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聯盟之鳳雛龐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才高氣傲,命運多舛的鳳雛—龐統

前文我們說過了三國最強大腦的總冠軍諸葛亮,今天我們再來說一說與之齊名的另一位智商爆表的謀士龐統。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

《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劉備偶遇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為劉備介紹天下奇才時曾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伏龍當然就是指的諸葛亮(號臥龍),而鳳雛即指龐統。

三國時奇人異士層出不窮,而龐統卻能與號稱三國第一高人的諸葛亮相提並論,足可見他絕對具有真才實學,且很多方面不在孔明之下。

然而就是這麼一位才華傲睨群雄,韜略獨步天下的曠世奇才,卻未能在"三國"的舞台上盡展其能,像一顆明亮的流星一樣在其三十六歲那年卒然殞命於伐西川的征途中,不得不讓人喟嘆命運對其是如此的不公平。

龐統從年歲上來說,與司馬懿同年,比諸葛亮大兩歲,此三人皆為當時的青年才俊中之翹楚,但三人命運卻各不相同。

年紀最小的諸葛亮得遇劉備三顧茅廬,始出山為劉備謀鼎立之良策,一出道就得到重用,出場可謂隆重至極;司馬懿也是年少即顯才名,曹操早就想把他延至帳下,只是司馬懿出身官宦世家,眼界自然不低,看不起曹操的出身("閹宦之後"),所以斷然拒了曹操的邀請。

後來曹操當了丞相,權傾一時, "強請"司馬懿出山,後來曹操發現他請來的這個高人野心不小,非久居臣下之人,所以對他的使用持謹慎的態度,而司馬懿也知道曹操不是好糊弄的,弄不好會掉腦袋,所以用韜光養晦之策,收斂光芒,伺機而動,一直到曹丕即位後,司馬懿才開始顯崢嶸,一步一步成為曹魏政權的實權人物;相比諸葛亮和司馬懿,龐統起步就比他倆差了一大截,他剛出道時,僅僅是周瑜帳下的幕僚,這個確實讓人有點意外。

因為從後文來看,劉備封他一個縣令之職,他從心裡是很不屑的,就故意整天喝得醉熏熏的,也不理公務,後來張飛來巡察,他就小露了一手,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一個多月的公務給理完了,從而得到劉備另眼相看。

這裡我們可以稍微分析一下:一個縣令雖然官不大,可好歹也是個註冊在案的"公務員",而做某人的幕僚那相當於給私人老闆打工,更何況這個老闆也是為別人打工的。

這其中的差別以龐統的智商不可能不清楚,但他前恭後倨的態度著實令人費解。

後來老闆周瑜在征伐西川的途中病亡,龐統也就失業了。

魯肅與周瑜交情很深,所以他知道龐統是個人才,就向孫權舉薦了龐統,可惜孫權是個顏值控,一看龐統長得相貌醜陋,就打心裡不喜歡。

這時龐統的狂勁開始發作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也就不跟孫權這邊磨嘰了,咱接著找下家。

魯肅是個實心漢子,覺得很對不住龐統,就寫了一封推薦信給龐統,讓他去投劉備,正好諸葛亮也聽說龐統因為老闆死了,成了待業青年了,也寫了一封推薦信給龐統,請他過來與自己一齊共輔劉備。

龐統就帶著兩封推薦信來找劉備了,只是他一直沒把信給劉備看,這倒是符合龐統才高疏狂的人設。

而讓人意外的是劉備居然也因為龐統相貌的原因,不待見他,給了他一個小小的耒陽縣縣令的職務,因而才有了我們前文所說的那個故事(小編由此分析出龐統的相貌肯定不是一般的醜陋,因為後文中同樣是相貌奇異醜陋的張松來見劉備時,劉備對他卻是禮遇有加,看來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龐統的丑在當時是丑出了一個新高度)。

好在劉備不像孫權那麼死心眼,當他了解了龐統的才幹後立即改變了態度,提拔龐統為副軍師(正職是諸葛亮)。

至此,本文的主人公龐統總算有了能一展自己胸中才學的舞台。

前文我們說到,司馬徽曾告訴劉備:"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那麼現在劉備一下得到了倆,按理說這天下劉備應該是唾手可得,但最後的結局卻並非如此,其中原因比較複雜,小編將在以後的文章中詳細分析,今天只是想探討一下鳳雛早逝的深層原因。

龐統被劉備任命為副軍師,與諸葛亮共贊軍務,表面上看,兩個不世出的戰略家共扶一主,畫面非常震憾,但是他們此時此刻的心理活動我們可以好好揣摩一下:諸葛亮自隆中出山以來,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力促孫劉聯盟、助力周瑜火燒赤壁、偷襲南郡三氣周瑜,這一系列表現已深得劉備及其手下文武人等的尊重,可謂深孚眾望;而龐統初來乍到,雖說前面有獻連環計以助周瑜火攻的功勞,但是在劉備集團中他還是一個寸功未立的職場小白,作為才學與膽識不遜於諸葛亮的他來說,心中自然有些著急,這也是人之常情。

天隨人願,張松送來西川地圖,密約劉備速取益州,這原來就在諸葛亮隆中對的計劃之中,有了張松的地圖,實施計劃的條件也就成熟了,因此劉備就帶著龐統西進益州。

至於為什麼是龐統隨劉備取川而不是諸葛亮,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是荊州作為劉備的大本營,北有曹操,東有孫權,均虎視眈眈,所以必須有一個足智多謀的守城之人;二是諸葛亮的才學更多的在於治理國家,而對於征戰伐謀則非其擅場,這一點諸葛亮也有自知之明,所以他力薦龐統隨劉備入川。

龐統終於有了獨當一面的機會,肯定是倍加珍惜,所以他急切地勸說劉備趁劉璋遠道而來迎接劉備的大好機會,除掉劉璋,一舉拿下西川。

可是劉備以同宗不忍取之為由一再拒絕,看著千載難逢的機會就這麼浪費了,龐統心情更加急躁了。

後來劉備與劉璋翻臉,劉備問計於龐統,龐統立即給出了上、中、下三條計策讓劉備選,可以明顯看出他是帶有一些情緒的,因為他所提的下策就是讓劉備就此打道回荊州,哪兒來回哪去,這完全就是氣話,結果劉備選擇了他認為最穩妥的中策,先取涪水關,再圖成都。

其實按龐統的想法是直接奇襲成都,打劉璋個措手不及才是上策,可最後的決定權在劉備手中,龐統只能按劉備開的"菜單子"做"菜"。

正是由於劉備選擇了這個過程頗費周折的中策,使得原來相對簡單的過程變得複雜了許多,因為西川山地險峻,易守難攻,雖有張松的地圖作為參考,但從涪水關向成都進取,一路上還要經過不少關隘,劉備大軍所帶糧草給養本就不多,如果不能速勝,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這也是龐統本意為繞過諸多關隘,直取成都的戰略構想的主要原因。

現在這條捷徑被劉備否定了,只能按部就班的攻城拔寨,這個是個細活,需要的是耐心和周詳的作戰計劃,但此時的龐統立功心切,難免有些冒進,再加上對對手過於輕視,而忽略了張任等人反噬一口的能力,最終使得一代名士命歿落鳳坡。

龐統的過早離世,諸葛亮不得不離開荊州,親自出馬幫劉備攻取西川,也間接造成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使諸葛亮原本倚為犄角之勢的戰略重地不復存在,其損失不可估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盤點三國:造成龐統英年早逝的三大性格弱點

龐統,字士元,荊州襄陽人。略知《三國》者,自然知道此人,所謂「臥龍鳳雛」,臥龍是諸葛孔明,鳳雛就是龐統。世外高人水鏡先生曾言: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龐士元之才可窺。當然,你也應該知道,...

龐統之死,一個拼顏值社會的犧牲品

1、提到三國時期的謀士,人們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被稱為臥龍先生的諸葛孔明。但是同期還有一個與臥龍並稱的「鳳雛」,這個人就是今天的主角:龐統。龐統在歷史上註定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原因竟是他醜陋的容貌。

劉備兼得臥龍鳳雛,為何還是沒安天下?

《三國演義》里最霸氣的一句話出自水鏡先生:「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劉備比較幸運,先是三顧茅廬得了臥龍孔明,後又得了鳳雛龐統。可三國中劉備實力還是最弱,也最先滅亡。離司馬徽那句流傳千古...

悲劇英雄「鳳雛」龐統,都是相貌醜陋惹的禍

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臥龍鳳雛得一便可得天下」這一經典推銷語,可後來劉備兩者皆得也未得天下。龐統出兵益州中途隕落,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兩個不世奇才也沒能拯救頹危的漢室,令後人不禁咦噓。諸葛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