來,並且把這些內容用不同的劃線方式進行區分。

讀到這,我才知道,為什麼自己以前的筆記感覺像是把整本書都摘抄下來了,原來是我在讀書之前,對自己的需求不明了,所以在閱讀的時候沒有去抓重點,而是一味讀下去,在客觀上看來重要的內容,我都一字不落地抄下來了。

這樣的讀書方法,難怪沒有效率了。

記錄:寫讀書筆記,與書對話

在筆記讀書法中,讀書筆記是比較重要的,我們讀書是否有效,取決於我們能否學以致用,而學以致用的前提是先要消化理解內容,所以我們讀書步驟中做了記號的重點內容,在此時就到了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在記錄這一步驟中,主要是對重點內容進行記錄,那麼對於這些重點內容,要怎樣去做好筆記呢?

奧野宣之在書中介紹了「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通過對書中重點內容進行思考,可以讓我們在思考中與知識產生碰撞,最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個獨特思維。

而這些思考,則是需要寫在筆記裡面的,形成一種摘抄+感想、評論的筆記形式。

具體點,「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一般由以下內容組成:

1、寫讀書筆記的日期

2、書名

3、作者名

4、摘抄

5、評論

現在很多人讀書也會做筆記,但為什麼摘抄的筆記沒能帶來收穫?曾經我就陷在做大量摘抄筆記,但卻還是感覺沒有什麼收穫的怪圈裡,看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書中關於讀書筆記的這一章 我才明白,原來自己只是一味地摘抄,而沒有主動去思考。

即便我把這些摘抄的所謂書中的精華記住,背熟,除了能原原本本地說出來,並且知道這些知識外,並沒有其他的收穫。

還好我遇到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本書,能夠讓我及早發現自己的錯誤,幫助我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做筆記的方法。

活用:通過反覆閱讀讀書筆記,將知識學以致用。

對於一本書進行閱讀,做學習筆記,其實都是為了更好地運用這些知識內容。

在筆記讀書法的最後一個步驟,就是教我們如何去利用讀書筆記,將知識活用。

奧野宣之在這個步驟談到的方法是重讀讀書筆記,在固定場所,固定時間,把重讀讀書筆記變成為一個習慣。

而每重讀一遍筆記,都是在對我們現有的已經掌握的信息的一種更新,發酵,內化,而最後會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重讀筆記,恐怕是很多人在讀完書後,都會忘記的一步。

而在奧野宣之看來,這又是讀書過程中尤為重要的一個步驟,我想,如果從幾個點看,這個步驟確實很重要。

首先,我們的記憶力是有限的,再深刻的東西,如果不及時重複記憶,都會有記憶模糊的一天。

其次,我們對事情的看法,經常會因時間,經歷而改變,重讀筆記,是又一次與書進行對話,這樣的對話會發現更多新的東西。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介紹的讀書方法將讀書分為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五部分,並在每個部分列舉了作者奧野宣之從個人經驗得出的方法,把因為做筆記而豐富的讀書生活具體地描述了出來,通過練習這些方法,我們都能夠把讀過的書籍內容吸收,並通過思考成為自己的智慧,能夠隨時運用,達到讀書有收穫的目的。

方法雖簡單,但堅持練習下去,我們的讀書生活都會得到改善,更能體會讀書的快樂。

所以,如果你想要讀完書能有所收穫,那就千萬不要錯過奧野宣之的筆記讀書法,一起來成為筆記讀書法的受益者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學會有效閱讀,開啟書評和寫作的大門

同樣是閱讀一本書,有些人會有很多收穫,有些人卻收效甚微。之所以會有這種區別,是因為有些人讀書只是純粹的讀一遍,而沒有用心去讀,在讀的過程中沒有思考和做記錄,讀完又不能及時的總結和輸出。而且,隨著...

這就是你讀那麼多書,仍然一無所獲的原因

最近在看,奧野宣之先生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本書說,如果你只是用眼睛看,而不是記在腦子裡,讀再多的書也沒用。那麼如何讓讀過的書物盡其用呢?如何讓自己不忘記書的內容,使之融入自己的身心呢?奧...

消除知識焦慮,從有效閱讀開始

相信你也有這樣的體驗:看過的小說堆成山,看的時候靈感四射,覺得自己也能寫甚至會寫得更好,可當自己真正提筆也想寫一個故事時,卻發現自己無法下筆,一個字也寫不出來;看過很多提高情商方面的書,看的時候...

讀書-寫而留痕

忘記出來工作後什麼時開始,有了看書的習慣,家裡也因此放著一個書櫃。時而至今,對這堆書的記憶僅僅是-看過,至於看過什麼內容,印象模糊,而且模糊得很。最近偶爾刷屏看到奧野宣之的《如

用一本筆記本,徹底消化一本書

「讀完一本書記不住」、「讀過的書用不上」是閱讀中最常見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有個特效工具——做筆記。日本作家奧野宣之是個筆記狂人,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中,他都做大量的筆記,用筆記進行自我管...

學會讀書,先要學會做筆記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從小就會讀書,就像我也閱讀了大量的書籍,都是走馬觀花的略了一遍,你要問我都讀過什麼書,我甚至連作者和名字都記不起來,空讀了好多書,白白浪費了時間,因為沒有...

請停止無效閱讀:人人都愛的筆記讀書法

有人把人生當成是一部電影,說每個人都是主角,每個人又都是配角,經歷著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但當我讀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時,我想把人生當成讀書,一輩子的尋覓,只為找到那本「讀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本讓你學會讀書的書

在明朝,有位叫景清的讀書人,在中舉之後前往國子監讀書。其中一位同窗有一本珍藏本的書,景清多次向他借閱,同窗都拒絕了他的請求。直到一天景清向這位同窗保證只借一晚,第二天天亮就還書,這位同窗才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