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可惜的皇帝,宋神宗說他若不死功業可比漢高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歷史上數百位皇帝,若說最可惜的當屬後周世宗柴榮了。

柴榮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繼承郭威的基業稱帝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掃除唐未以來的政治弊端,發展經濟,使國力迅速增強,整頓驕將惰卒,親率兵馬南征北戰,幾乎戰無不勝,為北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柴榮生於921年,從小在姑父郭威家長大,並被郭威收為養子。

柴榮最開始並沒有跟他姑父入伍當兵,而是
隨商人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

過了幾年,才去追隨郭威。

郭威建立後周時,柴榮被立為皇子。

這個皇子之位可不僅僅是因為他是郭威的養子,柴榮本事極有能力,在郭威反叛後漢攻打開封時,將一切後勤保障交給柴榮,柴榮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顯德元年(954年),周太祖郭威駕崩,柴榮按遺命在柩前即皇帝位,是為周世宗。

剛即位的這一年,北漢石敬瑭勾結契丹大軍來犯,柴榮力排眾議御駕親征,不畏矢石冒死督戰,大敗北漢契丹聯軍,北漢驍將張元徽被殺,劉崇單騎北逃,契丹軍退逃。

柴榮又乘勝追擊,將北漢都城太原包圍,但由於糧餉不繼,未能拿下太原。

就在這一戰,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開始嶄露頭角,被柴榮重用。

解決掉北方的麻煩後,柴榮開始攻取西蜀,收復秦、成、階、鳳四州;又三征南唐,親攻楚州,得州十四,縣六十,南唐被打到去帝稱號,只稱「江南國主」。

顯德六年(959年)四月,柴榮開始親率諸軍北伐契丹,至寧州,刺史王洪降;至益津關,契丹守將終廷暉降,至瓦橋關,守將姚內斌降;至鄚州,刺史劉楚信降;五月,瀛州刺史高彥暉再順。

這次出師,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

正準備乘勝奪取燕雲十六州,可惜天不遂人願,柴榮卻病倒了,後周只能班師回朝。

回京後,僅一個月,六月十九日,柴榮駕崩,終年三十九歲,其子柴宗訓柩前即位,時年七歲。

次年一月,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

柴榮可惜在上天只給了他6年的時間,否則憑其才華,收復燕雲十六州,北逐契丹,南滅南唐、西蜀不過是意料中的事,也就不會發生後來宋朝被蠻族蹂躪直至滅國的慘劇。

宋神宗趙頊曾評價柴榮「使天假之年,其功業可比漢高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柴榮不死,燕雲十六州能否再歸中原王朝?

淺談歷史,我是沙丘。 中國歷史至隋唐盛世,繼而五代十國大亂世。朱溫(又名朱全忠)滅唐建立後梁,中國正式進入五代十國。北方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相繼登場;朱溫、李存勖、石敬瑭、郭威等梟雄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