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天下誰是英雄?劉備——捨己為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看《三國演義》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印象很深。
公元208年,劉備在新野大敗曹軍後,移兵樊城。
曹操為了報仇,親自率大軍向樊城殺來。
劉備兵少將寡,樊城池淺城薄,難以抵擋曹操大軍。
劉備聽取諸葛亮建議,撤出樊城,過漢水,前往襄陽。
撤出前,劉備不忍心拋棄跟隨自己的百姓,就對他們說:「曹兵將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願隨者,可一同過江。
」百姓認為劉備仁義,大都樂意追隨。
百姓拖家帶口隨劉備撤離,行動很慢,曹操大軍緊追,形勢緊迫。
屬下建議劉備放棄百姓先走,不然,被曹操大軍追上,後果不堪設想。
劉備不同意,決意不放棄百姓。
到了江邊,劉備讓關羽整頓船隻。
百姓扶老攜幼,行動緩慢。
劉備過江後,看到江對岸百姓還在招手呼號。
又急忙催促關羽趕快渡百姓過江。
直到所有百姓全部過江,劉備才繼續往前進發。
劉備攜民渡江,有人認為是作秀,還有人認為是拿百姓作擋箭牌,他在賭曹操為了自己的政治聲譽不會輕易殺百姓。
不過,我覺得,劉備作秀也好,拿百姓作擋箭牌也罷,危險是離自己越來越近的,這是不容懷疑的。
不管劉備心裡怎麼想的,捨己為人的事實是發生了的。
你所不知道的劉備:仁義背後,實為陰謀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人與別人交往時都是戴著面具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都是戴著面具生活,戴得久了反而又不覺得怎麼樣了,因為偽裝久了就成自然了。因此,在這個世界上就產生了許多雙面人,出現了許多心口不一...
從劉備攜民渡江這一段故事來看,真實的劉備究竟是仁義還是奸詐?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劉備為避曹軍攜新野樊城之民奔逃。但是到後來,這一段便引發了後人對劉備為仁君一說的質疑。到了近代,更是有了魯迅之「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一說。從實際出發,劉備究竟是仁義還...
劉備扶老攜幼帶著十萬百姓逃亡是不忍拋棄還是另有原因?
曹操八路追兵追砍劉備,曹軍勢大,劉備弱,樊城薄,諸葛亮就勸劉備棄樊城,渡漢水。然而一路上劉備是「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江」,「同行軍民十餘萬」。如此目標巨大,行動緩慢,豈不是等著曹操來砍嗎?...
趣評《三國演義》:劉備攜民渡江,實則害人利己
今天要說的還是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也可是說是一場人為的事故。只少有許多人認為,劉備的攜民渡江,是挾民渡江。新野的老姓並非自願跟著他逃生,只少是不是全部自願的。這樣說並不是憑空亂說的,我們來分析下下。
劉備做了件事,卻被誤會千年,小人之心要不得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平靜十八年之久的荊州硝煙四起,曹操的數十萬大軍突襲荊州。八月,荊州牧劉表病逝,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荊州陷入一片混亂當中。
趣評《三國演義》:同帶百姓出逃 一個仁義得人心一個惡名臭天下
火燒博望坡後,曹操心裡那個不舒服呀,便提50萬大軍前去討伐劉備,諸葛勸劉備棄新野以取樊城。徵得劉備同意,諸葛亮便命人在城裡到處貼「小廣告」,「無論男女老幼,願從者,即於今日隨我往樊城暫避,不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