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掌握高效閱讀的五大步驟和十大關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今天小V給大家分享的課程是戰隼老師(知識管理專家)的「高效閱讀的五大步驟和十大關鍵」參考閱讀時間:5min
閱讀方法論心得實踐分享:
怎樣把閱讀轉化為能力
關於閱讀,我們都遇到過這些問題: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書?
怎樣才算完全讀懂了一本書?書看過就忘?我沒時間看書,堅持不下來怎麼辦?
掌握高效閱讀的五大步驟和十大關鍵,就能讓你真正讀透一本書。
1如何安排閱讀時間大多數人說沒時間看書,只是因為你沒把閱讀看得那麼重,你只需要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閱讀,而不是拿手機刷微博,刷朋友圈。
你可以在包里隨時帶一本書或者kindle,碎片時間看書。
如果實在沒辦法看書,可以嘗試聽書,一周聽一本,一年也聽了52本。
胡適說,1天看10頁的書,1年看了就3650頁,30年就看了11萬頁的書,而這些讀書量足以讓你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或學者,但是如果你每天只是看小報,打麻將,那麼想想30年之後你會成為什麼。
2如何選擇閱讀方法
關於閱讀方法的學習,推薦書籍《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是把閱讀本質說的最好的一本書,40年代的時候出版,經過多次修訂,因此書中邏輯比較混亂,一開始讀會覺得晦澀難懂。
全書闡述了四種閱讀方法: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這四種方法是層層遞進的,最高級的莫過於主題閱讀。
什麼是主題閱讀?
舉個例子,比如你大學寫論文的過程中,首先要確定主題,然後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審核資料並提煉你的觀點形成基本框架體系,之後再不斷進行補充歸納,最後產生框架清晰,觀點明確的論文。
這就類似於我們的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是一種針對同一主題,在一定時間內閱讀大量書籍的方法。
我曾經利用主題閱讀學過很多知識和技能,任何一個知識領域你看完十本書就能建立基本的知識框架體系,也就能大概知道自己的學習方向和學習重點,所有相關的知識就像拼圖一樣補充到原有的知識地圖中去,讓你的知識體系更加清晰並迅速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在2011年,我發起了一個習慣嘗試,每天閱讀一本書,並且第二天寫出一份簡評或者讀書筆記,這個事情我堅持了379天。
現在我的習慣是堅持每天閱讀2-3小時,每年的閱讀都在100本以上。
大量的閱讀並不代表你能真正的理解書中的知識。
而主題閱讀這種聚焦方式,對一個主題方向進行聚焦,就能明白這門知識的核心觀點與框架。
當你讀完30本主題相關的書籍後你就會發現一些書籍核心觀點都差不多,也就能快速判斷一本書的質量。
在進行主題閱讀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確定主題,準備書單。
閱讀是有時間成本的,因此找到一本好書很重要。
準備書單有以下幾種方法:
專家:通過在行約見,分答、值乎線上提問等方式請行業內的專家推薦書單。
網絡:豆瓣,評分高於8分的書籍(一年內打分人數少於500人評分有可能虛高);某領域的專家或者大V,看看他的微博,博客,公眾號上提到的書籍。
書籍擴展:如豆瓣豆列,對所讀書進行順藤摸瓜。
任何一本書都不是孤立存在,經常可以從一本書中擴展出幾本或幾十書,書中注釋或引用都是很好的資源和渠道。
報紙雜誌:通過報刊雜誌在過年、寒暑假、世界圖書日的時候做的圖書推薦。
好友同事:推薦三本他自己最喜歡的或某方面最好的書。
3高效閱讀五大步驟
高效閱讀方法論,分為五步循環:閱讀->思考->實踐->分享->複習,這是一個整體循環,只要經過這五個步驟和以下十個問題,就會讓你的閱讀更有效率。
一本書開始閱讀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為什麼閱讀?閱讀目的不一樣,採用的方法也不一樣。
如果是為了學習某種行業知識,那就需要精讀,掌握基礎,不要考慮速度。
如果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比如在工作中遇到的「如何管理下屬」「如何職業規劃」等問題時,那就可以帶著問題進行主題閱讀。
4高效閱讀十大問題
我根據自己常年的讀書經驗,總結了讀書時需要回答的十個問題,類似於信息管理中提煉精華的方式。
閱讀一本書不一定要回答所有的問題,但回答的越多,對一本書掌握越深入越透徹(同樣方法還可以應用在閱讀文章上)。
問題1: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用200-300字自己的話(不要用書中介紹)來描述這本書。
問題2:哪些是值得記錄的重要信息在《如何閱讀一本書》分析閱讀里提到將一本書的重點和主題提煉出來。
如果是一本好書,甚至可以提煉到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段落。
再歸納這些內容的時候,我推薦最原始也是最好用的方法——手抄。
手寫之後會讓你印象更加深刻,還可以進一步擴展,記錄自己的觀點感悟。
問題3:問了哪些問題或想要解決什麼?了解整本書提出哪些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哪些問題沒有解決,一旦列出來之後,書中的框架和作者的觀點就比較明確了。
問題4:觀點是否有道理嗎?哪些觀點你不同意,原因或論據書中所有的觀點是不是都有道理?如何證明,哪些觀點同意,哪些不同意?不同意的證據?對於書中的內容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發生的是事實,作者根據發生的得出結論就是他的觀點。
把自己想到的原因、觀點和論據與作者做對比,是作者的問題還是你的問題?能否把作者的觀點反駁掉?
問題5:跟我有什麼關係?你的哪些觀點被改變了,能用在哪方面?在閱讀過程中,應該不斷思考:這些觀點和我有什麼關係?我的哪些觀點被改變了?書中的觀點如何應用?可以用拆書法把一些觀點進一步分拆。
(RIA拆書法:R:摘錄閱讀片段,I:用自己的話複述原文的意思,A:思考以往經驗是否一致,並針對這個知識點列出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問題6:
內容圖表化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抱著「有輸入有輸出」的心態,這也就要求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思考。
輸出方式有做筆記、手抄、思維導圖、PPT、寫讀後感等,這些方法表面上看起來低效,但當你用自己的話解釋書中的觀點,並進行主次的區分,而且能向他人複述分享,慢慢地你就能建立自己的知識樹。
另外,當你寫作或做信息圖表輸出的時候,會發現原來自己對書中有很多內容的認識是不清晰的,就會不斷再次閱讀修正,最終就可以清晰掌握書中知識點,並能透過圖表將內容富有邏輯,很有條理地表達出來。
問題7:信息的記憶點是什麼?在圖表輸出時就要思考你的信息的記憶點是什麼?圖表、思維導圖輸出的內容,將你已有的知識和新的知識進行關聯,並且用自己話描述,就是你的信息記憶點。
一旦做好這一步,你的閱讀效率將大大提升。
問題8:怎樣進行下一步行動——針對技能類書籍實踐是檢驗事實的唯一標準。
梳理全書內容後,將書中所有的行動或建議都細化並且列出來,選出哪些符合自己的情況,做計劃(最好72小時內實踐),不停重複書中的建議/套路8-10次之後,進行記錄總結。
問題9:如何能跟我已知的知識結合起來?閱讀完一本書,進行輸出的時候,先要考慮之前關於這部分的知識點是怎麼樣的,有沒有哪些重合,哪些補充,把所有相關知識點重新進行整合,輸出ppt或者思維導圖。
在整合過程中把新的知識和舊的知識進行連接。
問題10:實踐之後的觀點補充 ——分享分享就是輸出,在輸出的過程中不停強化,也是一種複習。
在分享的過程中,就會把前面9個問題再思考一遍,而且分享提問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完全不同的角度的人,會促使你從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並進行觀點整合。
分享的形式有很多種,演講、PPT、音頻、思維導圖、白板上做圖形,甚至在日常跟朋友聊天都可以是一種分享。
還可以加入讀書會,進行10-15分鐘的分享。
分享的過程應多做實踐,然後將實踐的過程放在分享中,這樣的分享才更有價值更有效。
5總結閱讀是種連續的體驗和過程:做筆記、分析整理、建立框架、深入思考,了解對立的觀點,多進行主題閱讀,要記錄,多實踐,多總結,多分享,要查詢和收集相關的諮詢,用多種方式來閱讀,才能把信息變成知識。
QA&1.培訓班說快速閱讀培訓後能做到一分鐘上萬字,可能嗎?
不可能用在正常閱讀中,就是讀完並不代表理解,而且他們是選擇小學生的文章進行看完,按時間去算,比如幾秒內讀完多少字,然後換算成1萬要多長時間讀完.你可以去看看那些人以前分享過自己讀過的書嗎,從來沒有,只是吹牛自己的速度如何看,卻從來看不到他的分享。
2.我閱讀的方向比較偏,如何打開自己的閱讀視野?
一方面讀些經典文章,一方面讀點新書
3.實踐重要還是思考重要呢?
要看讀什麼類型的書,技術類實踐重要,哲學、文學、歷史。
思考更重要一些
4.用筆抄法的話不會很費時間嗎,而且打字可以修改。
你別太考慮浪費時間,先摘抄幾本好書試試看,理解和記憶要快速讀完會更有用,還可以分別用筆抄法和鍵盤打字,分別做上幾本書,試試效果。
5.我覺得讀書最主要的收穫是過程中的閒適的心情,感覺追求讀書進度太緊張而失去了讀書的意義,但太放鬆又會把讀書擱置了,應該怎麼取捨?
先自己保持固定的時間去閱讀,然後根據自己情況做下計劃,比如每個月要讀好一本好書,並且回答完6-8個問題.。
6.覺得有什麼能力是最重要或者是一定要學的嗎?
批判性思維。
7.像文學小說這種怎麼做主題閱讀,文學小說的10個問題好像後面幾個問題什麼實踐啊總結就不適用了。
在剛開始的時候不要考慮去做主題閱讀,而先去回答這10個問題,不要求每個問題都要回答,但回答越多效果越好。
文學小說一樣適用,你要去總結、去記錄摘錄、小說作者的世界觀是什麼,說明了作者哪些觀點,就是文學小說,也能回答好多個問題,多去嘗試一下,讀上幾本書做下比較。
8.讀書的時候容易分心,容易聯想,怎麼克服?
找本自己有興趣並且有趣的書,然後遠離網絡和手機,就可以不分心的去閱讀。
9.十個問題是看整本後呢?還是邊看別做?
根據你自己的情況,都無所謂。
如果你看的時候分心或看不下了,做筆記,做摘抄,做總結。
10.讀那麼多與工作和專業無關的書是否有用?
賈伯斯在學習字體設計的時候,並不是因為這個東西有用才會去做,只是因為自己喜歡,過上幾十年之後,當他在設計MAC電腦的時候,就用這個知識。
你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事情,當你在一個方向積累了足夠的能力和知識,總會有一天,你能用到自己的能力和積累的,功不唐捐。
我10年之後在網上寫BLog時,並沒有什麼的目的,結果過了10年,我竟然可以靠自己的影響力混口飯吃,並且能賺錢了。
但我的出發點如果是為了賺錢,堅持3、4年之後沒有收益就會放棄的,就是因為興趣,才能一直堅持下來,結果有一天遇到合適的機會,以前所有的積累和堅持全部都變得有用了,閱讀並不一定要因為有用才會去閱讀,我現在書架上有一半以上的是歷史、軍事、哲學、文學、科哲、名著,這些東西才是值得反覆重讀的內容。
分享心得:如何將閱讀轉變為一種自身的能力
今天收聽了戰隼老師關於閱讀方法論的分享,將重點的知識匯集如下。閱讀是種連續的體驗和過程:做筆記,分析整理,建立框架;深入思考,了解對立的觀點,主題閱讀;要記錄,多實踐,多總結,多分享;要查詢
如何讓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有紮實的收穫
古人說書猶藥也,善讀者可醫愚。這句話告訴我們,書是好東西,但是不是能讓我們獲益,關鍵在於你會不會讀。善讀就體現了方法的重要性。而恰恰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自然讀書也就感覺無用。一本一本的讀又一本一...
「職場知識體系建立」(一)-知識體系的一般建立方法
我用思維導圖解讀職場知識,你用思維導圖學習工作技能,我們一起進步!從4月11日開始,先後寫了44篇文章,閱讀量寥寥。認真考慮了一下,大部分書籍就本身而言都是好書,但是信息泛濫,大家需要的是怎麼在...
掌握五步閱讀法,你也可以1年讀100本書
閱讀能帶給人一生的成長,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很多人也都渴望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渴望自己有閱讀的好習慣,通常讀完一本書,什麼也不記得?讀了很多書依然過不好一生,網上很多迖人書一年看完10...
這有三個提升閱效果10倍的讀書方法,你不點開看看嘛?
閱讀能力是獲取信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我在想為什麼大家要把書越讀越快?把書越讀越快的目的是能讀到更多的書籍吧。可能是當今社會要求和需求更多了吧,我們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技能,提升自己的眼界,提高自...
如何一年閱讀3000本書
很多時候,讀過的書一轉眼就忘記了,總覺得有些精闢的文字在哪裡見到過,但著實想不起來,然後還在用三毛的這句「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
知行合一才是讀書的終極目標
「你有多久沒讀完一本書了?」每次看完有書共讀這戳心的Slogan,相信不少人會和我一樣,有點慚愧,有點內疚。因為我們的書似乎總是停留在那一頁;似乎總是要花上好久才能將一本書「啃完」;似乎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