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一下三國「紫髯碧眼兒」孫權的一生成就以及個人簡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人物簡介:
吳太祖孫權(公元182年12月22日-公元252年5月21日),字仲謀。
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
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
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
孫權十九歲時,兄長孫策遭刺殺身亡,孫權繼而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與劉備聯合於赤壁打敗曹操軍隊,建立了孫劉聯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派呂蒙偷襲劉備的荊州成功,使吳國的領土面積大大增加。
黃武元年(222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建立吳國;黃龍元年(229年),孫權稱帝。
孫權稱帝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平定山越,設置郡縣,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
在此基礎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
黃龍二年(230年),他派衛溫到達夷州。
孫權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引致群下黨爭。
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70歲,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葬於蔣陵。
是三國時代統治者中最長壽的。
人物生平:
1、十五而立:
孫權祖籍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
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孫權出生於徐州下邳(今江蘇徐州市邳州)。
據傳他是春秋時期兵法家孫武的第22代孫,是孫堅的第二個兒子。
生來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頤大口。
形貌奇偉異於常人。
自幼文武雙全,早年隨父兄征戰天下。
善騎射,年輕時常常乘馬射虎,膽略超群。
為了讓弟弟早日成材,孫策讓他去做了一個縣的縣長,這時的孫權只有十五歲[1]。
曹操曾稱讚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2、穩固江東:
公元200年(東漢建安五年),孫策被許貢門客行刺,不久去世。
孫權領會稽太守,開始統領江東。
公元203年至公元208年(建安八年至建安十三年),三伐江夏太守黃祖,並於其間收得大將甘寧。
同年,漢丞相曹操南征,大敗宜城亭侯、左將軍、豫州牧劉備。
曹操占領江陵(南郡治所)後,給孫權寫信,直意要取下東吳。
東吳內部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主戰以魯肅、周瑜為首,主和以張昭為首。
張昭在當時是很有說服力的,但孫權卻有意與曹操一戰。
此時,魯肅從江夏帶來劉備的軍師諸葛亮,表明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
周瑜及時返回,說明曹操的種種弊端,戰有望獲勝。
孫權果斷決定,以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與劉備合兵,和曹操決戰。
周瑜用黃蓋謀,以五萬人於赤壁大破曹操,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
戰後,孫權與曹操多次在合肥、濡須一帶對峙,各有勝負。
其間孫權聯合劉備,將妹妹嫁入荊州。
又從魯肅之計,將所據荊州部分的南郡暫與劉備。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五月,征皖城,虜獲廬江太守朱光。
同年劉備取蜀成功,孫權討還荊州,劉備不從。
盛怒下的孫權以呂蒙為將,連下長沙、桂陽、零陵三郡。
劉備亦起兵五萬赴公安,關羽將三萬於益陽與魯肅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然曹操於此時拔漢中,劉備面臨著極大的威脅,與孫權議和,歸還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土地。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荊州守將關羽發動襄樊之戰。
這時的孫權看著劉備逐漸做大,並以相當的兵力對自己構成威脅,旋即改變戰略,向曹操稱臣聯盟,拔掉門口這顆定時炸彈。
以呂蒙為都督取下劉備所據荊州地,潘璋、朱然擒殺關羽。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取代漢稱帝,建國號大魏,史稱曹魏。
公元221年(延康二年),劉備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並隨即興兵問罪討伐東吳。
孫權果斷任命39歲的陸遜為大都督,迎擊劉備,於彝陵之戰大破蜀軍。
3、登基為帝:
公元222年(黃武元年),曹丕賜給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使其節督荊揚交3州諸軍事。
同年,曹魏三路伐吳,其中兩路各有勝敗,魏軍整體局面占優,然朱桓重創曹仁軍,扭轉了整個戰局,魏軍不如預期,只得引退。
公元223年(黃武二年),劉備病逝,蜀、吳互通使臣,關係緩和。
公元226年(黃武五年),曹丕病逝,孫權乘機攻江夏,不克而還。
公元229年(黃龍元年),孫權於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為皇帝,建國號大吳,孫吳王朝正式成立,旋即遷都建業(今南京市)。
孫權多次出兵北伐,戰役較多,各有勝負。
公元234年(黃龍六年),孫權響應了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御駕親征合淝,卻敗於揚州都督滿寵。
4、剿撫山越:
孫權稱帝後曾大規模派人航海,加強對夷州(今台灣)的聯繫。
又設置農官,實行屯田,促進了江南土地的開發。
並在山越地區設立郡縣,擴充領地。
山越人是秦漢時期百越的後代,為了逃避原來苛重的賦稅,逃進山林中,形成了自己的組織和社會,拒絕向孫權政權交納租稅。
開始,孫權派兵鎮壓,但收效不大。
為了集中兵力對外用兵,解除後顧之憂,孫權調集重兵開始對付山越人。
大將呂范、程普、太史慈、韓當、周泰等領兵合圍,逐漸將山越人的領袖抓獲,其他山越人區別對待:強壯的青年人充實軍隊,老人、婦女統一管理,從事農業生產。
孫權集中兵力終於解決了山越人的問題,後方得以徹底穩固,這為他下一步對外用兵奠定了基礎。
5、晚年昏庸:
晚年的孫權日益驕奢,寵信呂壹,賦役繁重、刑罰殘酷。
立嗣之爭,孫權也犯下極大錯誤,多數名臣死於非命。
自孫登夭折後,孫權先是廢了孫和,又賜死孫霸,最後立幼子孫亮,這為日後的吳宮政變埋下了禍根。
公元251年(太元元年)的冬天,農曆十一月,孫權在到南郊祭祀天地後便得了風疾,當年十二月,孫權急忙將大將軍諸葛恪召回來委託後事。
公元252年(太元二年)夏天四月,孫權病逝,終年71歲,在位24年。
諡號大皇帝,廟號太祖。
不能忽略的東吳四英,支撐了東吳國百年基業,魏蜀絲毫不敢入侵!
世人所知的三國名人,絕大部分都是曹魏和蜀漢的,如司馬懿、諸葛亮、關羽、張飛、夏侯淵、夏侯淳、趙雲、張遼等等,對於東吳,可能腦海中第一時間冒出個周瑜和孫權,就別的都沒了。其實,東吳一直被弱化了,其...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誰最牛,他們真正死因是什麼,後人結局如何
在三國中,曹魏是歷史上的正統,蜀漢是小說中的正統,只有東吳好像少點什麼,一直是個配角,特別是小說三國演義,更是在後期把東吳變成打醬油的了。劉備死後基本沒東吳什麼事了,其實歷史上的東吳戲份很多的。...
話說三國 揭秘東吳大都督皆短命的真相
作為三足鼎立唯一一個既可以向漢也可以背漢的集團,東吳一直處於顛簸的狀態,但是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這與統治者的英明決策息息相關,而出風頭的一直都是大都督,東吳大都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職位呢,為什麼坐...
東吳四大都督,才華橫溢,戰功赫赫,卻不得善終
在三國歷史之中,或許最為耀眼是蜀漢的五虎上將,其次,才是曹魏的八虎騎,五子良將。而東吳的四大都督卻很少被人津津樂道。歷史上,東吳的四大都督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他們個個才華橫溢,戰功赫赫...
孫權手下四大都督,保東吳百年江山,卻因小說之故,一直被「黑」
每每看到盪氣迴腸的《三國演義》,都為那段風雲際會的三國史感嘆不已,真是一個人才輩出、英雄雲集的時代;但是書中以劉備的蜀漢作為正派、曹操的曹魏作為反派,孫權的東吳似乎只是一個打醬油的存在。
他用計斬殺關羽,奪得夢寐以求的城池,卻死在慶功宴上
大家好這裡是嘀嗒講歷史在三國演義里 曹魏有五子良將 蜀漢有五虎大將東吳有四位都督 東吳的都督不好當啊第一任都督周瑜36歲就病死了 第二任魯肅47歲也病死了
東吳四大都督:一人被氣死,三人病逝!
在三國歷史上,相對於曹操、劉備兩大勢力,孫權這一邊的人物,在總體歷史知名度上稍遜一籌。一方面,曹操是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方,占據了北方中原,人才濟濟。另一方面劉備建立的蜀漢,打出了匡扶漢室的口號...
東吳四代謀主,誰更勝一籌?孫權至死仍念念不忘他,卻被小說醜化
三國時期,魏國文成武將數不勝數,綜合實力絕對第一;蜀國也有小說中吹的五虎上將,無人能力,文有空前絕後宇宙第一的諸葛亮,那也是牛得不行!但是東吳就很尷尬了,明明就是一個小受,文不成武不就,似乎一直...
江東的大都督們為何在位時間都不長?是誰搞的鬼
三國時期的東吳本是幾塊小的根據地在孫堅和孫策的征戰下大致統一下來,在孫權的幾個大都督的征戰下統一完整,後來魏蜀的諸侯稱帝後,孫權也稱帝,讓江東真正成為一個國家!這些離不開三國著名的四位大都督。但...
你不了解的孫權 開疆拓土三分天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在南宋詞人辛棄疾的筆下,...
我就是我,不一樣的東吳大都督!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據說那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和不休,不對不對,應是魏、蜀、吳三國,三國經歷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之後,終於成為了其中的佼佼者,鼎立在這神州大地之上,今日小編便應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