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神話諸葛亮,三國演義居然將劉備的功勞記在他身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中「火燒博望坡」是諸葛亮初出茅廬為劉備所處的第一計,它既挫敗了曹操欲消滅新野劉備的企圖,又樹立了諸葛亮在劉備軍中的地位,還表現了臥龍的機智過人。

可謂一舉三得,而且羅貫中還專門賦詩一首「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談笑中。

直須驚破曹操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其實,歷史上的諸葛亮根本就沒有獻計「火燒博望坡」,根據司馬光《資治通鑑》的記載:火燒博望坡發生在漢獻帝建安七年,而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是建安十二年。

火燒博望坡時,孔明還在隆中高臥呢。

火燒博望坡打贏曹操大軍,讓荊州的劉表、劉備有了六年的喘息機會來休養生息、發展軍事、農業,這場戰役在三國鼎立的形成中不可忽視。

但是火燒博望坡真正的指揮官其實是劉備,那麼為何羅貫中要把劉備的計策功勞掛在諸葛亮身上呢?僅僅是為了神話諸葛亮嗎?

這個故事從劉備身上移植到諸葛亮身上,首先不是羅貫中的原創。

而是元雜劇《諸葛亮博望燒屯》就已經形成了系統的改變移植,而同為元代的羅貫中為了《三國演義》的整體布局採用了這種移植後的故事,而沒有根據事實。

當然,羅貫中採用諸葛亮獻計「火燒博望坡」並不簡單的因為元雜劇那樣講,他有自己的顧慮。

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提到,關羽、張飛對劉備屈尊「三顧茅廬」請諸葛亮頗有微詞,這種不滿等諸葛亮到了劉備麾下,自然是各種不服,所以作者將這個故事轉嫁到諸葛亮身上,是有意緩解三者之間的關係。

另一個原因是,真實的諸葛亮到了劉備軍中之後,除了聯吳抗曹做了一回說客之外,基本上在荊州數年時間並沒有什麼大的作為,很難滿足人們讚美諸葛亮的願望,也會讓小說讀起來枯燥無味。

所以羅貫中也就顧不得歷史上原本火燒博望坡是劉備而非諸葛亮了。

當然羅貫中移植這個故事的時候,也並沒有完全不顧對劉備形象的樹立。

多部史書描述劉備大致意思一樣,都是說他寬厚待人,但是軍事指揮水平低劣。

而羅貫中為了諸葛亮將劉備少見的一場勝仗移植到了諸葛亮身上,確實於心不忍。

所以在《三國演義》第一回中,就特意描寫了劉備建議的「圍師必闕」的情節,而這個情節並不在劉備身上發生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軍事庸才?羅貫中緣何要神話諸葛亮

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塑造了許多經典的人物形象,其中智絕——諸葛亮尤其深入人心,在三國演義里,諸葛亮除了不會武藝外,其他發麵幾乎是全才。那麼諸葛亮到底是不是全才呢?

《三國演義》中的火燒博望坡是諸葛亮的計策嗎

火燒博望坡是劉備在荊州時發生的一次戰役。戰役規模不大,可在《三國演義》中,由於這是諸葛亮初出茅廬指揮的第一次陣仗,所以這次戰役就顯得意義非同尋常了。不過,在史籍當中,指揮這次戰役的卻不是諸葛亮,...

假重義真虛偽的劉備

《三國演義》里的劉備被羅貫中刻畫成忠厚仁德重義信諾的形象。本身能耐沒有曹操孫權大,但是忠厚仁義心繫百姓知人善任,在諸葛亮關羽等人的輔佐下三分天下建立蜀國,成就了一份霸業。這是小說里編撰的,其實...

博望坡之戰是諸葛亮所策劃的嗎?

史書《三國志》記載的火燒博望坡是劉備親自指揮的,諸葛亮此時還沒有出山。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昭烈帝劉備勢單力薄不得不依附荊州劉表,曹操命夏侯惇、于禁率大軍進攻荊州新野,劉表讓劉備前去抵擋,...

真實的諸葛亮是這樣的,你們都被羅貫中騙了

諸葛亮這個人,從晉朝開始,就是許多人追捧的對象,可謂是光芒萬丈,粉絲雲集。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更是把諸葛亮都吹到天上去了。他神機妙算,用兵如神,是三國第一智者。試問,世界上哪有這樣十全十美的人?

深度揭秘火燒博望坡細節 三國迷們不可錯過

火燒博望坡,是三國演義中的經典場景。很多電視劇和連環畫都十分著重火燒博望坡這一場故事。火燒博望坡,有人說是諸葛亮初出茅廬的第一個計謀。關於火燒博望波這一計謀有多妙?一起往下看。大家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