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死後,趙光義繼位真的合法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都知道,趙匡胤死後,他的二弟趙光義繼位。

為什麼是趙匡胤的弟弟,而不是兒子呢?這是因為杜太后在臨終前搞了個「金匱之盟」。

可是這個金匱之盟到底真的存在嗎?趙光義的繼位真的合法嗎?以下有幾個疑點。

第一:趙匡胤在世時,隻字未提太后臨終囑咐和金匱之盟。

如有兄終弟及一說,為什麼趙匡胤在生前不公示於眾,早早立光義為「太弟」,而要等到趙匡胤母子都死後才宣布?

第二:趙光義是在哥哥趙匡胤的靈柩前宣布遺詔的,其時,主要當事人都已死,死無對證。

而唯一的見證人趙普人品也有爭論。

趙普在趙匡胤一朝曾被罷相,而趙光義一登基,就封趙普為梁國公,並再度出任宰相,有封口之嫌。

因此,趙匡胤臨終囑咐金匱之盟的真實值得懷疑。

第三:既然金匱之盟是真的存在,那為何趙光義不執行這個盟約,而是加害弟弟光美以及侄兒德芳、德昭呢?據史書記載,其弟光美在趙匡胤還活著的時候未有劣跡,但在趙光義即位後忽然變得劣跡斑斑。

史書稱,他得知自己是皇位接班人後便驕傲自大,搞陰謀,發動叛亂,結果被趕出京城,後因「逆天大罪」遣送房州,到房州不久便死了,年僅三十八歲。

他的侄兒德昭在征討北漢後,向趙光義請奏行賞將士,趙光義大怒道:「你急什麼?等你做皇帝,再賞也不遲。

」德昭為表明自己無皇權之心,自刎殉志。

其弟德芳見胞兄如此下場,一病不起,最終病死,年僅二十三歲。

那麼光美是真的有謀反之心?德昭是真的自刎而死的?這些也是值得懷疑。

​ 第四:杜太后死時,趙匡胤才三十五歲,正值壯年,他的兩個兒子也已經長成。

杜太后怎麼能預測齣兒子活不長,孫子長不大,要他死後傳位給弟弟光義?而且,杜太后臨終遺言,當事人趙光義不知道,反而趙普知道,令人不解。

第五:趙光義即位後就更換年號,而一般皇帝要到第二年才更換;趙光義是守成皇帝,他所使用的太平興國則是開國皇帝稱號,這有違常禮;歷代皇朝,開國者稱祖、繼位子孫為宗,太祖太宗為同胞兄弟,後人追諡,不將太宗稱祖。

以上這些都不合常規。

以上種種原因,讓旁人不能不懷疑趙光義繼位的合法性。

至於為什麼官方史書沒有留下篡位的證據,是因為北宋一朝的皇帝,除趙匡胤外,余皆趙光義的嫡系子孫,所以官史不可能留下篡位的痕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金匱之盟——政治遮羞布而已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姑娘;權力是勝者打扮的工具。——無名小子我們應該怎麼讀歷史?這是個問題。當然我沒有能力決定一個規則,更沒有資格對前輩們指指點點。雖然如此,小子無知無畏,願以一家之言,解讀出歷史的...

宋太祖為何不立太子?有意傳位弟弟趙光義

趙匡胤生前他的兩個兒子也成年了,為什麼當時就沒立兒子為太子,甚至沒封王。而他的弟弟趙光義被封晉王,開封府尹。重用弟弟而忽視自己的兒子,以致讓趙光義奪了權。造成了他的後幾代子孫脫離政治核心,這是為...

太宗傳位難題:解鈴亦為系鈴人

不管太宗如何在文治武功上謀求超越太祖的地位,但終太宗一朝,卻始終無法擺脫太祖的陰影。太宗繼位之後,面對的一個頭疼問題就是如何對待此後的皇位繼承。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廷美是皇位第一繼承人,並由...

趙匡胤為何願破世襲,不由皇子而由皇弟繼位?

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傳承著父子相傳的皇帝世襲制,太子繼位天經地義。否則不是篡位便是禪讓。然而宋朝皇帝趙匡胤始終不立太子。卻兄終弟及,讓本該與大宋皇朝帝位無緣的弟弟趙光義繼承了自己的皇位。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