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要閱讀,該怎麼培養,我來教給你,最具權威性的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

書籍不僅反映社會發展的時代背景,而且表達著深厚的思想情感,折射出彼時彼地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因此,閱讀能讓學生得到情感體驗,受到高尚情操的薰陶,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但是目前中國的學生在閱讀數量和閱讀質量上遠遠跟不上時代的要求,直接或間接的造成學生整體素質偏低,與已開發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語文課程目標里的第七條是閱讀教學的總目標:「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的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

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

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閱讀是也是學生識字的主要途徑,有利於提高識字質量;閱讀能夠進行聽說寫的綜合訓練,提高聽話,說話和作文的能力。

同時閱讀也是學生相伴終身的精神家園。

一位老師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

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極其重要的。

因此,必須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樂趣。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

閱讀最好的老師就是興趣。

只有讓孩子讀書慾望增強,使他們在書中找到快樂,覺得讀書就是一種享受,產生閱讀的內部動力,才能開發心智,主動去了解、研究,逐漸培養閱讀的持久性。

1、老師自身做好學生愛閱讀的榜樣

古語道:其身正,不令側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在讀書展示周,老師和學生一起寫讀後的心得體會、一起編寫閱讀小報。

在讀書時間裡,老師也要和學生們一起拿起書本、做好筆記。

我們通過自身閱讀的頻率、閱讀量、習慣等等潛移默化地激發學生興趣,做喜歡閱讀的示範作用,帶動孩子,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閱讀。

2、通過講述引導學生愛上閱讀

大部分孩子天生愛玩,不愛學習,更不用說閱讀了,從根本上說其實是對閱讀缺少必要的了解。

老師可以利用各種機會,用自身的語言給孩子描述一個有趣的閱讀表象,讓孩子產生對閱讀的嚮往。

3、通過賞識教育激發學生興趣

讓學生能保持讀書的熱度,是一件很難卻很必要的一項工作。

正如奪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以一種賞識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每一次的閱讀過程,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不失時機為孩子某一做法進行激勵、表揚、喝彩,激發孩子的最深處的內在動力。

通過多種途徑激發閱讀願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興趣要形成以及培養,同時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良好的讀書環境和閱讀習慣。

1、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和氛圍

學校是良好的讀書環境,能夠激發師生的讀書慾望。

在大學畢業前的實習學校就看到一些現象,他們把班級布置成一個小型圖書室,開展了「自給自足」式的補充圖書方式,進一步規範了圖書角的建設,學生的課外書籍實現資源共享。

充分利用教室的牆壁展出名人名言、經典詩文,乃至優秀學生的讀書自創「小名言」。

如:「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每一面牆壁,都浸潤著文化氣息,飄溢著濃濃書香。

學校早已把課外閱讀列入課程表,每周三下午固定有一節課外閱讀課,它已成為綜合活動的主要課程。

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不僅對集體有利,而且對自身的發展也是有利的。

生活總要在一個環境和氛圍中,不過這個環境和氛圍,有些也需要別人提供,閱讀的環境和氛圍是客觀和主觀相結合的產物。

比如,孩子成長的環境和氛圍,是要父母、老師積極主動創造的。

而一群成人的環境和氛圍,是要這群人共同創造的……閱讀也如此,一個人在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里得到享受,而這個環境和氛圍是需要大家共同創造的。

2、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1)閱讀需要良好的閱讀衛生習慣

學生還處在長身體的時期,身體免疫力低,骨骼等發育還未成熟,保證身體健康才能保證未來的發展。

有些學生小小年紀就已經近視,很多學生正是不注意養成良好的閱讀衛生習慣造成的。

良好的閱讀衛生習慣才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2)閱讀需要每天進行

成功在於堅持。

閱讀,關鍵也在於堅持。

學生的閱讀習慣的養成需要由學校和家長互相配合,共同完成。

例如,從一年級就開始,先在家長的幫助下進行閱讀,有不認識的字也沒關係,可以讓家長念,學生聽,逐漸形成家庭的生活慣例,從而每天都有一段讀書時間,一到時間,開始閱讀。

如此,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

在學校,教師每天留出一刻鐘時間,指導學生進行讀報,天天如此,最後形成兒童的自覺行為,哪一天不讀書,不讀報,就寢食難安。

在這當中,教師和家長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興趣、個性,要給孩子自由選擇閱讀材料的空間,循序漸進,慢慢進入正軌。

這一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人的一生將有極大的幫助。

(3)專心是閱讀一項不可或缺的習慣

由於學生自身特點,難以靜下心來閱讀,超過半小時的專心閱讀更是難上加難。

有些學生在學習時就常三心二意,上課、做作業、考試等都沒法認真專心的完成,總是左顧右盼,甚至還和身邊的同學打鬧。

專心,是指身心合一,聚精會神。

養成這一習慣要必須做到:姿勢正確,正確的姿勢容易喚起注意、記憶、思考等各種心理歷程;環境要安靜:閱讀時應盡力避免干擾,做到安靜,空氣清新,光線適度;作息要定時:學習場所單純固定,可以控制心理傾向;作息不定時是分散注意的主要因素,學習時應該專心致志,遊戲時應盡情的玩,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有利於專心閱讀習慣的養成;學習地點要固定:養成默讀的習慣:默讀能提高閱讀速度,而出聲閱讀不僅速度慢,還會出現口到眼到心不到的現象。

(4)閱讀動眼也應動手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閱讀時可以一邊思考一邊動筆,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有什麼新想法也可以記下來;做摘錄,對資料的收集和活躍思想極有好處。

徐特立先生說:「不動筆墨不讀書」。

當然,「動筆」的方法習慣因人而異,教師應該就如何記筆記用筆記對學生進行定期個別指導。

(5)閱讀需要思考

從本質上講,閱讀過程就是思維再加工的過程。

閱讀是一項複雜的心智活動過程。

馬克思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的原因也是因為他從小喜歡閱讀,而且更重要的是閱讀時常常思考其中的來龍去脈,漸漸地養成愛思考的良好習慣,思考分析能力比同齡人都要好。

在閱讀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糾正那種「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不良習慣,指導學生讀書時常問「為什麼」和「為什麼不」的習慣。

針對文章的內容和寫法,問自己「為什麼」,可以由表及里,深入思索。

問自己「為什麼不」,可以培養逆向思維,克服思維定勢的影響,培養創造性思維。

(6)不是盲目閱讀,而是有目的閱讀

閱讀不是為閱讀而閱讀,而是為增長知識而閱讀,為收集資料而閱讀等等,而且有目的閱讀能提高閱讀的效率。

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有目的地閱讀,如,以欣賞為目的,可以朗讀;以積累知識為目的,可以精讀;如果只是消遣,可以速讀,瀏覽;若搜集資料,可以跳讀等。

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需要每天的督促和自身建設。

總之,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培養中,語文教師要從學生的年齡特徵出發,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地逐步培養,由小積大,最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將來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閱讀是一個諸因素構成的動態系統,教師只有不斷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素養,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探究摸索,才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讓閱讀教學的課堂更加出色。

閱讀能力的形成不只是在課堂上培養,更需要在平常生活中教師和家長的引導,在日積月累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能逐步提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分享|讓閱讀成為悅讀

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特教學校 趙淑萍 古人為防蟲蛀在書中放置香草,令書留下幽幽清香,「書香」一詞由此得來。書是心靈雞湯,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從遠古世紀至現代社會,從青銅器到竹簡再到紙張,書從未遠...

課外閱讀:如何讓孩子的閱讀興趣形成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是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

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

——培養學生良好是讀書習慣的幾點思考 語文是負載文化的交際工具,是「發展兒童心靈的科學」。讓語文教育適應未來發展需要,是語文教育改革的目的。因此,無論是從語文的工具性還是人文角度講,都必須重視語...

淺談整本書閱讀在小學教育中的必要性

胡宗英新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是:「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誌,能初步鑑賞文學作...

和小學一年級家長談談如何幫助孩子學好語文?

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一門極為重要的基礎學科,語文學得如何,不僅直接影響其他各門課程的學習,更影響到孩子個人的綜合素養和未來發展。那麼,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使孩子的語文學習邁出成功的第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