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國時期的皇帝,就因為一句話,被後人誤解千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我們講講蜀後主劉禪。

劉禪,劉備之子,小名阿斗,三國時期蜀漢後主,因為一句「此間樂、不思蜀」,被後人當做平庸昏聵之君,被譽為「扶不起的阿斗」,併流傳千年。

可是劉禪真的是那麼昏庸無能嗎?其實不然。

只說在諸葛亮死後,劉禪還能繼續統治蜀國30年,使其不亂,可見他肯定有其過人之處。

而在劉備託孤遺詔中也體現了這一點,「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

」知子莫若父,再加上諸葛亮的評語,可見劉禪絕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無能。

作為三國最弱的蜀國國君,劉禪擁有自己的政治智慧。

頭腦清醒,顧全大局

在劉備死後,諸葛亮開始輔佐17歲的劉禪,集軍政大權與一身,成為了蜀國當時的實際統治者。

按照當時漢朝的慣例,諸葛亮應該在劉禪長大之後。

逐漸地將大權交還給劉禪,讓劉禪親政。

可是,諸葛亮在這11年里卻緊握大權,就是不讓劉禪親政,他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劉禪沒有治國經驗。

這種理由說出來直讓人可笑,你說他沒有經驗,可是你不給他實踐的機會,他哪兒來的經驗,可見這只是諸葛亮不願意放棄手中權利找的藉口罷了。

如果說劉禪昏庸無能的話,他肯定會對諸葛亮的專權產生不滿和猜疑,這樣劉禪就容易在一些讒言的蠱惑下,為了奪回自己的權利,可能會和諸葛亮演出一出歷史上屢見不鮮的慘劇。

可事實上怎麼樣呢,劉禪還是像以前一樣對諸葛亮十分信任和尊重,事事都聽他的。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劉禪頭腦十分清醒,對當時「君弱臣強」局勢分析很透徹,明白自己就是反抗也不會成功,所以他選擇了忍耐。

還有對諸葛亮急於北伐,劉禪心裡也十分反對,因為他十分清楚魏蜀的實力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北伐不但不會成功,還會勞民傷財,削弱蜀國的國力。

但是劉禪並沒有藉此大作文章,而是力勸諸葛亮不要做,在諸葛亮執意要北伐後,又是竭盡全力為北伐保障後勤工作。

因為他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內變」的道理, 如果他做了,肯定會導致朝廷大亂,還有可能亡國滅本。

可見劉禪是一個心胸開闊,顧全大局的有為君主,十分善於處理君臣關係,絕不是昏庸無能之輩。

在用人上有主見,知人善用

在諸葛亮去世後,劉禪立即就廢除了丞相制度,任命蔣琬為大司馬,主管行政,兼管軍事。

任命費禕為大將軍,主管軍事,監管行政。

把原來集權於諸葛亮一身的職務和權力,一分為二,而且還讓兩個人相互交叉、相互制衡。

在蔣琬死後,劉禪乾脆自己掌管國事,大權獨攬,徹底解決了蜀國多年「事無巨細,咸決於丞相」的政治體制。

試想,能做出這樣一種政治安排的人難道會是庸劣之主嗎?

如果說蔣琬、費禕、等人,是劉禪迫於諸葛亮的壓力不得不重用的話,那麼姜維這個這個魏國降將,能夠在諸葛亮死後,一路升任蜀國大將軍,成為掌管整個蜀國的軍權的最高軍事將領,這完全是劉禪的功勞。

如果劉禪是個昏君,他敢把自己小命放在了一個魏國降將的手裡嗎?這只能說明劉禪是一個有主見的人,知人善用,用人不疑。

姜維劇照

當然劉禪也有過失之處,那就是在執政晚期寵信宦官黃皓,致使其霍亂朝綱。

蜀漢的滅亡,也確實與此有關,但不是根本原因。

根據史料記載,黃皓是在景耀元年開始專權的,而蜀國被滅是在景耀六年,中間只有短短的五年時間,,這不足以使一個政權亡於一個奸臣之手。

其實蜀國滅亡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蜀國在三國中實力最弱。

根據劉禪投降魏國後所提交的《士民簿》來看,蜀國有人口28戶,男女人數94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占據益、梁二州,為三國國力最弱。

當時的魏國有60萬3千戶,人口443萬2千,兵力接近八十萬,吏三十萬左右,占據冀、幽、並、青、兗、豫、徐、河南、雍、涼、秦等十一州,實力為三國第一。

而吳國有52萬3千戶,人口240萬。

兵力將近三十萬,吏十萬。

吳占揚、荊、廣、交,荊等五州,位列第二。

通過三國國力對比,蜀國在人口,兵力、疆土都與魏國相差甚遠,人口僅為魏國的五分之一,兵力僅為魏國六分之一,疆土不及魏國一半。

再加上蜀國連年來以攻為守,戰爭連年不斷,耗盡了蜀國的國力,蜀國被滅只是早晚之事。

公元公元263年,魏國分三路進攻蜀漢,魏將鄧艾抄小路攻入蜀中,魏軍進而逼近成都。

在魏軍兵臨城下之際,劉禪接受光祿大夫譙周的建議,納城而降。

而劉禪不戰而降,也是無奈之舉,因為他心裡很清楚如果要是抵抗,軍民傷亡很大不說,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讓百姓遭殃。

為了保全子民,劉禪在深思熟慮後,決定開門投降。

至於「樂不思蜀」典故,那不過是劉禪向司馬昭裝瘋賣傻、養晦自保的手段罷了。

作為亡國之君,不僅自家生命,而且包括對蜀地百姓幸福都掌握在司馬昭之手,所以劉禪必須裝憨賣傻,處處隱藏自己才能,才能瞞天過海,養晦自保。

正是劉禪這一句「此間樂,不思蜀」,讓司馬昭覺得他懦弱無能、不足為慮,成功地保住了性命,這在當時的環境中這是最為明智的選擇,堪稱上上之策。

在這個問題上,劉禪實在是一個能稱得起大智若愚的智者。

綜上所述,我們看到一個知人善任、大智若愚的劉禪,儘管他還稱不上是一位大有作為的明君,但也絕不是一個低智無能的庸主。

以「扶不起的阿斗」來評價劉禪一生是不適當不準確的,我想我們應該給予他正確的評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扶不起的劉阿斗真的扶不起?

一提起阿斗,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是懦弱無能、膽小怕事、沒心沒肺、樂不思蜀、扶不起。事實真是如此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真實的蜀漢後主劉禪劉阿斗。

劉禪真的是草包麼?

一提起三國時期蜀漢後主劉禪一般大家都會想到兩則成語「扶不起的阿斗」、「樂不思蜀」。《三國演義》中劉阿斗以一種草包的形象流傳到了後世,歷史上的劉禪真的是個草包麼?劉禪是甘夫人所生,從小跟著他爸劉備...

阿斗真的是弱智真的扶不起嗎?

劉禪,蜀漢後主,劉備之子,小名阿斗。劉禪幼年時多遭難,但是幸得趙雲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入蜀後,劉禪被立為太子。在位四十二年。但是歷史上對劉禪的爭議頗多。例如說扶不起的阿斗,就是說劉阿斗在諸葛亮的...