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倘若不死,趙匡胤還敢黃袍加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宋太祖趙匡胤之所以能和秦皇、漢武、唐宗等史家公認的優秀帝王並稱,在於他結束了大唐滅亡後中華大地出現的又一次大分裂,即五代十國時期。

這一時期是指自公元907年起到公元960年止,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地區相繼出現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

同時,在這五個朝代之外,還相繼出現了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等十個割據政權,這是繼十六國之後中國再一次出現的大分裂。

在這段時期內,北方政權走馬燈似得先後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南方也被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等割據,互相之間攻伐不休,百姓民不聊生。

最終宋太祖趙匡胤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的策略,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

可是,又有幾人知道趙匡胤統一的基礎乃是由一人早已打下,倘若不是此人英年早逝,趙匡胤依然只是他跟前的一個殿前督檢點,此人就是後周世宗皇帝柴榮。

柴榮,邢州龍崗人(今河北省邢台市)人,父柴守禮、祖父柴翁是當地望族,家道中落,年未童冠的柴榮前去投奔嫁給郭威的姑母,柴榮生性謹厚,幫助郭威處理各種事務,深受郭威喜愛,被收為養子,當時郭威家境也並不富裕,柴榮為資助家用,隨頡跌氏外出經商,做茶貨生意,往返江陵等地,正是這一段經歷使得柴榮對社會積弊感觸很深。

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其後,郭威滅後漢,建立後周,是為周太祖。

郭威死後,將帝位傳給柴榮,柴榮繼位後複本姓。

柴榮即位後,遵照養父的遺願,立志干出一番大事業。

他曾向左諫議大夫王朴發問:「朕當得幾年?」精究術數的王朴答曰:「臣固陋,輒以所學推之,三十年後非所知也。

」柴榮聽後十分欣喜地說:「若如卿所言,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對內,在政治上,柴榮辦事謹慎,虛心求諫;軍事上整頓禁軍,柴榮凡事率先垂範,甚至事必躬親,使得後周軍隊戰鬥力大為提升;經濟上,柴榮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利於休養生息,均定田賦,限制佛教,獎勵農耕,恢復漕運,興修水利,使得國力大增。

他還命人雕刻了一對木頭的農夫農婦放在殿廷,以督促君臣留心農事。

對外,他先於公元954年親率大軍在高平(今山西省高平縣)擊敗來犯的北漢及契丹軍,又於公元956年親自征討南唐,攻取了南唐的江淮14州60縣,接著,北伐攻打契丹,收復了瀛、莫、易3州17縣,後又攻取後蜀的階、成、秦、風四州,三征南唐,拿下南唐十四州六十縣,國力驟然增強,北伐契丹,攻下契丹的寧州、益津關、瓦橋關、莫州、瀛州使得契丹大震。

這些成就,為日後北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柴榮完成這一切成就僅僅用了六年時間。

可以說,他在六年中完成的軍事事業比其後宋太祖、宋太宗在以後幾十年完成的任務還要多。

宋太祖最初征戰天下的河北軍幾乎都是後周的老底子,所以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趙匡胤實際上是拿著柴榮的積攢下的家當來給自己打江山。

是柴榮給那個時期飽受戰爭之苦的人們帶來了和平的曙光,他用生命中最後的六年基本解決了自中唐以來近200年藩鎮割據的局面,結束了五代頻繁政權交替的歷史,為結束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他繼位之初,曾立下的「十年平天下,十年休養生息, 十年致太平」的中國歷代最樸素的「皇帝夢」僅僅用了六年就已經實現兩步,可是,在即將實現這最後一步時,命運卻和他開了一個最無情的玩笑,他所做的一切成了別人的嫁衣,他的努力成就了與唐太宗齊名的宋太祖。

歷史是殘酷的,沒有給他三十年,甚至沒有給他十年,而只給了他短短的六年。

而就是在這短短的時間裡,柴榮創造了光耀千古的偉大功績,效率之高,功績之大,在中華民族幾千年帝王史上鳳毛麟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代十國歷史發展順序(中)

湖廣內亂而湖廣一帶有 荊南、 南楚、 南漢和 靜海。荊南又稱 南平國、 北楚,其疆域約為今 湖北省西部。建立者 高季興為 後梁太祖的將領,907年被封為荊南節度使,治所為 江陵。荊南地小勢弱,因...

中國歷史上一個時代的五個次第更迭的政權

五代十國並非指一個朝代,而是指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五代十國(907~960年),一般是指介於唐末宋初的這一段歷史時期。五代指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次第更迭的政權。十國指五代之外相...

帶您了解五代十國是怎麼回事

五代十國五代十國(907年—96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891年~979年)的合稱。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

如何理清五代十國的歷史

小序五代十國,即: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吳、前蜀、吳越、閩、南漢、荊南、楚、後蜀、南唐、北漢吹毛求疵地說,五代十國的說法並不是很準確,因為有些政權的當權者並沒有稱帝,不是嚴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