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諸葛亮為什麼要故意放走曹操?這裡告訴你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在曹操赤壁戰敗後故意放走曹操,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要知道,諸葛亮力主劉備聯孫抗曹是戰略的需要。

劉備最開始寄掛在劉表麾下,劉備是個仁義之人,在劉表病逝後又不願奪其城池,結果被曹操追趕的如喪家之犬,一路逃到夏口後,已到了窮途末路,只有走聯孫抗曹華山一條道可走。

而這時的東吳是戰是和形成了鮮明的兩派,無奈之下,諸葛亮親赴東吳,說服孫權抗曹。

諸葛亮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最終讓孫權下定決心寧死不屈,最終促使赤壁之戰大幕開啟。

隨後周瑜制定了火攻,其中還穿插了打黃蓋的苦肉計,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借東風等奇聞軌事。

通過一系列的連環計,最終打敗了驕傲自大、不可一世的曹操。

而自從孫劉正式聯盟後,諸葛亮已然知道不識水性的曹軍必敗無疑。

因此,他很快制定了讓關羽、張飛、趙雲等虎將乘曹操戰敗撿戰利品之舉,並乘機占領了軍事要地荊州。

而之所以讓關羽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華容道,是因為諸葛亮算準了曹操失敗之後,慌不擇路之下必然會選擇走華容道這條「獨行道」。

明明知道,還這樣做,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曹操不能死。

赤壁戰敗,號稱百萬雄師的曹軍肯定會一敗塗地,死傷無數,經受無與倫比的大打擊。

而如果他們的主子曹操一旦死了,那麼,曹軍就會遭遇毀滅性的打擊,很可能一夜之間就全部灰飛煙滅了。

而如果真是這樣的,東吳的孫權勢必一家獨大,挾赤壁之戰勝利的餘威而掃除天下群雄,統一天下也是必然之勢。

而這時的劉備還沒有建立自己的根據地,沒有自己的勢力圈子,就憑那點薄弱的兵馬,是很難抵擋住東吳大軍的進攻,這樣一來,就算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也是無法力挽狂瀾的。

如果曹操不死,他受此重挫,需要很長時間來恢復元氣。

同時,因為他的根基還在,獨居一隅的東吳也不敢輕舉妄動。

而劉備可以乘機先奪得荊州之地,然後揮師向蜀中進軍,在那裡建立自己的根據地,立足根基後再圖進取,如此一來三分天下的形勢將形成。

而這個戰略大構想,諸葛亮還在劉備請其下山時,已然描繪好,此時他只是遵照來執行而已。

因此,明明知道曹操是其最大的敵人,但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卻不得不放走曹操。

第二,關羽不會殺。

諸葛亮獨獨派關羽守華容道,一方面曹操對關羽有「收留之恩」,另一方面他也知道關羽是個重情重義之人,在曹操最落迫的時候肯定下不了毒手。

如此這樣,讓關羽守華容道,讓其做了個順手人留,報答了曹操對他的恩情,了卻一段心愿。

如此一舉兩得的事,何樂而不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赤壁之戰戰敗並非因為火攻,而是另有隱情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這場戰役中,孫權和劉備聯軍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曹操,改變了歷史進程,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關於赤壁之戰,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耳熟能詳的故事,比如「借東風」「草船...

漫談三國:華容道放走曹操是最好的結果

曹操在赤壁大敗之後,率領殘兵敗將欲逃往江陵,諸葛亮料定曹操會從華容道經過,於是派關羽守華容道,並用激將法讓關羽簽下軍令狀。諸葛亮明知曹操曾對關羽有恩,而關羽又是重情重義之人,難保關羽不徇私情。 ...

三國風云:諸葛亮刻意安排在華容道放走曹操?

在一個弱者、次強者、強者的三方對決中,如果次強者者水平較高,則弱者最好是挑起次強者和強者之間的爭鬥,而自己就袖手旁觀坐收漁翁之利;如果次強者水平也較低,那麼弱者為了爭取更大的生存機會,就應當先幫...

赤壁之戰經過

赤壁之戰可以是包括東漢丞相曹操南下後一連串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所發生的戰事。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

諸葛亮派關羽去守華容道只因這件大事所致

當時曹操最強,孫權次之,劉備最弱。面對曹操的強勢進攻,孫權才聯合劉備,打了赤壁之戰共抗曹操。戰後周瑜對荊州垂涎欲滴,畢竟荊州居東吳上游,順流而下對東吳威脅太大。荊州又沃野千里,利盡南海。要不是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