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也有五大猛將拉出來對陣關羽張飛或五子良將 誰勝誰負很難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按照歷史的眼光來看,在漢末三國爭霸的大舞台上,魏國及其繼承者是男一號,吳國可以排老二,無論人口、地盤還是軍事實力,劉備及諸葛亮的蜀漢政權只能當小弟。
但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小說,尤其是《三國演義》,吳國除了周瑜陸遜陸抗,似乎都是路人甲路人乙的角色,而且每次出場就像說相聲,都是倆人綁定出場,比如丁奉徐盛、蔣欽周泰、潘璋陳武,每次都是成對兒出場,似乎單個出來,連跟魏國五子良將和蜀國五虎上將過招兒的資格都沒有。
即使是作為三國時期權威正史的《三國志》,對東吳諸將描寫也很簡略,這倒可以理解:作者陳壽原先是劉備部下,後來依附於司馬家族,跟東吳的將領不熟,沒交情沒仇恨,自然要寫的簡約一些。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如果吳國將領都是酒囊飯袋,江東政權也堅持不到公元280年,蜀國都滅亡十七年了,吳國才在孫皓那個暴君手裡完蛋了。
吳國有很多傑出的軍事將領,前面已經說過了,心胸開闊雅量高致的周瑜,胸懷全局首議天下三分的魯肅,拒劉抗曹的父子英雄陸遜陸抗咱們就不去說了,咱們今天就來說說東吳的五大猛將狠角色,他們的故事也很精彩,精彩到正史記載也像寫小說。
東吳猛將第五名 老將丁奉 年過六旬仍能赤膊揮刀血戰
都說朝中有人好做官,名將跟史學家混得不熟也吃虧,東吳諸將就吃了這個虧——十二個名將合為一傳,還加上了他們的子孫,每個人平均不上五百字,也太寒酸了點。
要論三國第一老將軍,當屬丁奉。
史籍記載,丁奉從小就很驍勇,雖然身經百戰,但卻毫髮無傷,成了三國時期唯一的四朝元老,並且在公元258年全力幫助吳主孫休幹掉了「東吳曹操」孫琳,要是接著讓孫琳胡搞下去,東吳公司絕對熬不到二十二年之後的。
因為跟陳壽實在是太不熟悉了,所以在《三國志》中,連丁奉哪年出生的都沒記載,後人推測丁奉公元271年去世的時候已經八十多了,咱們按照最小的八十歲計算,丁奉親自擒拿孫琳的時候,已經六十七歲了。
而在六年前,年過花甲的老將丁奉還光著膀子在大雪天裡拿刀子砍魏兵呢。
那是在公元252年,諸葛亮的本家兄弟(族弟)魏國的征東大將軍諸葛誕,諸葛亮的親侄子、吳國太傅諸葛恪——諸葛家真是出人才:蜀相諸葛亮自不必說,就是演義中那個被關羽嚇得抱頭鼠竄的諸葛瑾(諸葛恪他爹),後來也當了假節(獨斷主權)的左將軍後來還當了驃騎將軍、大將軍。
諸葛恪當然並沒有諸葛亮的本事,但是他的手下卻很會拍馬屁:魏兵一聽太傅您來了,馬上就會嚇跑的。
其實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就是天王老子來了,氣勢洶洶殺過來的諸葛誕也要砍上幾刀的。
諸葛恪不是傻子,但也相信了部下的馬屁,但是年過花甲的冠軍將軍丁奉不信。
當時正下著大雪,魏國諸葛誕和他的吳國侄子諸葛恪都在各自的營帳喝酒,而老丁奉卻帶著一彪人馬,脫光了膀子奔著魏國大營就去了。
魏國兵將看著一個雪白鬍子的老頭,帶著一幫光膀子的白花花的一小隊人馬就敢殺過來,都端著酒杯大笑,結果當然是光膀子老頭丁奉砍跑了諸葛亮的弟弟諸葛誕。
如果沒遇到戰爭拆遷隊,那麼今天安徽宣城雙豐村應該還有個總管廟,廟裡供奉的就是丁奉,而且不知從什麼時代開始,丁奉被封為靖江侯王、靖天世帝君——跟關羽拉平了。
東吳猛將第四名 又是一個老將軍 三世老將黃公覆
之所以說黃蓋黃公覆是三世老將,是因為他比丁奉還悲催:起碼大家知道丁奉啥時候死的,還能大致推算出年齡來,而黃老將軍乾脆連個生卒年代也沒人知道,只是知道他是孫堅的起家班底之一,跟關羽在劉備起家時候的職務一樣——別部司馬。
要不是「苦肉計」,大家可能都忘了東吳還有黃蓋這麼一號人物,但事實上,黃蓋卻是一個狠角色,比起刮骨療毒的關羽關雲長。
黃蓋不但對敵人狠,對自己也狠:為了欺騙曹操,讓周瑜把自己打得皮開肉綻,為了假戲真做,周瑜也沒客氣,下手也狠。
黃蓋刑傷未愈,就帶著火船去燒曹操了,雖然差點把曹操燒成一隻烤豬,但自己也被冷箭射中肩窩,在大冬天掉進冰冷的長江里了——身上還穿著重甲。
也虧得黃蓋水性好,居然還有力氣爬上韓當的戰船,讓韓當用劍挖出了嵌進肩胛骨的箭頭——這可是戰鬥激烈的時候,而且是在搖搖晃晃的戰船上,旁邊可沒有酒肉,也沒人陪他下棋。
中箭的黃蓋一聲不吭,做手術的韓當(挖箭頭)卻哭的稀里嘩啦,還被寫進了史書。
東吳猛將第三名 打不死的小強 現在遊戲中的全能將周泰
筆者幾年前玩過一款三國策略遊戲,費了好大勁兒才招到了武將周泰,並且用了很長時間,在關張趙出現之前,他簡直就是無敵的——無論水路旱路,那是個咋打都不死的「全地形將」,可是穿了我不少好裝備,當然也給我打了很多積分。
歷史上的周泰也真是個打不死的小強,這一點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都對周泰超強的抗擊打能力進行過描寫,只不過演義把周泰受傷的日期鬧混了。
周泰保護孫權被人砍了十二刀而不死,那是在孫權接班之前,孫策正忙著打境內的山賊,留守宣城的孫權只有不到一千人馬,忽然就被幾千山賊抄了老家,孫權騎上馬就跑,那山賊的刀都砍到孫權馬鞍上了,而孫權的手下早就嚇得跑光了,這時候周泰像許褚保護曹操那樣出來給領導擋刀子了,「身被十二創,良久乃蘇」。
這段精彩故事被演義給挪移到孫權濡須塢被圍了,而正史記載,當時曹操進攻濡須,已經被周泰打退了,孫權看周泰功勞最大,就任命他為平虜將軍,負責前線防務,手下還有朱然、徐盛兩員大將,孫權怕他們不服周泰,所以特地擺了一頓酒,說了《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一模一樣的話:「幼平,你為我們兄弟在戰場上作戰如同熊虎一般,從不憐惜自己的身體,受傷幾十處,皮膚如同被雕刻一般,我怎麼不能不把你當作我的至親骨肉,委任你以兵馬之重?你是東吳的功臣,我當和你同榮共辱。
」
孫權還賜給周泰青羅傘蓋——那等於跟孫權自己享受同樣的榮光。
這些都是真的。
東吳猛將第二名 甘寧甘興霸 錦帆賊變成的當世名將
究竟誰是東吳第一猛將,一直很有爭議——請注意,這裡說的是猛將而不是名將,所以周瑜陸遜不參評,於是在甘寧甘興霸和太史慈之間,便很難取捨。
咱們先說甘寧,此公原先是個很能耍酷的海盜(也許說江盜更恰當)頭子,連船帆都是錦緞做的(這一點存疑,因為沒有實物證明三國時期有船帆,這也是赤壁之戰真偽的爭論焦點),身上還掛著鈴鐺,走到哪裡吃到哪裡,地方官把他伺候好了,他就擦擦嘴走人,要是惹惱了他,就搶個雞犬不留。
甘寧的勇猛,最好的明證就是百騎劫曹營,這一點《三國演義》基本還是照搬《三國志》的記載,唯一不同的是,甘寧怒斥的,不是膽小的騎兵,而是他手下的都督,而且是拔出刀子要砍人:「引白削置膝上」。
當然尊劉貶曹的《三國演義》不可能描寫的是,甘寧甚至很瞧不起關羽,史書中還留下了這樣一句話:「我現在有三百人,你再給我五百人,我咳嗽一聲,就能嚇得關羽不敢渡江,他要敢來,我就活捉他。
(可復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對之,保羽聞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
)」
那件事發生在魯肅跟關羽對峙的時候,當時關羽有三萬人,魯肅能調動的只有五千人,探聽到關羽要趁夜渡江進攻,甘寧說了上面那番話。
魯肅給了甘寧一千人,還真鎮住了關羽,「羽聞之,住不渡,而結柴營。
」
陳壽作《三國志》的時候,那地方有了新名字,叫做「關羽瀨(急流,不是罵人話)」,現在叫啥名字就不知道了。
東吳猛將第一名 神射第一太史慈 差點活捉小霸王
陳壽做《三國志》,因為太不熟悉吳國將領,所以他們在列傳里住得都很擠,甚至於十二個人只有一居室(合傳),而太史慈與另外兩人的合傳,排在吳主轉之後,后妃傳之前,連諸葛亮都沒享受到這個待遇,可見太史慈當時名頭之大。
因為正史中記載的太史慈,基本跟《三國演義》一致,比如單騎闖營替孔融求救於劉備,比如一箭把敵人的手釘在護樑上,比如大戰小霸王孫策,幾乎一模一樣,所以筆者就不再贅述了。
《三國志》惜墨如金,但還是難的地描寫了太史慈的身高和相貌:「慈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
」
換算成現在的尺寸,那就是一米八五的身高,外加一把大鬍子。
要知道,在當年,有一把大鬍子那可是美男子的象徵,比如髯公(諸葛亮語)關羽,就是到了明代,大鬍子張居正還能把年輕的太后(萬曆皇帝他媽)迷得言聽計從呢。
只可惜太史慈英年早逝,四十一那年,也就是建安十一年(公元206-207年之間)太史慈病逝。
那時候曹操還忙著打袁紹征烏桓呢,還沒跟東吳開戰呢。
但是演義小說里說太史慈是在赤壁之戰後,也就是建安十三年之後,被張遼設計給射傷,重傷而亡。
筆者恰好不久前買了《容齋隨筆》和《容齋續筆》合集,那裡面有一句話:三國當漢、魏之際,英雄虎爭,一時豪傑志義之士,磊磊落落,皆非後人所能冀,然太史慈者尤為可稱……
歷史上英勇驍戰、功勳卓著的江東十二虎
三國時孫吳方面十二位將領的合稱,這十二人以英勇驍戰、功勳卓著而為人稱道,按照正史《三國志》為其列傳的順序依次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凌統、徐盛、潘璋、丁奉(字承淵)。...
孫吳版「五虎上將」,雖出場不多,能力卻不在另兩國五虎上將之下
三國演義中,最有名的武將組合,排第一的當屬劉備的五虎上將莫屬,劉備的五虎上將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而曹操手下文臣武將頗多、能人輩出,於是就有了曹魏版的「五虎上將」,也就是五子良將了...
東吳就無可用之人嗎?細數東吳將領哪家強!
蜀有聞名遐邇五虎上將,魏有赫赫有名五子良將,那吳國又是什麼情況呢?有人說東吳沒實力,將領都是菜鳥,剛上陣就Game Over了。一說這江東勇將太史慈,技藝嫻熟,一出場就讓人震撼。單馬沖陣,幫助孔...
吳國孫權如果沒有這五人,三國鼎立會變為劉備曹操二虎奪食
雖然曹操文成武將從精良程度不如劉備,但是曹操手下文臣武將頗多、能人輩出,於是就有曹魏版的「五虎上將」,也就是五子良將了,分別是張遼、張郃、樂進、徐晃、于禁。
三國東吳陣亡的大牌名將,呂蒙排名第二,第一讓人惋惜。
熟悉三國的朋友們,肯定都聽過蜀國以及魏國的一些良將,相比於他們,東吳那邊反而不怎麼被人了解,雖然東吳的武將在英勇方面不及蜀魏,但是在戰略指揮上還是處在一流水平的,那我們就來看看東吳那些陣亡的名將...
蜀有五虎將,魏有五良將,如果您是吳國主公會選誰當吳國五虎將?
三國時期是一個英雄輩出、精彩紛呈的年代,魏蜀吳三國鼎立各占一方,蜀國有鼎鼎有名的五虎大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國亦有聞名天下的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吳國雖有「江...
誰說三國東吳沒有大將?這七位名將,足以讓吳國鼎立於天下!
一提到三國的名將,不是什麼蜀國的五虎上將就魏國的五子良將。那麼三國的另一國東吳呢?難道就沒有拿得出手的名將嗎?非也,吳國能成為三足鼎立的其中一環,怎麼可能少得了能征善戰的大將呢?只不過可能吳國的...
不能光看演義和電視劇!看正史的三國猛將排名,趙雲都沒能入圍
提起三國勇將,人們自然而然聚會想起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這個排名自然是來自演義小說。在正史中,呂布沒有那麼勇猛,打仗也是敗多勝少,趙雲也沒斬殺過名將,馬超不曾大戰光膀子的許褚(想刺殺曹...
三國英雄傳(1)東吳陣亡的五大名將,呂蒙排第二,第一最冤枉
三國眾多名將中,有蜀漢的五虎上將和曹魏的五子良將,他們的英勇事跡可是響噹噹。可是三國演義中東吳的表現貌似差了點,多數都是劉備跟曹操在較量。雖然東吳的武將跟劉備和曹操的武將是不在同一個層面的,但...
周瑜在正史中近乎完美 但為何遭後世狂貶?
「看昨日」35 :周瑜在正史中近乎完美 但為何遭後世狂貶?在史書《三國志》里,陳壽對於周瑜的評價很高,多次以「英雋異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盛讚之,並評價其:政治...
東吳十二虎臣,一個是翻版「吳下阿蒙」,另一個是三國甘羅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猛將如雲,謀士如雨;曹魏有五子良將,蜀漢有五虎上將;那麼同屬三國的東吳有哪些猛將呢?讓我們翻開歷史的畫卷,尋找真相。 據正史記載,東吳有「十二虎臣」,這十二虎臣是時三國時孫吳三...
他在東吳功高蓋世,人氣卻遠不如周瑜、呂蒙、甘寧、太史慈
他,是「東吳十二虎臣」之一,在吳國可謂功高蓋世,可他的名氣和人氣卻遠不如周瑜、黃蓋、呂蒙、甘寧、周泰、太史慈等江東豪傑。只因在三國最精彩最熱鬧的時候,他只是一小將,雖身經百戰勇武過人,但厲害的...
如果孫權沒有「五虎將」,如何對陣劉備和曹操的「五虎上將」
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將:張遼、張郃、樂進、徐晃、于禁。而劉備則有自己的五虎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東吳這裡也不甘示弱,拿出了東吳四英將: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當然,今...
東吳十二虎將,僅憑一招就能秒殺五虎上將,卻有致命人缺陷
千百年來話三國,從三國之後世人對三國的評論就沒有停止過。如今我們也是有事沒事拿出來說道說道。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世人過多的關注了影視作品和演義中的三國故事,而歷史沒有野史有趣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吳國最勇猛的5大名將,一人救過孫權2次,一人經歷了整個三國時期
大家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經常會聽到蜀漢五虎上將,這五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其次便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等,看起來東吳集團內部並沒有多少名將。後來關羽在鎮守荊州的時候,更是認為東吳皆是鼠輩,更加...
《三國演義》中10大「弄假成真」的事件,第2條估計騙了95%的人
(說歷史的女人——第362期)在三國,有一筆糊塗帳,而這筆糊塗帳的產生,其主要原因則來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演義因其故事性、流傳性比較強,對以前不識字或不愛讀史書的老百姓而言,這幾乎就...
細數《三國演義》中嚴重黑化的四個人物,第一名居然是他!
一部《三國演義》,道盡了東漢末年的天下紛爭,千百年來人們對那段歷史仍在爭辯不休,讓短短几十年的三國歷史成為中國老百姓最熟知的一段歷史。不口否認的是,許多人了解那段歷史往往是通過小說《三國演義》,...
丁奉戎馬一生服侍四朝君主,那他究竟活了多少歲
今天是小編描寫江東十二虎臣的最後一篇,講述最後一位人物,那就是丁奉。通過之前十一篇的學習和描寫,小編受益匪淺。主要體現在東吳中前期的主要軍事動向,各武將的優缺點,漢末三國時不同勢力的關係和摩擦,...
古戰場上,會出現《三國演義》中那種雙方大將單挑的情形嗎?
讀《三國演義》,我們常會看到這樣的情境,兩陣對圓,雙方領軍大將即飛馬出陣,或持槍、或舉刀,一對一的就幹起來。《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不可全當真的。大家都知道,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將領們更多的還是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