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在自己死後一定要殺魏延?只因他有反骨?正史來告訴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魏延,三國名將之一,蜀漢後期當之無愧的國防中堅。

史載他性情剽悍,武藝嫻熟,更難得的是此公胸藏韜略,智勇雙全,絕非驍勇寡謀的匹夫一個,因此將他比作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似也不為過。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魏延是個反面角色,雖然他武功精湛,悍勇絕倫,但常懷不臣之心。

極善相術的諸葛亮是何等乖覺精細之人 ,他早就看出魏延的腦後長有「反骨」,心細如髮的他知道自己死後魏延必反,所以在臨死前將軍權授予長史楊儀,並暗自囑託馬超之弟馬岱,讓馬岱待魏延謀反證據坐實後,將其一舉誅殺。

正史《三國志》記載的魏延出身低微,他隨先主劉備入川,因作戰勇猛,屢立戰功,被升為牙門將軍。

後劉備得了漢中,引大軍還治成都,要攫拔一將留守漢中,大家都以為張飛是不二人選,張飛也認為此任非己莫屬,誰料劉備居然破格提拔了彼時還默默無聞的魏延。

很早就追隨先主艱難創業,上過刀山,下過火海,自詡為萬人敵的猛將張飛,和被譽為戰神的關羽一樣,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老成宿將。

這時關羽正率兵鎮守荊州,那麼,以資格而論,漢中太守一職自然是張飛的了。

即便張飛落選,還有「一身是膽」、勞苦功高的名將趙雲,按理說咋都輪不到資歷尚淺的魏延。

然而,獨具慧眼的劉備卻破格攫拔了魏延,將留守漢中這一艱巨的任務交給了他。

有人分析,關、張、趙都是衝鋒陷陣的將才,然而,論起奇謀將略來,則遠遜於魏延。

所以,在分兵把守漢中一事上,先主棄張飛而用魏延,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韓非子曰:「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此說幾乎是真理。

其實,無數事實告訴我們,在知人善任、拔人於微賤上,劉備遠強於諸葛亮。

稱帝不久的劉備不顧諸葛亮、趙雲的勸阻,親自率兵東征孫吳,因戰略、戰術失誤,在夷陵被吳將陸遜擊潰,這就是史上有名的「夷陵之戰」。

蜀軍聲勢浩大的東征以大敗虧輸告終,誰知這一敗,導致剛建立不久的蜀漢政權內部騷亂、反叛、內訌此起彼伏,北邊強大的曹魏虎視眈眈,隨時有可能侵犯漢中。

魏延統兵有方,謀勇兼具,攻守得當,使得曹軍無機可乘,長期不敢圖謀漢中。

魏延在漢中幹得有聲有色,不光讓曹魏不敢窺視漢中,為穩定蜀漢國勢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用事實證明當初先主力排眾議重用自己是無比英明之舉。

魏延的謀略,從他在諸葛亮出兵伐魏時獻出的一條「子午谷奇計」上可見一斑:「魏國的安西將軍夏侯懋,是曹操的小女婿,此人既無謀又無勇,而且納妾很多。

你只要撥給我五千精兵,吾等自帶糧草,自秦嶺以東子午谷銜枚向北疾進,不出十日便可抵達長安。

好色膽怯的夏侯懋見我神兵天降,必然倉皇棄城而逃。

夏侯懋一逃,城中便只剩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了。

即便曹丕親率駐紮在魏國東部的兵馬救援長安,最快也得二十餘日才可抵達,丞相你所率的蜀軍主力定可先期到達。

如此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矣」《魏略》。

許多後世軍事家對魏延這條奇計推崇備至,認為他對彼時的敵我態勢以及對當地特殊地形的預判與妙用無比精準,假若依其計而行,或能產生事半功倍之奇效,成功的可能性極大。

遺憾的是,諸葛亮卻認為此計太過冒險而拒絕採納。

《三國志》里透露出的信息表明,魏延並沒有謀反的意圖,他只是對諸葛亮病歿後由楊儀獨掌兵權有些不滿。

史載魏延、楊儀一貫不和,二人猶如針尖麥芒,纏鬥不休。

而且心氣頗高的魏延認為楊儀不懂軍事,因此他消極怠工,拒絕引兵斷後,並處處與楊儀作對。

由此可見,魏延自恃功高,有些捨我其誰的意思,但他反的是楊儀,卻並沒有背叛蜀國的念頭,否則難以解釋他為何不率兵北上投降曹魏,反而南下歸蜀,大概他不過是想沿路追殺楊儀而已。

魏延死了,死於楊儀的栽贓構陷,和腦袋後面長有「反骨」被諸葛亮看破無關。

雖然他死在自己人手上,但也必須要蓋棺定論。

宣布魏延罪狀時,最主要的一條就是誣他圖謀造反,然後是率部降魏。

在彼時,這兩條罪狀隨便哪一條都是要掉腦袋的。

其實,這裡頭的疏漏一眼便知。

假設魏延真的要降魏,他不向北逃竄,卻偏偏向南折返,須知秦嶺南邊便是蜀境,這明顯有悖常理。

陳壽在《三國志》里寫下了這麼幾句耐人尋味的話:「魏延不北降魏而南還,乃是要除殺楊儀等,本意如此,不便背叛」,這明明是在替魏延鳴冤。

即便魏延真的要造反,後被楊儀剿滅,這本是大功一件,誰料楊儀回師後卻並未被重用,最大不過做了一個中軍師,手中並無實權,而諸葛亮生前的職位卻被好好先生蔣琬承襲。

此事確有蹊蹺,楊儀誅滅反賊魏延,不論怎麼看都是大功一件,不賞也便罷了,卻將他排斥於權力核心之外,賜個閒職與他,種種跡象表明,魏延根本沒有謀反。

作為兩朝重臣,魏延一片忠心,一身本領,他的伐魏決心,至始至終是堅定不移的。

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後,魏延卻不肯全軍退回,還是執意北伐,可見他的意志之堅。

他是諸葛亮身後最合適的接班人,假如諸葛亮死後將兵權交給他,或許總不會像蔣琬、費褘、姜維那般因循守舊,患得患失,乃至於徒耗無數人力物力勞師遠征,最終還是落得個徒勞無功的悲催結局。

所以魏延之死,對於蜀漢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不論於公於私來說,他的冤死都是一個無法彌補的歷史遺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為何在自己死後一定要殺魏延?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臨死前便已料到魏延會造反,便提前安排了馬岱準備殺他,在魏延大喊三聲:「誰敢殺我?」之後,馬岱手起刀落一刀便砍了魏延的人頭,諸葛亮身上「料事如神」「神機妙算」的神奇特點再次顯現。

三國時期的魏延真的要造反嗎

讀過《三國演義》或者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人肯定都曉得這麼一位人物,蜀國大將——魏延,不是張飛,關羽哈。為什麼今天要說他呢,因為最近我,又重溫了一遍三國演義這部劇,我發現,魏延謀反的事必有蹊蹺,

魏延為什麼寧願被殺,也不投降魏國?

魏延是三國蜀漢名將,在劉備時代,魏延受到重用,鎮守軍事要地漢中,成為獨當一面的大將,鎮守漢中多年,一直確保漢中無事。劉備死後,在「五虎上將」相繼凋零的情況下,魏延成為蜀漢的重要將領,一直跟隨諸葛...

談正史,三國第一冤案

看到這個題目,不知道大家會想到誰?反正小編絕對認為是魏延!要說魏延,就不得不說下劉備,為什麼小編不說諸葛亮而要說劉備呢?先看 《 三國志 ·蜀書·魏延傳》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也。以部曲隨先主入蜀,...

我是魏延,我沒有反骨,我為自己代言!

三國歷史留下了很多疑案,子午谷奇謀就是其中爭議頗大的一個,它是由諸葛亮麾下的魏延提出來的,可惜沒有被採納,成為眾多諸葛粉的遺憾,如果當初諸葛亮採納了這個計謀,指不定諸葛亮就不用六出祁山了,早就把...

【致三國】探案:魏延究竟是怎麼死的?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個案。三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宗著名的懸案,這是一場發生在蜀漢的內亂,也是一場倉促發動的兵變,或許還可能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驚天陰謀!這就是魏延謀反之案。

歷史上魏延為什麼不投降曹魏?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劉備一方的一員大將,也就是因為《三國演義》而被誤會腦袋上長了「反骨」的人。但其實,這種話諸葛亮沒有說過,魏延頭上是不是有反骨,也未必就真的有,他最終也並沒有造反,不可謂是不冤...

諸葛亮死前說魏延必反 得知真相後讓人心寒

前兩個疑案中,我們發現蜀漢政權中三大勢力的權力鬥爭頻繁,諸葛亮不得不通過 「依法治國」協調各方。建元元年(公元228年)馬謖被殺;建元九年(公元231年),李嚴被廢。這兩記重拳,雖然暫時緩解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