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耗死了曹操、劉備,為什麼沒能統一天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東漢末年開始,群雄並起,逐鹿中原。

在袁紹、袁術、劉璋、公孫瓚、張繡等勢力相繼凋亡後,曹操、劉備、孫權三大集團在赤壁之戰後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其中,曹操一方實力最為強大,引得諸葛亮連年北伐。

而對於江東的孫吳政權來說,同樣有過多次北伐中原的行動。

對於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來說,同樣存在謀取天下的雄心。

不過,在耗死了曹操、劉備這兩位梟雄後,為何孫權始終沒能統一天下呢?

首先,從總的歷史趨勢來說,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南方政權除了朱元璋以外,還沒有統一天下的情況。

對於三國時期的東吳,儘管握有媲美蜀漢蜀道的長江天險,但是,三國時期的江南地區,其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依然全面落後於北方中原地區。

儘管由於北方戰亂,不少中原百姓南遷至江東地區,不過在人口和士兵數量上,東吳的實力還是和曹魏政權相去甚遠。

其次,東吳也和後期的蜀漢出現的同一個問題,那就是人才斷層。

特別是在周瑜、魯肅、呂蒙這三大都督等文臣武將去世後,東吳的後續人才也是捉襟見肘,這導致東吳的北伐行動缺乏帥才良將,而反觀曹操一方,張遼、樂進等人才濟濟。

另外,在關羽大意失荊州這一事件上,雖然東吳拿下了大部分荊州,但依然有小部分落入到曹操集團的口袋裡。

由此,東吳此舉不僅損害了孫劉聯盟,更增強了本來就強大的魏國。

對於東吳皇帝孫權來說,雖然在維護內部統治、任人用人上不輸劉備、曹操,但是要輪到親臨戰場,率兵殺敵的話,這還正不是孫權的強項。

儘管吳國在夷陵之戰中打敗蜀漢,但這是陸遜親臨指揮的。

等到孫權發動對曹魏一方的戰役時,除了攻克皖城一役外,其他戰役均以失敗而告終。

尤其是在逍遙津之戰中,孫權無疑成為了張遼成名的背景帝。

當然,孫權始終在北伐上毫無建樹,和魏國的防禦策略也存在直接的聯繫。

在曹丕即位時,曾經率兵攻打東吳,結果是無功而返。

由此,魏國的戰略重心移到吳國上,三大軍事重鎮中,兩座是針對吳國的。

最後,在曹操、劉備等梟雄相繼去世後,孫權的晚年也陷入到昏聵中。

為了保證繼承人的接班,孫權對於東吳大臣進行了一番血洗,而這無疑是對東吳國力的極大損傷。

由此,對於魯肅等人為東吳制定的戰略,也即第一步立足江東,第二步競長江所極,第三步問鼎中原。

不過,孫權只走完了第一步,正如曹操之不能越長江,蜀漢之不逾秦嶺,非不為而力不能。

文/情懷歷史

(漫談三國:一百零八)

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 ID:qinghuailishi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果諸葛亮不死,蜀漢能夠統一三國嗎?

在三國歷史上,無數英雄豪傑的英年早逝,給予這個時代留下了遺憾和唏噓。比如曹操的郭嘉,孫權的周瑜,都是典型的例子。而對於蜀漢來說,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可謂是最大的損失。那麼,如果諸葛亮不死的話,也即...

他的才能媲美諸葛亮,卻被三國演義黑成渣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在尊劉貶曹的總方針下,不僅曹操被黑的跳進黃河都洗不乾淨,連帶著曾經和蜀漢作對的東吳,同樣被羅老人家有意無意的抹黑。比如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在《三國演義》幾乎碌碌無為。而...

關羽大意失荊州:受傷的何止是蜀漢!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留關羽鎮守占據的荊州五郡,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