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趣事:此3大戰役非彼3大戰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與其他戰爭相比,它的規模要宏大,戰爭要複雜,影響要深遠。

那麼,所有戰爭中可位列三甲的一定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官渡一戰,北方初定,曹操才有南顧之舉;赤壁一炬,天下三分,三家要爭江漢之地;夷陵一役,益州疲敝,興漢已成黃梁之夢。

從中還可以看出三個戰役的聯繫:

官渡後,曹操勝袁紹,割據北方;劉備倚劉表,暫屯新野;孫權繼孫策,坐領江東。

青梅渚酒論英雄時,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可見曹操早視劉備為心腹大患。

況且伐劉表、據長江、下東吳都是必然,那麼乘劉備還羽翼未豐,把他也一勺燴了,曹操是非常願意的。

結果「劉琮束手」,劉備撤到夏口,與東吳「共有長江之險」。

孫權當然知道曹操不是來和他「會獵」的,那麼孫劉聯盟的形成就是必然了。


赤壁後,曹操退回北方修整,孫權急於擴大戰果,而不是穩定戰局。

戰略上不算錯,但是小看了劉備集團,劉備乘虛取南郡、襄陽、荊州。

又乘魏吳交兵合肥得零陵等四郡,為取川奠定了基礎。

劉備取川後,對孫權的威脅暴增,對於荊州問題,外交的態度強硬。

此時劉備集團談荊州問題,已經不用畏縮著說「借」。

孫劉聯盟破裂又成了必然。

陸遜和呂蒙的低姿態,蒙住了關羽的眼睛。

接著,白衣渡江,敗走麥城,關公就義…… 荊州和關羽的失去,痛徹劉備心肺。

本就貌合神離的孫劉徹徹底底翻臉了。

那麼「夷陵之戰」爆發。

最後蜀漢基本是完敗。

一次戰爭徹底削弱了蜀的國力,之後孔明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均感後力不濟,便是此役留下的後遺症。

三場戰役,都是以發動者失敗而告終。

官渡之戰前,曹操「奉天子衣以令不臣」或「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了得天獨厚的政治優勢,作為北方最強的勢力,袁紹當然不能坐等曹操壯大,所以發動戰爭。

可見,官渡之戰是因為袁紹要保持優勢。


再說赤壁之戰,曹操已經取得了絕對的強勢,北方的統一,江漢的歸順.這個時候曹操不免「騎著驢騾思駿馬,身居宰相望王侯」,野心的膨脹,使他想要一鼓作氣打垮劉備,蕩平江南,剩下的川、隴就不在話下了。

所以赤壁之戰是曹操要擴大強勢。

而夷陵之戰又是一番光景。

本來據荊襄、跨兩川的劉備又得了漢中,已經是漸入佳境。

剛要宏圖大展,卻被東吳襲取了荊州,僅剩巴蜀四十州,仗險自保還可以,展什麼大志卻不能了,加之關羽被害,所以才起兵伐吳。

那麼劉備的戰爭意圖是要挽回劣勢。

可是發動者卻都在看似優勢中輸了,曹操不復望南,劉備損兵折將,袁紹不但兵敗身亡,自己的家當也幾乎賠的精光。


官渡之戰中,袁紹比曹操的優勢只是兵多,沒有曹操「天子」牌,而從主帥到謀士戰將,整個陣營都略輸一籌,那麼在各個戰術層面,也都會吃虧。

戰爭初期先中荀攸聲東擊西之計,馳援延津,結果戰爭的重心——白馬被偷襲,大將顏良被斬。

在白馬和延津的一場遭遇戰中,又折了文丑。

後期袁紹又因為自己的好謀無斷,用人不當,致使許攸叛逃,烏巢被襲,張頜反水等一系列事件,這時的袁紹已經是無力回天了。

赤壁之戰,曹操軍隊號稱百萬,占荊州、窺江夏、虎視江東。

所謂「百萬」,是嚇唬人的,可是二三十萬是有的。

劉備、劉琦只有兩萬人,東吳只派了三萬人。

兵力數倍於敵的曹操戰敗,憑藉自己家底厚,才沒大傷元氣。

原因一:從北方長途跋涉的軍隊,已快成強弩之末。

原因二:士兵水土不服又不諳水戰.沒病都站不穩,況且還有病.所以軍隊戰鬥力打了很大的折扣。

原因三:曹操自己大意輕敵,胃口太大。

如果只是瞄準劉備和劉琦,徹底把荊州肅清、穩定之後,再圖江南,也不能逼出個孫劉聯盟。

夷陵之戰,劉備舉傾國之兵伐吳,卻被火燒聯營,幾乎全軍覆沒。

首先,在這次報仇的戰爭中,蜀漢並沒準備好。

荊州被襲一年,劉備忙的是稱帝,不是備戰。

而東吳奪了荊州,當然要防止蜀漢搶回去。

所以是在積極備戰。

第二,外交問題,此刻正是吳魏的蜜月期,東吳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安心和蜀漢周旋。

第三,指揮團問題。

劉備一生是敗多勝少,勝也是小勝,還是謀需諸葛,武賴關張趙雲。

可這次,劉備自己是總指揮,沒有諸葛亮在身邊,「五虎上將」去其三,馬超守北方,趙雲不被信任,緊靠劉備那點可憐的「軍事才能」,與沉著老道的陸遜交手,敗也是必然。


官渡之戰後,北方取得了統一,並且幾乎再無大的戰爭出現。

赤壁之戰,則徹底的開創出天下三分的局面。

夷陵之戰,徹底將三國的強弱定型。

所謂的《隆中對》成了永遠的夢,只能是「長使英雄淚滿襟」。

三次戰爭,一次次為魏代漢滅蜀,晉取魏吞吳,到最後的三分歸一統奠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三大戰役為何兩次發生在荊州這一個地方

三國三大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大戰和夷陵之戰,這三大戰役,不僅耗時長,參戰的人員多,而對三國發展的走勢也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這兒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後兩次戰役都發生在荊州地區呢?除了這兩次大...

決定歷史走向!三國五大著名戰役

要說歷史上什麼時代人才最多,打的仗最多,那就不得不提的是三國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三國時期著名的五大戰役。(簡介)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

盤點:三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五大戰役

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有很多,就三國時期而言,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就有五件,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三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五大戰役。赤壁之戰雙方兵力:曹操:20多萬;周瑜:5萬。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

這五場戰役決定了三國歷史的進程

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首戰,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公元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用謀士許攸計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

三國時代最著名的三大戰役

三國時期大小一百多次戰役中,但最經典的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被稱為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一、官渡之戰。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隊相持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

三國時期著名的三大戰役,都是以火取勝

三國"時期的戰爭很多,而最著名的堪稱三大戰役。三大戰役是指三國時期發生的三個大規模著名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官渡之戰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居然都是靠它取勝的?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場戰役往往成為歷史進程的重要節點。比如在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徹底奠定了秦國統一天下的基礎。而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幫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

改變歷史走勢的三國的三大戰役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與其他戰爭相比,它的規模要宏大,戰爭要複雜,影響要深遠。那麼,所有戰爭中可位列三甲的一定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官渡一戰,北方初定,曹操才有南顧之舉;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