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魏延真的要造反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過《三國演義》或者看過《三國演義》電視劇的人肯定都曉得這麼一位人物,蜀國大將——魏延,不是張飛,關羽哈。

為什麼今天要說他呢,因為最近我,又重溫了一遍三國演義這部劇,我發現,魏延謀反的事必有蹊蹺,

先大概的介紹一下,這位三國時期的猛將兄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三里店)。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劉備進入四川的時候,他帶兵打仗,屢立戰功、深受劉備信任。

劉備稱漢中王后,提拔魏延總督軍事要地——漢中,加封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蜀漢建立後又升為鎮北將軍。

此後魏延隨諸葛亮北伐,曾率軍大破魏將郭淮等人,加為征西大將軍。

魏延曾向諸葛亮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謀」,勸諸葛亮出奇兵攻取長安、潼關。

但遭到向來謹慎的諸葛亮反對,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

諸葛亮死後,魏延因不願受長史楊儀所約束而於退軍途中燒絕棧道,反攻楊儀,卻因部屬不服而敗逃,被楊儀所遣的馬岱所斬。

(基本上,魏延的一生就概括了,履歷呢,也是相當的華麗,但是最後的結局並不咋地)

有人說這是因為諸葛亮嫉妒魏延的才華,才早早的說魏延有反骨,給他定了個造反的罪名,那麼真實的情況是這樣嗎?

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赤壁之戰後,曹操敗退北還,軍事重鎮荊州則被曹、劉、孫三家瓜分。

當時曹操據有河北四州、勢力依然相當雄厚,(那必須的,瘦死滴駱駝比馬大嘛)孫權占據揚州、荊州部分地區,後來又得交州,國家也很穩定。

只有劉備實力最弱,連真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雖然後來從孫權手中借得荊州的南郡部分地區,但仍然很弱小,劉備勢力要生存要發展,只有如隆中決策所言,西取蜀川。

(怎麼說劉備呢,一開始借孫權荊州,後來又不願意還給人家……)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應劉璋的邀請,幫忙攻打張魯,魏延呢投奔劉備,(感覺這個創業團隊挺靠譜)隨劉備入蜀,因為驍勇善戰,屢立戰功,所以被提拔為牙門將軍,深受劉老闆的信任。

後來劉備進位漢中王,政治軍事中心將要遷到成都,這時候,需要一位獨當一面的大將鎮守軍事重鎮——漢中,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必定是張飛,張飛也以為必定是自己。

劉備卻提拔魏延為都督,總督漢中,封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這讓很多人都很詫異)。

劉備在和大臣們開民主大會的時候,問魏延:「我今天給你這麼牛逼哄哄的職位,你打算怎麼做」魏延說:「若是曹操那個狗日的過來,我就幫你擋著,哪怕對方是數十萬精兵,我也能擺平」劉備稱讚道:「好」,眾人都為他所吹的這個牛逼,點讚!牛!

魏延鎮守漢中的時候,正是劉備政權不穩的時候。

建安二十四年(208年)劉備的荊州三郡被盟友孫權奪去(我認為不是奪,應該還給人家),他的把兄弟關羽也被東吳殺害。

劉備十分生氣,在稱帝後不久,就傾全國力量東征孫權,結果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陸遜擊敗。

(我認為,劉備不是打仗的料,噹噹皇帝還是可以的,當將軍,那就弱爆了)這一敗,也導致了蜀漢內部的不穩定,都騷亂了,曹魏隨時有可能進攻漢中,但是由於魏延治軍有方,守衛得當,使得曹魏不敢窺視漢中,後來魏延死後,王平等人沿用魏延的鎮守方針,成功的擊退了曹魏軍的進攻。

(此時,我們就能看出,魏延的才幹,與忠誠,要不然,當時,魏延早就反了)

建興八年,曹魏司馬懿率大軍入侵蜀漢漢中地區,被蜀漢軍隊在正面擋住了。

此時的魏延也率一支小部隊西入羌中、攻擊曹魏涼州地區,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居然打敗了郭淮、費瑤等人。

獲得大勝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而且還假節,進封為南鄭侯。

(可以看出,劉備是很器重魏延的)

後來,魏延隨諸葛亮出征北伐,進獻「子午谷奇謀」(聽名字就知道這個計謀錯不了)。

魏延說:"給我一萬人,自帶糧草,從秦嶺以東前進,不出十日可到長安。

膽怯的夏侯楙見我蜀兵天降,肯定就嚇尿了。

曹丕若想率軍親征,最起碼也得二十天,丞相已可先期到達。

這樣,咸陽以西可一舉而定。

"然而,諸葛亮認為此計過於兇險,並且難以成功,所以棄而不用。

魏延認為諸葛亮過分謹慎,嘆息悔恨自己的才能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此時,兩人之間的間隙就更大了,本身諸葛亮就不喜歡魏延,說他有反骨。

可以說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採用此計策,即使蜀漢不能一舉統一大業,至少有望將雍州併入蜀地。

公元234年(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為前鋒,同年秋天,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人安排後事,準備撤退,命令魏延斷後。

諸葛亮死後,秘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去探探魏延的口風。

魏延回答說:「丞相雖然已經死了,但還有我在呢,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 再說,我魏延是誰,怎麼能受楊儀擺布,做一個斷後的將領呢?」(我認為,魏延的話也沒錯,只是,大家都被諸葛亮之前的想法,先入為主了)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因為此事,都說魏延謀反,用計將其殺害。

其實,魏延的忠心日月可鑑,三國志中,並沒有魏延叛逃的表述,相反,上戰殺敵也異常勇猛,然而在《三國演義》中,魏延卻寫成了腦後生反骨,天生就是要造反的。

(要是我說,諸葛亮僅僅以骨頭骨的長相就斷定,魏延必反,那可以說是,瞎扯)以至於後來,當魏延和楊儀同時告發對方謀反的時候,吳太后便想起了諸葛亮的這句話,使得魏延從此背上了 「反賊」的罵名。

我總結了一下:

諸葛亮可能犯了先入為主的毛病,看魏延不順眼就怎麼看都覺彆扭。

所以魏延的建議一律不採納,打了敗仗就準備殺,還沒來由的對屬下的人多次講魏延日後必反,甚至死後還要把魏延反這件事做實了。

怎麼看都可以套用一句流行的話「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好了今天的歷史故事基本就是這麼多,大家心裡也有了自己的這個判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魏延為什麼不投降曹魏?

魏延,是三國時期蜀漢劉備一方的一員大將,也就是因為《三國演義》而被誤會腦袋上長了「反骨」的人。但其實,這種話諸葛亮沒有說過,魏延頭上是不是有反骨,也未必就真的有,他最終也並沒有造反,不可謂是不冤...

《小劉說三國》魏延真的必須死嗎?

大家都知道,小說三國演義里,蜀漢名將魏延的形象不是很好,一開始要投靠劉備的時候,就被諸葛亮說成忘恩負義,腦後有「反骨」,就是天生的叛徒。後來魏延雖然為蜀漢南征北戰,但是始終得不到信任。在諸葛亮...

背叛成性?我真不是那樣的男人!

說起《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許多歷史名人被羅貫中大大黑得很慘,比如曹操、曹真。但就是在這部以「崇劉抑曹」為主基調的作品中,有一位蜀國大將卻同樣被黑得要死要活。這位蜀漢大將能力不比關羽、趙雲差,卻...

魏延謀反千古奇冤 三國第一冤案的歷史真相

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命大將魏延為前鋒,親統大軍出祁山北伐曹魏。同年8月,心力交瘁的諸葛亮在五丈原軍中病死,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死後,蜀漢在撤軍時發生內訌,長史楊儀以魏延謀反為由,派人將其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