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蜀漢「反賊」魏延,其歷史謎團,有一條至今無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魏延是蜀漢政府僅次於五虎將的大將之一,深得劉備器重,替蜀漢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勳卓著。

然而,諸葛亮死後沒多久,魏延卻以謀反罪被誅。

那麼魏延謀反了嗎?魏延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有一個怎麼樣的人生呢?

魏延

魏延生平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現在河南南陽桐柏縣,是跟隨劉備入川的將領之一,因平定益州有功,被升為牙門將軍。

牙門將軍是劉備所創,只有兩個人做過,一個是劉備寵將趙雲,另一個就是魏延。

關於魏延的歷史戰績主要有三點:

  • 隨劉備爭漢中,奪西川,功勳卓著

  • 鎮守漢中,抵擋曹魏進軍漢中近十年

  • 協助諸葛亮北伐,屢立戰功

之後,魏延因「謀反」被誅。

這是《三國志》所記載的魏延的一些基本狀況。

裴松之給《三國志》做了兩條批註。

一條是魏延進獻子午谷奇謀之計,一條是關於魏延謀反的情況。

裴松之不注釋還好,這一注釋,出來了兩個謎團,其中一個還是千古謎團。

魏延

子午谷奇謀之謎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魏延向諸葛亮提出了這樣一條計策:魏延親自率領萬餘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

魏延曾多次獻此計,史載「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

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楙聞延奄至。

比東方相合聚。

諸葛亮認為此計過於兇險且難以成功,所以棄而不用。

魏延認為諸葛亮過分謹慎。

那么子午谷奇謀可行嗎?這個問題爭執了1千多年,至今無解。

戰略圖

認為可行的有幾點理由,一,秦,漢等都是以關中地區為根據地,最終奪取了天下的,所以快速取得關中要比穩紮穩打占領隴右更重要;二,快速攻下長安,對軍心可以起到鼓舞的作用;三,諸葛亮數次出岐山都沒成功,說明魏延的計劃還是可行,可一試的。

認為不可行的有三點,一,魏延能否在短時間內拿下長安,否則在對峙中隨時可能被離得很近的雍州刺史郭淮和一馬平川的關東援軍包圍。

二,拿下長安後的魏延是否能堅持到諸葛亮的援兵抵達,而面臨的情況同樣是郭淮和來自關東的援軍。

因為篇幅問題,我這裡只擺出觀點,就不做詳述了,因為詳述討論的話內容太多了。

關於子午谷奇謀是否可行,很多人都發表過觀點,包括毛主席。

毛主席認為隴右在三國的戰略價值遠高於長安這座城。

攻取隴右則戰略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蜀漢手中,曹魏只能放手。

攻取長安則蜀漢反而坐困孤城只能疲於防守。

總之,子午谷奇謀是一個很難驗證的千古謎團,至今無解。


魏延

魏延謀反之謎

諸葛亮臨死前安排了一件事,取消北伐並撤軍,具體的軍事調度是,魏延斷後,姜維次之,如果魏延不聽從命令,那麼軍隊不管他,自行出發。

諸葛亮死後,楊儀就派費禕去摸摸魏延的意向。

然後,魏延說了一句話,丞相死了,我還在,怎麼能因為丞相一個人,耽誤了北伐的大計呢。

再說我是什麼人,怎麼能受楊儀的擺布,斷後呢。

魏延拒不斷後,費禕一看不行,就找了個理由跑回去了。

楊儀就按照諸葛亮既定計劃撤軍,魏延看後,大怒,他搶在楊儀退兵之前,率領軍隊先南歸,凡是經過的地方一律燒毀棧道。

楊儀沒法只能砍樹重新打通道路,日夜兼行,緊跟魏延走。

同時,魏延,楊儀兩個人發奏摺互相指責對方謀反,而且同一天到達朝廷。

劉禪就問蔣琬和董允,這倆人都擔保楊儀不謀反,懷疑魏延,因為魏延是武將。

魏延燒棧道

等魏延到了南谷口,就不走了,派兵迎擊楊儀等人。

楊儀派何平抵禦魏延,何平痛斥魏延,丞相屍骨未寒,你們怎麼能這樣呢。

魏延的部隊知道魏延理虧,都不跟著魏延,都散了。

魏延和他兒子接著逃向漢中,被楊儀的部將馬岱追上並擊殺,然後,誅殺了魏延三族。

那麼魏延到底是不是謀反呢?《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給出了一種觀點,而且大部分學者都認可這種觀點。

魏延沒謀反,只是不服楊儀,屬於私人矛盾。

史書原話「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

本指如此。

不便背叛。

就是說,魏延不往北投靠曹魏,而是往南走,只是為了殺掉楊儀。

雖然他平時和諸位將領有意見,但是他還是希望大家推選他代替諸葛亮伐魏,就沒想過要背叛。

楊儀

為什麼這種說法會得到大家的認同呢。

一,他確實和楊儀有矛盾,而且還挺深。

由於劉備的過分器重和賞識,加上魏延自己的戰功,魏延非常高傲,狂妄,把誰都不放在眼裡,其他人也因此容忍他。

只有楊儀仗著諸葛亮的賞識,過分自負,加上書生意氣,經常和魏延爭。

魏延是武將,就拿著刀在他面前比劃,楊儀就被嚇哭了,最後靠費禕調節。

所以倆人積怨很深,誰都不服誰。

二,魏延的做法。

諸葛亮死後,魏延做了什麼呢,他本來是斷後的,離曹魏很近,他沒那麼做,只是往南跑,跑到楊儀前面給他搗亂,說楊儀謀反。

他要是真謀反早就跑到曹魏去了。

三,政治抱負。

魏延有著自己的政治抱負,從子午谷奇謀可以看出來,他想做韓信。

諸葛亮死了,他很想獨當一面,頂替諸葛亮實現抱負,怎麼可能謀反呢。

四,楊儀有過錯。

魏延功勞卓著,楊儀瞧不上魏延,倆人有矛盾,所以魏延背叛了諸葛亮的命令,楊儀就判斷魏延謀反,同時派人追殺他,並殺了他全家夷三族。

以魏延的功勞,怎麼會叛誅族這麼重的罪呢?

魏延

在裴松之引注的《魏略中》又說了這麼一條,說發喪回成都的是魏延,楊儀因和魏延有矛盾,所以殺了他。

但是這種說法裴松之本人也不贊同,說是敵方的謠言。

這種說法也不可靠。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魏延謀反是諸葛亮一手策劃的,他生前就知道二人有矛盾,怕他死後無法控制,就設了這麼一計,一下除掉了兩個人(楊儀沒多久,也自殺了)。

這種說法,蘿蔔暫時沒有證據,不敢認同。

所以魏延謀反事件,其實就是楊儀和魏延的私人矛盾的繼續和升華。

魏延沒有謀反。

當然如果你有更好的觀點,歡迎補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劉說三國》魏延真的必須死嗎?

大家都知道,小說三國演義里,蜀漢名將魏延的形象不是很好,一開始要投靠劉備的時候,就被諸葛亮說成忘恩負義,腦後有「反骨」,就是天生的叛徒。後來魏延雖然為蜀漢南征北戰,但是始終得不到信任。在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