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請出了諸葛亮,卻錯過另一位高人,曹操誠心相邀但為時已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襄陽記》,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主人公名叫司馬徽。
原文是這樣:
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
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
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劉備向司馬德操詢問當世之事。
司馬德操回答:「一般的儒生和俗人哪裡懂得時務?識時務的都是那些俊傑之人。
這裡便有伏龍和鳳雛兩位先生。
」劉備問「伏龍」和「鳳雛」都是誰,司馬德操回答:「就是諸葛孔明和龐士元。
」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出自司馬德操的話語中,叫做「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
」這句話後來也被濃縮為一句成語,叫做「識時務者為俊傑」,意為能認清時代潮流的,聰明能幹的人,方可成為傑出人物。
不過,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並非司馬德操,而是春秋時期的名相晏子,原話出自《晏子春秋•霸業因時而生》中的「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豪。
」
文中所提到的司馬德操,是名士司馬徽。
他並非荊州人氏,而是出自豫州的潁川郡。
因躲避戰亂,於獻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前後來到荊州,並以教書為生。
後來的曹魏大臣劉廙、蜀漢文臣尹默等人都曾經是司馬徽的學生。
在荊州生活期間,司馬徽不僅與當地名士龐德公關係密切,同時由於諸葛亮、龐統行等青年才俊來往頻繁。
故此,當劉備向司馬徽詢問當地有識之士時,司馬徽便推薦了諸葛亮和龐統。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非常清楚,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隆中,從此開始了傳奇而精彩的一生。
不過,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劉備光顧著向司馬徽請教,卻忘記了像請諸葛亮一樣請司馬徽出山來協助自己。
因此,司馬徽還像以前一樣在荊州地區隱居,倒是一代梟雄曹操在攻占荊州後立刻意識到司馬徽的重要性。
據《世說新語》記載:「荊州破,為曹操所得。
操欲大用,惜其病死。
」這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因為因病去世的話,司馬徽就將成為曹操的部下。
參考書籍:《三國志》
三國時期,臥龍鳳雛名聲之響,皆由此故
三國時期,劉備手下有兩大能人。一是臥龍,另一位就是鳳雛。水鏡先生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則可安天下。在《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等書籍中,都提到了臥龍鳳雛是誰,臥龍指的就是諸葛亮,鳳雛指的就是龐統。
諸葛亮為什麼不投奔曹操、孫權,偏偏選擇了寄人籬下的劉備
劉備到新野駐防不久,席不暇暖就前去拜訪當地名士水鏡先生司馬德操。對劉備的到訪,「清雅有知人鑒」的司馬德操表現的十分謙遜。他自稱為「儒生俗士」,不敢與伏龍、鳳雛比肩。不等劉備開口相請,他就婉拒道:...
司馬徽介紹諸葛亮時用了一成語,後面還有7個字,卻不敢對劉備說
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和孫權的爭鬥,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各自人才之間的比拼。劉備是最吃虧的,因為前期的劉備,人才過於匱乏且還單一,武將關羽、張飛很牛,但卻沒有謀士。好在當劉備寄居在荊州劉表手下時,...
我是水鏡先生,專做獵頭行業的,你們需要人才嗎?
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潁川有很多名士,名士多是歷史遺留問題。由於朝廷選官採用察舉制,所以出名是一條出頭的出路。所以有很多人是為了出名而出名。
劉備沒能一統天下,其實他犯了致命錯誤,然而諸葛亮、龐統呢?
不管是熟讀三國史書還是看三國演義歷史電視劇,匡扶漢室的劉備無疑是存在正義的制高點。由於水鏡師長教師司馬徽有句名言,影響頗廣:「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全國。」 帶著正義光環的劉備,無疑天降奇遇,還真...
諸葛亮先去見的劉備?三顧茅廬在後?
「三顧茅廬」的故事流傳甚廣,而魏人魚豢在《魏略》卻說劉備初見諸葛亮是在劉備依附荊州牧劉表,屯兵於樊城之時,是諸葛亮主動北行見劉備的。那麼劉備與諸葛亮初次相見是「三顧茅廬」還是諸葛亮「北行見備」呢...
這個地方讓魏蜀吳爭搶不休,失去了此地曹操也失去一統天下的機會
三國,魏蜀吳呈角逐之勢,此三方力量一面積極拓展河山力量,一面穩固已有政權,就在這樣的動盪之中,有一地的力量逐漸顯露出來,呈易守難攻、環抱之勢,廣迎四方智謀之客,風流相尚,連諸葛亮都曾評價:「此...
諸葛亮的綽號是臥龍,龐統的綽號是鳳雛,司馬懿有沒有綽號?
三國亂世,群雄紛爭,共同演繹了一台精彩好戲。除開劉備、曹操等唱主角的外,還有諸葛亮、龐統、司馬懿等人,離開他們的話,三國那一台好戲也不精彩!
「隆中對」原來是這樣出現的,劉備聽了他的意見,才去三顧茅廬!
官渡大戰的時候,劉備奉袁紹之命在曹操南面騷擾,被曹仁擊敗。他回到袁紹軍中以後,暗中想要離開袁紹,就勸說袁紹和南方的劉表聯合。袁紹派劉備率領本部兵馬再次來到汝南,和黃巾殘黨龔都等人合兵,有數千兵馬...
論三國,識時務者在乎俊傑,臥龍鳳雛二人得一真的可以安天下
都說諸葛亮和龐統二人軍事領導能力和謀略驚人,今天咱們就看看他們是否像傳說的那樣,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兩人都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軍事家。三國時期,劉備向司馬徽請教指點時局,司馬徽向他推薦說,...
三國謀士系列之八一:司馬徽推薦了兩人,劉備為何只請了一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除了這個故事之外,龐統此時的情況還有一點仍然值得留意。當劉備於獻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南下荊州投靠劉表之後,已經積極開始在荊州大力尋找謀謨之士加入自己的陣營。司...
劉備得「臥龍,鳳雛」兩人卻沒有安天下,毛主席一語道出玄機
作為一方軍閥,劉備能夠籠絡人心主要得益於一個響亮的革命口號---興復漢室,在這個體面口號的誘導之下,無數的賢臣良將為之奮鬥和犧牲,並且最終建立起了蜀漢政權。但趨利避害,保存實力又是每個政治人物的...
「三顧茅廬」是真的嗎?三顧茅廬是怎麼個過程呢?
一句「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引出了三國最有名的謀士諸葛孔明諸葛亮,「三顧茅廬」「隆中對」幫劉備從亂世中崛起,這是三國演義中最經典的劇情之一,那么正史中對此又有怎樣的說法呢,下面就講講...
是劉備三顧茅廬還是諸葛亮毛遂自薦?
《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表現出來的是劉備禮賢下士的態度,寫的有聲有色,這段故事一直都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然而對於「三顧茅廬」,學術界也有不同的看法。
史家評價龐統是「半個英雄」,這個說法是否有道理?
有張松、法正、孟達等人賣主求榮為內應,更堅定了劉備覬覦益州的野心。擔心夜長夢多、節外生枝,劉備加快了圖蜀的步伐。就在他緊鑼密鼓的準備之時,另外一人的出現,更讓他的圖謀如虎添翼。劉備成為荊州牧之後...
臥龍、鳳雛,二人得一人可安天下的提出者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彼此混戰。士人大多追逐功名,各奔其主。司馬徽,字德操,潁川陽翟人。東漢末年名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有「水鏡先生」之稱。為人清高拔俗,學識廣博,有知人論世、鑑別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