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出川時糧草充足,諸葛亮北伐卻為何總缺糧?魏延道破玄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攻下成都,完成了魏蜀吳三國最後一塊拼圖。

雖然劉備漂泊半生,但好歹趕上了末班車,占據了益州和荊州的一半,基本完成了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制定的策略。

可惜好景不長,劉備在打下益州的門戶漢中不久,坐鎮荊州的關羽因為沒有處理好與東吳的關係,結果導致荊州丟失。

雖然隆中對計劃被破壞了,但好在巴蜀還在劉備手裡,這塊沒有經歷東漢末年戰亂的沃土,堪稱是個大糧倉。

早在秦惠文王時,張儀和司馬錯曾因秦軍進攻的戰略方向發生爭執,張儀主張攻打韓國,占據一塊東出的基地,而司馬錯卻力主先滅巴蜀,最後秦惠文王採納了司馬錯的建議。

巴蜀對於秦軍東出看似直接幫助不大,但卻解決了秦國將來統一天下的一個大軟肋—缺糧。

冷兵器時代,一個諸侯國國力的強盛與否在於人口多寡,而人口又和土地糧食有關。

當時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國力提升,但面對老牌強國楚、魏依然吃力,這也就是後來秦國派李冰父子經營巴蜀,又在關中修鄭國渠的原因。

這個時候的劉備和他的老祖宗劉邦處境非常相似,甚至還要比劉邦的處境要強出不少。

劉邦被項羽封在巴蜀地區,兵力也被削減為3萬,由於道路艱險,一路上還跑了不少人。

而劉備就不同了,他取益州時,益州沒有經歷大的動盪,與400年前的劉邦時代相比,無論人口還是經濟都有了更大的發展。

但劉邦靠著巴蜀和漢中這塊基地,最終創立了大漢王朝,而劉備的蜀漢卻被死死的壓制在益州一地,後來諸葛亮數次北伐都是希望複製劉邦當年的成功,最終卻都因糧盡而退。

為什麼劉邦出川的時候不缺糧,而到了諸葛亮這個時代,反而不斷因為缺糧導致北伐半途而廢呢?

當然,劉備當年伐吳失敗損失了元氣,這算是一個原因,但卻不是根本。

畢竟劉備死後諸葛亮休養生息5年,又攻下了南中,兵力重新恢復到10萬,遠比當年劉邦出川的時候強多了。

不過在接下來的五次北伐當中,諸葛亮都因糧草不濟難以持久,最終敗退。

時間最長的一次也堅持不過一年,與楚漢相爭4年的持久戰相比,差遠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蜀漢的大將魏延顯然看的很透徹,早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就提議出奇兵,由他率領1萬人從子午谷奇襲長安。

理由是:蜀漢弱小而曹魏強盛,以弱攻強想要勝利,就要避開消耗戰,用奇謀和急攻。

劉邦當年出川時就用的是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突然襲擊了監視他的雍、塞、翟三國,占據了關中。

此後劉邦在和項羽的爭霸中屢戰屢敗,但關中卻能源源不斷送來糧餉和兵源。

而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曹魏一方原本毫無防備,但諸葛亮卻選擇了更為穩妥的步步為營「十全必克」戰法,結果陷入了與曹魏的消耗戰。

由於始終無法立足關中,蜀漢的糧草只能從成都翻越千山萬嶺運往前線。

曹魏顯然也知道蜀漢的軟肋,所以採取堅壁清野的辦法,迫使蜀漢將十分之九的糧草消耗在了運輸途中。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風險極高,一旦失敗蜀漢將大損元氣,諸葛亮不用這個計策並沒什麼不對,但在蜀弱魏強的前提下,想要統一天下,豪賭不失為解決自己軟肋的有效方法。

畢竟劉邦就是個賭徒,而且他賭贏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被世人高估的名將,夢三國魏延的真實實力

在後三國時期,蜀漢的魏延,曹魏的張頜,東吳的丁奉都是三國間碩果僅存的百戰宿將,其中丁奉的結局最好,以功高位重之身安享餘年,善終於家中,張頜為司馬懿所忌,中伏而亡,雖死猶榮,唯有魏延,在諸葛亮死...

諸葛亮為何不用魏延的奇謀?

魏延是三國蜀漢中後期重要的將領,起初隨著劉備,因作戰英勇、屢立戰功,深受劉備信任。在劉備稱帝後,他被受封為漢中太守,後期諸葛亮北伐時,又被封為征西大將軍。可以說,他在蜀漢政權的建立和發展中,立下...

諸葛亮為何至死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三國時期,劉備死後,諸葛亮南下征服了孟獲,不久就開始了他的北伐,這一北伐就開啟了停不住的模式,一直到累死五丈原。諸葛亮屢次北伐,其實蜀漢集團一直都有人反對,但是諸葛亮總是打著一個旗號:「為報劉備...

淺析「失荊州」後蜀漢的出路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時期極其重要的歷史事件,令無數蜀漢迷扼腕嘆息,也是蜀漢政權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那麼,荊州是否真的如此重要?蜀漢在丟失荊州後的衰亡是不可逆的?除北伐外蜀漢是否還有其他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