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玄武門之變」到「燭影斧聲」 ,看李世民和趙光義誰更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唐宋兩朝間隔比較近,巧合的是兩個朝代開國之初竟然都經歷了一場皇位之爭的慘劇。

眾所周知,唐朝初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事件,宋朝則發生了詭異的「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事件。

相較二者,唐太宗奪取皇位的做法比較激烈,甚至血腥,是不值得肯定的,但他起碼敢於承認「是哥哥建成和弟弟元吉逼他這麼幹的」,而且他還用極其卓越的政績告慰了哥哥、弟弟和老爹。

反觀趙光義奪權的做法則陰暗無恥了很多,據史載,趙匡胤對自己的兩個弟弟是疼愛有加的,也很信任他們,常與他們商議國家大事。

《宋史·本紀》曾經熱情洋溢地讚頌趙匡胤對弟弟趙光義的濃情厚意。

說有一次,趙光義病了,趙匡胤親自到床頭探視,並親手燒艾草為光義熱灸,他惟恐燙壞了弟弟,先在自己身上燒幾下才去為光義熱灸,這種哥哥對弟弟的情意果真不是一般的深厚啊!可趙光義對哥哥卻沒有這份濃情厚意,史載,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也就是趙匡胤臨死前的晚上,他單獨請弟弟光義進宮飲酒議事,兄弟二人邊喝酒邊議事一直到深夜。

原本不該留宿內廷的趙光義卻廝守在皇帝身邊,接著便莫名其妙的在燭影下傳出了趙匡胤以斧敲地重擊之聲,同時口中大喊「好做,好做!」後,竟然暴斃而亡,隨即趙光義迅速登基即位。

由此可見,不論趙光義如何詭辯,都無法改變哥哥趙匡胤非正常死亡的局面,也擺脫不了害死哥哥的嫌疑。

趙光義利用哥哥的信任,陰取了皇位後,為了掩人耳目,證明其繼承皇位的合法性,隨後竟然又炮製出一個「金匱之盟」的玄說。

所謂「金匱之盟」說的是,當初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在病危前,曾把趙匡胤和丞相趙普叫到床前囑託後事。

杜太后說,咱們老趙家之所以能獲取後周柴榮的江山,主要是因為柴榮突然死亡後,留下一個幾歲的小孩子作皇帝,如果他選的繼承人是一位壯年英主,怎麼會發生「陳橋兵變」呢?咱們趙家又怎能獲得如今的天下呢?所以,為了避免這種不幸降落到咱們身上,皇帝你一定要先選擇「長君」作為皇位繼承人。

而按照史書記載,杜太后去世時,趙匡胤35歲,趙匡義23歲,趙廷美15歲,趙匡胤的次子德昭11歲(長子和三子早亡),四子德芳3歲。

面對這種情況,杜太后要求趙匡胤先選擇弟弟趙光義作皇位繼承人,接著是小弟趙廷美,再往後再傳回給趙匡胤的兒子德昭或德芳。

作為大孝子的趙匡胤竟然不假思索地同意了,太后遂滿意地命趙普白紙黑字記錄下此案,並把這份政治遺囑珍藏在黃金寶櫃里,叫一名宮女保存起來,圓滿完成了「金匱之盟」的傳說。

趙光義奪得皇位後,用詭異的「金匱之盟」穩住陣腳之後,又開始琢磨解開「金匱之盟」的套索,於是,他又開始琢磨如何陰掉「金匱之盟」鏈條中的其餘環節,就是掃除弟弟趙廷美、大侄兒趙德昭和小侄兒趙德芳。

果然,不久之後,德昭因為替將士請賞而遭趙光義訓斥「待你做了皇帝再賞賜也不遲」後,而深感無助和無望而自殺身亡,時年年僅29歲,兩年後,其幼弟德芳也不明不白地死去,死時年僅23歲。

順利消滅了大侄兒和小侄兒後,「金匱之盟」的鏈條中,就只剩下弟弟趙廷美了,所以,在趙光義的邏輯中,弟弟趙廷美是必須得早死的。

果然沒過幾年,一份舉報趙廷美勾結大臣盧多遜企圖不軌的情報就到了趙光義的手裡,趙光義心說,小弟呀,你怎麼才行動?我老早就等著這一刻了。

於是盧多遜被削奪官爵,趙廷美則被勒歸私第,其兒女不再稱皇子皇女。

後又覺得處理得不夠嚴厲,再降廷美為涪陵縣公,安置於房州,並派人嚴加監管,廷美見哥哥對自己這樣無情無義,深感絕望,兩年後憂鬱而死,年僅38歲。

趙光義也許是陰損招數用得太多了,他費盡心機為兒子掃清障礙後,結果原本很聰敏機敏,且具文武之才的大兒子趙元佐竟然莫名奇妙患上了精神病,無法繼承皇位。

老大廢了,他又把目光投向老二趙元僖,結果這小子也無福消受,竟然早早就死掉了。

最後輪到老三趙德昌(後改名為趙恆),可算是站住腳了,是為真宗。

結果這個趙恆還是一個軟骨頭,毫無開疆建功雄心,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甘願被遼國訛詐簽訂「澶淵之盟」,為其後世完美遺傳了「割地求和、安樂享受」的基因。

不過他在安樂窩中,前期確實做了一些正事,搞了個「咸平之治」,算是多少為老爹找回了幾分面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匡胤為何願破世襲,不由皇子而由皇弟繼位?

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傳承著父子相傳的皇帝世襲制,太子繼位天經地義。否則不是篡位便是禪讓。然而宋朝皇帝趙匡胤始終不立太子。卻兄終弟及,讓本該與大宋皇朝帝位無緣的弟弟趙光義繼承了自己的皇位。這...

趙匡胤真是被親弟弟害死的嗎?

大宋朝開創不久,就發生了一件大事情。這件事情,雖與老百姓無關,卻與皇室的承繼至關重要。開國皇帝趙匡胤死後,竟然獨出心裁的將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趙匡胤「傳弟不傳子」的非常舉動,給後人留下了永遠都...

斧聲燭影和金匱之盟!

今天準備來講一講宋太宗趙光義,為什麼想到講趙光義呢?簡單介紹一下他,大家就明白了。這宋太宗啊,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原名趙匡義,後來由於避諱改名為趙光義,所以問題就來了,在父死子繼的封建社會,為...

小議燭影斧聲 金匱之盟(趙二上位)

宋太祖趙匡胤共有兄弟5人,他本人行2,大哥趙匡濟和小弟趙匡贊都早死,三弟是趙匡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四弟是趙匡美。趙匡胤稱帝後,為了避諱幾個弟兄紛紛改名,宋太宗的改成了我們熟悉的趙光義,老四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