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可惜的皇帝,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定能成為千古一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五代十國是東晉之後的又一個亂世,朱溫弒君之後,大唐帝國分崩離析,陷入了藩鎮割據的局面。
而後短短53年間,政權交替變換,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在那個時代人命如草芥,誰拳頭大就聽誰的。
野心家們為了權利,互相征伐,血流成河,伏屍遍地,戰亂年年不止。
都說亂世才能出英雄,在那個亂世激盪的年代,有一個人,如彗星般划過,照亮史策。
他便是周世宗柴榮,他的一生堪稱傳奇。
柴榮是後周的第二個皇帝,後周開國皇帝郭威是他姑丈。
柴榮本是郭威正妻柴守玉親侄子,所以郭威便是他姑丈。
他很小就跟著郭威,郭威夫婦也是對他喜歡得很,便把他收為養子。
所以,他應該叫郭榮,不過因為柴榮已經深入人心,所以文中還是叫他柴榮吧!
柴榮的出身不錯,爺爺和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富豪,姑母柴守玉曾經還是入宮的妃嬪。
但亂世之中,誰也無法安享太平。
自己姑母就因為改朝換代給趕出了宮,並在黃河渡口跟一個岌岌無名小混混成了婚,那個混混就是郭威。
而他們柴家也逐漸落寞,柴榮便從一個富家貴公子變成了一個窮小子,不得不十二三歲就出來販賣茶葉,掙錢養家。
或許是來自於大家族的良好教育和傳承的經商天賦,柴榮用他的聰明伶俐,能言善辯,賺了不少錢,連他姑父郭威都跟著沾光。
而後跟著郭威夫婦,柴榮從小耳濡目染,對其性格影響不可謂不大。
可以說,柴榮日後所取得的成就,有一半,是拜郭威夫婦所賜。
郭威帶他走南闖北,閱歷頗豐,所以他知道底下人的狀況;他上過戰場,刀光劍影,血流成河,勝過,也敗過,所以他知道什麼叫戰爭;他見證了郭威一步一步走上高位,所以,他見慣了,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知道人心險惡。
這一切的一切,都為他日後的傳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柴榮冷靜的頭腦,沉穩的性格,以及極高的軍事與政治才能,從小便開始培養,這一點,比郭威可是高上了許多。
後來郭威官越做越大,柴榮也屢立戰功,成為郭威軍中的得力助手。
話說當年郭威為後漢立下汗馬功勞,特別是皇帝劉知遠死後,後漢政權搖搖欲墜。
郭威臨危受命先於河中滅李永貞,後又相繼平定了永興趙思綰、鳳翔王景崇,使風雨飄搖中得後漢轉危為安。
可惜他也功高震主,繼位的隱帝劉承祐,把郭威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滅了郭威滿門。
最終被逼入絕境得郭威以"清君側"之名起兵反叛,隱帝兵敗被殺,郭威帶兵入京,而後率軍北上抵禦契丹,途徑澶州,士兵兵變,黃袍加身,終於,在正月丁卯日,他正式稱帝,國號大周,定都汴京,改元廣順。
於是,有了歷史上第一次"黃袍加身!"。
有趣的是,後世宋太祖趙匡胤的"陳橋兵變"便是學的他,其過程如出一轍,連劇本都懶得改,只不過最後奪的是他的大周江山,不知郭威知道了作何感想。
郭威是個人物,但其治國為政,在歷史上還是得到了很高的評價。
可是,他沒能做的長,稱帝之後三年就因病逝世,而因為沒有子嗣,就把皇位傳給了他的養子,也就是柴榮。
柴榮繼承了周太宗郭威的遺志,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開始復甦。
比於文治,其武功更是出眾,當年高平一戰,周軍先鋒騎兵先遁、步兵解甲,柴榮率禁軍親冒矢石,誓死拼殺,頓挫敵鋒,終於令士氣大振,將士奮勇爭先,陣斬北漢軍主將,一舉破敵。
北漢皇帝劉崇潰退,次年憂憤而死。
郭榮趁勢殺到太原城下耀武,使北漢數年不敢南犯。
而後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14州。
使得後周從此成為無可爭議中原至強,為日後宋朝的中原一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想想其短短几年便取得了如此成就,其文治武功,簡直可以用變態來說。
可惜天不假年,柴榮在三十九歲正值壯年的時候一命歸西,僅僅在位六年,而留下的兒子又只有七歲,剛到上小學的年紀。
最後,他親手打下的江山,拱手送給了宋太祖趙匡胤。
要是其能為君30年、掃平天下也很有可能,而或許歷史上,將不會有"宋"這個朝代。
柴榮這個人,在歷史上就好比一顆流星,一閃即逝。
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不僅精明強幹,而且節約簡樸,贏得了廣泛的擁戴。
僅僅用了六年時間,就創造了如此的輝煌,五代亂世,雖然終結於趙家兄弟,但這個基礎是郭家父子給打下的,特別是柴榮治下的後周國力強大,統一之勢已不可阻擋。
當年柴榮病逝之前,正值其攻遼之際,連克二州三關,幽雲十六州收復在望。
而柴榮死後,趙家兄弟傾舉國畢生之力,也沒能實現這一夙願。
這樣算起來,柴榮才是中唐以來200多年割據動盪的決定性人物,趙家的大宋王朝,不過是其延續罷了。
朱元璋稱讚柴榮:"三代之王有其時而能為之,漢文有其時而不為,周世宗則無其時而為之者也。
"
所以,"五代第一明君",實至名歸!
您好,我是不吃甜豆腐腦,感謝關注!
一位有作為皇帝,被篡改了姓氏,史書在遮掩一個不可告人故事
皇帝是中國古代的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中國歷史5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先後出現了幾十個王朝,幾百個皇帝。姓氏幾千年傳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每個人都看重自己的姓氏。然而有一個...
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善待柴榮的後人了嗎?答案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周世宗柴榮是後周太祖郭威的養子,因此也叫郭榮,柴榮來自民間,知道民間的疾苦。所以他掌權後,制裁貪污、招撫流寇、減少賦稅,精兵減政,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惠民利民,由此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周世宗...
被後世稱為五代時期第一明君是誰,他的江山又是怎麼被別人奪走的
他被譽為「五代時期第一明君」,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可能沒有以後的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也就沒有了大宋朝,他就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周世宗柴榮,柴榮在位期間,整軍...
周世宗柴榮為什麼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
說起歷史上五代十國這個時間段,可謂是混亂之極,各種政權和皇帝不斷交替,讓人目不暇接。大家都知道最後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結束了五代十國這一混亂的局面,其實在趙匡胤之前有一個皇帝,被稱為「五代第一明...
做開國皇帝指南:聊一聊趙匡胤的創業史
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唐王朝在經歷了無比的繁榮之後,終於無可避免的走向了衰亡。大唐滅亡之後,群雄崛起,逐鹿中原。一些握有雄兵的節度使,擁兵自重,割據不已。在中原地區,先後經歷了後梁、後...
他從從軍到坐上龍椅只用了十二年
表面上看,趙匡胤奪取後周政權輕而易舉,事實上,他通向權力之峰的路絕非一蹴而就。我們且來看看趙匡胤早年的奮鬥史。公元927年,宋太祖趙匡胤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當時是五代中的後唐時代。他的曾祖父、祖父...
如果他不英年早逝,黃袍加身的趙匡胤估計只能靠邊站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都是大名鼎鼎的皇帝,接下來小編要說的是宋祖趙匡胤的前任。我們都知道宋太祖皇位來之不正。周世宗去世後,手握重權的趙匡胤黃袍加身,發動陳橋兵變,開始走上人生...
歷史上唯一一位姓郭的皇帝!
在世襲制的封建王朝中,皇帝的位子可是鐵飯碗。老子死了兒子干,出皇帝最多的姓氏是劉姓,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加上東漢時期、三國時期、十六國時期、五代十國時期前前後後斷斷續續出現了70個劉姓皇帝,當然裡...
陳橋兵變並非宋太祖的專利!他只是模仿了這位開國明君皇帝!
喜歡歷史的小夥伴們都知道,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一舉開創出了大宋江山數百年的基業!然而,陳橋兵變並非趙匡胤的獨家首發專利,在此十年之前的澶州軍變才是首發正宗!那時的主角是郭威!
這位皇帝參加了兩次黃袍加身,一次是擁立別人,一次是自己!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洛陽瀍河區東關)。作為北宋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
如果不是他英年早逝 金庸也許寫不出天龍八部
金庸老師所寫《天龍八部》一書的大背景是北宋末年,全書以宋遼之爭為引,而又以此貫穿全文。小編今天說的這個人,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也許真的沒有《天龍八部》這部書。眾所周知,北宋的開國皇帝是宋太祖趙匡胤...
此人被譽為五代第一明君,因他離世太早趙匡胤才能黃袍加身!
五代十國時期華夏土地陷入分裂,曾出現過多個政權。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五代十國末期出現後周,在前兩任雄才大略的皇帝統治下,幾乎已經奠定了統一格局。而後周的第二任皇帝更是被稱為五代第一明君,許多人認...
五代十國18—周世宗壯志未酬幼子繼位 宋太祖黃袍加身盛世來臨
郭威把後漢老劉家的幾個子嗣軟禁的軟禁,殺的殺,搞得後漢都沒有直系繼承的人了,或者說沒有人敢站出來去爭這個皇位了。於是郭威顧盼四周,馬上就有一大票狐朋狗友一擁而上,請他登上大位做了皇帝,國號大周。
他一點也不遜色中國古代任何一位帝王,只可惜英年早逝
今天在這裡要談的是後周世宗郭榮(史書上一般稱之柴榮,原因後面會說到),這是一個怎樣的皇帝呢?為什麼有很多人稱之為史上最完美的皇帝呢?我們又應該怎樣看待郭榮和宋太祖趙匡胤所取得的成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