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懸疑:宋太祖是否被親弟弟宋太宗殺死的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朝和後周江山的更替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溫柔的政權交接方式了。

宋太祖趙匡胤和自己的親信們利用一出「雙簧」戲幾乎兵不血刃地把後周的江山輕而易舉地從孤兒寡母的手裡奪來,安安穩穩地就做起了皇帝。

這儘管也遭受到後人的一些詬罵,但我們也毫不否定趙匡胤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人情味的皇帝。

他不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而且還把被消滅了的各個國家的國君大臣都好好地安置,對一些人的過激做法也完全能夠從人性的角度去理解,不怪罪、不埋怨,更不處罰。

據史書記載,一次,他設宴招待群臣。

其中有一個叫王著的翰林學士,原來是後周的大臣,喝醉了酒之後,突然思念起了故主,在大庭廣眾之下失聲痛哭。

群臣大驚,都為他捏一把汗。

太祖卻毫不怪罪,命人將他扶出去休息。

王著不肯出去,掩在屏風後面仍然痛哭不止。

第二天,有人上奏說王著當眾大哭,思念周世宗,應當嚴懲。

太祖說:「他喝醉了。

在世宗時,我和他同朝為臣,熟悉他的脾氣。

他一個書生,哭哭故主,也不會出什麼大問題,讓他去吧。

」還有一次趙匡胤乘駕出宮,經過大溪橋時,突然飛來一支冷箭,射中黃龍旗。

禁衛軍都大驚失色,太祖卻拍著胸膛說:「謝謝他教我箭法。

」不准禁衛去搜捕射箭者。

可就是這麼一位溫情脈脈的皇帝,卻只做了十七年皇帝,在剛五十歲的壯年之際卻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去了,給後人留下了永遠也無發解開的答案。

《宋史·本紀》曾經熱情洋溢地讚頌趙匡胤和趙光義這弟兄二人的情深意長、肝膽相照。

一次,趙光義病了,趙匡胤親自到床頭去服侍,燒艾草熱灸的時候,哥哥惟恐燙壞了弟弟,就先在自己身上燒幾下,這真是手足深情,令人感喟啊。

哥哥是如此的友愛弟弟,可弟弟就不一定像哥哥一樣有情了。

據說,趙匡胤死前的晚上,天氣極寒,他跟趙光義飲酒,倆兄弟一直喝到深夜。

本不該留宿內廷的趙匡義卻廝守在皇帝身邊。

當夜,趙匡胤發出莫名其妙的呼喊聲,且傳出「燭影斧聲」。

從此趙匡胤的死就成為了歷史上的一個謎團,而他的弟弟趙光義也就有了跳到黃河也無法洗涮的嫌疑。

但卻也成為了「兄終弟及」的宋朝第二個皇帝。

按照中國歷代的慣例,皇位應該遵守「父終子及」「傳嫡不傳庶族」「傳長不傳幼」的原則,按理說太祖之後的皇帝怎麼也不該是他弟弟趙光義呀?可宋朝卻偏偏就改了規矩。

按史書記載,太祖的母親杜太后共有五個兒子,大兒子和小兒子都早早夭折了,就剩下了中間的三個,趙匡胤居長,趙光義第二,趙廷美最小。

杜太后病危前,她把趙匡胤和丞相趙普叫到床前,留下了匪夷所思的「遺囑」。

杜太后認為,趙宋之所以能獲取後周的江山,就是因為周世宗去世後繼位的是一個小孩子皇帝,如果是一位壯年英武的君主,絕不會出現「陳橋兵變」,趙匡胤也就沒機會當上皇帝。

為了不讓這種慘痛的歷史重演,為了維護趙宋億萬年社稷,太后責令趙匡胤必須選擇一位「長君」(按照史書的記載,杜太后去世時,趙匡胤35歲,趙匡義23歲,趙廷美15歲,趙匡胤的次子德昭11歲〈長子和三子早亡〉,四子德芳3歲)即他的弟弟趙光義做接班人,之後就是小弟趙廷美,然後再回到趙匡胤兒子的身上。

作為大孝子的趙匡胤結果不假思索痛痛快快地答應了。

太后自然非常滿意,遂命趙普白紙黑字記錄下來,並把這份政治遺囑當作「基本國策」珍藏在黃金寶櫃里。

這就是史書上說的「金匱預盟」。

現在趙光義以「金匱預盟」為依據似乎名正言順地做起了皇帝,但他可不像他哥哥那樣胸無城府,也不像自己母親想得那樣簡單。

他想的是有朝一日我趙光義撒手人寰,身後怎麼安排,皇帝大位會不會落到自己兄弟身上?或者轉而回到哥哥的子嗣手裡?應該說每每想到這個問題,他就心有餘悸,夜不成寐。

怎麼辦呢?趙光義經過絞盡腦汁處心積慮的反覆思考之後,最後終於由他和趙普再次合作表演「雙簧」,導演了一出逼死兄弟、侄子,逼瘋兒子的悲劇。

為排除傳子過程中的障礙,走過了一段血雨腥風充滿風波曲折的歷程。

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趙廷美是趙光義之後的皇位第一繼承人,並由廷美傳回太祖之子德昭。

其實所謂的「金匱之盟」很可能是太宗、趙普捏造出來的,雖然一時能掩人耳目,但最終限制了太宗傳子的願望。

「解鈴還需系鈴人」,這還得靠太宗和趙普自己解開這道難題。

趙普在在此事上扮演了極為特殊的角色。

太宗曾以傳國之事詢問趙普的意見。

趙普一生讀書不多,但好讀《論語》,並從中學到一些治國之道。

他曾對太宗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指《論語》)。

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因此以「以半部《論語》治天下」而聞名於世。

趙普在太祖時代以佐命元臣之身份在中樞機構執政達10年之久,與太祖私交甚好,被其視為左右手。

太祖時代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陳橋驛兵變」「杯酒釋兵權」、制定統一戰略等事上,趙普都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趙普的權勢甚至一度在晉王趙光義之上。

他還反對過太祖傳位晉王光義的意圖。

因此,他與太宗的關係極為微妙。

 太宗繼位後,趙普的地位已遠遠不及太祖時代,頗受壓抑和冷漠。

太宗要維護自己的權力,對趙普這樣的太祖舊臣自然心存猜忌,何況兩人還曾是政敵呢。

然而,趙普是開國元勛,太宗要安撫人心,自然需要利用這樣的元老重臣裝點門面,所以對趙普在表面上還是客客氣氣。

趙普沉浮宦海幾十年,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在身家性命隨時有危險的情況下,政治態度自然會發生一些變化。

於是,當太宗向他詢問傳任廷美之事時,趙普心知太宗心意,便說:「自古帝王傳位乃是父傳子,當年太祖已誤,陛下今日還要再錯嗎?」這句話大獲太宗賞識,堅定了太宗傳子的信心。

太祖去世後,還留有兩個兒子德昭和德芳。

太宗繼位之初,德昭封為節度使和郡王。

太宗征遼時,德昭從征幽州。

高粱河之戰。

宋軍慘敗,太宗隻身逃脫,不知所蹤。

這時有人商議立德昭為帝。

後來,太宗生還,此事便作罷。

班師回京後,太宗以此次北伐不利,便很久不行此前平定北漢之賞,將士們不免議論紛紛。

德昭便為將士們請賞,認為即使與遼作戰失敗了,還是應該賞賜平北漢有功的將領。

太宗聽後很不高興,就說:「待你做了皇帝再賞賜也不遲。

」此言一出,德昭惶恐萬分,低頭垂淚,默然而出。

德昭所處地位本來就微妙,而叔父那番話分明又是懷疑他有奪位之心,日後難全其身,又思及父母早亡,兄弟二人不得保,滿腹心事竟無處訴說,頓生短念,回來後便自刎身亡。

據記載,太宗得知此事後又驚又悔,趕過來抱屍痛哭:「痴兒何至此邪!」下令厚葬,追封魏王。

德昭死時年僅29歲。

兩年以後,德芳又不明不白地死去,年僅23歲。

於是,太宗皇位繼承的兩大「隱患」被消除了。

德昭兄弟死後,對皇位能構成威脅的就只剩下弟弟廷美了。

太宗雖然不敢明目張胆地對廷美下手,但只有除掉其弟,才能保證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子孫。

太宗此次又想到了趙普。

趙普曾提醒太宗不可「一誤再誤」而深受太宗信任,自然知道在這種情形下該怎麼做。

這裡需要提一下趙普的政敵盧多遜。

盧多遜為人機警,知道太祖喜歡讀書,經常到史館來取書,就讓小吏每次都查看太祖所取何書,於是通宵閱讀此書。

等到第二天召對時,太祖問起大臣們書中的事情,只有盧多遜一個人應答如流,以此獲得太祖賞識,拜為宰相。

他跟趙普一直不和,好幾次在太祖面前說趙普壞話,而趙普本人確實也因專權、貪財為很多大臣所忌,並被人抓住把柄,結果趙普被罷相。

當時有人跟太祖反映趙普非議皇弟光義,估計這也是盧多遜乾的。

趙普上表自訴說:「皇弟忠孝,我怎麼能夠輕議。

這是外人的離間之詞,何況當初太后臨終前的遺命我親目所見,並作了記錄呢。

希望陛下明察。

」太祖將趙普的上表一併藏在金匱里。

太宗初年,趙普受到冷落,盧多遜怕他復起,就跟太宗說趙普當初反對太祖傳位給他。

過了幾年,太宗為晉王時的舊僚揭發秦王廷美陰謀造反。

太宗將信將疑,就問趙普的看法。

這給了趙普表白的機會。

關於秦王廷美,趙普說了些什麼,不得而知。

但這次趙普趁機說自己為權奸(當然是指盧多遜了)所害,並詳細說起杜太后的金匱之盟以及自己的上表等事。

這下,太宗感覺到趙普原來是自己的大忠臣,於是對趙普加官晉爵。

但不多久,太宗君臣都意識到了金匱之盟所存在的隱患。

趙普提醒太宗不可一誤再誤的話一出口,就已經決定了廷美的結局。

沒多久,趙普就查到了盧多遜私遣堂吏交通廷美之事。

趙普毫不客氣地捅給皇帝,說盧多遜盼太宗早日晏駕,就好盡力侍奉廷美,廷美表示滿意,還送盧多遜弓箭等物。

太宗大怒,借題發揮,嚴懲盧多遜及其同黨。

大臣王溥等74人聯名上奏盧多遜及廷美怨望詛咒,大逆不道,宜正刑章。

盧多遜被削奪官爵,其同黨不少被處死;廷美勒歸私第,其兒女不再稱皇子皇女。

趙普借盧多遜交通秦王案,既打擊了政敵盧多遜,又討好了太宗,一箭雙鵰。

但廷美的悲慘命運還沒到頭。

趙普為了自己的以後前途,進一步挑唆開封知府李符落井下石,上言說廷美不思改過,反多怨望。

於是,廷美被降為涪陵縣公,安置到房州。

太宗命人嚴加監管。

廷美氣憤難平,兩年後便死在房州,年僅38歲。

廷美死後,太宗對外稱廷美乃是乳母陳國夫人耿氏的兒子,並非杜太后所生,這樣就徹底地將廷美排除在皇位繼承系統之外。

當時,杜太后早已去世,太宗兄弟也只剩下他一人,太宗所言無人能夠反駁。

因此,廷美到底是誰的兒子,恐怕也只有太宗自己最清楚了。

經過上述種種手段,太宗終於清除了將皇位傳給兒子的障礙。

不過,太宗對皇位繼承人的挑選卻並非一帆風順,也經歷了頗多曲折。

太宗長子元佐自幼聰明機警,長得又像太宗,頗為太宗喜歡。

元佐有武藝,善騎射,還曾經隨太宗出征過太原、幽薊。

太宗迫害廷美時,元佐頗為不滿,力加營救自己的叔父,請免其罪,但未能成功。

後廷美死於房州,元佐得知此事,悲憤成疾,竟然發狂。

左右僕從若有小錯,元佐即以刀棒傷之。

太宗命太醫治理,才稍有好轉。

然而,雍熙二年(985)重陽節,太宗召集幾個兒子在宮苑中設宴飲酒作樂,因元佐病未痊癒,就沒有派人請他。

散宴後,陳王元佑去看望元佐。

元佐得知設宴一事,說:「汝等與至尊宴射,而我不預焉,是為君父所棄也。

」忿氣難平,一個勁喝酒。

到了半夜,索性放了一把火焚燒宮院。

一時間,殿閣亭台,煙霧滾滾,火光沖天。

太宗得知後,猜想可能是元佐所為,便命人查問,元佐具實以對。

太宗怒不可遏,欲絕父子之情。

眾人營救不得,元佐被廢為庶人。

太宗去世後,其妻李皇后曾打算立元佐為帝,但被宰相呂端破壞,沒過此事元佐也並不知情。

最後元佐的同母弟弟元侃即位,這就是真宗皇帝。

他對自己的親哥哥元佐很好,努力幫他治病,只是元佐在其弟做了皇帝後,終身未見他。

元佐最後死於仁宗天聖五年(1027),享年62歲。

在如此嚴酷的政治鬥爭中,元佐竟能安享富貴達30年之久,這大概只有宋朝才能做到。

聯繫方式|微信:lszxdjm

想每天收到歷史講壇的好文,請在微信搜:lszxdjm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誰是竊國大盜——宋太祖趙匡胤神秘死亡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開國皇帝,可惜,英年早逝,只當了17年天子,就稀里糊塗地死了。976年,他剛剛50歲。雖說,官修《宋史》對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種各樣的遮掩和粉飾,但仍通過形形色...

小議燭影斧聲 金匱之盟(趙二上位)

宋太祖趙匡胤共有兄弟5人,他本人行2,大哥趙匡濟和小弟趙匡贊都早死,三弟是趙匡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四弟是趙匡美。趙匡胤稱帝後,為了避諱幾個弟兄紛紛改名,宋太宗的改成了我們熟悉的趙光義,老四趙...

趙匡胤死後,趙光義繼位真的合法嗎?

大家都知道,趙匡胤死後,他的二弟趙光義繼位。為什麼是趙匡胤的弟弟,而不是兒子呢?這是因為杜太后在臨終前搞了個「金匱之盟」。可是這個金匱之盟到底真的存在嗎?趙光義的繼位真的合法嗎?以下有幾個疑點。...

宋史懸疑:宋太宗是殺死宋太祖的真兇嗎

宋朝和後周江山的更替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溫柔的政權交接方式了。宋太祖趙匡胤和自己的親信們利用一出「雙簧」戲幾乎兵不血刃地把後周的江山輕而易舉地從孤兒寡母的手裡奪來,安安穩穩地就做起了皇帝。這儘管...

太宗傳位難題:解鈴亦為系鈴人

不管太宗如何在文治武功上謀求超越太祖的地位,但終太宗一朝,卻始終無法擺脫太祖的陰影。太宗繼位之後,面對的一個頭疼問題就是如何對待此後的皇位繼承。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廷美是皇位第一繼承人,並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