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地方讓魏蜀吳爭搶不休,失去了此地曹操也失去一統天下的機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魏蜀吳呈角逐之勢,此三方力量一面積極拓展河山力量,一面穩固已有政權,就在這樣的動盪之中,有一地的力量逐漸顯露出來,呈易守難攻、環抱之勢,廣迎四方智謀之客,風流相尚,連諸葛亮都曾評價:「此地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
」魯肅對此地的評價與諸葛亮恰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地水流順北,外帶漢江,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
」那麼究竟何處能讓魏蜀吳兵戈相向,爭搶不迭呢?
此地就是三國鼎峙的交界--荊州。
東漢時期的荊州下轄九郡,後世稱之為「荊襄九郡」:南陽郡、江夏郡、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襄陽郡、章陵郡。
關於荊州的歸屬地問題,魏蜀吳三方紛爭不斷,比較有名的關於搶奪荊州的戰事就有三次。
其一,赤壁之戰,曹操對荊州得而復失,因此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大好時機;之後,荊州就被曹操、劉備和孫權三家分治。
建安十四年,周瑜打敗曹仁,從他的手中奪得了南郡一地,周瑜因此被封為「南郡太守」,駐軍此地;但在建安十五年,為了對付曹操,孫劉聯合,孫權答應將南郡暫借劉備管理,這樣一來,劉備便占據了荊州的大部;
其二,襄樊之戰上,引致東吳襲荊州,關羽失荊州,致使三分格局基本定型;
其三,在夷陵之戰上,以劉備急於奪回荊州的圖謀破滅而終結,但三分天下的基本勢力格局仍然穩固。
當然,既然荊州能成為三方力量的必爭之地,除了其純天然的地理優勢外,還有匯聚天下英才的「聚寶盆」優勢。
首先,荊州「土地險阻,山夷民弱,易倚弱也。
」所以,大量北方士人與流民為了躲避戰亂而南下,把荊襄之地作為寄託生活的地方。
而流入到荊州的人士,既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又帶來北方先進的科技,這些都進一步促進了荊州的經濟發展和繁榮,由此,荊州也能有資格成為了擁有「帝王之資」的地方。
其次,劉表在統治荊州時,採用「理兵襄陽,以觀實變」的治理方略。
一方面,尊奉漢獻帝,一方面聯合北方最大勢力——袁紹,因此攏獲了一眾好名聲,故而在北方戰亂的形勢下,能夠維穩荊州。
此外,劉表還信奉儒家的德政,內部以身作則,保持廉潔清明的風氣,這在當時動盪的三分天下的局勢中實為難得,在這種四方皆亂唯我安定的鮮明對比下,有海內俊傑紛紛依附的盛景也是順時之事。
荊州地區人才薈萃的事實,在《三國志》中可見一斑,《三國志》中所立傳的人約有五十九人,而荊州人士就有二十七人,幾乎占了一半,真正應了「豫州入蜀,荊楚人貴」的話。
-
那麼荊楚人貴的荊襄之士們最後大都為誰盡忠效力了呢?
史論曹操用人以權術相馭,劉備以性情相契,孫氏兄弟以意氣相投。
而劉備因在徐州兩次接連失敗的經歷,意識到自己實力薄弱,實難與曹操抗衡,於是開始四方尋覓賢才,以「德」求才,爭取到了大量有德行的荊州人才,有「庶事精練,物理其本,虛偽不齒」的諸葛亮,亦有「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的忠義之士關羽。
要說荊襄人才的作用,在劉備和他的蜀漢政權中可見一斑。
其一,劉備的少年時期可以說是顛沛流離,時運不濟,直到他到了荊州,在建安十九年,進軍益州,其後在諸葛亮、龐統等優秀人才的輔佐下,壯大了蜀漢政權。
蜀漢政權中,像王連、呂乂等都做出了重大貢獻,在王連任司鹽校尉期間,鹽利頗多,蜀國為了發展農業,解決糧食問題,實行了屯田制,諸葛亮將其調升為漢中太守兼領「督農」;而呂乂則「兼顧督農,供繼軍糧」,督農實際上就是管理屯田的官吏,像後來諸葛亮在外南征北伐的軍資供需,與呂乂的重大貢獻是分不開的。
其二,荊州人才匯聚在劉備的蜀漢政權,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漢末襄陽名士清議的興起。
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荊州襄陽的大族、名士好人倫,形成了品評人物的風尚。
如「諸葛亮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還有襄陽名士黃承彥「高爽開朗,為沔南之士」,向朗「少事司馬德操,與徐元直、韓德高、龐士元俱親善。
」可以說這些荊州人才對漢末人物品評和清議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其三,促進了荊州學派的形成。
東漢末年,劉表出任荊州牧,大力發展教育,由此荊州地區的教育出現了一個小高潮,吸引了遠近士人前來求學;不僅如此,劉表還廣泛收集圖書,為荊州地區收集了大量珍貴藏書。
一度使荊州地區成為了全國的一個學術中心,形成了反對煩瑣虛偽,追求簡約實用的儒道兼容思想,這在當時普遍浮誇的社會形勢下十分難得,繼而又吸引了一大波有志之士。
縱觀三國時期的荊州,既是群雄競逐的要地,亦是各路豪才摩拳擦掌的活躍舞台,如此人傑地靈,也不奇怪為何是兵家常爭之地了。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江河澄澈
文字由歷史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三國荊州為什麼這麼重要,讓曹操劉備孫權都不惜一切代價爭奪此地
三國,魏蜀吳呈角逐之勢,此三方力量一面積極拓展河山力量,一面穩固已有政權,就在這樣的動盪之中,有一地的力量逐漸顯露出來,呈易守難攻、環抱之勢,廣迎四方智謀之客,風流相尚,連諸葛亮都曾評價:「此...
此人比諸葛亮還厲害,劉備請不動,曹操想重用,卻遺憾去世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這是一個人才濟濟,良將輩出,謀臣無數,群星璀璨的星輝年代,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英雄豪傑,或者山野閒人,他們總是給所以熱愛三國的朋友們無限的遐想和感慨。在這些人才之中,有一位非常...
史家評價龐統是「半個英雄」,這個說法是否有道理?
有張松、法正、孟達等人賣主求榮為內應,更堅定了劉備覬覦益州的野心。擔心夜長夢多、節外生枝,劉備加快了圖蜀的步伐。就在他緊鑼密鼓的準備之時,另外一人的出現,更讓他的圖謀如虎添翼。劉備成為荊州牧之後...
劉備請出了諸葛亮,卻錯過另一位高人,曹操誠心相邀但為時已晚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襄陽記》,時間是在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主人公名叫司馬徽。原文是這樣:
三國謀士系列之八一:司馬徽推薦了兩人,劉備為何只請了一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除了這個故事之外,龐統此時的情況還有一點仍然值得留意。當劉備於獻帝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南下荊州投靠劉表之後,已經積極開始在荊州大力尋找謀謨之士加入自己的陣營。司...
孫權,呂蒙奪取荊州後,為什麼非要啥事關羽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當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之時,孫權派遣呂蒙、陸遜偷襲荊州。最終,蜀漢丟失了荊州,大將關羽也被吳人殺死。孫吳對荊州的渴望由來已久。當年孫權父親孫堅就是在圍攻襄陽時戰死。...
十年磨一劍:諸葛亮隱居南陽之謎
「諸葛大名垂宇宙」, 翻開中國歷史,南陽人所謂的「智聖」——諸葛亮占據著輝煌一頁,在民間,他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誠的典範,他的名字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千百年來,流傳下來他很多的故事,最為人津津樂道...
魏蜀吳為什麼會衰落?只因這三個大將死的早
今天給大家說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大家都魏蜀吳這個三個國家在三國時期還真的是誰都干不過誰,誰也干不死誰,但是到了後期卻不一樣了,但是其實在中期有些國家就已經出現了頹勢了,因為死了最為主要的大將...
令人惋惜的《隆中對》
諸葛亮在與劉備的對話中,首先以曹操能勝袁紹的實例,說明事在人為,成功要靠人謀(戰略)的基本道理,即「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接著就根據當時的天下形勢分析,並獲致四點結論...
三國歷史文化名城-襄陽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襄陽城,三國時期古襄陽城,屬於荊襄九郡。三國時期、襄陽...
被《三國演義》耽誤的「愚才」魯肅,真實的魯肅究竟有多厲害呢?
魯肅算是三國中一直被小看的人物,其實魯肅的能力不比諸葛亮和周瑜差。魯肅也被稱為是「東吳四英將」,周瑜死後魯肅就接替了他大都督的位置。其實要比較魯肅和諸葛亮到底誰厲害還是要在正史中找答案,因為演義...
龐統一生沒什麼實際成就,為什麼能與諸葛亮齊名?
論實際業績,龐統的確乏有些善於可陳,這很大程度上緣於他死得太早,還沒有來得及施展抱負,不過,就有限生命而言,龐統已經十分耀眼了。龐統是荊州名士龐德公的從子,龐德公在荊州影響力很大,是個劉表都請不...
兵家必爭之地的荊州,曾經一度決定了歷史發展的方向
文/青山獨往兵家必爭之地的荊州,曾經一度決定了歷史發展的方向。三國時期,曹操儘管占據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其一直想要南下奪取一塊要地,已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卻好幾次都無功而返;劉備想要光復漢室...
三國不容忽視的八大軍事家,周瑜排名第五,第一實至名歸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在這個瑰麗磅礴、激情澎湃、戰爭持續不斷的年代,也是人才輩出,軍事家接踵湧現的時代。隨著川大歷史教授方北辰《三國軍事家的分級量化評判探索》中對三國時期的軍事家進行了量化打分,我們...
歷代名將巔峰「武廟十哲七十二將」,三國都有誰入選?
中國歷史上,名將輩出,安邦定國,守土開疆。唐朝玄宗皇帝為祭祀歷代名將而設武廟,當時武廟的主神是太公望(姜子牙)。唐朝及之前歷史上的名將十人分坐左右。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丞相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