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早已看得清,聽得明,他心中在發笑,認為你一隻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是在建安十五年的春天離開臥龍崗被劉備請到他新野縣的。

今朝四月初夏天氣,曹操方面的探子打聽明白,飛馬報至許昌。

當時漢獻帝劉協建都在許昌。

因此曹操的相府也在許都。

探子報進內堂。

曹操正坐在那裡,他今年五十四歲。

本姓夏侯,從小寄過曹氏,因此改姓曹,名操,字孟德。

他青年時代中過武孝廉,後來稱舉人,在漢朝稱孝廉。

曹操是個武舉人出身,過去稱他謂將軍,刺過國賊董卓,戰過虎牢關,掃過黃巾黨。

他用人唯賢,重視能人。

自己熟讀兵書,善於用兵,而且亦有很多創造的地方。

曾作出自己的兵書,即有名的《孟德新書》,後來被西川賢士張松所燒去。

曹操不僅熟讀孫子兵法,並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著作。

他善於詩歌,留下了《蒿里行》《觀滄海》等不少詩篇。

所以,在中國歷史上,他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但是。

他一生中也做了不少不應當做的事情,特別是生平多疑,因此未能成功大事。

當然,在青年時代不錯,到了後來因為地位不同了,想法也不同,辦不到的事情他也要去干,甚至他想反去漢室四百年之基業,因此稱他謂奸雄。

但是,三國時代的曹操並非一般奸賊,講得明白一點,自古以來的大小奸人,都不能與曹操相比。

講句笑話來說,曹操之奸,還有他自己奸的道理,所以,只許自己奸,卻不准別人壞。

在他手下吃飯,要看你本領如何。

因此,曹操他出名的是善於用人。

他立平地八尺左右。

因為漢朝的尺,比近代要短得多,一尺只有近代的七寸三,總的比例古代人的骨骼要比現代人高大一些。

生一個白大面,兩條濃眉,一對飛蛾般的眼睛,大鼻、闊口,兩耳根大,腮下阿鬍鬚鋪滿胸膛。

頭戴一頂相貂,身上穿一件大紅緞獅爪蟒袍,玉帶圍腰,懸掛寶劍,足上穿著粉底馬靴。

他自從把徐庶騙來許都之後,在元直身上費了很多的心思。

可是,徐元直卻始終不願為曹操出力,尤其為了徐母的一死,他更其對曹操懷著殺母之仇。

但是曹操愛才,知道徐庶不願相助於他,可是,他並不殺害元直。

同時,孟德認為徐庶被我弄到許昌,新野縣的劉備也就無人相助他了。

所以,他一直在打聽著劉備的消息。

現在,手下稟報曹操,說探子回來了。

丞相命探子進見。

  探子到內堂,對曹操雙膝跪下,說:「報──丞相!」

  曹操:「何事報來?」

  探子:「報稟丞相,小卒打聽到新野縣劉備又得一位能人,名叫諸葛亮。

現在,新野縣招兵買馬,積草屯糧,請丞相定奪!」

  曹操聽完,命探兵退出。

丞相想,劉備的本領比我大,一個能人被我弄來許昌,怎麼又是一個能人被他請到了,為什麼有本領的人都幫這窮劉備?這也是奇怪的事情!但是曹操想,自古以來,有名望有本領,名望不大,本領也不會大得怎樣。

但是沒有名望而有本領這樣的人,自古以來也是有的,但不多。

好比徐庶,我從來沒有聽到過,加上他改名叫單福,纏得我「七葷八素』,殺了我人馬三萬三千。

現在,這個諸葛亮到底本領有多大,我一定要打聽個明白,可以預防在先。

幸得我現在文武眾多,可稱大小地方都有,聚集天下人才。

讓我升堂一問。

曹操想定之後,一聲令下:「來,傳老夫將令,大堂起鼓!」

  內堂手下傳令出去,相堂上鐘鼓齊鳴。

所說丞相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那末,相府里究竟是怎樣的氣概呢?

  治國丞相府,開基第一家。

轅門生瑞氣,門樓五色畫。

旗杆沖霄漢,旗幡揚天下。

照牆上邊畫的是下山猛虎;照牆下面擺的有幾門地炮,有升堂炮、退堂炮、定更炮、斬魂炮……一炮炮各居所位,柵欄門重重疊疊,虎頭牌密密層層,斬將令清清楚楚。

門外兩旁拴著行千里、走八百的龍駒良馬,有紅鬃、黃驃、銀鬃、烏騅,一匹匹盡皆牢拴。

東官廳坐著幾位參謀官、參議官、軍政官、督糧官、從事官、嚮導官,一官官都是方翅烏紗;西官廳站立幾位常勝將、無敵將、痴虎將、虎威將、車騎將、二虎將、五虎將、八虎將,一個個都是頂盔貫甲;甬道上站立著刀斧手,相貌惡煞;軍牢手,撩衣扎袖;捆綁手,摩拳擦掌。

探子往來不斷,剎時間丞相升堂。

只聽得裡面「咚咚咚……」、「噹噹當……」,鐘鼓響亮。

  文武出官廳,分左右兩排魚貫而進。

到相堂上,文左武右,兩旁站立得斬斬齊齊,只見上面麒麟門開,兩邊手下虎威連連。

  差人:「呼──噯──丞相升堂來!呼──噯──」

  曹操從麒麟門內走出,自言自語:「悉知陰陽定乾坤,唯有老夫獨自尊。

」話音落,他一聲痰咳,人在虎案中間獨座上坐定。

  兩邊文武要緊走上前來見過曹操──

  文武:「下官見丞相!」「小將等見丞相!」「丞相……」「丞相呀……」

  曹操把手一招,對兩邊文武講一聲:「罷了!站過兩旁。

  文武一齊謝過丞相,退至兩邊立定。

曹操便開口向兩邊動問:「列公!」

  文武:「丞相!」「丞相呀……」

  曹操:「今有探馬報到,說劉備又得一個能人,名叫諸葛亮。

現在新野縣招兵買馬,積草屯糧,老夫不知諸葛亮何許樣人,家住何處,有何本領。

兩旁眾位知道麼?」

  兩旁文武聽到曹操的問話,大家你對我看,我對你望,都是面面相覷,一個都不知道。

有少數戇大、傻瓜,聽到「諸葛亮」三字,以為此人姓諸名叫葛亮。

事實上大家知道是雙姓諸葛名亮字孔明,目前莫怪大家不熟悉,因為諸葛亮年齡尚輕,只有二十七歲,尤其初出茅廬,接下來孔明初次用兵火燒博望坡,把曹操派去新野的十萬人馬燒剩九十六個人,可稱全軍覆沒。

到這時候,諸葛亮三字天下聞名。

現在大家未曾聽到過,所以一個個都役有作聲。

曹操問到第二遍,文武聽了,大家想:丞相,我們不熟悉也不好上來胡說一番。

因此仍舊默不作聲。

曹孟德連問三遍,沒有一個人上前答話。

曹操便放聲大笑,心裡想,我這裡聚集了天下人才,各地皆有,可是無人相識諸葛亮。

可見諸葛亮只不過是一個鄉村農夫罷了,未必有多大的本領。

大概是一個碌碌之輩,所以無人耳聞。

這時候,曹操倒亦放心了不少。

那末,在相堂上難道真正沒有一個人認識諸葛亮的嗎?有的!正在文人班中有一個渾身穿著孝服的人,這個人,一年四季,一日到夜都是披麻戴孝的。

他不管在哪裡,就是現在這相堂上,他也是這樣渾身孝衣地站在那裡。

此人不是別人,就是諸葛亮的介紹人,曹操手下的「外國忠臣」徐庶。

徐元直站在一旁聽得清楚。

他這幾天本來就在想此事,因為我在臨走時把諸葛亮介紹給了劉皇叔,不知孔明是否出山助劉興漢?現在聽到曹操在問可有人相識諸葛亮,元直明白,肯定孔明已被劉備請出臥龍崗了,心中十分高興。

他對曹孟德看看,心裡在想,諸葛亮的本領比我大得多,他一幫助劉備,那殺得你曹操定然落花流水。

曹操啊!俗語說,你的魂靈好好地放在身上,不然你今後的日子不那麼好過了。

再一想,曹操現在問哪個認識諸葛亮,我可要出去同他講我認識呢──慢!讓我等一等,看看可有別人認得臥龍?現在見曹操連問三遍,並無一人上前回答。

又見曹操放聲大笑,徐庶明白哉!曹操見無人相識孔明,認為他是一個碌碌之輩,因此他發出冷笑,實質上帶有一種藐視孔明的意味。

徐庶心裡想,你不要高興得太早,不過現在你儘管笑,哼!將來哭的日腳在後頭。

再一想,對,還是讓我上去從頭至尾對曹操講個明白,要把諸葛亮說得天上落不下,地上長不出,我要氣氣你這老賊。

徐庶想了一想,從文人班中走了出來,到曹操面前把手一拱,叫應了一聲:「丞相!」

  曹操見到徐庶走了上來,心裡想,象今朝這樣主動,你還是第一次!所以,對他上下看了一看,意思是,元直呀,我為了愛你之才,因此千方百計地把你弄到了許都,待你為上賓。

可是你裝聾作啞、推三托四,不願替我出力。

為你老母之死,把我曹操懷恨在心。

但是,你母親是自己懸樑高掛的。

說笑話,她上吊我又沒有拉她的腳,你為什麼同我冤家結到如此地步?即使你家老母死去,有我曹操的不好之處,常言道:人死不可復生,冤家直解不宜結。

我曹操待你也不薄,你亦是個聰明人。

目前,我雄兵百萬,戰將千員,你徐庶理應該識時務。

可是,你不但不幫我忙,相反有些地方還要給我上當。

有時說來好聽,弄到最後是弄一個木梢給我來扛。

那末,曹操你既然知道徐庶的說話聽不得,就不要去同他多說多話不就行了。

誰知,曹操明知他的話聽不得,但是偏偏要同他談話,一來是愛他之才,希望徐庶能逐漸靠攏於他,有所悔悟;二來是你徐庶真正不願助我,只要你有說話被我捉到錯處,我就可以論你之罪,甚至殺死了你。

事實上這是曹操的想法。

徐庶在曹操處前後一年多的時間,話說了許多,但是沒有一句話可以抓得住他的把柄。

  現在看徐庶自己走了上來,不知為了何事。

曹孟德開口便問:「元直公,有何高見?」

  徐庶:「丞相,諸葛亮末,徐某倒認識他。

  曹操一聽,心裡想:對!你徐庶亦是個山林隱士,看來諸葛亮他也是個山林隱士,很可能你們是朋友,不但相識,還非常熟悉!那倒不如讓我詳細地來問他一問:「元直公,你相識諸葛亮嗎?」

  徐庶:「徐某略微相識。

  曹操聽他說道「略微」兩字,感到好笑,認為徐庶用字不當。

好比吃東西,可以說我略微吃到一點。

或者拿東西、看東西都可以講略微拿一點,略微看一點。

但對人認識就是認識,不認識就是不認識,從來沒有對人略微相識的說法。

當然,曹操也懂得徐庶的意思,他恐怕我要把諸葛亮和他聯繫起來,對他懷疑,但是不管你徐庶說話多麼蹊蹺,你是從劉備方面來的,我豈有不防,很可能諸葛亮就是你所介紹的。

不管你略微不略微,我問了你再說:「元直公,你怎樣認識諸葛亮?」

  徐庶:「丞相你知道,我師乃是水鏡先生,諸葛亮同我師常來常往,故而徐某認識他。

  曹操聽到這句話,他對孔明重視起來了。

因為司馬徽老先生是當今山林中的名士,曹操早已慕名。

而諸葛亮能同他常來常往,說明他不是個碌碌之輩。

老話說,交朋友要志同道合,又要才幹相近。

常言道,同啥道,學啥樣。

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諸葛亮的才幹一定不會在你徐庶之下,所以曹操要緊問道:「那老夫要問你,諸葛亮家住何處?有何本領?」

  徐庶心想,你要問到諸葛亮的本領,那末我一定要加倍地說得他好。

便說:「丞相聽了,諸葛亮字孔明,排行第二,大哥諸葛瑾,現在江東相助孫權,三弟諸葛均,現在家中尚未出山,他們家住襄陽西門外離城二十里,名渭『南陽臥龍崗』。

談到孔明的本領,丞相你且聽了:他抬頭能知天文,低頭能察地理,測面能知人和,六韜三略兵書他無有不知,無有不曉,正是:知天文,察地理、辨風雲、觀氣象,知興衰之運,腹內藏治亂之計,懷經濟之略,乃天下之才,勝過管樂,有那孫子之能,古今少有,蓋世無雙。

  曹操聽完徐庶這番說話,真正又是氣,又是好笑。

氣者,你把諸葛亮說得如此之好,那分明把我手下的所有文武看得木偶一般,甚至連我曹操也不在你的話下了;笑者,你把孔明說得象神仙一般,當我曹操是三歲的孩童,我從來沒有聽見過有如此大的才幹。

這時,曹操突然想到一件事,他立即追問徐庶:「孔明的本領比你元直公如何呢?」

  曹孟德為什麼要這樣地動問呢?大家知道,年輕人都有自豪感,自尊性,俗語說,自以為是,即是這個意思。

尤其你徐庶確是個了不起的人才,我希望你說一聲:孔明雖好,可是還及不上我徐元直。

你只要講到這一點,我便可治你之罪。

為什麼呢?因為去年你剛來到我這裡,我曹操大擺酒宴款待於你的時候,酒席之間我曾問過你天文、地理,兵書戰策,可你的回答是一概不知,倒說在水鏡莊上學的是一畝田能出多少米,一錠金能值多少銀,把自己說得一竅不通。

我知道這是你在敷衍了事,不願為我曹操效力。

我當時並不來戳穿你,那今天你突然間本領比諸葛亮還大,說明過去你是有意欺騙丞相,這罪可不輕,我乘機除去你徐庶,醫治了我心腹大患。

  可是,徐元直聽到曹操這樣地問他,他完全懂得曹孟德的用意,說明在曹操手下吃飯,不是件容易的事,弄得不巧,性命便會送掉。

但是徐元直是個細心人,他與曹操兩人彼此之間相互在提防,尤其是徐庶為了老母之仇,本領雖大,在曹操處準備終身埋沒。

再說孔明出山助劉備不是比我更強嗎?我何必在自己人面前顯什麼威風呢?說得通俗一點,風頭讓孔明去出,我就算了吧!所以他絕不會上你曹操的當,相反在回答的說話之中,還要把曹操捉弄一下。

他很快就拿定主張,對曹操說道:「丞相,徐某與孔明相比,正是天地之別!」

  曹操一時還沒有聽出來什麼意思。

心想,你們二人如此相差,那不知誰算在天上,誰算在地上,因此繼續動問徐庶:「什麼意思?」

  徐庶:「丞和聽了,徐某與孔明相比,諸葛亮如當空皓月,徐某似螢蟲之光;諸葛亮如鳳凰,徐某似燕雀;諸葛亮如美玉,徐某似頑石;諸葛亮如蛟龍,徐某似……」

  曹操:「太多了,與我住口!」

  曹操總以為他貶低孔明,來抬高自己,意料不到聽了半天,橫比豎比,把孔明越比越好,把自己比得不象一個人。

聽到這裡,曹操知道他沒有中計,我倒又上了他的當。

真是被他弄得哭笑不得。

但是,曹操畢竟是英雄心,以為憑你徐庶說得孔明多麼好,我曹操從來沒有聽到過「諸葛亮」三字,因此丞相用蔑視的口氣回答徐庶說:「你道孔明如此地好,但老夫從來未聽到過他的聲譽。

  徐庶一聽,又見曹操放出一副老前輩的架子來。

心裡想,諸葛亮三字你可以沒有聽到過,但是我只要換一個稱號,保險你要緊張起來。

便笑著回答曹操說:「丞相,你可曾聽見有一句說話嗎?」

  曹操:「什麼說話?」

  徐庶:「一龍一鳳,得一而定天下!」

  曹操想,這句話我聽到了很久。

外面傳說目前有兩個能人,號稱「龍」、「鳳」,兩者之中,只要得其一個,天下便能平定。

只是龍鳳都是道號,不知其姓名叫什麼。

現在徐庶問到我這句話,分明他一定知道。

曹丞相要緊動問徐庶:「老夫久聞龍鳳二字,不知龍、鳳姓名,想必元直公定然明白!」

  徐庶:「丞相聽了。

先說鳳者,乃是襄陽人氏,山林名土龐德公之侄,姓龐名統,字士元。

龍者,就是諸葛亮,其父叫諸葛圭,本是山東瑯琊人氏,後來遷居襄陽西門外離城二十里,名謂臥龍崗,道號稱之『臥龍』,又稱他伏龍,所以諸葛亮便是龍也。

  曹操聽到諸葛亮就是當今一條龍,當然並不是真正的龍,意思是山林之中所有有才幹的隱士,把孔明的本領用龍字來代替,說明諸葛亮勝過一切,非尋常之輩可比!想到劉備,倒也確有本領,怎麼連這條龍都被他請了出來。

為什麼有本領的人都會去助劉備,這倒也奇怪!想到徐庶並沒有孔明的威望,尚且可殺我三萬三千人馬。

何況諸葛亮是一條龍,肯定還要厲害。

但不知道孔明善用哪幾種兵法,料想徐庶對他完全熟悉,儘管孔明本領大,往往象武生一樣,善打哪幾路拳術,我摸清他的底細,今後與孔明交兵,我可以有所提防。

在這點上,說明曹操不但不敢輕視孔明,相反站在防守的地位,因此曹孟德再一次動問徐庶:「元直公!」

  徐庶:「丞相怎樣?」

  曹操:「那你可知道諸葛亮善用哪幾路兵法麼?」

  徐庶一聽,心裡想,孔明的用兵,在我們這一輩里,確實才高學廣,遠遠在我之上。

只要條件許可,他是各種兵法都能運用。

但是徐庶感到,上來同曹操談了很多的話,又看到曹孟德怒容滿面,說明他聽了我的說話是又驚又喜。

常言道:言多必失。

萬一被他捉住了錯處,對自己也不利。

為此,我就把說話講得簡單一點,早一點收場退回原處吧。

所以,元直便回答曹操說:「丞相,道及孔明的用兵,他是善用二字。

  善用二字,不等於只會用二字。

曹操誤以為諸葛亮只會用兩字。

心裡想,憑你二字再凶,畢竟有限,但不知怎樣二字?立即問道:「老夫不知孔明善用哪二字?」

  徐庶;「諸葛亮地善用『水、火』二字。

  水、火二字,變化無窮。

總以為曹操要大吃一驚。

不料,曹孟德聽到這兩字,反而放聲大笑起來:「哈……『水、火』二字,平常得很!」

  徐庶倒感覺大失所望。

這一定要問一個明白:「丞相,怎見得平常得很呢?」

  曹操對徐庶看看,意思是徐庶啊,你不要把我曹操來看輕,我也不是等閒之輩,過去也出了很多的威風。

你既然問到我,那不妨讓我來講點你聽聽。

曹操便對徐庶大拇指頭一翹,說:「元直公,你且聽了。

老夫當年宛城戰張繡,槍王用水,老夫水面脫身;鄱陽遇呂布,奉先用火,老夫火中逃生。

水火兩字怕些什麼,豈不是平常得很嗎?」

  徐庶聽了險些笑了出來。

心想,事情確實這樣。

但是你過去所謂遇到的水、火,是非常平凡的埋伏,說得清楚一點,你只不過在煙霧中穿了一穿,一條船在水面上過了一過,這種算得什麼水、火呢?你要知道孔明的水,可以沖得一片汪洋,不留人影;他的火可以毀滅你千軍萬馬,燒得你的人馬象焦炭一樣,最起碼燒得你焦頭爛額,呼救都來不及。

你曹操還沒有嘗到諸葛亮水火的滋味,因此說成平常。

事到如今,我也不必和你再來爭論,最好你對孔明的水、火更加看輕。

另一方面讓諸葛亮在用兵上加緊一把,這樣定可以將你曹操之兵馬,殺一個落花流水。

徐庶想到這裡,便對曹孟德把手一拱,說一聲:「既然如此,那徐某告退了。

  曹操;「元直公退下了。

  曹操把手一抬,元直退了下來。

回到文人班中站立一旁。

  徐庶這番說話,不要說曹操聽得怒氣沖沖,在武將班中早有一員大將同樣聽得怒滿胸膛,此人雙姓夏侯名惇,字元讓。

早已表過曹操本姓夏侯。

因此,夏侯惇是曹操的親侄子。

他立平地八尺左右,險如鍋底墨黑,兩條濃眉,右眼睛一隻,因左眼早被人用箭射瞎。

大鼻闊口,兩耳帶招,腮下虎鬚拉帶,渾身烏油盔甲,在沙場上擅用一條丈四黑纓點鋼槍,腰懸鞭、劍、弓、箭,足上一雙粉底虎頭戰靴。

今年近四十年齡,在曹營之中人稱八虎上將之一。

他在旁聽得徐庶把孔明講得天下無二,這分明是長他人志氣,滅我等之威風。

想劉備歷年來同丞相交兵,總是大敗而歸。

即使諸葛亮到得那裡,我一定要去新野攻打劉備、孔明,主要與你徐元直斗一口氣。

本當早已要上前與曹操答話,知道在相堂之上有個規矩,沒有丞相呼喚,只好一個人同曹操談話,要徐庶退下之後,方可上前。

現在,看到元直退下來,夏侯惇已經忍無可忍。

要緊從一旁閃將出來,跨步到曹孟德虎案之前,一躬到底,叫一聲:「叔父丞相,請你休聽徐元直無稽之談、荒謬之言!諸葛亮有多大的能為,諸丞相付我將令一支,帶領一些人馬,殺往新野縣,生擒諸葛亮,捉拿劉、關、張,獻於丞相台前發落。

」說罷,他便對曹操再次一禮。

眼睛一隻,對曹操看看,意思是我一定要為你叔父爭口氣。

  曹孟德本來也要命人出兵去新野,並不是單單與元直鬥氣,主要是劉備不死,好象他的內臟毛病一樣,沒有得到根治。

現在見到自己侄子上前討令,正是一舉兩得。

曹操正值憤怒之際,並沒有多加考慮,順手在虎案令架上拔出一條將令在手,對夏侯惇呼喚一聲:「元讓聽令!」  夏侯惇:「小侄在此!」

  曹操:「老夫付你將令一支,命你為行軍大都督,帶領馬步軍兵五萬,拿到孔明、劉備,其功非小,但須要當心了。

  夏侯惇:「小侄遵命。

請丞相等候捷報!」他接令之後,退回到武將班中。

這時的夏侯惇一手執令,一手撩須,一隻右眼睛向文人班中徐庶一彈,意思是你把諸葛亮的本領誇大到如此地步,我就不信。

現在奉命去新野縣,讓我將他捉拿起來。

  徐庶早已看得清,聽得明,他心中在發笑,認為你一隻眼,不要神氣活現,我希望你去嘗嘗孔明的手段。

現在你接令時確實威風凜凜,看你回來交差時,有沒有這樣的氣概。

要是你回來的時候,也有這樣的神氣,我徐庶倒亦佩服你了。

  這對曹操傳令退堂。

文武等一齊退出來。

當然,這種正規的大隊出兵不是說走就走的,而是要作一番充分的準備,一方面四處去調動軍馬,尤其在古代,還要挑選黃道吉日。

因此要相隔一定的時間。

再說,夏侯惇當上了大都督,加上他又是曹丞相的大侄子,畢竟有很多文武到他公館中去賀喜道喜。

夏侯惇為了答謝眾文武,在自己將軍府第沒酒宴來款待他們。

  此時,徐庶走出相府,一路上在想,我在相堂之上激怒了曹操,現在夏侯惇帶兵五萬,殺去新野。

可是我臨走時,劉備那裡只有九百五十人馬,何能抵擋得住曹兵五萬呢?這不是給皇叔帶來了災難嗎?再一想,當時我在新野縣只有六百人,尚且能殺敗曹兵三萬三千。

現在,增加到了九百五十人,何況孔明的用兵,大大地勝過了我。

想到這裡,便定了心,不要說你夏侯惇去五萬,哪怕再多一點也奈何不得諸葛亮。

別人能以一當十,已經了不得。

可是,他的用兵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以一當百,真正做到草木皆兵。

元直定了定神,便看見路上轎馬紛紛,方向都住夏侯惇公館而去。

他心裡明白,這班文武,都去賀喜獨眼龍。

說得不好聽一點,皆是去拍馬屁的。

當然,夏侯惇必然設宴相待。

徐庶想:夏侯啊!不管你對我有什麼看法,你今天的大都督是完全靠我惱怒了曹操,正是趁伙打劫而來的,這一點,你可應該感謝我徐庶。

所說元直在曹操處,一無家眷,二無親屬,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且又終日無事。

看看時光尚早,回家亦沒有什麼事情,倒不如也去夏侯惇公館一走,按道理你也應該謝我徐庶一杯酒。

當然元直並不是去拍馬屁,同時也明白夏侯惇與自己不和睦,主要是去察看一下,夏侯惇此去新野縣,在事先有何打算?讓我心中亦好有個底。

哪裡曉得被你徐庶這麼去一趟,曹操要多死去五萬人馬。

本來死五萬;現在要死十萬。

要問:元直此去怎樣?且看下回分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孔明沒有選擇輔佐曹孟德的原因

(三國)最耀眼的臥龍星——諸葛孔明新傳上回說到,諸葛亮為待明主隱居南陽隆中。這回將說,諸葛亮在隱居期間為仕明主而預做的精心準備。黃昏,臥龍廬西。青山巍巍,碧波粼粼。諸葛亮正

關羽用計賺樊城 徐庶走馬薦諸葛

 劉備正在疑惑之時,雲長已命人來請皇叔與軍師進樊城去。事實上,雲長帶領關平、周倉與兩百軍兵、家將們偷偷地渡過了樊河,在黑暗中隱蔽了起來,便將囊中之計與周倉講了一遍,周將軍照計辦事。   再說,樊...

有朝平定東吳地,西出潼關掃涼州

 魏延手提兩顆首級,拾起大刀,上馬便跑,欲追趕劉備、趙雲。跑到半途,突然將馬扣住。心想,劉皇叔眼下正在吃敗仗,自顧不暇,怎麼可能為了我的私人之仇,來打襄陽呢?我追到了他們也是枉然。那怎麼辦呢?上...

周文王為了滅暴君紂王,去渭水河相請姜尚

 徐庶相薦孔明之後,飛馬趕上前去,把挑行李的手下人叫住,略休息片刻。元直想,皇叔定然去臥龍崗,相請諸葛亮。但是,孔明還未知道我已將他薦於劉備,要是皇叔趕去請他,萬一不願出山,豈不要傷了劉備之心?...

張遼後面的夏侯惇一聽,懂的,諸葛亮操琴

 三將立即點兵出發。一面大纛旗上寫得清楚:「大漢丞相帳前左護衛、二虎將、頭隊正先鋒」,正中斗大一個「張」字。張遼就在大旗之下上馬提刀。在他後面,大旗上寫著:「大漢丞相帳前右護衛、痴虎上將」,中...

他們兩人日後見曹操福威日甚,篡逆之心已露

曹操站在葫蘆谷口,進退維谷,左右為難。看到所剩無幾的兵將一個個喪魂落魄,三分象人,七分象鬼,已經三天沒吃了,再餓下去,大家就會散夥了。可是這個葫蘆莊裡到底有沒有埋伏,還是一個謎,無法猜透。   ...

第七百二十三章曹操的嘲笑(第三更)

但就在這時,有一個小吏從點將台下走了上來。小吏手持竹簡,腳踏階梯的聲音,此刻頗為刺耳,吸引了包括曹操在內的所有人的注意。「明公,許都的急報,孝廉制已經考試完畢了,文武魁首為諸葛亮,徐庶,次之劉巴...

三國最強謀士不服來辯

大家都看過三國,提到最厲害將領,一般都能說道:一呂二趙三典韋 四關五馬六張飛,但是談到比較牛x的謀士大概不是那麼清晰了。三國故事精彩,人才之傑出,幾乎空前絕後無與倫比。曹操、劉備、孫權之所以能削...

216 許褚奉命查諸葛 曹操忌憚司馬懿

「大哥!!」見那中年男子倒地,魏永趕緊跑了過去將他攙扶起來,「大哥!!!」「快走!!」中年男子命令道。「我不走!」魏永也十分犟,「我要和大哥同生共死!!」那中年男子一把抓住魏永的衣領,貼著他的耳...

243 尋玉靈小川再下山 殺曹操玉靈欲報仇

「老崔,我現在去附近找一找,你去看看,當初我讓你藏起來的長蛇劍還在不在。」易小川說道。「好,」說著,易小川和崔文子各自行事去了。「玉漱!玉漱!······,」易小川一邊四處尋找,一邊高聲喊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