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所燒並非赤壁,赤壁之戰的「赤壁」到底在哪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06-15知音傳媒 新周報

赤壁之戰,是冷兵器時代一場膾炙人口的戰爭。

因為它幾乎包涵了所有戲劇性的元素,比如強弱對比鮮明的軍隊,意志力堅強的統帥,反敗為勝的曲折歷程,還有氣貫長虹的英雄故事。

這場被後人認定為意義重大的戰爭,是否真如人們傳統認識的那樣傳奇多姿?

雙方兵力懸殊並不大赤壁之戰,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沒有現成的數據,只能根據史料推敲分析。

曹操自己說八十萬,那是虛數。

古今史學界無一認同此數。

曹操南征荊州時,從十五六萬北方軍人中抽調出步兵八萬人、騎兵一萬餘人,但調集來南征的軍隊沒有全部參加赤壁之戰。

旱路運輸限制了出戰的兵力。

在一條線上,上限兵力只能是五六萬,超過此數,後勤就無法保障。

不僅道路擁塞,夫役本身也要消耗糧食及其他物資,牲畜也要消耗糧草。

由此推算,南進到達江漢間的北兵數量應當不滿六萬人。

至於荊州兵,總數或許可達七八萬,但曹操所能動用的,僅為集結在襄陽等地的二萬餘人。

由此算來,江漢間的曹操水、步、騎諸軍,包括北兵和新附的荊州兵在內,共約八萬人。

其中,還要留一部分駐紮鎮守樊城和江陵。

可以推算,東征進抵赤壁的曹軍總兵力約七萬人。

對於孫權方面,基本一致按照《三國志》的明確記載,是孫權給了周瑜三萬人馬參戰,這個沒有爭議。

而對於劉備方面,則多數以諸葛亮自己說的二萬兵力為準。

也就是說,孫劉聯軍大約五萬人參戰。

以五萬抵抗七萬兵力,人們普遍認為赤壁之戰是一次以少勝多的戰例屬實,但雙方兵力對比並不十分懸殊。

火燒的不是赤壁,而是烏林曹操的兵,大部分是從北方帶來的陸軍;小部分才是劉表次子劉琮送來的水軍(註:極小部分,是曹操在許縣鑿了人工湖訓練出來的水軍)。

曹操的水軍分為兩路,沿江兩邊順流而下,陸軍也分成兩路,沿著長江兩岸,在陸地上行進,逼近赤壁。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一月的一天,沿著長江南岸行進的曹軍,與周瑜指揮的前鋒部隊剛一接觸,便受到挫折。

這個接觸地,叫做「赤壁」,不叫「烏林」。

烏林在長江北岸(今湖北洪湖市烏林鎮),赤壁則在南岸(今湖北赤壁市赤壁鎮),兩地隔水相對。

南路的曹軍,在赤壁吃了虧。

曹操立即下令,南岸的陸軍全部上船,駛向北岸,與原來沿著北岸而行的船靠在一起,上岸紮營。

曹軍退過長江後,全軍龜縮在北岸,固守烏林,安頓傷病員。

從赤壁到烏林,單就戰場形勢而言,曹操由進攻轉為防禦,周瑜由防禦轉為進攻。

因此可以這樣認為,第一仗比第二仗更具決定意義。

這個歷史上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赤壁之戰」,應該稱為「赤壁—烏林之戰」。

在赤壁的兩軍相遇,只是一個序戰;在烏林的大燒大殺,才是決戰。

曹軍的船與軍營是在北岸,黃蓋的大火燒的是長江北岸的烏林,不是長江南岸的赤壁。

後世的說書家未加深考,把赤壁的「赤」字與「火燒」兩字聯想在一起,以為赤壁之所以赤,由於火燒,其實,赤壁由於土質的關係,本來就是赤的。

「草船借箭」是借來的故事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孫劉聯軍連箭都很缺乏,還談什麼抗曹?不過,「草船借箭」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線索可查。

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有關記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即赤壁之戰五年後,曹操平定關中,率大軍南下進攻孫吳。

孫權領兵迎戰,兩軍戰於長江水入巢湖的濡須口。

曹操受挫,堅守營壘以待戰機。

一天,孫權借江面有薄霧,乘輕便戰船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營部署。

曹操生性多疑,見江面水霧繚繞,孫軍整肅威嚴,恐怕有詐,不敢出戰,下令弓弩齊發,箭射吳船。

孫權的船很快便落滿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漸漸傾斜即將翻沉。

孫權命令掉轉船頭,讓另一面受箭,等受重平均,船身平穩後,孫權指揮戰船列隊,緩緩離去,曹操才明白上了當。

這只是發生在孫權身上的一個故事,起初他沒料到船身會中這麼多箭,使得船要傾覆,僅僅是急中生智之舉罷了。

他並沒有計劃「借箭」,史書中也沒說是草船。

自從有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後,人們就以它作為衡量、品評三國人物的標準,多數人只知道有《三國演義》,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改成了諸葛亮。

「周瑜打黃蓋」子虛烏有人們通常認為,曹軍將戰船用鐵鏈相連,使得黃蓋的火攻奏效。

實際上,曹軍的戰船之間並沒有用鐵鏈相連,而是用木板兩兩釘在一起,這樣,船身晃動幅度大大減小,北方兵在船上可保持戰鬥力。

同時,兩大船一體,可以即時進行接舷戰的步兵數量增多,特別令江東軍頭疼。

江東水軍歷來以接舷戰制勝,如今,接舷戰的難度變大,就不得不為此發愁了。

據《三國志·周瑜傳》記載,武鋒校尉黃蓋向周瑜建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在孫劉聯軍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黃蓋提出的火攻的確是上佳的方案。

三國歷史上並沒有黃蓋使用「苦肉計」,但詐降確有其事。

黃蓋為保證無武裝的火船不被截擊而能夠順利地接近曹軍水寨,便向曹操投書詐降。

史籍中記載了黃蓋的詐降書,他在詐降書里認為,以江東地區六個郡的兵力,不能夠抵擋中原的一百多萬兵力,但是孫權、周瑜執迷不悟,妄想抵抗,所以,他為了避免與孫權、周瑜一起被消滅,情願向曹操投降。

曹操告訴黃蓋的代表,接受他的投降,叫他於指定的日期,帶自己的部隊與兵器糧草,乘船由南岸到北岸來。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為了使得曹操深信黃蓋不是詐降,而是真降,特地行了一番「苦肉計」,先叫黃蓋在舉行軍事會議的時候公然冒犯周瑜。

於是,周瑜大怒,叫左右把黃蓋拖下去斬首,眾將領紛紛求情,黃蓋才倖免一死,改打了五十下「脊杖」,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

事實是,黃蓋不曾吃這個苦,也不需要吃這個苦。

曹操很容易相信黃蓋的投降是真的,不是假的。

第一,他的兵力比孫劉聯軍的兵力多。

黃蓋這樣的人之所以不願與周瑜同歸於盡,是很合乎常理的。

第二,曹操所能知道的關於黃蓋的情形是:黃蓋曾經做過孫堅的部下,資格比周瑜老,屈居在周瑜之下,很可能心有未甘。

第三,十幾年來,各方的將領背棄原主而投降曹操的太多。

曹操受降成習慣,因此對於黃蓋之降,沒有存太多懷疑之心。

沒有東風,依然可火攻一直以來,人們均認定,黃蓋要火攻曹軍沿江停靠的船隊,必須藉助東南風。

如果沒有東南風,則黃蓋火攻絕不能成功。

得出這個結論是很片面的。

黃蓋在建議長途火攻突襲時,並沒有提及風向問題,而只提到曹軍船隻首尾相連,就可以進行火攻。

中國風帆技術出現在戰國時期,而到漢代則已經很成熟了。

當時,東吳水軍戰船裝備有可利用側風的帆,因而,黃蓋的戰船並不是必須正好沿風向開進,而是可以利用側向風。

退一步說,沒有風力的作用,火攻的計劃依然可以實施。

黃蓋完全可以把裝滿了乾草的船,由南岸的上游之處,斜對著北岸的下游之處行駛,倚仗水力,而不是風力。

赤壁之戰示意圖(夏口為今漢口,樊口為今鄂州,柴桑為今九江)

赤壁之戰的「赤壁」到底在哪?

關於赤壁之戰的赤壁,自南北朝以來,就有過漢陽、漢川、黃州、武昌、蒲圻(今赤壁市)等多個地點的說法。

但近些年爭論最多的還是黃州赤壁與蒲圻赤壁,即文赤壁與武赤壁。

(註:北宋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時作了《赤壁賦》及《赤壁懷古》,因為有了這兩件文學作品,才有了黃州赤壁的說法。

)有學者指出,《三國志》記載的赤壁在長江南岸、而黃州赤壁在長江北岸,這能說明黃州赤壁不是赤壁之戰的赤壁,而因黃州本名赤鼻磯,與赤壁同音,這也是被誤會的原因之一。

而在荊州、洪湖等地名志中,有大量有關見證古代三國赤壁之戰的地名史料,比如「烏林磯」、「紅血巷」、「萬人坑」等,通過赤壁對岸曹操駐紮過的地方來證明,真正的赤壁所在應該是現在的赤壁市。

2007年,江澤民在赤壁市的赤壁遺址處親筆題寫:三國赤壁古戰場。

赤壁發生地確在赤壁鎮,才板上釘釘。

曹操敗給了血吸蟲?

赤壁之戰,年輕的東吳水軍都督周瑜趁著諸葛亮借來的東風,在初冬時節,用火攻之法燒退了曹操的大軍,從此形成了三國鼎立的政治局勢。

但是,有疾病預防控專家提出,赤壁之戰,曹操兵敗,並不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而是一種血吸蟲病在作怪。

據考證,周瑜當時不過是派出了10艘小船,船上裝著一些易燃物品,但是在江面上,這些易燃物品根本對曹操的軍隊構不成威脅。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中,有曹操給孫權信中的一句話: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

信中所指的疾病,就是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在中國只有南方才有,並且以湖南、湖北為重疫區,以秋季疫情最為嚴重。

且分為急性、慢性和晚期三種,而曹操的軍隊患上的,正是急性血吸蟲病。

周瑜的軍隊基本上都是在長江流域一帶活動,熟悉水性,對血吸蟲病也有了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但是,曹操的軍隊基本上是在北方活動,沒有感染過血吸蟲病,沒有免疫力,所以,初到湖北就成了易感染人群。

士兵們正飽受血吸蟲病的困擾,沒法全心作戰。

史載,1949年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時候,就有一個軍的士兵三四萬人都感染了血吸蟲病。

拿破崙的軍隊在非洲的時候也曾感染過血吸蟲病;美軍在菲律賓登陸時,同樣受到了血吸蟲病的侵害。

編輯:知音頭條 五原上尉

《知音》和今日頭條共同打造的知音頭條app,您可以通過百度手機助手、應用寶、360等應用市場等搜索「知音頭條」下載(安卓版),相當於同時下載了今日頭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真實的赤壁之戰:諸葛亮沒借箭黃蓋沒挨打

「草船借箭」是借來的故事 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孫劉聯軍連箭都很缺乏,還談什麼抗曹?「草船借箭」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線索可查。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有關記載,建安十八年(2...

赤壁大戰探疑:大火何曾燒赤壁?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中,有薛寶琴做赤壁懷古一首: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載空舟。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游。赤壁大戰,火燒赤壁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可是真的發生過火燒赤壁的故事嗎?

曹操真的是中了周瑜的反間計而打敗仗的嗎?

赤壁大戰是曹操命運的轉折點,甚至是整個中國的轉折點。如果能早早統一中國,或許不會被司馬家族奪位。也就不會發生分裂中國的南北朝了。很多人的觀點都說是曹操中了周瑜和黃蓋的反間計和用鐵鏈把船連起來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