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道真相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地球上一個普普通通的地理單元卻因為:

一部小說——《三國演義》、

一場戰爭——赤壁之戰、

一個上千年來作為義的化身的人——關羽、

一個以奸雄著稱於世的人——曹操、

一個作為智慧的代名詞——諸葛亮

而流傳後世,它就是華容道。

這裡關於華容道的具體位置不作過多的解釋(史學界對此有很多爭議),我所深究的是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的真相。

一、考真究偽

《三國志·關羽傳》對此隻字未提;裴松之注引: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贏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

贏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山陽公載記》);蔡東藩在《後漢演義》寫到:曹擬奔南郡,就華容道小路進行,較為近便......好多時才到南郡,操兵已寥寥無幾;郭沫若等在《名家品三國》裡面對此也是隻字未提;易中天在《品三國》裡面對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之事也持否認態度。

而羅貫中卻在《三國演義》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裡面對此事卻寫得惟妙惟肖。

那麼,對於一個本來就子虛烏有的史實,羅貫中為什麼卻大費周章呢?同時,諸葛亮的「智」、關羽的「義」又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二、追本溯源

由《三國演義》第五十回得知:赤壁之戰曹操戰敗,此時劉備一方負責追擊已成驚弓之鳥的曹軍。

諸葛亮為此設計了三路關卡,第一路拜趙子龍為將,第二路拜張飛為將,經過第一關與第二關的圍堵之後,曹操兵馬己消耗殆盡,最後一關華容道便成為關係曹操生死存亡的一道坎。

當此時:人皆飢例,馬盡睏乏。

焦頭爛額者,扶策而走;中箭著槍者,勉強而行。

衣甲濕透,個個不全;軍器旗幡,紛紛不整。

只騎得禿馬。

鞍留衣服,盡皆拋棄。

」而作為最為關鍵的第三道卡,諸葛亮卻是如此安排的:「雲長可於華容小路高山之處,堆積柴草,故起一把火煙,引曹操來」「操雖能用兵,只此可以瞞過他也。

他見煙起,將謂虛張聲勢,必然投這條路來。

將軍休得容情」,至此,結果不言而喻,曹操終至南郡。

那麼,以神機妙算著稱的諸葛亮卻為什麼有如此安排呢?

三、解疑釋惑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這或許是世人永遠都想不到的,其真相:諸葛亮是放走曹操的幕後策劃,關羽不過是一個被蒙在鼓裡盲目的執行者。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讓關羽「義」釋曹操呢?

(一)瞞天過海

《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諸葛亮在給子龍、翼德分配截殺任務時,「雲長在側,孔明全然不睬」,後又採用激將法令其立得軍令狀;在玄德勸說時,諸葛亮又以「亮夜觀天象,操賊未合身亡。

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搪塞之。

緊接著要問罪關羽時,幸得玄德求情「孔明方才饒了」。

這樣就把所有的罪責都嫁接在關羽頭上了。

(二)羅氏心愿

《三國演義》的成書時間為元末明初,當時由少數民族(蒙古族)統治天下,政局動盪、民不聊生。

人們希望由漢族人治理國家,而《三國演義》裡面所描述的事情正好於此相符,「擁劉反曹」的思想便順應了人心,關羽的義釋也正好體現的劉備的仁德、愛民思想。

第四十一回有此論述:「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

今人歸我,奈何棄之?」

(三)三分天下

1、操死備亡

在玄德勸說孔明莫要派雲長去截殺曹操時,諸葛亮以「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搪塞,難道曹操真的命不該絕?並非不該,而是不能絕!在此我們做一個假設:如果第三路關卡將曹操擒獲斬首,也許曹魏勢力頓時就會土崩瓦解,即使還有殘餘勢力也將大打折扣:簡單設想一下,如果曹操果真喪命,可能會出現以下情形:1)曹操軍隊喪失領導核心,數十萬軍隊分崩離析,成為一盤散沙。

原來己被曹操鎮壓下去的各路諸侯殘部又會紛紛乘亂而起,北方又陷入群雄相爭的混亂局面。

這就好比西安事變時蔣介石的處境(如若把蔣介石處死,那麼之前被蔣鎮壓下去的軍閥又會各自為政,互相爭奪地盤,頓時中國就會陷入內戰的漩渦,那麼抗日救國如何談起);2)曹操軍隊雖敗不亂,仍是北方最具實力的統治者。

但由於曹操死得倉促,他的幾個兒子:曹不、曹彰、曹植又各具才幹,也各有支持者,於是上演了如同河北袁紹之子袁譚、袁尚,荊州劉表之子劉琦、劉瓊兄弟爭位的一幕,造成曹魏勢力的分散;3)曹魏軍隊退回北方後,由於曹操的幾個兒子年紀尚幼,難以服眾,部將們如董卓死後李典之流互相爭權而衰落;或者手下中某個類似司馬氏的野心家出現,提前發動諸如高平陵事件,篡奪了曹氏政權;4)忠於漢室的舊臣乘機起事,與曹魏重新爭奪朝廷的主導權。

總之,無論發生上述何種情況,都會造成北方較長時間的混亂,那麼就會:1)使北方的百姓陷於水深火熱的戰爭洪流當中,這也是劉備不願看到的;2)孫吳就會成為天下最具實力的諸侯,劉備的勢力雖壯大了很多,但遠不及孫吳,而孫吳要做的就是滅掉劉備(孫劉聯盟只是暫時的,赤壁之戰的結束也就意味著聯盟的瓦解,歷史上的金(北)宋聯盟滅遼、蒙(南)宋聯盟滅金也是一樣的),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勢力。

如此以來,劉備「霸業可成,漢室可興」也只能是一場黃粱美夢了,如此諸葛亮的滿腹才能就無處施展。

2、假戲真做

如上所述,曹操果真不能死!但是「釋」曹一事應由誰來完成呢?只有關羽堪當此任,只有關羽才是放曹的最佳人選。

此事似易實難。

因為諸葛亮放曹必須放得天衣無縫,必須放得孫權周瑜無話可說。

此時孫劉雙方是聯盟,有一個共同滅曹的協議。

劉備一方若在關鍵時刻公然放曹一馬,則與叛徒何異?不僅在孫權面前說不過去,也難以面對世人。

《三國演義》的主導思想是「擁劉反曹」,如若諸葛亮放走曹操,一是不符合這個主旨思想;二也不符合劉備的「匡復漢室」「漢賊不兩立」的口號。

因此,諸葛亮此時必須找一個有放曹藉口的人,這個人就是關羽。

關羽當年下邱兵敗,被迫入了曹營,曹操待他極厚,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贈金贈袍贈赤兔馬,連過五關斬六將也沒有深怪於他,應該承認,曹操對關羽私人是有大恩的。

關羽有這樣的前事背景,加上他的性格特點,由他來執行放曹這一特殊使命最為合適。

放曹之後,對外,諸葛亮可以用這是關羽的個人行為來解釋;對內,又可以憑關羽與劉備的特殊關係赦免他的放曹之罪,一舉數得,何樂不為?如此看來,去華容道前諸葛亮要關羽立軍令狀之事,顯然是一場演出,是演給孫權看的折子戲。

當然,諸葛亮導演此事既不可向劉備道破,也不可對關羽明說。

如果在華容道公然放曹,必將在政治上陷入被動。

關羽也是個忠義之人,如果知道諸葛亮的玄機,恐怕至少不會在華容道上演得那麼自然真實。

何況諸葛亮如果把其奧秘明告世人,他的形象也會有負面影響。

3、源起隆中

諸葛亮的戰略思想是先三分,後一統。

《隆中對》道:曹操「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己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劉備一方可利用、發展的空間只有荊益巴蜀這西南閒地。

而劉備欲一統,須先三分,後「待天下有變」以圖天下,而赤壁之戰就是實現三分的關鍵一步。

可以這樣說,赤壁之戰從一開始就決定了曹操的失敗,而赤壁之戰卻是諸葛亮求之不得的,這樣就加速了三分的形成。

赤壁之戰,貌似是孫劉聯合抗曹,其實不然,曹、孫、劉三方之間的關係複雜而微妙:1)孫權想滅曹弱備(其實劉備也是勢單力薄的,而孫吳忌諱劉的原因在於:一、帝世之胄,名正則言順;二、仁義滿天下,民心所向;三、文有諸葛,武有關張趙,此三人乃有萬夫不當之勇,萬軍中取一人頭如探囊取物);2)劉備:首先,必須聯吳抗曹,為自己贏得生存的時間與空間;其次,弱曹制吳,換言之,操在備存;第三,攫利壯己。

因此在赤壁之戰中,劉備一方是出力而不盡力,出三分的本錢,卻想撈十分的利潤(戰後取荊州、南郡、襄陽,又令子龍計取桂陽);3)曹操:滅吳一統,如若不能便強劉牽吳。

諸葛亮熟知其中利害,所以在赤壁之戰中,他才會如此地從容鎮定,遊刃有餘。

再看赤壁劉備一方的戰果,:敗曹留曹,取荊襄,克桂陽。

4、經濟鼎足

學術界認為:「三國鼎立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各地區封建經濟的發展,導致了分裂傾向的加劇。

」其理由是:「長江流域上下游幾個區域的封建經濟,發展到了勉強可以自給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給南方孫、劉的割據提供了物質基礎,而同一時期北方的國家則由於社會經濟受到割據混戰的嚴重摧殘,無力消滅南方的國家,以統一中國。

毫無疑義,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孫、劉割據的物質基礎。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十分注意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如說江東是「國險而民附」,荊、益是「民殷國富」、「沃野千里」。

而當時北方,歷時十九年的軍閥混戰,人民被屠殺,土地荒殘,戶口銳減,造成了「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的慘象。

曹操總結了歷史的經驗,十分注意經濟的恢復。

公元196年,他迎獻帝都許,「是歲用棗抵、韓浩等漢,始興屯田,」當年許下屯田,得谷百萬解。

「於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積穀,倉凜皆滿。

故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能兼并群雄。

5、政治均衡

1)內部瓦解

赤壁之戰以後,孫權借荊州與劉備,曹操無力南下。

同時,曹也看到了孫劉的微妙利益,《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寫到:「操自赤壁敗後,常思報仇,只疑孫、劉并力,因此不敢輕進」「表奏周瑜為總領南郡太守,程普為江夏太守」故想藉此從內部瓦解;劉備在進駐荊州猶豫是否能安坐荊州之主時,諸葛亮如此解釋:「主公請放心,兩年之內不會有人敢來和主公爭荊襄」「過不了幾日,他們便會引兵還吳」,此時劉備仍然不解,諸葛亮又作了一個較為精闢的比喻解釋:「一家有三兄弟,最好做人的往往是老三,最難做的往往是老二.......主公勉強可稱老三」「從東吳的角度看,他最厲害的敵人不是我們,仍是曹操」「周瑜遭挫受辱,惱羞成怒......而孫權和魯肅確實明白人......他們定會想法設法阻止周瑜和我們交兵」「以荊州為餌,讓我們與東吳交兵......所以我們只要和東吳不交兵,維持聯盟大局,曹操就不敢妄動」。

而後,在曹仁丟失荊州表奏曹操時,曹操道:「打敗仗都打得這麼漂亮,把周瑜的兵馬打了個精光,卻把三座城池丟給劉備」這也進一步證明三方的政治利益均衡關係:三方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獨自滅掉其中另外兩方中的一個。

2)權謀政治

操見不能在短期內滅孫劉,於是加快培植曹黨勢力。

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冬十二月下了「自明令」。

清嚴可均輯的《讓縣自明本志令》對「讓縣」的解釋:曹操減退出自己受封的武平侯國三縣二萬戶,用以換取封眾子為侯;退出三縣「以分損謗議」,也就是要洗刷一下他那「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賦」的狼藉名聲;建安十六年春正月以世子曹王為五官中郎將,置官屬,為付垂相,又封五子為侯;建安十七年冬又指使董昭建言尊立自己為「魏公」,並割據冀州為王國根據地;尚書荀或表示不滿,曹操毫不手軟地迫死荀或;荀或死後,曹操稱「魏公」,建安二十一年稱「魏王」。

曹操的目標是一統天下,赤壁戰敗,諸葛「釋」操,不僅使得劉備免於滅頂之災,相反卻讓劉備迅速發展壯大;孫吳進一步鞏固了自己東南霸主的地位;而曹操無力南下,重新審度天下大勢,休養生息。

自此三分雛形現之。

參考文獻

[1]王子寬.華容道新解—諸葛亮博弈之釋析.廈門教育學院學報.2005

[2]彭波.羽華容道私縱曹操的行為闡釋一質疑《三國演義》中關羽的「義」.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3

[3](明)羅貫中著 , 《三國演義 上冊》 ,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7.1

[4]林宣治.華容道問題最優解的搜索策略. 津州師範學院學報.2003.11

[5]郭沫若等.名家品三國.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

[6]易中天.品三國.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

[7]蔡東藩.後漢演義.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501-503

[8]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中華書局.2007.2

文/張友友,歷史百家爭鳴特約作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在寫到關羽之死時,羅貫中一定是痛哭流涕的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一直有一個疑問在心頭,那就是:弱小的孫吳,是怎麼與曹魏、蜀漢三足鼎立的?確實,縱觀《三國演義》全書,你會覺得不管是曹魏還是蜀漢,都是猛將如雲、良謀如雨,可是孫吳,卻是一片...

關羽改變了三國的兩次歷史進程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關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跟隨劉備轉戰南北,為劉備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三國演義中更將其尊稱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由於三國演義對關羽的完美刻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