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三國:諸葛孔明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選自《三國志》


清朝康熙帝有云:「諸葛亮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即使我不說,諸葛亮的優點也是後人看在眼裡的,可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我要說的卻是他的缺點。


1。

荊、益二州:一個易攻難守,一個易守難攻,中間是三峽天塹,難以連接在一起,難免就顧此失彼。

而荊州又是兵家必爭之地,荊州屬魏,則攻吳輕而易舉;荊州屬吳,則吳國的防禦得到鞏固;荊州歸蜀,則吳魏兩家都存在巨大威脅。

東吳之所以肯把荊州借給劉備,只是想讓他幫助分擔一部分防務,當孫權的統治鞏固後,就會重新拿回荊州。

如此戰略要地,兩方都虎視眈眈,而蜀國又不能夠有充足的兵力留守,我認為失荊州為必然之中。

圖片源於網絡

2。

北伐:「北伐」很明顯是在效仿韓信的策略,劉邦採納了韓信的建議,自漢中入秦川,在富饒的關中建立根據地,展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

可是時過境遷,此關中已非彼關中,富饒已是過去,蜀道艱難,更何況司馬懿是何許人?而當時韓信的敵人是武夫項羽。

戰事一旦長久,糧草就難以為繼。

如果不能就地取食,北伐就只能中止了。

3。

丟荊州:丟荊州對蜀漢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諸葛亮留關羽守荊州是這次失敗的一大原因。

關羽智勇雙全,卻目空一切。

作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大將而言,這是一個致命的缺點。

本來關羽可以東和孫權,這樣可能就不會造成後來的呂蒙襲荊州,至少可以暫緩東吳取荊州的時日。

但是高傲的關羽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東吳,甚至孫權希望與他聯姻,也被他不留情面地駁回。

這不能不說是諸葛亮用人的一次重大失誤。

圖片源於網絡

4。

失街亭:留馬謖守街亭是諸葛亮的又一次用人失誤,而這次用人失誤直接導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失敗。

馬謖是個趙括式的人物,只會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也不懂得如何根據戰場上的實際情況活用兵法。

讓只能紙上談兵的他去指揮千軍萬馬,實在勉為其難。

馬謖被斬確實有些冤,這次失敗最主要的責任應由諸葛亮來負,是他不能把合適的人用在合適的地方,把最關鍵的地方交給了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

圖片源於網絡

5。

出師表:《出師表》是諸葛亮的名作,卻束縛了劉禪,要這樣,不要那樣。

固然是諄諄教誨,卻又不給實踐的機會。

在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諸葛亮沒有把劉禪放到戰爭前線的大風大浪中去鍛鍊成長,而是在溫室里。

劉禪卻不能上前線一戰,只能待在成都。

可政事無論大小,都要經過諸葛亮決定,劉禪根本插不上手。

在無所事事、百無聊賴之時,除了在後宮裡玩耍,還能幹什麼呢?久而久之,壞習慣也就養成了。

蜀漢江山一朝易主,劉禪面北稱臣。

幾十年心血毀於一旦。

6。

過於謹慎:諸葛亮拒絕魏延的建議,不願讓其兵出子午谷。

當時三國之中,蜀國最弱,沒有能力與實力強大的曹魏打持久戰,應該速戰速決,出奇制勝。

諸葛亮沒有把握這個機會,只因五千兵馬可能受困而不用魏延之計,實在非常可惜。

這樣的後果就失去了快速進軍長安的機會,讓魏國有了調動軍隊的喘息之機。

諸葛亮作為蜀國最高的軍事指揮者,沒有關注整體的得失,不能不說是太過於謹慎所致。

圖片源於網絡

諸葛亮的優點人不可及,諸葛亮的缺點也令人遺憾:智者千慮,也難免有失,但丟荊州和失街亭造成的後果實在太嚴重,所以他逃不過用人失誤的指責;鞠躬盡瘁沒有錯,但掌握不好度就成了大權獨攬,免不了荒廢人才的培養;謹慎是好的,但要把握好戰機。

沒有完美的人,正是他同時具有優點和缺點,他才是一個真實的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你知道嗎?諸葛亮也犯過錯!

你知道嗎,著名人物諸葛亮一生中也有犯錯的時候,前文中我講過的馬謖失街亭,就是一個過錯,劉備臨終前就說馬謖是個紙上談兵,不適合打仗的書生.但是諸葛亮還是沒有聽取建議,結果街亭丟失,使蜀國戰略很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