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你還不讀書,難道要30歲才睜眼看世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創羽

前兩天,與一位很久不見的好友嘮叨了一番。

他是剛剛中專畢業,專業修車。

回到家鄉,目前在一家4s店裡實習,每個月1200塊的工資,老闆人倒是不錯,可能轉正後工資會再高點,但撐死也就2000到頭。

其實想一想,家鄉雖然是一個三線城市,可1200的工資,拋去房租,水電費,物業費還真剩不了多少,要再有個女朋友加上他所謂的大男子主義,可謂世道艱辛,心酸中透露著貧窮。

說起他最後悔的一件事,便是沒有好好讀幾本有用的書,空閒時也是在遊戲中度過。

我說「那是,畢竟除了遊戲,你還要生活的嘛!現在看書也不晚啊?」

他打了個哈哈,「我讀不進去,你懂的!」

我不懂,憑什麼你網文小說看了幾大本,知識性的書卻一本也讀不進去?

01

為什麼讀知識性的書籍很難

我發現大家都會出現這樣一種狀況,不管有多不愛看書的人,讓他去閱讀幾本小說,他總是可以接受。

但如果閱讀知識性稍微強一點的書,則很難做到,儘管我們明知道後者對我們更加有用。

又有另一個有趣的場景,當我們在看小說或者追劇的時候,看了開頭總是迫切的想知道結尾如何,所以我們會有十足的動力看下去。

當我們偷偷地看了結尾後,明明中間依舊有很多地方沒有看,但這種動力確實消退了很多。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下面的場景正是上面現象的解釋,因為人們總是有追求完整結局這樣的心理習慣,一旦滿足,自然追書或追劇的動力消退。

當我們看正經書籍時,總是有一種強迫自己強行看下去,又得放慢速度,一點一點地看。

我們的潛意識想看的快點,追求書籍的完整,可書籍的知識程度很高,為了理解,不得不看的慢一點,生怕錯過一丁點的知識。

潛意識和主意識的矛盾,使看書成為了一種痛苦。

所以,書看的慢或者看不進去,並不是你本人的問題,只是讀書的打開方式不對。

02

建立知識框架

如果把閱讀比喻成江湖,那麼江湖中流傳的傳說,一流高手們最差也可以一周讀完一本知識類書籍。

遺憾的是,傳說不是故事而是事實。

甚至一些大神們可以一年內讀完100本以上的書,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殊途同歸,或許每個人的習慣不同導致方法有些差異,但總體方向是一樣的,快速獲取信息,然後消化。

為了避免讀書時潛意識追求知識完整性從而產生讀書的難度,我們在獲取信息時,要做的第一步則是建立知識框架。

簡單的說,相當於我們閱讀小說時,先看個開頭結尾,大致了解一下故事走向。

我總結的學習途徑,基本有3種,書籍,文章,還有視頻。

構建閱讀前的框架十分簡單,每種途徑,或多或少就會給你一些提示。

書籍:書籍的目錄,序言,甚至書籍中的作者簡介和書後的評論都是你梳理框架最好的提示語,而需要我們做的,僅僅是看這些提示,問我們自己這樣的一些問題:這本書講的內容大概是什麼?

又包含哪些知識點?

這些知識點的流程又是什麼樣的?

如此便可以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知識流程圖。

文章:我們在做英語閱讀時,都知道要先閱讀開頭結尾2段,因為開頭會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結尾會對文章做出總結,甚至大部分乾貨文章結構,都會以小標題來做分界,這都是我們都文章做出框架的好提示。

視頻:我們所看到的基本每一個網絡教程,都會在教導之前做出一個課程大綱來告知我們課程的流程,講師其實已經將框架樹立好,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僅僅是將此印在我們腦海。

將這3個途徑的梳理框架的方法列舉出來,因為是否在獲取信息前建立框架對我們之後獲取知識的難度及時間至關重要,沒有建立框架,連書都讀不下去更談不上如何快速獲取。

03

快速獲取與消化信息

建立框架以後,我們就可以快速獲取信息,也就是對建立好的框架進行信息的填補。

缺什麼則補什麼,與填空相似。

快速獲取信息的方法常用的有兩種。

指讀法:在讀書時,我們的注意力往往不夠集中而降低閱讀速度。

使用手指指在你閱讀文字的下面,這樣會讓眼睛停留在你要閱讀的地方,這樣簡單的辦法也會提高你的閱讀速度,也可以通過調整手指移動的速度來控制閱讀的速度。

快速閱讀:有作者在寫書的過程中,為了解釋他的觀點,會加入大量的故事,例子,以及說明理解,速讀則是就是挑出真正的核心內容,略過不重要的內容,遇到難以理解的地方,再降低閱讀速度,仔細揣摩重點內容。

快速獲取信息雖然可以大大減少時間的花費,也比仔細地慢讀更容易淡,且記出來的知識不成系統,都是零散的知識點,所以,最後一步就是對填補後的知識框架重新整理。

最簡單的方法是構建思維導圖,它永遠都是一個大觀點下關聯著分觀點,以及知識與知識之間存在某種因果或是並列的聯繫。

分觀點或者是大觀點的特點,或是形成原因,或是結果。

一個結果又是另外分觀點的原因,重新構建思維導圖,就是理清楚各個核心知識的關係。

理清關係後,再加入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與腦海中的知識點形成聯繫,從而使新學的知識與原有知識形成聯繫,構成一個深化的記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10分鐘掌握高效閱讀的五大步驟和十大關鍵

今天小V給大家分享的課程是戰隼老師(知識管理專家)的「高效閱讀的五大步驟和十大關鍵」參考閱讀時間:5min閱讀方法論心得實踐分享:怎樣把閱讀轉化為能力關於閱讀,我們都遇到過這些問題:如何選擇最適...

這樣讀書還不如不讀,難怪你讀完就忘了

你有沒有聽說過讀書大神一年讀了300本書!或者幾分鐘就帶你讀完一本書?又或者繪製讀書思維導圖帶你揭秘書中的知識奧秘?於是你花錢在購書網站中篩選優惠,一買就是十幾本。買完之後卻放在書架上,只供自己...

一年讀100本書的謬誤

你一年能讀完100本書嗎?你一年能讀完100萬字的書嗎?這兩個問題哪個更容易回答?在知識變現和內容創業火熱的背景下,閱讀熱格外搶眼,一些所謂的閱讀大V在閱讀數量和閱讀質量之間發生了分歧。其中數量...

一天看5本書的技巧?這篇文章里有

今天分享的書來自於彭小六的《洋蔥閱讀法》。彭小六,男,32歲,自稱老處男。大學畢業後做了七年的程式設計師,然後又做了三年的產品經理,期間堅持在簡書上寫了一年讀書筆記,同時積極參加或組織分享會,後...

如何真正的閱讀一本書?

很多人都很喜歡標榜自己一個月讀了多少本書,或者一年讀了多少本書,仿佛通過量化的閱讀,就可以塑造出自己飽讀詩書的文人形象。書讀得多,並不等於讀得好。而讀書多,也並不一定可以提高我們的思考力和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