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諸葛亮借的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1800多年前,孫權、劉備聯軍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帶大勝曹操軍隊,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著名戰役,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之一。

曹操的兵,大部分是從北方帶來的陸軍,小部分才是劉表次子劉琮送來的水軍。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的一天,沿著長江南岸行進的曹軍,與周瑜指揮的前鋒部隊剛一接觸,便受到挫折。

這個接觸地,叫做「赤壁」。

烏林在長江北岸,赤壁則在南岸,兩地隔水相對。

這個歷史上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赤壁之戰」,應該稱為「赤壁—烏林之戰」。

在赤壁的兩軍相遇,只是一個序戰,在烏林的大燒大殺,才是決戰。

曹軍的船與軍營是在北岸,黃蓋的大火燒的是長江北岸的烏林,不是長江南岸的赤壁。

後世的說書家往往把赤壁的「赤」字與「火燒」兩字聯想在一起,以為赤壁之所以赤,是由於火燒,其實,赤壁由於土質的關係,本來就是赤的。

就是在這次大戰中,《三國演義》里講了一個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查閱正史,卻並不見有諸葛亮「草船借箭」的記載,反而是孫權倒有一個與「草船借箭」類似的經歷。

《三國志·吳主傳》記載,建安十八年(213年),即赤壁之戰五年後,曹操平定關中,率大軍南下進攻孫吳。

孫權領兵迎戰,兩軍戰於長江水入巢湖的濡須口。

曹操受挫,堅守營壘以待戰機。

一天,孫權借江面有薄霧,乘輕便戰船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營部署。

曹操生性多疑,見江面水霧繚繞,孫軍整肅威嚴,恐怕有詐,不敢出戰,下令弓弩齊發,箭射吳船。

孫權的船很快便落滿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漸漸傾斜。

孫權命令掉轉船頭,讓另一面受箭,等受重平均,船身平穩後,孫權指揮戰船列隊,緩緩離去,曹操才明白上了當。

這只是發生在孫權身上的一個故事,完全是個意外,起初他沒料到船中會落入這麼多箭,使得船身傾斜,他並沒有「借箭」的計劃,史書中也沒說是草船。

而在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時,就把孫權的這段經歷借給了諸葛亮,並且在借箭前後做了許多鋪墊,充分表現了諸葛亮的非凡才智。

隨著《三國演義》的不斷深入人心,「草船借箭」的主角便理所當然地成了諸葛亮。

其實,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硬要說借,那也是人家孫權親自去「借」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真實的赤壁之戰:諸葛亮沒借箭黃蓋沒挨打

「草船借箭」是借來的故事 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孫劉聯軍連箭都很缺乏,還談什麼抗曹?「草船借箭」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線索可查。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有關記載,建安十八年(2...

羅貫中筆下的赤壁之戰欺騙了多少人?

公元208年,曹魏軍團在統一中國北方之後起兵五十萬餘進攻江南,想一舉突破長江天險,成就統一中國的大業。面對北方的大兵壓境,江南的另外兩股勢力孫權和劉備面臨著生死抉擇,要麼投降,要麼等死,當然,...

赤壁之戰真相:曹操自己說八十萬 那是虛數

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孫權、劉備在今赤壁市三國赤壁古戰場(原蒲圻市)進行了一次爭奪汗鼎的大戰,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戰」。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曹操自己說八十萬,那是虛數。古今史學界...

揭秘赤壁之戰真相:原來是五萬打七萬

曹操南征荊州時,從十五六萬北方軍人中抽調出步兵八萬人、騎兵一萬餘人,但調集來南征的軍隊沒有全部都參戰。旱路運輸限制了出戰的兵力。在一條線上,上限兵力只能是五六萬,超過此數,不僅道路擁塞,後勤也無...

「草船借箭」是借來的故事

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其實是張冠李戴移花接木過來的。「草船借箭」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線索可查。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有關記載,建安十八年(213年),即赤壁之戰五年後,曹操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