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打仗竟嫌棄諸葛亮,出征從來不帶他,一代偉人7個字解釋清楚
文章推薦指數: 81 %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無人能敵,從劉備哭請出山後,一路東征西討,幾乎一手建立起了蜀漢政權。
按照三國演義的描寫,劉備每次打仗都仰仗諸葛亮在身邊出謀劃策,從「火燒博望坡」閃亮登場,到「火燒赤壁」奠定天下三分,再到「火燒司馬懿」結束一生。
劉備在演義中只有一次離開諸葛亮單獨用兵,結果數十萬蜀漢精銳被東吳一把火燒了「六百里連營」;好像充分證明劉備只有聽從諸葛亮的計策才能打勝仗一樣。
但正史中並非如此,依據《三國志》此類的正史記載,諸葛亮一不能呼風喚雨,二不是可以「借東風」、「七星燈借壽」的半仙之體。
歷史真相是:諸葛亮自從追隨劉備後,一直在後方「看家」!諸葛亮在北伐之前,從未有過獨立指揮作戰的經驗,劉備也從沒給過他機會;直到劉備死後,諸葛亮執掌蜀國軍政大權,這才開始五次(演義是六次北伐)獨立指揮作戰。
包括《三國志》在內的正史中記載,劉備發動的幾次大規模軍事行動中,攻西川身邊的軍師是龐統、攻漢中軍師是法正、討伐東吳則是親自上陣指揮。
令人困惑問題就很明顯了,劉備三顧茅廬,好不容易請出來這位「臥龍先生」,為什麼不讓諸葛亮領兵打仗充分發揮他的才能呢?
劉備打仗從來不帶諸葛亮,是不是不信任諸葛亮?這個肯定不是,劉備請出諸葛亮後曾說「孤之有孔明,猶如魚之有水也。
」;而且劉備臨終託孤,將蜀漢江山和自己兒子的命運都交付給諸葛亮,如果劉備不信任諸葛亮,又怎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三國志》曾有這麼兩段描述「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這是在說諸葛亮善於治國理政,尤其善於做軍隊的後勤保障工作。
另一段描述說「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
」一樣也是在說諸葛亮在大後方,把軍隊的後勤保障工作做的非常出色。
這就很明顯了,原來劉備主要讓諸葛亮管理國政,發展經濟,搞後勤;並且諸葛亮的工作完成的非常好,從側面也反映出劉備「識人」知人善任。
原來諸葛亮的作用就是給劉備「看家」啊!那麼「看家」是不是就不重要了?恰恰相反,諸葛亮「看家」比「打仗」重要的多!三國亂世,群雄蜂起,在當時最重要的不是窮兵黷武的擴張地盤,而是在保證自己原有的地盤固若金湯的前提下,又有充足的戰備資源,這樣才有能力出門搞擴張;一言以概之,就是「攘外必先安內」。
其實別說劉備,就是三國中另一位「梟雄」曹操也是一樣。
如果說劉備有諸葛亮「看家」,那麼曹操「看家」的就是荀彧。
在曹操還不是三國最強大的諸侯時,荀彧就已經規劃出了「統一北方,再謀天下」的發展戰略,荀彧也從沒有獨立帶兵作戰過,甚至曹操每次出兵,荀彧都是留守「看家」。
當然,劉備打仗不帶著諸葛亮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毛主席曾用七個字概括了其中原因「諸葛一生唯謹慎。
」字數雖少,卻精確地說明了其中原委。
正史中的諸葛亮性格極為謹慎,五次出祁山作戰,其中過程充分反映了諸葛亮謹慎有餘,但不擅臨陣決計的個性特點;可是真正的戰場指揮官需要的不單是計謀,還要有臨陣果斷做出決策的魄力。
因此諸葛亮不是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官,這也正是劉備寧願帶龐統、法正,甚至寧願自己親自出馬,也不帶諸葛亮參與大規模軍事行動的主要原因。
諸葛亮性格太謹慎,雖然一生沒有大敗,但也沒有實質性的勝利;戰場風雲變幻,謹慎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出奇制勝」。
毛主席說「諸葛一生唯謹慎。
」其實已經用七個字完美概括了其本質原因。
三國時期智商最高的並不是諸葛亮,排行前三的居然是他們?
相信大家都讀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是軍事諸葛亮能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可那僅僅是小說,真正的三國歷史諸葛亮的智商並不是最高的,比他們聰明的軍事很多,下面我們介紹下三國時期的智商最高三人。首先排在第...
三國時期,哪個人物在演義與正史中反差最大?
三國時期,囊括了黃巾起義、群雄割據、三足鼎立和三分歸晉等時期,各路英雄更是輪番上場,很多都是各領風騷沒幾年,相信大家和小編一樣,更多的是通過《三國演義》去了解那段歷史。既然是演義,出於故事情節的...
周瑜和諸葛亮誰厲害?諸葛亮和周瑜真正的比較
周瑜和諸葛亮誰厲害?諸葛亮和周瑜真正的比較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蜀漢丞相諸葛亮,不過是被後世神話的凡人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一度以來,在羅貫中《三國演義》里,諸葛孔明是那個能呼風喚雨接近神靈的人物。甚至千百年來,諸葛孔明成為了中國...
那些你不曾注意過的三國細節
看過三國的都知道,蜀漢有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前三個人都有極高的人氣,也不是我今天要說的——我想說的是後兩個,因為看三國越多,就越是喜歡他們。如果看書足夠仔細,會發現在《...
你肯定好奇過,但你一定沒數過:《演義》中劉備到底哭過多少次?
所有三國骨灰迷都知道,《三國演義》揚蜀貶曹很厲害,特別是清代毛版,更是明目張胆,但是這也激起了真正三國迷的反感,因為作者的個人傾向太誇張了,你有主觀傾向可以,但是別把 天下人當傻子糊弄啊!因為毛...
還原諸葛亮的本來面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
周瑜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你可能看了假的三國!
說起三國演義裡面的謀士,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臥龍諸葛亮,其實周瑜也是一個十分難得的人才,而且在三國正史裡面周瑜甚至比諸葛亮還要聰明,而且諸葛亮三氣周瑜這個事情的真實性也是需要考證的,今天小編就...
都說《三國演義》是小說,那麼《三國志》難道就真的是正史嗎?
最近小編在寫關於三國方面的歷史,發現評論中有很多的朋友都在說《三國演義》是小說,不能當做正史來看,要想真正了解三國的歷史,應該去看陳壽的《三國志》,言辭之間多有些鄙視看演義小說的朋友。其實在小編...
三國群雄傳(2):不管你怎麼評價諸葛孔明,都改變不了他的偉大
講三國,很難不提《三國演義》,史書可能很枯燥,但是《三國演義》卻十分精彩。它以史實為基礎,對人物事件情節進行了藝術加工。使得故事情節精彩紛呈,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三國的故事世代被民間廣為傳頌。
為什麼昭烈帝劉備有這麼炫酷的外號:大耳賊?
建安四年,曹操決水圍攻下邳城三個月,呂布最後被曹操所擒。而呂布死前大罵劉備:「大耳兒劉備最不講信用!」那麼問題來了,劉備作為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為啥會有這樣的外號呢?
徐庶投奔曹操,其母去世後,為何不再回到劉備陣營?
徐庶是漢末三國名士,本來是劉備的謀士,在正史記載中,曹操擊敗劉備之後,俘獲了徐庶的母親,徐庶為此投奔了曹操,在演義中,是曹操設計,抓住徐庶母親之後,偽造徐母的筆跡,將徐庶騙了過去。徐庶到了曹操那...
關羽張飛諸葛亮慘成背鍋俠 這些不仁之事其實都是劉備做的
《三國演義》本質上是一部尊劉抑曹的小說,為了樹立劉備的仁義形象,作者羅貫中煞費苦心,甚至不惜篡改正史。怒鞭督郵、襲斬車胄、計殺蔡陽、火燒博望坡等一連串著名歷史事件的主人公紛紛被張冠李戴。今天,竹...
正史中,鞭督郵、斬蔡陽、火燒博望坡都是他一人所為!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文學名著,也是一部歷史小說,裡面故事精彩紛呈,然而其中很多故事都是小說家之言,或移花接木,或子虛烏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其中幾件事都是出自一人之手!
此人是曹操得到一員虎將,一戰嚇破孫權的膽,遠勝五虎上將
三國時期,風起雲湧,英才輩出。三國政治首腦雄才偉略,身邊輔佐之士也是人中龍鳳。單說武力值,劉備有五虎上將助其爭霸天下,曹操有五子良將幫他逐鹿中原,今天我們就用蜀漢的趙雲與曹魏的張遼做一番比較。趙...
諸葛亮並非智囊,劉備打仗依靠的其實是此人,史書這句話可見真相
大家都知道劉備三顧茅廬之前,一路吃敗仗,啥地盤也沒打下來,後面還好有個徐元直為他出謀劃策,小勝幾場。曹操欣賞徐元直的才華,就利用徐元直老娘把他誆騙到了許都。徐元直在拜別劉備前,向劉備推薦了南陽靠...
劉備打仗為何從不帶諸葛亮?毛主席分析的太準確了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漢、魏、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