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溫儒敏:把培養閱讀興趣與習慣,當作語文教學頭等大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如果一個人沒有在童年時期就體驗過面對書籍進行深思的激動人心的歡樂,那就很難設想會有完滿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

京大學溫儒敏教授曾在多個場合強調,名著閱讀是為學生人生「打底子」的需要,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是語文教學的「牛鼻子」。

本期,他從培養興趣、教給方法、閱讀指導等方面給出了具體建議。

希望這篇文章能在名著閱讀教學方面,對讀者朋友有所啟發、有所幫助。

把培養閱讀興趣與習慣,

當作語文教學頭等大事

讓中小學生多讀名著非常重要,這不只是學語文的需要,也是為學生的一生「打底子」的需要。

現在的學生讀書很少,好多人除了教材教輔類書,基本上不讀書,主要原因就在於課外閱讀特別是名著閱讀未能真正進入教學的視野。

我們講素質教育、人文教育,歸根結底還是要讀書。

因此,語文課要把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與習慣當作頭等大事。

我在這裡特彆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並非別出心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下簡稱「課標」)就已經在強調了,其中有一句話最精闢,就是:「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

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那麼,教師應該怎樣引導學生讀書、讀名著呢?

一、激發閱讀興趣是關鍵

1. 備課要有引導學生讀書的自覺

教師備課的時候,往往會列出多條教學目標。

其中有沒有考慮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問題?課堂哪個環節可以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興趣,或者引導他們自己找書來讀?我們現在的中小學語文教學,在讀書的引導上做得很不夠,或者說缺少自覺。

從語文教育的規律來看,讀書興趣、習慣的培養以及讀書方法的掌握,遠比面向考試精讀精講、反覆操練的做法高明,也更加重要。

我們在語文課改方面有太多的經驗,太多的流派,太多的改革措施,但最重要的是先想辦法去除「病灶」,改變學生不讀書、少讀書的狀況,千方百計把讀書興趣的培養放到頭等位置。

只要把讀書興趣培養起來,有了讀書的習慣,學生自然就會找書來讀。

2. 教學要有利於提升學生讀書的興趣

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在大學生中做過一個關於語文教學效果的調查,發現相當多的學生並不喜歡語文課。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課型混淆、模式僵化,扼殺了學生語文學習包括讀書的興趣。

現在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致分為精讀和略讀兩類。

精讀課一般要求講得比較細,比較精,目的是以教材為例子,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舉一反三,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略讀課主要是學生自己閱讀,把在精讀課中學到的方法,拿來實踐、嘗試、體會。

精讀課與略讀課課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進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閱讀教學。

然而,如今教師往往混淆了兩種課型,不分精讀略讀,全都設計成精讀精講課。

每篇課文都要講寫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題思想、語法修辭等,摳得很細,就如同手術解剖。

這會帶來很嚴重的弊端,學生容易因此產生厭煩情緒,自然也就失去了讀書學習的興趣。

雖然現在的語文教學總在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進行了很多嘗試和改變,比如增加課堂討論所占的比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並沒有解決課型混淆的問題,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品位仍然難以提高。

當然,我並非一味反對精講。

課文的分析,有時必須要細、要精、要透,這是毫無疑問的;語文教學也要有知識點、能力點,最好是一課一得。

這些都沒有問題,但這種「精」「細」要有意義,即要指向學生讀書的興趣,讓學生學會讀書的方法。

3. 更新一些閱讀的觀念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對有些傳統的觀念、教學方法很少主動去質疑,或者不會根據條件去選擇實施。

這也不利於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比如「不動筆墨不看書」,一定情況下是必要的,但又不能規定學生凡是讀書都必須做筆記寫文章;「讀寫結合」當然很好,但並不等於凡是閱讀都要指向寫作。

因為如果教師提出這樣的強制要求,這些很好的方法就會變成束縛,扼殺學生的讀書興趣。

再如一些教師批評「好讀書不求甚解」,覺得這是不認真、不踏實的學習態度,當然也有其道理。

然而,我們還要看到,學生閱讀課外書的時候,應當容許其了解一個大概即可,不必讀任何書都要像課堂上那樣「求甚解」。

因此,我們今後講「不動筆墨不看書」,講「讀寫結合」,講「好讀書求甚解」,最好限定在一定的語境之中。

二、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

1. 閱讀方法指導要多樣、具體

有人可能會有疑惑:學生學了那麼多語文知識,做了那麼多練習,難道不是為了提升閱讀能力嗎?這個問題也正是我們需要反思的:我們花了那麼多時間,費了那麼大精力,學生更加喜歡讀書了嗎?學會讀書了嗎?事實上,許多學生還是不會讀書,特別是不會完整地讀一本書。

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把讀書方法與能力的訓練納入教學安排之中,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

現在的語文教學,在閱讀方法和技能的傳授訓練方面做得很不夠。

比如默讀、瀏覽、快讀、跳讀、猜讀等,都有技巧方法,需要一一學習。

教學生默讀,總要給出具體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如何不動唇、不出聲,又讀得快。

現在的初中語文教材在名著選讀的導讀中,就不只是介紹作家作品和內容及寫作手法,而把重點放在介紹閱讀方法上。

比如讀小說可以採取跳讀、猜讀的方法,快速把握作品的梗概。

2. 讓學生「連滾帶爬」地讀書

對學生來說,名著閱讀很重要,但不能都是精讀,很多時候,應當是「連滾帶爬」地讀。

所謂「連滾帶爬」地讀,包括瀏覽、快讀、猜讀、跳讀,學生可以無師自通,但教師如果能指導一下,甚至將其納入教學計劃,就會事半功倍。

這可能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最好的辦法之一。

回憶一下我小時候讀書,很多情況下都是「連滾帶爬」,老師不怎麼管。

記得我小學四五年級讀《西遊記》,很多字都不認識,按照現在老師的要求,不認識的字就要查字典,可是如果每隔幾行就查字典,大概讀不了多少就讀不下去,興味索然了。

我那時就是跳著讀,猜著讀,大致能懂就一氣呵成地讀下去。

看到寫風景的跳過去,看到詩詞也不去管,遇到寫妖怪的就多看兩眼,這樣很快讀完了一整本,整個人也有了讀書的信心。

後來又讀《三俠五義》《七俠五義》《包龍圖》等,隨著閱讀面越來越寬泛,讀書的興趣也有了。

3. 把課內外閱讀整合起來

現在很多教師對課外閱讀並不重視,甚至放棄了。

這種狀況很嚴重,我把它稱之為「半截子的閱讀教學」。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

這裡所說的「綜合性」「實踐性」「語文實踐」,並不限於課內教學(前面說過精讀課與略讀課的功能區分,也包含重視語文實踐的意思),也包括課外閱讀。

以課標精神理解閱讀教學,應當有新的思路,那就是:讓語文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讓閱讀教學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讓課堂內外的閱讀相互交叉、滲透、整合,連成一體。

課標在「課程設計思路」一節專門說到語文學習的「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因而,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這裡所說的「大量」,主要就是課外閱讀,而不是現在常見的反覆做題,也不限於課堂教學。

三、閱讀指導要循序漸進

課外閱讀要讓學生自主選擇,但不是放任自流,必須有所指導。

這就需要有相應的教學計劃,根據各個學段的教學目標,安排適當的課外閱讀,注意循序漸進,逐級增加閱讀量與閱讀難度,體現教學的梯度。

課標對不同學段的課外閱讀是有具體指導意見的。

比如:第一學段,小學低年級段,課標要求「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

這不只是課堂教學的要求,也是課外閱讀的指導性建議。

教師可以結合課內的學習,並參照教材的內容,安排學生在課外多讀一些童話、寓言、故事等。

不要把課外閱讀當作家庭作業來布置,那樣負擔就重了,但可以給家長一些建議,提供大致適合低年級段學生心理特點及認知水平的書目,提倡親子閱讀。

現在有些學校一味搞「提前量」,在小學低年級段甚至學前班就要孩子們「讀經」,是不合適的。

在需要童話、寓言的階段,還是要多讀童話、寓言、故事,不能拔苗助長。

在學生喜歡「做夢」的時候,就應該為他們提供這樣的機會和條件,允許學生「做夢」,否則就違背了孩子的天性。

第二學段,小學三、四年級,課標開始重視敘事性作品的閱讀。

根據這個學段學生的閱讀心理特點,學生喜歡具有生動形象、故事性較強的作品。

因此,敘事性的作品應該成為這個學段課外閱讀的主要內容。

還要看到,課標對這一學段開始要求「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這一要求對課外閱讀也是適當的。

此外,課標要求閱讀中積累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這就把課內外打通了,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讀書習慣。

課標又提出「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圖書資料,樂於與同學交流」,這就把閱讀習慣的養成當作一個目標了。

這一學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第三學段,小學五、六年級,要求更高了,課標提到「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課標對閱讀水平的提升也提出具體要求: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這些既是課堂閱讀教學的要求,也是課外閱讀的引導性意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分享|讓閱讀成為悅讀

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特教學校 趙淑萍 古人為防蟲蛀在書中放置香草,令書留下幽幽清香,「書香」一詞由此得來。書是心靈雞湯,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從遠古世紀至現代社會,從青銅器到竹簡再到紙張,書從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